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与散之争:关于北京商品交易市场的整体布局
(一)目前北京商品交易市场布局现状
有学者对北京商品交易市场布局做过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的张素丽等人在分析北京商品交易市场整体布局时指出,主要由于地价差别引起的市场单位面积投资额从市中心向外递减明显,引起市场平均占地规模由内向外逐渐增大。二环路至三环路间,由于投资成本比二环路内下降很多,又因居民区建设早,规模小且分布密,即与之配套的交易市场营业面积最少且数量最多;三环路至四环路间为北京近郊海淀、朝阳和丰台区,新建居民区规模较大,还有大量占地面积大的院落式单位,故交易市场个数少,分布也较为稀疏。但三环和四环间消费人口多、地价较适中,市场个数虽比二环至三环间少许多,但面积和成交额的规模都很大。
北京工商大学的洪涛等人也概括了北京市商品交易市场分布特点,他指出,分布在城区的商品交易市场主要是小商品、食品饮料烟酒、餐饮业等类型;近郊区商品交易市场主要是农产品综合市场、纺织服装鞋帽市场、家俱市场、旧货市场、机动车市场、建材装饰材料市场、粮油市场、水产市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电脑市场和花卉市场等;远郊区商品交易市场主要是煤炭市场、木材市场、水泥市场等生产资料市场。
我认为,北京商品交易市场的布局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1、近半数的商品交易市场集中在北京城市功能拓展区
从空间区域分布看,朝阳区、丰台区和海淀区是市场分布最集中、成交额较大的地区。城市功能拓展区以占全市46.6%的市场个数,创造了占全市75%的市场成交额;城市发展新区市场个数占全市26.5%,但成交额只占全市的16.5%;首都功能核心区市场个数占全市14.9%,成交额占全市的5.6%;生态涵养发展区市场个数占全市12.0%,但成交额仅占全市的2.9%。
2、北京商品交易市场呈现由内向外扩散的趋势
从市场地理位置看,北京商品交易市场呈现由内向外扩散的趋势。2005年末,全市有71家市场位于二环路以内,占全部的比重为8.7%;有107家市场位于二环路至三环路以内,占13.1%;有146家市场位于三环路至四环路以内,占17.9%;有113家市场位于四环路至五环路以内,占13.9%;有149家市场位于五环路至六环路以内,占18.3%;有229家市场位于六环路以外,占28.1%。
3、从商品交易市场的类型看,城区主要是生活消费品市场,四环五环沿线集中的是农产品、日用工业品、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家俱建材装饰、汽车及配件等生活消费品综合市场,远郊地区主要是生产资料市场
(1)农副产品综合交易市场
此类市场分布最广泛,从市中心向外,基本按零售、批零兼营、批发的顺序。即零售型市场以二环三环内布局为主,特别在二环内,几乎都是零售型市场,它们在远郊区县的卫星城镇也有相當数量;批零兼营的市场主要在二环至四环间,个别对外交通线(京通路)周围分布较多,东郊数量明显多于西郊;批发型市场以四环外和远郊区县为主,南郊数量明显多于北郊。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如粮油、蔬菜、水果)的布局也有类似特点。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占地面积普遍较大,适宜在远离城市中心的交通便利地区分布;零售型农副产品市场规模稍小,以品种多、购买方便为出发点,主要分布在城区和近郊靠市区的地带或以时间调节如早晚市等;而二环至三环间的集市基本上全天经营;批零兼营型市场经营灵活,占地面积适中,主要分布在二环至四环间的近郊区。
(2)日用工业品综合交易市场
与农副产品综合市场相比,此类零售型市场大多规模较小,分布很散,稍具规模的批发和批零兼营型市场主要在二环至四环的西城区、海淀区、崇文区。其经营的商品具有使用普遍、价格不贵、损耗量大等特点,需经常购买。这也是其分散分布的原因。
(3)服装针纺织品交易市场
大型零售型服装市场基本分布在远郊区县,批发和批零兼营的市场分布在二环至三环间的几个主要地点,其中丰台区南苑路沿线、朝阳与东城相邻的雅宝路、西城区动物园等处为主要聚集点,扎堆明显,但宏观上较为分散。与农副产品和日用工业品不同的是,服装针纺织类商品的收入弹性较大,在市场上有更明确的定位,可选择性也大。交易市场出售的服装多数由乡镇小型企业生产,市场定位于中低收入消费者,不是北京服装销售的主流。因需求量小,城近郊区基本没有大型零售型专业服装市场,在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和日用工业品市场中有部分零售经营的服装,大多来自三个服装批发聚集点,这种总体分散、局部集中的布局,更有利于不同区域消费者和零售商比较选购。
(4)建材装饰品市场和家具市场
该两类市场中,前者以批零兼营和批发型为主,后者以零售型为主。在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共同之处,都较为集中分布在北三环、四环和西南三环、四环附近。近年来北京房地产在这几个地区持续升温,城市扩展迅速,带动了相关地区建材装饰品市场的发展,买方为建筑、家装公司和消费者个人,靠近交通便利的新建住宅区。家具市场也配合这一发展而兴旺,但家具市场的主顾多为个体消费者,其适用范围不仅限于搬家购买,因此,较为分散的布局更能适应市场需求。
(5)汽车配件市场
主要分布在四环和五环路沿线地区。
(二)北京商品交易市场布局存在的问题
1、布局缺乏合理而科学的规划
商品交易市场布局不合理,对商品交易市场周围环境、人口、交通等的综合分析和评估不够,相当一批商品交易市场的上马兴建存在较严重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扎堆经营与零乱分散现象并存
北京的商品交易市场多是自发形成的,现在一些地区的商品交易市场已经形成了商圈,如大红门、动物园、木樨园地区的服装市场;玉泉营花卉市场;中关村电子市场;三环路家居建材市场等。自发形成的市场往往存在扎堆经营和零乱分散的现象。
(三)北京商品交易市场调整布局的政策建议
1、商品交易市场应重点安排在四环路、五环路一带和靠近城市对外放射路地区,形成辐射全市、连接全国的不同层次的交易网络。
按照原国内贸易部《全国商品市场规划纲要》提出的,今后将以全国性商品市场为重点建设目标,积极发挥全国性商品市场在调剂供求、平抑价格、引导和组织生产等方面的作用,同时构筑多元化市场建设投资格局,确立合理的商品市场布局,强化市场监督、管理和服务体系。我市商品市场建设也要按农副产品、日用工业品、生产资料市场三大类进行布局,初步建成以全国性批发市场为中心,以地方批发市场为骨干,以中小型市场、集贸市场为基础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批发市场组织体系。
2、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要与城市综合布局的发展相协调
商业市场是城市物流的重要环节,也是人流集散量较大的场所,另外人们的购物活动往往还会与休闲、文化、娱乐、社交等其他活动相结合来进行。因此商品市场的布局会与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设施、与城市文化、娱乐设施,(如影剧院、游乐场),其他服务设施,(如银行、邮局、餐饮),甚至公园绿地的综合配置有密切关系。一味追求规模大、档次高,则不但达不到取得高效益的初衷,反会得到相反的后果。商品交易市场的布局要有序化,形成网络结构。在总体上应当形成以大中型商品交易市场为骨干,中小型商品市场为基础的分散覆盖全市的网络结构。不但方便于群众,也有利于商家经营效益的提高。
3、商品交易市场布局要考虑经营特色,服务档次定位要合适
如位于海淀大型商品市场,其周围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林立,因此应当突出为中外科技、教育界服务的经营特色,要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相衔接,就会形成与之相符的特色。
(一)目前北京商品交易市场布局现状
有学者对北京商品交易市场布局做过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的张素丽等人在分析北京商品交易市场整体布局时指出,主要由于地价差别引起的市场单位面积投资额从市中心向外递减明显,引起市场平均占地规模由内向外逐渐增大。二环路至三环路间,由于投资成本比二环路内下降很多,又因居民区建设早,规模小且分布密,即与之配套的交易市场营业面积最少且数量最多;三环路至四环路间为北京近郊海淀、朝阳和丰台区,新建居民区规模较大,还有大量占地面积大的院落式单位,故交易市场个数少,分布也较为稀疏。但三环和四环间消费人口多、地价较适中,市场个数虽比二环至三环间少许多,但面积和成交额的规模都很大。
北京工商大学的洪涛等人也概括了北京市商品交易市场分布特点,他指出,分布在城区的商品交易市场主要是小商品、食品饮料烟酒、餐饮业等类型;近郊区商品交易市场主要是农产品综合市场、纺织服装鞋帽市场、家俱市场、旧货市场、机动车市场、建材装饰材料市场、粮油市场、水产市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电脑市场和花卉市场等;远郊区商品交易市场主要是煤炭市场、木材市场、水泥市场等生产资料市场。
我认为,北京商品交易市场的布局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1、近半数的商品交易市场集中在北京城市功能拓展区
从空间区域分布看,朝阳区、丰台区和海淀区是市场分布最集中、成交额较大的地区。城市功能拓展区以占全市46.6%的市场个数,创造了占全市75%的市场成交额;城市发展新区市场个数占全市26.5%,但成交额只占全市的16.5%;首都功能核心区市场个数占全市14.9%,成交额占全市的5.6%;生态涵养发展区市场个数占全市12.0%,但成交额仅占全市的2.9%。
2、北京商品交易市场呈现由内向外扩散的趋势
从市场地理位置看,北京商品交易市场呈现由内向外扩散的趋势。2005年末,全市有71家市场位于二环路以内,占全部的比重为8.7%;有107家市场位于二环路至三环路以内,占13.1%;有146家市场位于三环路至四环路以内,占17.9%;有113家市场位于四环路至五环路以内,占13.9%;有149家市场位于五环路至六环路以内,占18.3%;有229家市场位于六环路以外,占28.1%。
3、从商品交易市场的类型看,城区主要是生活消费品市场,四环五环沿线集中的是农产品、日用工业品、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家俱建材装饰、汽车及配件等生活消费品综合市场,远郊地区主要是生产资料市场
(1)农副产品综合交易市场
此类市场分布最广泛,从市中心向外,基本按零售、批零兼营、批发的顺序。即零售型市场以二环三环内布局为主,特别在二环内,几乎都是零售型市场,它们在远郊区县的卫星城镇也有相當数量;批零兼营的市场主要在二环至四环间,个别对外交通线(京通路)周围分布较多,东郊数量明显多于西郊;批发型市场以四环外和远郊区县为主,南郊数量明显多于北郊。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如粮油、蔬菜、水果)的布局也有类似特点。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占地面积普遍较大,适宜在远离城市中心的交通便利地区分布;零售型农副产品市场规模稍小,以品种多、购买方便为出发点,主要分布在城区和近郊靠市区的地带或以时间调节如早晚市等;而二环至三环间的集市基本上全天经营;批零兼营型市场经营灵活,占地面积适中,主要分布在二环至四环间的近郊区。
(2)日用工业品综合交易市场
与农副产品综合市场相比,此类零售型市场大多规模较小,分布很散,稍具规模的批发和批零兼营型市场主要在二环至四环的西城区、海淀区、崇文区。其经营的商品具有使用普遍、价格不贵、损耗量大等特点,需经常购买。这也是其分散分布的原因。
(3)服装针纺织品交易市场
大型零售型服装市场基本分布在远郊区县,批发和批零兼营的市场分布在二环至三环间的几个主要地点,其中丰台区南苑路沿线、朝阳与东城相邻的雅宝路、西城区动物园等处为主要聚集点,扎堆明显,但宏观上较为分散。与农副产品和日用工业品不同的是,服装针纺织类商品的收入弹性较大,在市场上有更明确的定位,可选择性也大。交易市场出售的服装多数由乡镇小型企业生产,市场定位于中低收入消费者,不是北京服装销售的主流。因需求量小,城近郊区基本没有大型零售型专业服装市场,在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和日用工业品市场中有部分零售经营的服装,大多来自三个服装批发聚集点,这种总体分散、局部集中的布局,更有利于不同区域消费者和零售商比较选购。
(4)建材装饰品市场和家具市场
该两类市场中,前者以批零兼营和批发型为主,后者以零售型为主。在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共同之处,都较为集中分布在北三环、四环和西南三环、四环附近。近年来北京房地产在这几个地区持续升温,城市扩展迅速,带动了相关地区建材装饰品市场的发展,买方为建筑、家装公司和消费者个人,靠近交通便利的新建住宅区。家具市场也配合这一发展而兴旺,但家具市场的主顾多为个体消费者,其适用范围不仅限于搬家购买,因此,较为分散的布局更能适应市场需求。
(5)汽车配件市场
主要分布在四环和五环路沿线地区。
(二)北京商品交易市场布局存在的问题
1、布局缺乏合理而科学的规划
商品交易市场布局不合理,对商品交易市场周围环境、人口、交通等的综合分析和评估不够,相当一批商品交易市场的上马兴建存在较严重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扎堆经营与零乱分散现象并存
北京的商品交易市场多是自发形成的,现在一些地区的商品交易市场已经形成了商圈,如大红门、动物园、木樨园地区的服装市场;玉泉营花卉市场;中关村电子市场;三环路家居建材市场等。自发形成的市场往往存在扎堆经营和零乱分散的现象。
(三)北京商品交易市场调整布局的政策建议
1、商品交易市场应重点安排在四环路、五环路一带和靠近城市对外放射路地区,形成辐射全市、连接全国的不同层次的交易网络。
按照原国内贸易部《全国商品市场规划纲要》提出的,今后将以全国性商品市场为重点建设目标,积极发挥全国性商品市场在调剂供求、平抑价格、引导和组织生产等方面的作用,同时构筑多元化市场建设投资格局,确立合理的商品市场布局,强化市场监督、管理和服务体系。我市商品市场建设也要按农副产品、日用工业品、生产资料市场三大类进行布局,初步建成以全国性批发市场为中心,以地方批发市场为骨干,以中小型市场、集贸市场为基础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批发市场组织体系。
2、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要与城市综合布局的发展相协调
商业市场是城市物流的重要环节,也是人流集散量较大的场所,另外人们的购物活动往往还会与休闲、文化、娱乐、社交等其他活动相结合来进行。因此商品市场的布局会与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设施、与城市文化、娱乐设施,(如影剧院、游乐场),其他服务设施,(如银行、邮局、餐饮),甚至公园绿地的综合配置有密切关系。一味追求规模大、档次高,则不但达不到取得高效益的初衷,反会得到相反的后果。商品交易市场的布局要有序化,形成网络结构。在总体上应当形成以大中型商品交易市场为骨干,中小型商品市场为基础的分散覆盖全市的网络结构。不但方便于群众,也有利于商家经营效益的提高。
3、商品交易市场布局要考虑经营特色,服务档次定位要合适
如位于海淀大型商品市场,其周围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林立,因此应当突出为中外科技、教育界服务的经营特色,要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相衔接,就会形成与之相符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