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而职业高校得发展则需要抓住这一机遇,开展“双创”教育。目前,我国的职业院校在“双创”教育上还存在教育理念落后、任职教师水平不高、设置课程内容单一和保障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职业高校的“双创”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开展校企合作才能最终促进职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创业 职业高校 教育改革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政治经济竞争越发激烈,而竞争的背后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创新创业型的人才则成为竞争力的核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的发展的重要战略,并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业创新的风潮。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民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另一方面,就业形式也越来越严峻。为了缓解就业形式的紧张,需要更多的求职者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课提。同普通高校相比,职业院校学生在生源综合素质、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相对薄弱,求职时学历层次上处于劣势。但是,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学生在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相对更好,在工作岗位上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同普通高校相比,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办学规模和办学经验相对不足。因此,在加强职业高校学生技能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双创”教育,成为职业高校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求。
一、职业高校“双创”教育的重要意义
1.满足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通普通高校学生相比,职业高校学生在专业性和实践性上更为有优势。在整个职业高校的学生培养环节,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社会实践,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职业高校学生在沟通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他们更具备就业的社会性素质。这也为职业高校学生在毕业后进行创新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发挥职业院校的优势,加大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谋求更好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2.开辟高职院校发展的新路径。近年来,普通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因此,也削弱了职业高校教育的独特优势 [2]。职业院校的生源和办学资金来源和普通高校不同,面对普通高校不断扩大招生的局势,职业院校的教育改革迫在眉睫。要想继续发挥职业院校的独特教育优势,培养符合社会需要人才,则应该在重视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逐渐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力度。
3.缓解高校就业压力。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过去那种主要依靠劳动密集方式进行生产和管理的企业模式将很难继续维持,随之而来的就是下岗和就业问题。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个人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在就业求职时更具有竞争力。另一方面,提高职业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还能吸纳更多的毕业生进入到创业的企业中去,进一步解决就业问题。从而通过“双创”教育拓宽职业高校毕业生实现个人价值的渠道。
4.符合国家经济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全球的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高,高度集中化的企业因其自身的体制限制,不再是企业发展的最佳模式。而分散型的中小企业相对大型企业,其工作生产效率更高,成本更加低廉,在生存和发展中更加适应竞争越来与激烈的市场经济。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开放,中国企业面临的是全球化的竞争,产品的生命周期则会越来越短,社会经济也越来越需要灵活的中小型创新企业。
二、职业高校“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相对落后,重视程度不足。发达的欧美国家通过30多年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已经深入到中小学的教育体系中。中国普通高校“双创”教育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中国职业院校的“双创”教育则刚刚起步,在就业困难的大环境下,以就业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为目前的主流,但这种方式却容易造成学生在就业后后劲不足,企业发展缺少战略目标。“双创”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程,需要院校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职业院校在以就业为目标的“双创”教育下,通过就业培训等方式将“双创”教育功利性的变为就业教育,会直接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缓慢甚至是止步不前。
2.任职教师专业水平欠缺。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教师不仅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有创新创业方面的实际经历和经验。从目前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来看,主要分为三类:(1)从事企业管理学科的专任教师;(2)从事学生就业指导的教师;(3)其他专业类教师。这三类教师都具备很好的教学经验,但缺少实际的创新创业经验。在“双创”教育上会造成严重的社会敏感性和实用性的短板。
3.相关课程设置内容单一,实践性程度不高。“双创”教育课程是综合性的,涉及到创业法规、财务知识、市场营销、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知识,这些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要要进行实践应用训练。而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则需要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多方面的实践活动。而目前职业高校的“双创”教育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实践方面较为欠缺。
4.保障体系不完善。高质量的“双创”教育需要进行多种形式的实践应用活动,而活动的顺利进则需要完善的保障体系。而目前职业高校的“双创”教育不管是在学校层面、实习企业层面、政府层面上的保障体系都不够完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只有在各个层面上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双创”教育的硬件和软件方面得到良好的保障,才能最终使职业高校的“双创”教育顺利的展开和发展。
三、职业高校“双创”教育改革思路
1.进行“双创”教育体系改革,转变“双创”教育的理念。对“双创”教育体系进行优化和整合,突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1]。适当减少理论课程,增加实践性教学的环节。提高“双创”教育在职业高校教育的地位,将“双创”教育引入常规课程。通过将“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针对性的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同时,职业高校也要树立“双创”教育是一项长期教育、全面教育的观念。“双创”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教育方向,在发展和推广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但是,隨着国家加大对职业高校教育的支持力度和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政策,职业高校应当适当的抓住机遇,发挥自身的职业教育优势,更好地发展。
2.加强校内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校内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校内教师参加创新创业教育的继续教育,选送优秀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和企业进行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到企业或机关进行社会实践。对有条件的教师允许其进行创业实践;另一方面,要引进社会优秀师资力量,聘请社会上有企业管理经验或创业经验的优秀人才到校任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3.开拓校企合作新模式。建立职业高校和企业的长期合作,让学生参加到真实企业的运行过程中去,切身的体验一个企业的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学生将校内学到理论知识,到企业的生产一线进行锻炼。一方面,增加对学生行业的了解;另一方面,强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赵兰杰,吕晓鑫.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策略.《教育与职业》:2010(30):89-90
[2] 王燕. 高职高专“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综合分析.《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2):91-93
[3] 朱晓东,朱亚宾. 我国大学生“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思路.《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 25(3):55-57
[4] 王晓冬. 职业院校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苏州大学》:2009
[5] 蒋本立. 高职双创型人才培养方案.《文学教育:下》:2016(6)
[6] 李宁宁,曹於亮. “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的追因与反思——基于苏南地区4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数据.《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
关键词:创新创业 职业高校 教育改革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政治经济竞争越发激烈,而竞争的背后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创新创业型的人才则成为竞争力的核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的发展的重要战略,并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业创新的风潮。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民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另一方面,就业形式也越来越严峻。为了缓解就业形式的紧张,需要更多的求职者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课提。同普通高校相比,职业院校学生在生源综合素质、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相对薄弱,求职时学历层次上处于劣势。但是,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学生在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相对更好,在工作岗位上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同普通高校相比,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办学规模和办学经验相对不足。因此,在加强职业高校学生技能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双创”教育,成为职业高校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求。
一、职业高校“双创”教育的重要意义
1.满足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通普通高校学生相比,职业高校学生在专业性和实践性上更为有优势。在整个职业高校的学生培养环节,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社会实践,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职业高校学生在沟通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他们更具备就业的社会性素质。这也为职业高校学生在毕业后进行创新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发挥职业院校的优势,加大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谋求更好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2.开辟高职院校发展的新路径。近年来,普通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因此,也削弱了职业高校教育的独特优势 [2]。职业院校的生源和办学资金来源和普通高校不同,面对普通高校不断扩大招生的局势,职业院校的教育改革迫在眉睫。要想继续发挥职业院校的独特教育优势,培养符合社会需要人才,则应该在重视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逐渐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力度。
3.缓解高校就业压力。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过去那种主要依靠劳动密集方式进行生产和管理的企业模式将很难继续维持,随之而来的就是下岗和就业问题。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个人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在就业求职时更具有竞争力。另一方面,提高职业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还能吸纳更多的毕业生进入到创业的企业中去,进一步解决就业问题。从而通过“双创”教育拓宽职业高校毕业生实现个人价值的渠道。
4.符合国家经济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全球的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高,高度集中化的企业因其自身的体制限制,不再是企业发展的最佳模式。而分散型的中小企业相对大型企业,其工作生产效率更高,成本更加低廉,在生存和发展中更加适应竞争越来与激烈的市场经济。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开放,中国企业面临的是全球化的竞争,产品的生命周期则会越来越短,社会经济也越来越需要灵活的中小型创新企业。
二、职业高校“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相对落后,重视程度不足。发达的欧美国家通过30多年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已经深入到中小学的教育体系中。中国普通高校“双创”教育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中国职业院校的“双创”教育则刚刚起步,在就业困难的大环境下,以就业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为目前的主流,但这种方式却容易造成学生在就业后后劲不足,企业发展缺少战略目标。“双创”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程,需要院校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职业院校在以就业为目标的“双创”教育下,通过就业培训等方式将“双创”教育功利性的变为就业教育,会直接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缓慢甚至是止步不前。
2.任职教师专业水平欠缺。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教师不仅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有创新创业方面的实际经历和经验。从目前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来看,主要分为三类:(1)从事企业管理学科的专任教师;(2)从事学生就业指导的教师;(3)其他专业类教师。这三类教师都具备很好的教学经验,但缺少实际的创新创业经验。在“双创”教育上会造成严重的社会敏感性和实用性的短板。
3.相关课程设置内容单一,实践性程度不高。“双创”教育课程是综合性的,涉及到创业法规、财务知识、市场营销、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知识,这些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要要进行实践应用训练。而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则需要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多方面的实践活动。而目前职业高校的“双创”教育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实践方面较为欠缺。
4.保障体系不完善。高质量的“双创”教育需要进行多种形式的实践应用活动,而活动的顺利进则需要完善的保障体系。而目前职业高校的“双创”教育不管是在学校层面、实习企业层面、政府层面上的保障体系都不够完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只有在各个层面上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双创”教育的硬件和软件方面得到良好的保障,才能最终使职业高校的“双创”教育顺利的展开和发展。
三、职业高校“双创”教育改革思路
1.进行“双创”教育体系改革,转变“双创”教育的理念。对“双创”教育体系进行优化和整合,突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1]。适当减少理论课程,增加实践性教学的环节。提高“双创”教育在职业高校教育的地位,将“双创”教育引入常规课程。通过将“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针对性的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同时,职业高校也要树立“双创”教育是一项长期教育、全面教育的观念。“双创”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教育方向,在发展和推广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但是,隨着国家加大对职业高校教育的支持力度和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政策,职业高校应当适当的抓住机遇,发挥自身的职业教育优势,更好地发展。
2.加强校内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校内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校内教师参加创新创业教育的继续教育,选送优秀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和企业进行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到企业或机关进行社会实践。对有条件的教师允许其进行创业实践;另一方面,要引进社会优秀师资力量,聘请社会上有企业管理经验或创业经验的优秀人才到校任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3.开拓校企合作新模式。建立职业高校和企业的长期合作,让学生参加到真实企业的运行过程中去,切身的体验一个企业的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学生将校内学到理论知识,到企业的生产一线进行锻炼。一方面,增加对学生行业的了解;另一方面,强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赵兰杰,吕晓鑫.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策略.《教育与职业》:2010(30):89-90
[2] 王燕. 高职高专“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综合分析.《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2):91-93
[3] 朱晓东,朱亚宾. 我国大学生“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思路.《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 25(3):55-57
[4] 王晓冬. 职业院校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苏州大学》:2009
[5] 蒋本立. 高职双创型人才培养方案.《文学教育:下》:2016(6)
[6] 李宁宁,曹於亮. “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的追因与反思——基于苏南地区4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数据.《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