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几点思考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l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基础阶段,作为家长和教师,既要关爱幼儿,又要积极创造条件来满足幼儿成长的独立性要求,让他们健康成长。
  一、家长要为孩子学“飞”创造条件
  家长是孩子最早接触的人,而且是接触时间最长的人,更是幼儿的启蒙老师,对其健康成长影响深远。所以家长要因势利导,准确把握孩子心理特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1.注重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家长要摒弃“孩子小,等长大了自然会”的错误观念,不要怕孩子累着,怕孩子做不好,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从擦嘴、擦鼻涕、洗手、刷牙、洗脸、穿衣服、整理玩具等小事做起,让孩子得到锻炼。
  2.注重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能力
  家长要鼓励孩子遇到困难积极想办法自己去解决,学会独立的动脑去想问题。依托孩子具有较强好奇心的特点,要经常向孩子讲一些古今中外科学家、发明家成长的故事,激励孩子从小立志,培养他们对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问题的兴趣。精心设计一些符合年龄阶段特点的问题、情境,采取诱导、启发等办法,不断提高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3.注重培养幼儿解决问题能力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一致认为顺从听话的孩子是乖孩子,其实则不然。实际上孩子有主意、有主见是好事,他们有看法、有认识,本来就是一种能力。家长要多创造一些条件,给孩子做决定的机会和权利,培养他们做选择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要让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经受失败和挫折,这样有利于孩子成长。
  4.注重给幼儿树立良好学习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要从平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严格要求自己,凡要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凡不准孩子做的自己绝对不做,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教师要为孩子学“飞”创造环境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幼儿性格塑造、兴趣激发和独立性培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积极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在学校的一切活动,教师要利用好学校活动的各环节,创造条件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参与实践操作,使幼儿学习自理的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轮流当值日生、为花草浇水、自己脱衣服、整理玩具、铺床等等,给予他们锻炼的机会,激发做事兴趣,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把教具的制作权下放给幼儿,引导他们制作纸挎包、手提包、纸拖鞋、纸风铃等手工制品,使他们智力得到开发,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又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动手操作兴趣。
  2.积极鼓励幼儿勤想善思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幼儿产生疑问、同伴间矛盾等等问题,不直接将答案告诉他们,而要让他们自己思考、分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幼儿两个人同时要玩一个玩具时,要求他们不能争、不能抢,他们也许就会用“剪子、石头、布来决定”或“轮换玩”等办法予以解决。对于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给幼儿安静思考的时间,学会在“等待”中让幼儿自我发展。
  3.积极发挥环境诱导作用
  教师应积极发挥环境的潜能作用,充分利用各种具体形象、甚至是幼儿自己设计的图示,引导他们的行动。如在盆景旁悬挂幼儿自制并都能读懂的“不摘花、不摇树”标志,洗手盆旁贴上正确“洗手步骤”的标志,玩具配对归放位置示意图等等,不用老师反复讲,每个孩子都能按照标志或图示操作,促使他们形成自觉自律的行为。
  三、家园合作为孩子学“飞”搭建平台
  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孩子在幼儿园可以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表现出很好的独立性,可是在家里却是另一个样子:吃饭要家长喂,穿衣要家长帮。为什么已经有了一定独立能力的幼儿在家又变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娇包了呢?这就要求家长和教师在培养幼儿的独立性问题上,一定要家园配合,共同帮助幼儿“起飞”。
  1.加强沟通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仅是家长的强烈期盼,也是幼儿教师的心愿。作为家长,要尽可能多的把孩子在家时学习环境、个性、表现等情况如实告知老师,以便老师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作为教师,要经常性进行家访,将孩子在幼儿园的思想表现、同学相处、行为习惯等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以便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能够正确引导。
  2.营造氛围
  家庭和幼儿园都要积极为幼儿的自主、独立发展创造民主、宽松、愉快的气氛,尊重幼儿自主成长的要求,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自我表现,独立完成任务。在幼儿园里,让小朋友自由玩耍好过老师总是充当指挥者。当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里,家长要继续给孩子自由自在的感觉,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发展自己的思维,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形成自己对事物的判断,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成为独立自主、勤于动手、身心健康的好孩子。
  3.循序渐进
  孩子的独立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独立意识较强的幼儿,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独立意识较弱的幼儿,应该相对降低要求标准,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能因此而批评他们。任何时候都不可拔苗助长,对孩子的发展做出过高的、不合理的要求。
  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的职责,只有循序渐进、耐心引导幼儿,多给幼儿尝试体验的机会,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才能使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也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翱翔于蓝天之上。
  (作者单位:711400陕西省柞水县幼儿园)
其他文献
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西方的感恩节就是要教化人们学会感恩。让孩子学会感恩,
期刊
一、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当今信息膨胀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有很多。但是阅读是不可替代的。看电影、电视时,你可能较少思考,更少想象,声音、图像……一切都是设定好的,你只是一个相对被动的接受者。而阅读的过程却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语言文字可以为你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你能够与遥隔千载的先人们进行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你的心灵之翼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另一个想象的世界里翱翔……阅读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期刊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魏学洢生于1566年,卒于1625年,其所得之核舟为王叔远1622年(天启壬戌年)所刻,为王氏晚年所刻。  当中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1562年生,1633年卒)在他的有生之年终于用洋人的望远镜观测到日食时,这也就标志着放大镜将给中国人的微雕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这样“贵值兼金价”的工具,是绝不会很快用在工匠艺人之手的。因此,微雕的真正意义上向“微小”的革命,当在放
期刊
心理一直是人们难于捉摸的问题,然而人的言行却偏偏受到心理的支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同样受教师心理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当今教师必备的教学武器。  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几种常见心理:  1.课前教师的准备心理  ⑴准备充分型心理  即使教师没有广博的知识,但教师能切合实际将学生课本内容应用相应的方法完成,教师按步就班写教案备课,上课前满盘皆在心里,早有准备。  ⑵胸有成竹型心理  
期刊
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是一种不文明的教育方式。  体罚学生对学生的不良影响是终身的。据北京晚报报道,加拿大学者就体罚对孩子将来身心健康产生的影响做了全球最大规模的调查,被体罚的儿童成年后吸毒和酗酒的可能性是正常儿童的两倍。而且患上焦虑症、反社会行为倾向和抑郁的几率大大增加。在偶尔被体罚的受访者当中,有21%的人患上焦虑症,70%的人患上抑郁症,13%的人酗酒,17%的人吸毒。每当学生调皮式犯错误时,教
期刊
教学要求:  1.在朗读与品读中感受课文准确、形象的语言和热爱故乡的感情,揣摩作者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主动认识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从文章准确、形象的语言中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情感,揣摩作者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  2.学习品读、鉴赏文章优美的词句和段落,并积累下来。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期刊
在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方面应以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为主要目标。美国心理学家赫尔认为:“习惯不巩固,学习等于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这些话充分阐明了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重大作用。  一、使用工具书、参考书的习惯  小学生的工具书主要是字典、词典,它们是孩子无声的老师。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就要及时地查阅字典词典,借助这些工具书,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应该改变“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讲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创设一个有吸引力、有魅力的课堂,教师的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能使每个学生获得自信,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创新的乐趣。那么课堂就会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园地,迈向成功的阶梯。  一、改进教学方法,增加课堂趣味  新课程要求学生动手动脑的地方越来越多,力求使每个学生都经
期刊
学生学习习惯的构成是多方面的,各科学习均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里主要谈谈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养成预习的习惯  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课程的目的性、针对性。平时要教会学生利用课本目录、提示、思考与拓展、单元小结、复习等内容来预习,养成先预习新课的习惯。教师对预习的要求,一要明确具体,使每个学生都明白要做什么,做哪些?例如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利用工具书帮助阅读、理解;二要适
期刊
感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因此,感恩是最基本的为人之道,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育内容。语文新课程理念强调人文性,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感恩素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