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到本刊记者的采访意图,武斌显然有些吃惊。但是,出于对同行的理解,他还是痛快地约定了采访时间。
作为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的资深记者,武斌已参加采访报道了七八届乌洽会,其作品也曾多次获奖。“经历多次乌洽会,”武斌说,“就像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乌洽会印象 让会展更像会展
头几年的乌洽会由于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培育市场,总感觉档次不够,不太像经贸洽谈,而像一个升格的新疆大巴扎。大蒜、红花这样的原料直接上架,跟国际性贸易洽谈会不合拍。由于门槛低,产品档次低,形成了“三多”:劣质服装珠宝多、干果食品多、药材药品多。一个展位5000元,8天的会期又太长,内地参展商为降低成本转卖层位,4天后充斥在展位上的是各类大甩卖。
2000年以后,随着市场化运作的逐渐成熟,乌洽会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首先,知名度高了,组织、管理和宣传开始步人正轨,让会展更像会展。明显的变化是,工业产品,尤其是知名品牌轿车多了,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多了,大企业多了,给人感觉耳目一新。
乌洽会印象 注意力的较量
乌洽会刚开始色彩杂乱,有些土气,缺乏视觉冲击力。自从专业会展公司参与以后,突出整体设计,注重企业形象策划,容易识别,使现场布展成为注意力的无形较量。这种较量,概括起来有三种办法,一是邀请名人明星的轰动效应,现场气氛活跃,但不能干篇一律。二是突出當地地域特色,喀什、和田和吐鲁番的展位总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就缘于当地浓郁的民族风情。三是利用当地自然风情寻找特殊标识,例如喀什在去年展位上摆放的巨大乐器“萨他尔”,把文化信息融化在特殊的实物上,让人见了忘不掉。
记者发现 乌洽会,一场深刻的变革
2004年,我在采访中结识了英吉沙县民族小刀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吾甫尔·热合曼,典型的维吾尔族农民企业家代表,年年勃口乌洽会。第一年,他带着英吉沙小刀参会引起了参展商和游客的关注,然而,第二年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许多客户表示这种铁皮镀铬的小刀特别容易生锈。吾甫尔·热合曼急了,经过多方打听,他得知,上海有一种不锈钢适合制做小刀,就开始专门订购,代替原先的熟铁。乌洽会就是一个信息平台,随着各种问题的解决,他的小刀生意也越做越大,乌洽会使他的业务量增b口了80%,小刀品种从原先的15种扩大到50多种,他的英吉沙小刀从新疆市场走向了世界市场。
回想起第一次参加乌洽会,吾甫尔·热合曼感触很深。那时候参展商的柜台还需要自己定做,再自行搬到展位上。每天布展结束,客商还要大包小包搬走所有的展品,很不方便。第一次参会,语言障碍也使他与其他客商难以交流,只好用计算器进行“数字交流”。回去后,他痛下决心学汉语,连看电视者曙汉语频道。现在,他流利的汉语已经能与香港、台湾的客商进行谈判了。第一次参会,他觉得5000元的会费太高,还不大情愿。当他发现会展商机后,国内的各种知名交易会他都参加,坐着飞机南来北往。
一位西方未来学家说,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是人的现代化。我认为,人的现代化首先是观念的现代化。观念落后,硬件是不起作用的,甚至会起反作用。英吉沙小县城里的农民子弟吾甫尔·热合曼,他哪里知道人生会在乌洽会上焕发光彩。走出来使他从狭隘的地域意识走向开放意识,从封闭的人变成一个开放的人。乌洽会,就像一场深刻的变革,随着产品由低级到高级的转变,也带来了人的转变,从农耕意识的人变成现代意识的人。
记者发现 “阿布拉”的意义大过馕
2001年,“阿布拉”的馕在乌洽会上一炮走红,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大众传统食品,出人意料地成为展会土抢手的商品和内地客商带给亲朋的馈赠礼品。
就因为勃口乌洽会,为了吸引客商,馕被阿布拉变咸了各种动物卡通造型。谁能想到,原来土制的馕坑里打出来的馕,不仅仅可以做原始的简单的商品交换,简单的东西一旦被赋予现代经营理念,使商品本身加入了浓郁的文化信息,附加值和市场效应就陡然提高。
现在,新疆达尔曼商贸有限公司除了在美国市场销售300万个馕以外,已着手在哈萨克斯坦、沙特阿拉伯和马来西亚三国建造“阿布拉的馕”生产基地。达尔曼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阿布拉说,哈萨克斯坦、沙特阿拉伯和马来西亚均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都以馕为主要食物,在这些国家建立馕生产基地,每年将为公司增加八九十万元的销售量。
阿布拉的意义大过馕。他不仅反映出新疆维吾尔人的眼界在更加开阔,把普通的馕变成了很好的商机。通过馕的商品化反映了人们现代意识的觉醒。他们的成功是人的成功,也是乌洽会的成功。
西部差距 让企业唱主角
2004年,沙湾县率先将政府洽谈和企业洽谈分开,做了很好的尝试。既然是“经贸洽谈”,应该让企业唱主角,政府角色弱化。许多参展商反映,东部地区展会,大多是企业招商引资,企业和企业洽谈合作。乌洽会多年来一直是组织型参与,组织者和企业家比例不合适,影响了企业参会的积极性。本来乌洽会这个经贸平台也是宣传平台,但有些单位到会只是发发资料,造成资源浪费,与展会初衷背道而驰。
西部差距 走出“数字经济”误区
乌洽会应该注重实实在在的效果,走出“数字经济”误区。现在,国家提倡科学发展观,反对各地单纯追求GDP数字增长,忽视污染、高耗能、产品过剩等问题,单纯追求数字的恶果已经显现。 乌洽会新闻也应淡化数字报道,多关注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新闻应体现时代精神,让人能触摸到它的质感,从实实在在的事例中体验社会。
西部差距 精准服务
2004年,乌洽会上俄罗斯客商增多,成为一景。然而,俄语翻译奇缺。许多新闻媒体想报道,因为语言不通,只好干着急。乌洽会应该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是否可以设导游?是否可以通过现代化网络设施查阅乌洽会背景资料?是否可以每年组织一次乌洽会问卷调查,让“感觉”少一些,让“感知”多一些?乌洽会是一个信息集散地,值得格外珍陪。
作为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的资深记者,武斌已参加采访报道了七八届乌洽会,其作品也曾多次获奖。“经历多次乌洽会,”武斌说,“就像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乌洽会印象 让会展更像会展
头几年的乌洽会由于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培育市场,总感觉档次不够,不太像经贸洽谈,而像一个升格的新疆大巴扎。大蒜、红花这样的原料直接上架,跟国际性贸易洽谈会不合拍。由于门槛低,产品档次低,形成了“三多”:劣质服装珠宝多、干果食品多、药材药品多。一个展位5000元,8天的会期又太长,内地参展商为降低成本转卖层位,4天后充斥在展位上的是各类大甩卖。
2000年以后,随着市场化运作的逐渐成熟,乌洽会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首先,知名度高了,组织、管理和宣传开始步人正轨,让会展更像会展。明显的变化是,工业产品,尤其是知名品牌轿车多了,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多了,大企业多了,给人感觉耳目一新。
乌洽会印象 注意力的较量
乌洽会刚开始色彩杂乱,有些土气,缺乏视觉冲击力。自从专业会展公司参与以后,突出整体设计,注重企业形象策划,容易识别,使现场布展成为注意力的无形较量。这种较量,概括起来有三种办法,一是邀请名人明星的轰动效应,现场气氛活跃,但不能干篇一律。二是突出當地地域特色,喀什、和田和吐鲁番的展位总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就缘于当地浓郁的民族风情。三是利用当地自然风情寻找特殊标识,例如喀什在去年展位上摆放的巨大乐器“萨他尔”,把文化信息融化在特殊的实物上,让人见了忘不掉。
记者发现 乌洽会,一场深刻的变革
2004年,我在采访中结识了英吉沙县民族小刀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吾甫尔·热合曼,典型的维吾尔族农民企业家代表,年年勃口乌洽会。第一年,他带着英吉沙小刀参会引起了参展商和游客的关注,然而,第二年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许多客户表示这种铁皮镀铬的小刀特别容易生锈。吾甫尔·热合曼急了,经过多方打听,他得知,上海有一种不锈钢适合制做小刀,就开始专门订购,代替原先的熟铁。乌洽会就是一个信息平台,随着各种问题的解决,他的小刀生意也越做越大,乌洽会使他的业务量增b口了80%,小刀品种从原先的15种扩大到50多种,他的英吉沙小刀从新疆市场走向了世界市场。
回想起第一次参加乌洽会,吾甫尔·热合曼感触很深。那时候参展商的柜台还需要自己定做,再自行搬到展位上。每天布展结束,客商还要大包小包搬走所有的展品,很不方便。第一次参会,语言障碍也使他与其他客商难以交流,只好用计算器进行“数字交流”。回去后,他痛下决心学汉语,连看电视者曙汉语频道。现在,他流利的汉语已经能与香港、台湾的客商进行谈判了。第一次参会,他觉得5000元的会费太高,还不大情愿。当他发现会展商机后,国内的各种知名交易会他都参加,坐着飞机南来北往。
一位西方未来学家说,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是人的现代化。我认为,人的现代化首先是观念的现代化。观念落后,硬件是不起作用的,甚至会起反作用。英吉沙小县城里的农民子弟吾甫尔·热合曼,他哪里知道人生会在乌洽会上焕发光彩。走出来使他从狭隘的地域意识走向开放意识,从封闭的人变成一个开放的人。乌洽会,就像一场深刻的变革,随着产品由低级到高级的转变,也带来了人的转变,从农耕意识的人变成现代意识的人。
记者发现 “阿布拉”的意义大过馕
2001年,“阿布拉”的馕在乌洽会上一炮走红,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大众传统食品,出人意料地成为展会土抢手的商品和内地客商带给亲朋的馈赠礼品。
就因为勃口乌洽会,为了吸引客商,馕被阿布拉变咸了各种动物卡通造型。谁能想到,原来土制的馕坑里打出来的馕,不仅仅可以做原始的简单的商品交换,简单的东西一旦被赋予现代经营理念,使商品本身加入了浓郁的文化信息,附加值和市场效应就陡然提高。
现在,新疆达尔曼商贸有限公司除了在美国市场销售300万个馕以外,已着手在哈萨克斯坦、沙特阿拉伯和马来西亚三国建造“阿布拉的馕”生产基地。达尔曼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阿布拉说,哈萨克斯坦、沙特阿拉伯和马来西亚均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都以馕为主要食物,在这些国家建立馕生产基地,每年将为公司增加八九十万元的销售量。
阿布拉的意义大过馕。他不仅反映出新疆维吾尔人的眼界在更加开阔,把普通的馕变成了很好的商机。通过馕的商品化反映了人们现代意识的觉醒。他们的成功是人的成功,也是乌洽会的成功。
西部差距 让企业唱主角
2004年,沙湾县率先将政府洽谈和企业洽谈分开,做了很好的尝试。既然是“经贸洽谈”,应该让企业唱主角,政府角色弱化。许多参展商反映,东部地区展会,大多是企业招商引资,企业和企业洽谈合作。乌洽会多年来一直是组织型参与,组织者和企业家比例不合适,影响了企业参会的积极性。本来乌洽会这个经贸平台也是宣传平台,但有些单位到会只是发发资料,造成资源浪费,与展会初衷背道而驰。
西部差距 走出“数字经济”误区
乌洽会应该注重实实在在的效果,走出“数字经济”误区。现在,国家提倡科学发展观,反对各地单纯追求GDP数字增长,忽视污染、高耗能、产品过剩等问题,单纯追求数字的恶果已经显现。 乌洽会新闻也应淡化数字报道,多关注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新闻应体现时代精神,让人能触摸到它的质感,从实实在在的事例中体验社会。
西部差距 精准服务
2004年,乌洽会上俄罗斯客商增多,成为一景。然而,俄语翻译奇缺。许多新闻媒体想报道,因为语言不通,只好干着急。乌洽会应该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是否可以设导游?是否可以通过现代化网络设施查阅乌洽会背景资料?是否可以每年组织一次乌洽会问卷调查,让“感觉”少一些,让“感知”多一些?乌洽会是一个信息集散地,值得格外珍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