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9世纪的翻译活动是佛经汉译活动之后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翻译高潮。从鸦片战争至戊戌变法期间,中国知识分子中不少人开始重视翻译,纷纷著书撰文,讨论“译书”问题,讨论的话题既涉及为什么要译书,也涉及该译什么书,同时也有对前人译书得失的批评。但纯粹从语言文字角度来讨论翻译的文章很少,中国部分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倾向于将翻译问题挪用为政治见解的表达渠道,这也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翻译话语。从后世、尤其是今天的立场看,晚清的翻译话语也许略显粗浅,但它折射出了晚清知识分子对翻译的认识和理念,故不失其历史意义和价值。因此,本文将具体论述晚清翻译话语的发展过程以及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关键词:翻译话语;翻译的功能意义;翻译选材;翻译的评价标准
1.晚清翻译话语的四大发展阶段
1.1 鸦片战争前的翻译话语
1841年5月,林則徐督两广,他招募了教会学校毕业的外语人才作为译员,同时利用所接触到的外国人如传教士、外商、海员等了解外情,并帮助翻译。林则徐的翻译行为基本属于自发行为,既无计划也无对翻译问题的论述,因此他组织的翻译内容是随机的,主要是为了应付现实问题,功利色彩过于浓厚。
1.2 两次鸦片战争后的翻译话语
两次鸦片战争后,一批具有“经世致用”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批判国人的封闭与对世界形势的无知,同时开始思索御敌方略,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学习外国语言文字,翻译西书西报以知“夷情”。总的来说,两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危急的国内形势,中国部分士大夫及知识分子开始觉醒,主动提出翻译学习外国语言文字,积极向外学习,翻译行为的政治化也由此开始了。
1.3 洋务运动时期的翻译话语
19世纪60至80年代是洋务运动的黄金时代,也是翻译实践成果丰硕的时代。这一时期,政府、教会及民间三大系统出版几百种图书。学外语、当翻译逐渐成为一种“举业”之外的谋生之道,而做翻译、谈翻译也不再是需要避讳的事。翻译书籍及译介知识也成为普通知识分子知识结构中的经常性储备。
1.4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翻译话语
甲午中日战争后,素来以国家社稷兴亡为己任的知识分子纷纷开始检讨过去向西方学习的得失成败。由此,翻译问题还发展成为一个全社会性的话题。这一时期,中国的士大夫和知识分子针对翻译活动提出了几点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观点和看法。
首先,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意识到了前人在翻译选材等问题上的失误。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认为由于选材不当,导致西方富强的真正学问并未传播进来,因此目前最紧要的问题是重新厘定翻译内容。“今日于举百废,新庶政,当以尽译西国章程之书为第一义,其次为教科书、政法、史书、蓝皮书、农学、矿学、工艺及商务等类”(梁启超,2004:12)。此外,马建忠也提出了应该予以翻译的三大类书籍:一是各国时政,如内治之言,交涉之件等;二是为居官者考订之书,如行政治军、生财交邻等;三是外洋学馆应读之书,如历史、数学、植物学及矿物学等(马建忠,2009:194)。
其次,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在回顾以往译书得失的基础上,提出了译者的才能品行、翻译的方法和翻译的评价标准等问题。如马建忠在1894年所写的《拟设翻译书院议》一文草拟了翻译书院的具体设置、运作方法及应译之书等问题,在该文中他还提出了“善译”的观点:“夫译之为事难矣,译之将奈何?其平日冥心钩考,必先将所译者与所以译者两国之文字,深嗜笃好,子栉句比,以考彼此文字孽生之源,同异之故,所有相当之实义……而增无毫发出入于其间,夫而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是则为善译也已”(马建忠,2009:192)这里马建忠提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的翻译标准。之后严复的“信达雅”说,傅雷的“神似”说,其实在此已初见端倪。
但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在对翻译活动提出全新看法的同时,也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翻译选材上的急功近利,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当时一种十分流行的观点“译西书不如译东书”。广大知识分子盲目仿效日本。二是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利用传统思想和知识资源来收编泰西的富强之学的矛盾态度。具体表现在此时的知识分子已经意识并批评了前人在翻译选材问题上的失误,同时不忘引述中国古代的翻译记载作为现在鼓吹翻译的立论依据。其实早在19世纪60年代初,冯桂芬在《采西学议》中就表露了这种倾向。
2 晚清翻译话语对当代的意义及价值
晚清学人对翻译问题的见解主要集中在翻译的功能、翻译的目的、翻译选材和翻译人才的培养机制等宏观层面,而这些正事当代描述翻译学所讨论的命题。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晚清的翻译理论可谓别开生面、别有洞天,其意义与贡献甚至超过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翻译理论,因为后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严复译论的复述与阐发,在性质上依然属于“传统”译论的范畴,没有根本突破。
3 结语
晚清翻译话语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中国的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不断发展壮大这一时代特色鲜明的翻译话语,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翻译观点及看法。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是佛经汉译活动之后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翻译高潮,其翻译话语虽有着时代的局限性,但对中国翻译事业及翻译理论的蓬勃发展仍起到了十分重要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出版史料(近代部分)第二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马建忠.翻译论集(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马建忠.翻译论集(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作者简介:
陈曦(2000-),女,汉,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笔译研究。
关键词:翻译话语;翻译的功能意义;翻译选材;翻译的评价标准
1.晚清翻译话语的四大发展阶段
1.1 鸦片战争前的翻译话语
1841年5月,林則徐督两广,他招募了教会学校毕业的外语人才作为译员,同时利用所接触到的外国人如传教士、外商、海员等了解外情,并帮助翻译。林则徐的翻译行为基本属于自发行为,既无计划也无对翻译问题的论述,因此他组织的翻译内容是随机的,主要是为了应付现实问题,功利色彩过于浓厚。
1.2 两次鸦片战争后的翻译话语
两次鸦片战争后,一批具有“经世致用”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批判国人的封闭与对世界形势的无知,同时开始思索御敌方略,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学习外国语言文字,翻译西书西报以知“夷情”。总的来说,两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危急的国内形势,中国部分士大夫及知识分子开始觉醒,主动提出翻译学习外国语言文字,积极向外学习,翻译行为的政治化也由此开始了。
1.3 洋务运动时期的翻译话语
19世纪60至80年代是洋务运动的黄金时代,也是翻译实践成果丰硕的时代。这一时期,政府、教会及民间三大系统出版几百种图书。学外语、当翻译逐渐成为一种“举业”之外的谋生之道,而做翻译、谈翻译也不再是需要避讳的事。翻译书籍及译介知识也成为普通知识分子知识结构中的经常性储备。
1.4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翻译话语
甲午中日战争后,素来以国家社稷兴亡为己任的知识分子纷纷开始检讨过去向西方学习的得失成败。由此,翻译问题还发展成为一个全社会性的话题。这一时期,中国的士大夫和知识分子针对翻译活动提出了几点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观点和看法。
首先,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意识到了前人在翻译选材等问题上的失误。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认为由于选材不当,导致西方富强的真正学问并未传播进来,因此目前最紧要的问题是重新厘定翻译内容。“今日于举百废,新庶政,当以尽译西国章程之书为第一义,其次为教科书、政法、史书、蓝皮书、农学、矿学、工艺及商务等类”(梁启超,2004:12)。此外,马建忠也提出了应该予以翻译的三大类书籍:一是各国时政,如内治之言,交涉之件等;二是为居官者考订之书,如行政治军、生财交邻等;三是外洋学馆应读之书,如历史、数学、植物学及矿物学等(马建忠,2009:194)。
其次,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在回顾以往译书得失的基础上,提出了译者的才能品行、翻译的方法和翻译的评价标准等问题。如马建忠在1894年所写的《拟设翻译书院议》一文草拟了翻译书院的具体设置、运作方法及应译之书等问题,在该文中他还提出了“善译”的观点:“夫译之为事难矣,译之将奈何?其平日冥心钩考,必先将所译者与所以译者两国之文字,深嗜笃好,子栉句比,以考彼此文字孽生之源,同异之故,所有相当之实义……而增无毫发出入于其间,夫而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是则为善译也已”(马建忠,2009:192)这里马建忠提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的翻译标准。之后严复的“信达雅”说,傅雷的“神似”说,其实在此已初见端倪。
但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在对翻译活动提出全新看法的同时,也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翻译选材上的急功近利,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当时一种十分流行的观点“译西书不如译东书”。广大知识分子盲目仿效日本。二是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利用传统思想和知识资源来收编泰西的富强之学的矛盾态度。具体表现在此时的知识分子已经意识并批评了前人在翻译选材问题上的失误,同时不忘引述中国古代的翻译记载作为现在鼓吹翻译的立论依据。其实早在19世纪60年代初,冯桂芬在《采西学议》中就表露了这种倾向。
2 晚清翻译话语对当代的意义及价值
晚清学人对翻译问题的见解主要集中在翻译的功能、翻译的目的、翻译选材和翻译人才的培养机制等宏观层面,而这些正事当代描述翻译学所讨论的命题。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晚清的翻译理论可谓别开生面、别有洞天,其意义与贡献甚至超过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翻译理论,因为后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严复译论的复述与阐发,在性质上依然属于“传统”译论的范畴,没有根本突破。
3 结语
晚清翻译话语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中国的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不断发展壮大这一时代特色鲜明的翻译话语,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翻译观点及看法。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是佛经汉译活动之后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翻译高潮,其翻译话语虽有着时代的局限性,但对中国翻译事业及翻译理论的蓬勃发展仍起到了十分重要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出版史料(近代部分)第二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马建忠.翻译论集(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马建忠.翻译论集(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作者简介:
陈曦(2000-),女,汉,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笔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