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学儿子被大学劝退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231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案:
  优秀儿子被大学劝退
  从小到大,邱峰一直是父母的骄傲。邱峰是尖子生里的尖子生,从小学到高中,他是市三好学生、省三好学生,在各种作文、英语、奥数、演讲比赛中拿奖无数。前年高考,他以全市第四名的成绩考入北京一所重点大学学法律专业。
  所以,当邱峰的妈妈听说儿子大学英语考试不及格的消息时,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系里老师介绍的情况更是让她大吃一惊:邱峰以高分进入该热门专业,颇受老师的重视,但进入大学这一年里,他的成绩在班里几乎是垫底——英语不及格,其他课程刚刚及格,他还疯狂迷恋上了网络游戏,经常缺课,已被学校口头警告……
  邱峰的爸爸是当地一家大企业的老总,妈妈则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大律师。在各自领域都颇有成就的邱峰父母最欣慰的事情是培养了一个这么有出息的儿子,他们也因此在亲朋好友中得到了更多尊重和艳羡。
  邱峰的爸爸是军人出身,对儿子管教非常严格。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只有严格管教,才能把孩子培养成卓尔不群的人才。妈妈是律师,更是给儿子规定了无数条条框框。从小,邱峰对父母的话必须绝对服从,偶尔有一点儿违规行为,父母决不迁就。邱峰上小学时,一个周末,他没和父母商量就溜出去和同学踢足球。爸爸发现后,狠狠地给了他两个耳光,打得他鼻孔出血。妈妈知道后,又罚他跪在墙角反省了两个小时。
  大一寒假后,回到学校不久,邱峰的妈妈收到了儿子的几条短信:“妈妈,我长大了,不是以前的那个我了……”“我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们为什么事事替我做决定?”这些短信让邱峰妈妈觉得莫名其妙,继而感到非常不安。
  作为律师,邱峰妈妈敏锐地感觉到儿子跟从前有点儿不一样。心思缜密的她没告诉儿子,独自一人悄悄去了儿子的学校。
  那天晚上,邱峰妈妈来到儿子的宿舍,却没有看到儿子。她给儿子打电话,问他在哪里。邱峰说自己在教学楼上晚自习。邱峰妈妈又来到教学楼挨个教室寻找,仍没找到儿子。邱峰妈妈气坏了,守在学生宿舍门口,一直到快熄灯的时间,才看到邱峰回到宿舍。看到妈妈,邱峰愣住了。妈妈质问他去了哪里,邱峰沉默了好大一会儿,才闷声回答:“我在图书馆。”
  第二天,邱峰妈妈守在图书馆等儿子,可她再次扑了个空。她气愤地给邱峰打电话,可电话一直占线。邱峰妈妈有些担心了,便打到儿子的宿舍。同学说刚才邱峰急急忙忙回宿舍拿了点东西,就出去了,好像是约好了和别人一起吃饭。邱峰妈妈心头的火立刻冒了出来,从晚上7点到10点,邱峰妈妈给儿子拨了无数个电话,可儿子的电话始终占线。邱峰妈妈明白:儿子肯定将她的电话号码拉进了手机的黑名单。那天晚上,邱峰妈妈在儿子的宿舍外一直等到12点,却始终没看到儿子的身影。
  从邱峰的同学那里,邱峰的妈妈得知,第二天上午有一节很重要的课。她便守候在教室外,快上课了,看到儿子和一个女孩子谈笑风生地走过来。她气坏了,儿子不仅撒谎、夜不归宿,还和一个女孩那么亲密。邱峰考上大学,还没入学时,她和丈夫就给儿子定下了铁的规矩:大学期间绝对不能谈恋爱。难道儿子谈恋爱了,昨天晚上一夜没回宿舍是和那个女孩在外面开房?邱峰妈妈越想越觉得浑身冰凉。她冲上去叫住儿子:“昨天晚上去哪儿了?”出乎她意料的是,儿子看到她,神色平静地回答:“去上晚自习了。”“撒谎!你不在图书馆,也没在自习室,还一晚上没回宿舍。说,你到底去哪儿了?”“就是在自习室……”“还抵赖?把手机给我。”邱峰妈妈一把夺过儿子的手机,一翻,果然,儿子把她的电话号码拉进了黑名单。邱峰妈妈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在教室门口,当着来来往往的同学和那个女生的面,重重地给了儿子一耳光,又将手机狠狠地摔在地上。
  这一巴掌下去,邱峰妈妈立刻后悔了。毕竟儿子已是即将满20岁的成年人了,就算是母亲,这样对待儿子也太过分了。可她发现,一向自尊心很强的儿子在短暂的沉默之后,没有任何过激反应,脸色平静地走进了教室。
  邱峰妈妈失魂落魄地离开儿子的学校,回到了家。短短两天时间内,邱峰的父母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爸爸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妈妈放下手头的一切事务,两人一起到儿子上学的城市,在大学附近租一套房子,全面监督邱峰的日常生活。
  面对父母的决定,邱峰没有做任何反抗,他从学校搬出来,和父母住在了一起。在父母的监督下,邱峰似乎又恢复了中学时乖孩子的样子,每天按时上课,下课回家自习,看上去很用功。然而,大一期末考试后,他却没能拿回成绩单。
  暑假过后,心存疑惑的邱峰父母一起来到系里询问,得到的消息更糟。除了英语不及格,邱峰主修的四门专业课,全都不及格。根据规定,如果补考还不及格,就要退学。辅导员给邱峰的父母写过信,也打过电话,可因为留的是老家的地址和电话,辅导员始终没能联系到邱峰的父母,无奈之下,辅导员只能联系邱峰本人。邱峰对辅导员说,他已经告诉父母这件事,他也正在复习准备补考。邱峰一向给老师的都是好孩子的印象,谁也想不到他会隐瞒真相,欺骗父母和老师。
  邱峰的爸爸心脏不好,想到自己和妻子为了儿子不惜放弃事业,背井离乡做陪读父母,却换来这样一个结果,一时急火攻心,住进了医院。妈妈真想再揍儿子一顿,可面对比自己还高的儿子,她怎么也举不起手来。她对儿子说:“你怎么能这样?我们为了你,不惜牺牲自己的事业,你怎么能这样对我们?你是可以学好的,为什么要自暴自弃?”
  邱峰面无表情地说:“是,我可以学好,但我不想学,我要退学。我讨厌这个学校,讨厌这个专业,这一切都不是我想要的。”
  这些话在邱峰的妈妈听来无异于晴天霹雳。她哭着说:“你怎么能这样!我和你爸的面子往哪儿放?你爸已经被你气得住进了医院,你要是退学,我们俩就一起跳楼!”她哀求儿子,“只要你肯念下去,我什么都答应你……”一贯强硬的妈妈变得如此软弱和无助。
  父母的哀求与苦劝并没有打动邱峰。他态度坚决地告诉父母:“我不喜欢这所大学、这个专业,这都是你们安排的,不是我想要的。我想学新闻,你们说子承母业,逼着我念法律;我想去南方上学,你们说考上北京的大学,你们才有面子。我自从来到这个学校,心思没有一分钟放在学习上,我根本学不进去。爸妈,虽然你们生了我,养了我,但你们从来都不了解我。你们从来没有问过我想干什么,总是按照你们的想法要求我做事情。以前我做到了,但现在我不想做了。我是成年人,我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
  邱峰的妈妈只觉得天旋地转,她和丈夫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儿子,而他居然说父母不关心他,不理解他。
  不死心的妈妈还不想放弃,她请了几位教授帮邱峰补课,还请辅导员多次和儿子谈话。可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之后,邱峰补考时,居然交了白卷。他明确地对父母说:“我不想再混下去了,我知道你们不会让我退学,那就让学校开除我吧。”
   分析:
   父母也不能决定孩子的未来
  看着神态自若的邱峰和走投无路、近乎绝望的邱峰父母,让人不禁叹息:为什么总有那么多父母试图掌控子女的人生?
  在和邱峰的交谈中,我感觉到,这个20岁的大男孩心中深藏了太多的无奈与绝望。他说,自从上了大学,他没对父母讲过真话,他唯一的念头就是希望所有的功课都不及格,退学回家。这样,父母就拿他没办法,他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宁愿去餐馆端盘子挣钱养活自己,也要过自由自在,属于自己的生活。
  我问他:“为什么不尝试和父母沟通,让他们理解你的想法?”他苦笑着说:“我已经20岁了,我妈还可以在我的老师、同学面前打我的耳光;他们为了管教我,甚至可以放弃工作,到我身边陪读。你认为这样的父母,我可以和他们谈什么?又能够谈出什么结果?”
  咨询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当父母不在身边时,邱峰和我的交流非常直接,他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对每个问题的看法。只要父母一在场,邱峰就变成了哑巴,无论父母怎么哭泣、哀求,他都无动于衷,沉默得像夜空里的一只鹰。
  从头到尾,他只对父母说了一句话:“你们为什么不让我自己长大?”
  类似邱峰和父母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并不少见。父母与子女之间矛盾的产生,多数缘于父母试图控制子女。子女升学时该选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子女谈婚论嫁时该找什么样的男朋友或女朋友,子女毕业了该寻求什么样的工作,甚至于子女到了生儿育女的年龄时该不该要孩子、怎么带孩子,等等。总之,父母对于子女人生的掌控,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而当你追问父母为何要如此这般地控制子女,答案却不能不令人伤感,因为父母太爱他们的孩子了,爱使父母难以放手。
  事实上,中国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个误区,以为爱孩子就是要对孩子负责到底,就是要彻底掌控孩子的命运,即使当他们已经不再是未成年人,有能力决定自己的未来时。
  对于这一点,父母往往有众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们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我们希望孩子少走弯路,适应社会需要,过上好日子……这种心理让我想起一句印度谚语:鸡不知道蛋的前程,被孵化还是被人吃掉。
  每个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这是无法预知、无法规划的。就算是通过规划或干涉,可以让孩子过上以世俗眼光看来体面的生活,可父母想过吗,人生的精彩之处在于喜怒哀乐都应该拥有,成功和挫折都应该经历。剥夺了孩子选择的自由,也就剥夺了孩子完整地体验人生精彩的权利。孩子没有选择的自由,也不必承担选择的后果,久而久之,要么让孩子养成不负责任的心理,失去完整、独立的人格,要么像邱峰这样,承受父母的压力到了极限,便通过反常的手段企图脱离父母的控制。
  很多时候,爱是一把双刃剑,爱得适度,使人感到温暖;爱得过火,则变成了桎梏。父母之爱也是如此。父母出于爱心对子女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对子女也会造成伤害。人世间几乎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的,只有父母之爱例外,它的目的应该是分离。父母奉献出爱心给孩子,是希望孩子能够尽快长大,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永远躲在父母的身后。父母只有懂得了这个道理,才能做到该放手时就放手。
  还有一些父母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他们认为自己成功了,那么老子英雄儿好汉,孩子理所当然要继承自己的衣钵,甚至要比自己更优秀。有这种思想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就会过分用力,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邱峰的父母就是这种思想的典型,他们不明白,孩子不是父母用来炫耀的工具,不一定每个孩子都要成就一番事业。父母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态度不对,孩子一定会跟着遭殃。父母把无穷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扭曲的心态,孩子没有责任为满足父母的虚荣心卖命,孩子是父母的孩子,但他还是一个具有独立身份的自然人。
  经历了深刻的痛楚之后,邱峰的父母决定,尊重邱峰的意愿和决定,休学一年,今后怎么办,由他自己决定。
  父母应该做孩子的路灯和北斗星,而不是拿着一张过期地图,做孩子的船长。在孩子的人生旅途中,父母应该起指导而不是掌控的作用。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的确是为人父母的一门艺术。
  【编辑:闫妍】
其他文献
大 家都喜欢孩子温顺听话,但美国的一项研究却告诉人们,小孩爱顶嘴未必是坏事。最新调查发现,经常跟父母顶嘴的小孩,跟温顺听话的小孩相比,更不容易出现吸毒、未成年喝酒等不良行为。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研究人员研究了150名13岁男孩和女孩同母亲讨论问题的情形,把他们分成对母亲意见固执己见和言听计从两组。3年后,研究人员发现:日常顺从家长意见的小孩,喝酒和吸毒的比例高,而坚持己见的小孩面对朋友的不
暑假里的一天,爸爸妈妈都不在家,上午我写了一会儿作业,出去到家门口买了包零食,回家开门时才发现钥匙忘在家里了。我试图翻窗户进去,刚靠近窗户,又觉得太危险了。为确保万无一失,我想拨通“110”号码向警察叔叔求救,又觉得小题大做。这时,邻居叔叔下班回来了。我尴尬地说明了情况,他让我去他家,不仅款待了我一顿午饭,还让我一个人在他家待一下午,一直到妈妈晚上下班回来。邻居的好心和对我的信任让我万分感动,谢谢
过年,吃大鱼大肉、生猛海鲜之时,也一定要多吃以下十种健康食品:  1.番茄。番茄能够大幅减少患癌几率,它还是最佳的维生素C来源。   2.菠菜。富含铁及维生素B族,能有效防治血管方面疾病,并能预防盲眼症。   3.坚果。它不仅可以提供好的胆固醇,还能降低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是预防心脏病的最佳食物,不论是花生还是杏仁等,都不错。  4.椰菜花。它富含胡萝卜素及维生素C,长期食用可以减少患乳腺癌、直肠
[摘 要] 慎独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也是一种自律道德修养状态。教师道德作为一种职业素养,其优劣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外部的规训对其形成与发展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运用慎独审视待生之道、待生之行和待生之心是促进其健康发展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 慎独;教师;道德修养  教师道德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优劣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方法很多,慎独作为一种内省的道德修养方法,对教师道德
问:3年前,我和妻子离婚,3岁的儿子随她生活,我每月支付抚养费1000元。分割财产时,我将应分得的夫妻共同财产作价18万元,一次性支付了孩子15年的抚养费。今年年初,经法院判决,我重获儿子的抚养权。但是,前妻不仅不支付抚养费,还拒绝返还3年前提前给她的12年抚养费,理由是已过了诉讼时效。请问,我能要回已支付的抚养费吗?  李龙渊(天津)  律师意见:抚养费是父母或其他对未成年人负有抚养义务的人为未
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指出:“未来的历史学家会说,这个世纪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术或网络的革新,而是人类生存状况的重大改变。在这个世纪里,人将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必须积极管理自己。”反观我国的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确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究其原因,除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外,家长也应该反省。本期,我们邀请家庭教育专家、教育学博士聂儒晖先生与家长朋友们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保护过度就是禁
通常,人们把有心计、善谋划、遇事斤斤计较、犹豫不决的人形容为心里有“小九九”,而把性格开朗、冷静、果敢、遇事想得开的人称为有“大心脏”。看上去,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性格特征,如果一名中学生同时具备这两种性格特征,情况又会怎样呢?  血性少年,外强中干  郭睿超,珠海某中学初二男生,14岁,身高1.76米,体重65公斤,擅长打篮球,同学们送他一个尊号——“超人”。在学校的篮球场上,郭睿超因为个子高、身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身上的问题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而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往往是父母的态度……  唾沫星子淹死人  在臧女士看来,儿子玉强之所以出现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是一年前的“山地车事件”引发的。但情况远比她想象的复杂。  玉强今年16岁,在上海近郊的一所中学学习,该升初二。去年8月的一天傍晚,他骑上新买的山地车,去附近的书店买学习资料,回家时却忘了骑山地车。等到想起来,天已经黑了。他
一位同事向我抱怨,尽管他14岁的儿子个头已近1.70米,思想和行为却和三四岁的孩子差不多。家里的所有好东西都得留给他,每天起床得喊四五遍,内衣得提醒才知道换,作业要他和妻子一直催,才磨磨蹭蹭去做……老师把他和妻子叫到学校,责问他们:“虽然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可你们家的孩子也太独了,不仅从不参与班里的集体活动,连值日打扫卫生都敷衍了事,总得别的同学给他收尾。这孩子太自私、太没责任心了!”  看着同事发
著名心理专家、治疗专家、家庭教育专家,“痊愈心理成长模式疗法”创始人。任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及国际婚姻家庭指导师培训讲师、广东省危机干预联盟委员、佛山心理辅导协会副会长、“心海榕”心理公益团队心理咨询师和团队导师、珠三角多家中小学特聘家庭教育辅导专家。曾任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特邀心理专家、广州电视台《夜话》节目特邀心理专家,佛山电台亲子节目《家长社区》特邀儿童专家,还是《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