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明了学生学习兴趣对学习所起的作用和学习效率的重要性。而学生学习兴趣来源于教师的激发和对所学知识有效情境的创设,学生在这一情境引领下会把注意力和精力很快集中到所学知识中来,这样就会提高单位时间的有效性,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效率。
本节课教师选择与观察物体有关的语文诗词,有表情的进行朗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每一个过程。通过动手摆一摆,看一看,画一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关键词]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进入课题
上课铃声刚响,我迈着轻盈的脚步,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师生相互问候后,我对全班学生说:“这节课,我给同学们上一节语文课,好不好?”
(做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主动提出要给学生上一节语文课,已让学生感到好奇了。)
我听到的不是齐声说“好!”看到的也不是激动和兴奋,而是惊奇、诧异和怀疑的表情。(这些不同的表情,正体现了学生的不同心里和学生的年龄特征。)
一个学生说道:“老师,这一节不是数学课吗,怎么要上语文?”
又一个学生说道:“老师,你教数学,还会教语文吗?”
我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清了清嗓子,抑扬顿挫的吟起了宋朝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避而不答,用实际行动来告诉学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我最后一句吟完,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一个个兴奋不已。
一个学生说道:“老师,没想到你朗读的这么好!”很多学生附和说,是啊!是啊!(由猜疑,惊奇和不信,变成现实,学生由衷的鼓起掌声!)
我一看刚才惊奇、质疑的表情没有了,赶紧说道:“现在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学生声音响亮的答道:“愿意!”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以上各环节的处理,让学生由惊奇、猜疑和不信的思维状态,到不由自主的鼓起掌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被动式的学转向主动式的学,这是《新课标》倡导的,也正是主体性高效课堂所追求的目标。)
好!下面请同学们先和老师一起有表情的朗读一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生一起朗读后我问道:“谁知道这首诗的大体意思?”
一个同学答道:“这是宋朝大诗人苏轼游庐山后的观后感,描写了庐山美丽的景色。”
我赶紧表扬说:“不错!你基本上概括出了这首诗的意思。下面老师简单的把这首诗给同学们分析一下,如果老师分析的不全面或不准确的地方,下去后可以查一查相关资料或网上搜集一下相关内容。”
“这首诗是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教师简单而短暂的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诗的大体意思,激发了学生学习欲望,重要的是为《观察物体》这一课做好了铺垫。)
我给同学们分析完后,问道:“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一个学生答道:“观察任何事物,不能只停留在某一个位置,某一个面上,不然你看到的只是片面的。”
“你回答的真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好不好?”我边说边把课题板书在黑板上面。(课题的引出恰到好处,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学生高兴的答道:“好!”
二、动手操作,观察探究
1.让学生先拿出自己准备的纸箱。
2.讲观察要求(两人一小组,观察时视线要与观察物体的面保持水平与垂直)。
3.每观察一次,把自己观察到的若干个面和形状在大脑中想一想,说给同位听,然后把观察到的面的形状画下来。
4.两人转换方向和观察角度,再观察,再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
(《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观察要求和目标,即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来达到教学目标。同时,这一环节的处理,即有独立思考,又有合作交流;教学内容的组织,即重视了过程,又处理好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即重视了直观,又处理好了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即重视了直接经验,又处理好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三、汇报交流,总结评价
1.我请一个小组的两个同学汇报观察的结果:
(1)我问甲生:“第一次你看到几个面,各是什么形状?”
甲生答:“我看到一个面,是长方形。”(我在黑板上板书:一个面)
(2)我又问乙生:“第一次你看到几个面,各是什么形状?”
本节课教师选择与观察物体有关的语文诗词,有表情的进行朗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每一个过程。通过动手摆一摆,看一看,画一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关键词]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进入课题
上课铃声刚响,我迈着轻盈的脚步,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师生相互问候后,我对全班学生说:“这节课,我给同学们上一节语文课,好不好?”
(做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主动提出要给学生上一节语文课,已让学生感到好奇了。)
我听到的不是齐声说“好!”看到的也不是激动和兴奋,而是惊奇、诧异和怀疑的表情。(这些不同的表情,正体现了学生的不同心里和学生的年龄特征。)
一个学生说道:“老师,这一节不是数学课吗,怎么要上语文?”
又一个学生说道:“老师,你教数学,还会教语文吗?”
我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清了清嗓子,抑扬顿挫的吟起了宋朝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避而不答,用实际行动来告诉学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我最后一句吟完,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一个个兴奋不已。
一个学生说道:“老师,没想到你朗读的这么好!”很多学生附和说,是啊!是啊!(由猜疑,惊奇和不信,变成现实,学生由衷的鼓起掌声!)
我一看刚才惊奇、质疑的表情没有了,赶紧说道:“现在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学生声音响亮的答道:“愿意!”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以上各环节的处理,让学生由惊奇、猜疑和不信的思维状态,到不由自主的鼓起掌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被动式的学转向主动式的学,这是《新课标》倡导的,也正是主体性高效课堂所追求的目标。)
好!下面请同学们先和老师一起有表情的朗读一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生一起朗读后我问道:“谁知道这首诗的大体意思?”
一个同学答道:“这是宋朝大诗人苏轼游庐山后的观后感,描写了庐山美丽的景色。”
我赶紧表扬说:“不错!你基本上概括出了这首诗的意思。下面老师简单的把这首诗给同学们分析一下,如果老师分析的不全面或不准确的地方,下去后可以查一查相关资料或网上搜集一下相关内容。”
“这首诗是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教师简单而短暂的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诗的大体意思,激发了学生学习欲望,重要的是为《观察物体》这一课做好了铺垫。)
我给同学们分析完后,问道:“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一个学生答道:“观察任何事物,不能只停留在某一个位置,某一个面上,不然你看到的只是片面的。”
“你回答的真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好不好?”我边说边把课题板书在黑板上面。(课题的引出恰到好处,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学生高兴的答道:“好!”
二、动手操作,观察探究
1.让学生先拿出自己准备的纸箱。
2.讲观察要求(两人一小组,观察时视线要与观察物体的面保持水平与垂直)。
3.每观察一次,把自己观察到的若干个面和形状在大脑中想一想,说给同位听,然后把观察到的面的形状画下来。
4.两人转换方向和观察角度,再观察,再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
(《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观察要求和目标,即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来达到教学目标。同时,这一环节的处理,即有独立思考,又有合作交流;教学内容的组织,即重视了过程,又处理好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即重视了直观,又处理好了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即重视了直接经验,又处理好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三、汇报交流,总结评价
1.我请一个小组的两个同学汇报观察的结果:
(1)我问甲生:“第一次你看到几个面,各是什么形状?”
甲生答:“我看到一个面,是长方形。”(我在黑板上板书:一个面)
(2)我又问乙生:“第一次你看到几个面,各是什么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