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议论文的目的是使人有所服,以理服人,因此,在议论文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文章的逻辑论证,对论点、论据、论证进行必要而细致的把握,对三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比较,对语言的逻辑上的严密性、准确性进行品味。这些固然必要,但是议论文的教学同样不能忽视作者的感情,没有强烈的情感,没有肩负的时代责任感,是很难写出一篇好的议论文的。为何这样说呢?其一,就作者而言,他的作品总是站在某一立场上说话,他的爱憎必须分明,他要鞭挞、歌颂或劝诫必然与他这种情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文章必然有鲜明的情感倾向。其二,就读者而言,读了某篇议论文,必然会产生某种认识,而这种认识,又必然与文章作者的爱憎联系在一起,或悲他所悲,喜他所喜,憎他所憎,从而认同对方的看法,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作为教师,必须构建起这种心灵上的共振,如此,学生方可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作者的观点,明辨是非,获得真理。
我在议论文教学中,特别注重这种情感上的沟通。如果说议论文的逻辑结构是它的骨架,那么饱含着作者爱或憎的情感则是它的血肉;如果说议论文的论证是堤岸,而文章使河水有序地涌动,汹涌而又不漫溢,河水又使整个结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因此,议论文教学必须重视文章的情感因素。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发掘这种情感因素呢?又如何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谈谈这方面的感受。
一、导语引入
导语引入可视具体的情况而定,一般而言,离学生生活环境、时代较远的,特别是学生不熟悉的背景,可用时代背景作为导语。这样不仅可使学生熟悉文章或文章背景,还可以借此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的议论文的导语应扣住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看法进行情感上的引入,有的则需要就文章的核心内容。例如,在教学《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一文时,可以让学生介绍“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件,也可以由教师补充一些“南京大屠杀”的图片或史实,这样必然会唤起学生对日本法西斯的愤慨,然后引出文章中的日本政府要对“南京大屠杀”的否定说法,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情感去读,自然会读得格外认真。这些可激发学生的奋发图强,使学生为祖国强大而努力。这种方法从情感上打基础,再分析文章的逻辑结构、论证方法等时,就找到了一条比较理想的切入点。
二、标题渗透
利用标题,渗入到文章的核心或中心论点。标点常常揭示了文章的论题或论题,文章的标题也揭示了作者爱憎鲜明的立场态度。例如,《纪念白求恩》有何现实意义,纪念他的什么?白求恩大夫可谓家喻户晓的人物,可是要写出一篇有分量的纪念论文也非易事。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同志对白求恩大夫有深切的理解和感动,没有这种理解和感动是难以下笔的。议论文同样要有震动人心的东西。例如《谈骨气》的作者吴晗,就是一位具有铮铮铁骨的人,才能谈骨气。在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展开讨论,谈一谈什么是骨气,日常生活中的“骨气”是如何体现的,让学生举例子,谈体会。这样再深入文章进行分析,既能使学生明白自己的表达水平与文章的差距,又能从文中学到有益的知识,情感上的认同才能有对“骨气”表现的认同。
三、引申阐述法
利用标题或导语进行情感渗透,来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从论辩中明事理,懂得真假,辨虚妄。教师应由此引申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做,也使学生从中学会了做人的原则和方法,以及一个人所应具有的基本人生准则、立场和态度。例如,学习《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时,在学生分析议论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为何在中国的土地上,会发生令人发指的血腥屠杀”,这可使学生在讨论中明白国家贫弱就会成为任人宰杀的羔羊,每个中国人都应为祖国的强大而作出自己的贡献,而目前最要紧的是要读好书。在如何正确对待中日关系上,要本着以史为鉴,既要警惕日本右翼的崛起,不能忘记屈辱,又要放眼未来,搞好中日关系,发展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和综合国力。再如,学习梁启超先生的《最苦与最乐》时,在分析理解后,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作为中学生,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应尽什么责任呢?平常生活中应如何去做呢?这样可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对自己、对他人、对国家的责任感。
一篇议论文,常常可以成为非常好的教育素材,在此基础上,再读些与文章有相关内容的文章或言行,就可让学生写一篇类似的文章,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许多议论文都可以这样做,像《怀疑的精神》《想和做》等,学生可在论辩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写作中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而这一切,都与情感的投入有着密切的关系。
总之,教学议论文,不仅要抓住文章的“理”,还要关注文章的“情”,一篇合理又合情的议论文,才能真切起到劝说人心的作用,产生较大的震动和威慑力。
我在议论文教学中,特别注重这种情感上的沟通。如果说议论文的逻辑结构是它的骨架,那么饱含着作者爱或憎的情感则是它的血肉;如果说议论文的论证是堤岸,而文章使河水有序地涌动,汹涌而又不漫溢,河水又使整个结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因此,议论文教学必须重视文章的情感因素。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发掘这种情感因素呢?又如何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谈谈这方面的感受。
一、导语引入
导语引入可视具体的情况而定,一般而言,离学生生活环境、时代较远的,特别是学生不熟悉的背景,可用时代背景作为导语。这样不仅可使学生熟悉文章或文章背景,还可以借此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的议论文的导语应扣住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看法进行情感上的引入,有的则需要就文章的核心内容。例如,在教学《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一文时,可以让学生介绍“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件,也可以由教师补充一些“南京大屠杀”的图片或史实,这样必然会唤起学生对日本法西斯的愤慨,然后引出文章中的日本政府要对“南京大屠杀”的否定说法,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情感去读,自然会读得格外认真。这些可激发学生的奋发图强,使学生为祖国强大而努力。这种方法从情感上打基础,再分析文章的逻辑结构、论证方法等时,就找到了一条比较理想的切入点。
二、标题渗透
利用标题,渗入到文章的核心或中心论点。标点常常揭示了文章的论题或论题,文章的标题也揭示了作者爱憎鲜明的立场态度。例如,《纪念白求恩》有何现实意义,纪念他的什么?白求恩大夫可谓家喻户晓的人物,可是要写出一篇有分量的纪念论文也非易事。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同志对白求恩大夫有深切的理解和感动,没有这种理解和感动是难以下笔的。议论文同样要有震动人心的东西。例如《谈骨气》的作者吴晗,就是一位具有铮铮铁骨的人,才能谈骨气。在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展开讨论,谈一谈什么是骨气,日常生活中的“骨气”是如何体现的,让学生举例子,谈体会。这样再深入文章进行分析,既能使学生明白自己的表达水平与文章的差距,又能从文中学到有益的知识,情感上的认同才能有对“骨气”表现的认同。
三、引申阐述法
利用标题或导语进行情感渗透,来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从论辩中明事理,懂得真假,辨虚妄。教师应由此引申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做,也使学生从中学会了做人的原则和方法,以及一个人所应具有的基本人生准则、立场和态度。例如,学习《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时,在学生分析议论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为何在中国的土地上,会发生令人发指的血腥屠杀”,这可使学生在讨论中明白国家贫弱就会成为任人宰杀的羔羊,每个中国人都应为祖国的强大而作出自己的贡献,而目前最要紧的是要读好书。在如何正确对待中日关系上,要本着以史为鉴,既要警惕日本右翼的崛起,不能忘记屈辱,又要放眼未来,搞好中日关系,发展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和综合国力。再如,学习梁启超先生的《最苦与最乐》时,在分析理解后,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作为中学生,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应尽什么责任呢?平常生活中应如何去做呢?这样可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对自己、对他人、对国家的责任感。
一篇议论文,常常可以成为非常好的教育素材,在此基础上,再读些与文章有相关内容的文章或言行,就可让学生写一篇类似的文章,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许多议论文都可以这样做,像《怀疑的精神》《想和做》等,学生可在论辩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写作中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而这一切,都与情感的投入有着密切的关系。
总之,教学议论文,不仅要抓住文章的“理”,还要关注文章的“情”,一篇合理又合情的议论文,才能真切起到劝说人心的作用,产生较大的震动和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