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澄明

来源 :源流·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ca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凡一个伟人进入了历史的长河,后人往往以崇敬的心理对他解读,以试图描述出他本来面目。要真正还原其本来面目,需要的是面对面地对话式交流,但是由于时间久远的原因,这种解读常常是通过对他的自述或者其个人的创作文本作为对象参照进行的,这样看来就会难免有猜测之嫌。这种悖论一样的难题,又是研究的魅力所在,成为研究一个历史伟人的强劲动力。现在,我们从教育的角度,解读《论语》中孔子,对教育工作者也许会有一定的价值。
  应该说,孔子是自然的,在他的身上展现着一个与我们相当亲近的风采,同时,孔子是澄明的,是充满智慧和伟大的,他的人生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他对人生,对自我的把握和反思,显得真实而丰盈的无穷魅力。他的自然,为我们还原了一个人的本来面目,他的喜笑怒骂,他一笑一颦,牵动我们的心弦,成为我们追求未来世界的坐标。他的澄明,为我们提供了打开未知世界的钥匙,也增添了享受现世的乐趣。
  一、自然:一种积极的、旺盛的人生追求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这是孔子一生的最佳诠释。
  孔子的出生一直到归于大地,没有什么“红光满室”“仙鹤鸣于庭”,更没有什么萦绕在他四周的“呈五彩”之云气,倒是他执教之时的一团和气,散射出超越历史的时空,亘古弥坚,流传久远。这归结于他个人的禀性,归结于他“君子当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
  首先,孔子具有革命的精神。他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篱笆,让愿意求学的人进入他的杏坛中。在奴隶社会时期,受教育者都是贵族阶级,他能毅然砸碎束缚的枷锁,推开了一扇大门,开辟出一个新世界。这不仅是一种热情的驱使,更带改革创新的革命性意义。这一点后人的研究明显不足。
  其次,孔子的热情来自于宽广的胸怀。他的办学理念是海纳学子,“有教无类”,就是不管他们的家家庭背景如何,个人天赋怎样,只要来到这里,便一颗诚心教他。
  其三,孔子意义依附于热情。在整个《论语》中,充满着他热情的力量,所以后人归结到儒家思想是“入世”的,根本的原因就在此。孔子不仅自已做出表率,周游列国宣传个人主张,带领着一支比较庞大的队伍,无论如何都会有一种庄严的使命感般的神圣。难怪他的弟子中会有七十二贤人。与同时代的庄子、墨子等人相比,“弟子三千”的庞大群体,真有撼动时代的力量。后人研究孔子的伟大之处,根本的落脚点,都可归结到这里。
  其四,孔子的所作所为强调的是身正。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坚守正义,保持节操,以身作则,用言传身教去教育和感化人,这是孔子的重要教育手段。
  所以说,孔子之所以是孔子,在我们读《论语》的时候,总是好像在与一个长者交流,聆听的心里充满了敬意,又常常被他打动,大概他的思想早就融入了我们的血液中了罢。
  二、澄明:一种纯净而丰盈的生存状态
  孔子不会固步自封,他是一条不息的长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在孔子的心目中的理想,随流水归入浩瀚的大海。他对于生命的追求,是纯净的,合乎他的天然状态;他对人生的认识又是那么充实而飘逸,有灵动之感,更有夺人心魄的震撼力。他的澄明具有三个层次:观景以悟道,涉世以调情,审已以自省。
  1.观景以悟道:从自然中感悟生命的深刻苍远意义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无论道家,墨家,还是其他各家各派,都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着深刻的论述。但以入世精神观照世情万物,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大概唯有儒家学派才最为深刻。
  孔子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水则情溢于水,“乐山”“乐水”是他仁者智者的重要内涵。正是在他构筑的这样的文化背景里,中国的文化才充盈着一种异乎寻常的丰盈与飘逸。曹操“东临碣石”抒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老杜“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悲怆,苏东坡“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的深情,一直到现在,抒情诗歌中的那种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景物不仅仅是自然的个体,在文学家的眼里,那是倾诉衷肠的朋友,是相思甜蜜的情人,是“歌以咏言”的生命的载体。
  2.涉世以调情:以幽默注解生命的乐观和积极意义
  对于幽默,中国人早期并没有这个概念,只是到上世纪初,林语堂从外国引进来,但这并不能说明中国人就没有幽默。在《论语》中我们会经常看到孔圣人那可爱的人情一面,读之解颐。
  子曰:“君子不器。”(《为政》)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公冶长》)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雍也》)
  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阳货》)
  这就是孔子,一个富有情趣的人,喜笑怒骂之间真情无限。他没有那种“冷眼观洋看世界”的鄙夷,也没有那种“横眉冷对”的冷峭,有着的是敦厚的批评,是善意的调侃,却分明展现出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在这或亲切,或微风吹拂的氛围中,可以体会到一个人的真诚无限和心底的一片光明。
  这就是孔子,人情味浓的孔子。
  3.审己以自省:宝贵的精神财富,催人奋进的号角
  孔子的一生充满传奇,他小时候曾从事过低贱的工作,长大后也曾经从政过,还有骄人壮举,就在教育上也从小做大,一步步成为“至圣先师”。他那遭排斥后归家办教育,率弟子们周游列国虽狼狈至极,挫而不退缩,折而不屈挠,成为后世黑夜中仁人志士眼前的火把,引人奋然前行。
  今天,在有同阶段的人们依然在追问自已,是否达到了应有境界。这种发自内心的追问,有时烤炙着人的灵魂,鞭策着人前进。圣人不远如在跟前,圣人教诲着我们,在迷茫的十字路口,微笑着告诉我们曙光的来历和方向。
  读史是艰苦的,总有血雨腥风的味道,读《论语》却是惬意的,那是圣人的温柔敦厚之生命光辉在照耀。圣人也是平凡的人,与人一同欢笑,一样愁肠百结,但更多的是以包容的心,以乐观态度廓清心中阴霾,还原一个自然的、智慧而澄明的真人形象。
  在孔子面前,我们因他的明净而心生敬意。
  参考文献:
  [1]陈国庆.論语.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2.
  [2]匡亚明.孔子评传.
  [3]清孔广林辑.论语郑注.光绪十六年庚寅山东书局刻本.
  [4]杨树达.论语疏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其他文献
[摘要]在社会转型的今天,学校的德育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把德育工作落实到学校的教育和教学中,这是本文试图探究的。   [关键词]德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 道德品质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国际研讨会上,各国专家一致认为,应该把道德教育置于突出地位,否则21世纪人们面临的将是一个可怕的道德环境,而道德的沦丧又会加剧政治经济等问题的恶化。我国正处于社会全面转型期,加强道德教育
期刊
[摘要]从“留守儿童”安全隐患多,极易遭到伤害;“留守儿童”生活习惯差,身体发育不良;“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全,性格孤僻;“留守儿童”学习功力不足,成绩普遍较差;“留守儿童”良好道德缺失,行为习惯养成差五个方面,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留守儿童” 问题 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民外出
期刊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型员工流动日渐频繁。知识型员工的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分析了市场经济下知识型员工流动的特点、原因、影响等因素。从知识型员工流动的现状出发,结合我国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求实现知识型员工的合理流动和我国人才结构的优化,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 流动特点 流动原因 流动对策  一、知识型员工流动特点 
期刊
[摘要]格言警句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思想道德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认同感较强、教育价值较高的格言警句都具有能对读者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有语言魅力、能切实引发读者的行为改变等六个特点。  [关键词]格言警句 教育价值 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到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总书记,四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新世纪以来,教育工作
期刊
[关键词]生命教育 高考 学生  一、对生命教育的正确认识可以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生命是人类最宝贵的东西。只有生命的存在才会有人的其他价值的存在,实现与评估。具体地说,人的生命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的生命的不可替代性。第二,人的生命的不可逆性。第三,人的生命的基础性。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没有了生命,没有了生命的个体存在,就不会有社会历史的产生、发展及所有人类活动。从这个
期刊
[摘要]所谓后进生,既思想、学习等方面较差的学生,对他们的转化工作如何,直接影响到一个班集体。因此,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更是一名教师应尽的职责和刻不容缓的任务。  [关键词]后进生 转化 “爱”  后进生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后进生的转化也需要一个过程。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深切感到,要转化后进生,除了教师必须具备想做好转化工作的自觉意识外,更要在工作技巧方面做文章。  一、要爱后进生,更要让后进生理解教
期刊
[摘要]在指出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这一现状的基础上,充分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提高大学生市场竞争力及高等学校的生存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 实践能力 缺失 对策  一、大学生实践能力现状  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很多大学生,尽管有很好的毕业成绩,但只会纸上谈兵,动手能力很差。近几年来,出现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就是这一问题的一个侧面反映。当然
期刊
[摘要]笔者就如何让学生合理的利用好自己的課余时间,过的充实而有意义阐述了自己在工作中的几点做法,即利用“文艺套餐”,填充课余时间;利用公益活动,补充放学后时间;利用自己的志趣爱好,安排寒暑假时间。  [关键词]班主任 时间管理 学生课余时间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教育部门推行素质教育,注意减轻学生的负担。教育厅作出了“小学生一天在校活动总量不得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小学一、二年
期刊
【摘要】作为设计研究(Design Research)的新发展,基于设计的实施研究(Design-based Implementation Research,DBIR)是一种试图确认教育研究与实践之间新型关系的方法论。作为设计研究、评估研究、实施研究等方法的后继者,DBIR的特征在于它从多方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来解决实践中的迫切问题、对迭代性的协作设计的强调、对通过系统化探究而形成与课堂学习和实施相关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变革是教育信息化系统改革中的关键。我国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在理论层面已开始由“要素观”逐步转向“生态观”,但实践层面的变革思路上存在着“技术导向”的倾向,这导致研究者热衷技术应用而忽视学与教本身。通过对比中外教育信息化政策以及分析新加坡的典型案例,发现国际上学与教变革的新措施均体现出“学习导向”的特征,并有四个主要动向:关注信息时代学习者的能力结构、挖掘教育“大数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