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更要发挥全面育人的时代作用。目前,高中教育中的课程教学大都还是以智育为主,注重知识教学而忽视德育培养的现象并不鲜见。在这样的背景下,政治教师应该身体力行、创新探索知识教学与德育的方式方法,寓理于事,实现智育与德育的有机统一,发挥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荀子;高中政治课;教学实效性;启发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开篇的第一句话想必人皆可诵,然而先秦集儒学于大成的荀子却认为这样的说法是有问题的。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即“人为”的意思,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这也就指出了教育的必要性以及作用。教育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更要发挥全面育人的时代作用。在仍然以高考为权重的今天,我们高中教育中的课程教学大都还是以智育为主,注重知识教学而忽视德育培养的现象并不鲜见。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肩负起对学生进行德育与智育的双重使命,并且要不断地求索、践行。高中思想政治课如何发挥出其在德育与智育方面的实效呢?荀子的《非相》篇对我不无启发。
一、事不揣长、平等待生
德育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的发挥,离不开政治教师的身体力行。教学的顺利开展,首先需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高中学生,处于叛逆阶段,自我意识较强且敏感,渴望来自老师的关怀与平等对待。然而,平心而论,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有意或无意的对学生加以区别对待。曾经,我听到一个学生的抱怨:“整个一学期,××老师没提问过我一次,真没劲”。学生对教师的言行是相当在意的,有时,教师不经意的举动也可能带给学生以伤害。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细心,谨言慎行。
荀子在《非相》中强调:“事不揣长,不揳大,不权轻重,亦将志乎尔。”,既是说评价他人不用揣摩他的高矮,不用评估他的大小,不用权衡他的轻重,只要看他的志向就可以了。这启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对学生平等相待,不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不忽视任何一个学生。对待学生的学习疑问,无论难易、无论水平高低,教师要做到一视同仁,耐心解惑。比如,即使是任课教师,即使班容量较大,我们也要尽快熟悉每一名学生,尽快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基础水平,做好每一节课的学生表现记录,继而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制宜,让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能在教学中获得满足,得到提升,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中找到自信,找到快乐,既提高了自身的知识素质,又感悟了为人之道,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了思想政治课的实效。
二、以微知明,深度教学
成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社会生活中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的基本常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全面思考、辩证思维的素质,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日常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大多还仅仅在停留知识的传习上,提升解题能力上,而情感、价值观、能力的培养被忽视。这就使得思想政治课尴尬的沦为讲书本、背条目、说套话,应付考试的枯燥科目,这样的课堂只能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致使思想政治课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放松课”、睡觉课”。这样的政治课堂背离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更难有实效。
在《非相》中,荀子认为“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即当教师有四个条件,一般的传习学问,不在其列。这启发我们,要想改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业已存在的枯燥乏味的成见,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深度教学,即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度思考,让学生在政治课堂上做足智力体操,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感悟到在政治课堂既紧张又确有所“得”。要实现这样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如: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了解学生兴趣点,讲求教学知识的紧凑性,课堂问题的启发性,合理设计教学进程,能够预见和掌控教学的速度与进度。今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地引领学生思考发现知识的源与流,思考发现知识的实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知识的精微之理且能加以阐发,并能进一步的运用知识对现象做出合理评价和科学的预见。
三、譬称以明,德育有法
高中思想政治课,不仅有智育的目标,更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任。今天的95后学生是被娇惯的一代,他们大多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盲目自大、叛逆轻狂;他们渴望成功,却又不想吃苦;喜欢受表扬,却禁不起挫折……。面的这样的实际情况,政治教师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达到德育目标,绝非易事。有时,如果我们没能做好充分准备,就会使课堂教学非但没有取得预期的德育效果,反而令学生更加的抵触、更加逆反。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必须讲究方式方法。
荀子在《非相》中说:“谈说之术: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分别以喻之,譬称以明之,欣欢、芬芗以送之,宝之珍之,贵之神之,如是则说常无不受。”说的是,谈话的方法在于:严肃庄重地面对他,端正诚恳地对待他,坚定刚强地扶持他,用比喻的方法来启发他,用分析的方法来开导他,要和颜悦色地对待他,使自己的谈论显得宝贵、珍重而神奇。由此,给我们以启发:其一,实施德育过程中,我们政治教师不应该高高在上、生硬灌输,致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而是应该和颜悦色、诚恳以待。师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跨越认识的障碍,通过沟通、交流方法,共同达到德育的目标。其二,为使思想政治课更好地发挥德育的实效,我们不妨从身边小事入手,从细微之处入手,放弃改变“假、大、空”纯粹理论教授,走进学生,与学生分享体验。春风化雨,用比喻的方法、分析的方法启发、开导他们,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领学生自主思考、探究,最终得出结论,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我们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看似呆板、枯燥,其实大有可为。作为政治教师,我们应该提高对思想政治课使命感的认识,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能力素质,不断开拓、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在坚持德育为首的前提下,要努力把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和智育功能统一起来。通过尝试运用有效方法,深入浅出,寓理于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思想在知识的积淀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荀子.非相》译注[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7590(01)
[2]胡光泉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活动有效教学的探索[J].中国民族教育.2012(02)
[3]王会华.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些尝试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ZJJB201022075&dbcode=CJFQ&dbname=CJFD2010&v=MDA2MjhuRDBMVGcyWDJoc3hGckNVUkxtZmJ1ZG9GeXJuVkxyTVB5ZkJiTEc0SDlIT3JZOUNZWVIrQzM4NHpoNFg=[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2)
关键词:荀子;高中政治课;教学实效性;启发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开篇的第一句话想必人皆可诵,然而先秦集儒学于大成的荀子却认为这样的说法是有问题的。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即“人为”的意思,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这也就指出了教育的必要性以及作用。教育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更要发挥全面育人的时代作用。在仍然以高考为权重的今天,我们高中教育中的课程教学大都还是以智育为主,注重知识教学而忽视德育培养的现象并不鲜见。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肩负起对学生进行德育与智育的双重使命,并且要不断地求索、践行。高中思想政治课如何发挥出其在德育与智育方面的实效呢?荀子的《非相》篇对我不无启发。
一、事不揣长、平等待生
德育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的发挥,离不开政治教师的身体力行。教学的顺利开展,首先需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高中学生,处于叛逆阶段,自我意识较强且敏感,渴望来自老师的关怀与平等对待。然而,平心而论,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有意或无意的对学生加以区别对待。曾经,我听到一个学生的抱怨:“整个一学期,××老师没提问过我一次,真没劲”。学生对教师的言行是相当在意的,有时,教师不经意的举动也可能带给学生以伤害。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细心,谨言慎行。
荀子在《非相》中强调:“事不揣长,不揳大,不权轻重,亦将志乎尔。”,既是说评价他人不用揣摩他的高矮,不用评估他的大小,不用权衡他的轻重,只要看他的志向就可以了。这启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对学生平等相待,不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不忽视任何一个学生。对待学生的学习疑问,无论难易、无论水平高低,教师要做到一视同仁,耐心解惑。比如,即使是任课教师,即使班容量较大,我们也要尽快熟悉每一名学生,尽快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基础水平,做好每一节课的学生表现记录,继而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制宜,让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能在教学中获得满足,得到提升,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中找到自信,找到快乐,既提高了自身的知识素质,又感悟了为人之道,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了思想政治课的实效。
二、以微知明,深度教学
成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社会生活中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的基本常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全面思考、辩证思维的素质,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日常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大多还仅仅在停留知识的传习上,提升解题能力上,而情感、价值观、能力的培养被忽视。这就使得思想政治课尴尬的沦为讲书本、背条目、说套话,应付考试的枯燥科目,这样的课堂只能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致使思想政治课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放松课”、睡觉课”。这样的政治课堂背离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更难有实效。
在《非相》中,荀子认为“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即当教师有四个条件,一般的传习学问,不在其列。这启发我们,要想改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业已存在的枯燥乏味的成见,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深度教学,即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度思考,让学生在政治课堂上做足智力体操,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感悟到在政治课堂既紧张又确有所“得”。要实现这样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如: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了解学生兴趣点,讲求教学知识的紧凑性,课堂问题的启发性,合理设计教学进程,能够预见和掌控教学的速度与进度。今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地引领学生思考发现知识的源与流,思考发现知识的实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知识的精微之理且能加以阐发,并能进一步的运用知识对现象做出合理评价和科学的预见。
三、譬称以明,德育有法
高中思想政治课,不仅有智育的目标,更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任。今天的95后学生是被娇惯的一代,他们大多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盲目自大、叛逆轻狂;他们渴望成功,却又不想吃苦;喜欢受表扬,却禁不起挫折……。面的这样的实际情况,政治教师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达到德育目标,绝非易事。有时,如果我们没能做好充分准备,就会使课堂教学非但没有取得预期的德育效果,反而令学生更加的抵触、更加逆反。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必须讲究方式方法。
荀子在《非相》中说:“谈说之术: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分别以喻之,譬称以明之,欣欢、芬芗以送之,宝之珍之,贵之神之,如是则说常无不受。”说的是,谈话的方法在于:严肃庄重地面对他,端正诚恳地对待他,坚定刚强地扶持他,用比喻的方法来启发他,用分析的方法来开导他,要和颜悦色地对待他,使自己的谈论显得宝贵、珍重而神奇。由此,给我们以启发:其一,实施德育过程中,我们政治教师不应该高高在上、生硬灌输,致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而是应该和颜悦色、诚恳以待。师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跨越认识的障碍,通过沟通、交流方法,共同达到德育的目标。其二,为使思想政治课更好地发挥德育的实效,我们不妨从身边小事入手,从细微之处入手,放弃改变“假、大、空”纯粹理论教授,走进学生,与学生分享体验。春风化雨,用比喻的方法、分析的方法启发、开导他们,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领学生自主思考、探究,最终得出结论,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我们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看似呆板、枯燥,其实大有可为。作为政治教师,我们应该提高对思想政治课使命感的认识,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能力素质,不断开拓、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在坚持德育为首的前提下,要努力把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和智育功能统一起来。通过尝试运用有效方法,深入浅出,寓理于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思想在知识的积淀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荀子.非相》译注[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7590(01)
[2]胡光泉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活动有效教学的探索[J].中国民族教育.2012(02)
[3]王会华.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些尝试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ZJJB201022075&dbcode=CJFQ&dbname=CJFD2010&v=MDA2MjhuRDBMVGcyWDJoc3hGckNVUkxtZmJ1ZG9GeXJuVkxyTVB5ZkJiTEc0SDlIT3JZOUNZWVIrQzM4NHpoNFg=[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