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校作为尖端人才和先进知识的延续与创新的聚集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服务社会不仅是高等院校四大职能之一,也是高校的使命和任务,理应随着经济发展进行转型升级。经济在发展,大学在变化,但仍然未能达到社会的期望,决定着它服务社会的职能需要通过将自身发展与所属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机融合,才能保证高等院校顺利实现转型。本文通过探索当前我国高校在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增强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议和途径,确保高校社会服务能力顺利进行转型升级。
关键词:新常态;高校;社会服务;人才培养
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的四大职能。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人才、科技的竞争深入到各个行业和领域,高校服务社会这一职能逐渐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社会对高校的期望和要求不断增强,不断受到各界的重视和细化。我国于1995年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后,高校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进社会的中心,并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突出的作用。根据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1]。由此而言,我国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逐渐受到重视,社会对高校的依赖性不断加强。区域经济的发展、文化品位的提升需要高校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地方政府也希望通过高校集聚优质教育资源,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互动发展的需求是促进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当前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与美国、英国等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地方高校不仅办学时间短、实力弱,缺乏服务社会的长效机制。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曾发出“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感慨,说明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这两个职能面前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瓶颈。由于受体制和机制的制约,我国极大部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淡化自身服务社会的职能,长期以来好高骛远,孤芳自赏;以自我为中心,片面追求规模、求大求全,把申硕、升格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而不考虑社会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盲目开设专业,扩大招生人数,导致社会人才供大于求,既浪费了教育资源,又降低了社会对高校的认可度。
(一)高校社會服务意识较薄弱
高校的管理层没有把高校服务社会的这一功能紧密与自己的办学理念结合起来,游离在社会之外,处在等上级政策安排,靠上级的指挥的被动状态,不能主动承担起服务社会的角色。即使部分高校有社会服务活动,但在具体执行中,多数属于心有余力不足,没有政府、社会团体的参与,形成不了合力。许多高校在社会服务方面还在做表面文章,缺乏专门的社会服务部门,对外服务工作职责不清晰、分工不明确。部分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由科研处负责,而科研处的主要职责为指导教师的科研立项和项目管理的工作,对外联系少,不能很好地开展服务工作。另一方面,高校的有关政策无法吸引教师在科技创新以及创业方面的兴趣,打消了教师和科研人员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教师参与社会服务不能作为评定职称、职务晋升的考核因素,再考虑到生活、工作遇到的种种难题,教师就更加不愿意参与到社会服务工作。但同时,部分教师也缺乏自信心,放不下架子,不愿为社会服务。
(二)办学特色针对性不强,专业设置同质化
近年来,高校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却急于求进,在学校发展规模上盲目攀比,忽视了自身教学设施和师资条件,提出一些“高大上”的办学目标,来吸引眼球,不断扩招,盲目开设各类专业,求大求全。理论上讲,高校的学科门类越多,学科分布越全,其服务社会的领域就越多,服务范围越广。据统计,我国各类高校都涵盖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工学等学科门类。然而,很多地方高校为新建院校,学科建设起步晚,加之学科带头人缺乏,其真正有特色和影响力的专业得不到体现。学科专业的设计脱离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影响了自身的准确定位。高校自身也就失去了其专业的特色,同质化的趋势明显。这就是为何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的原因:主要是在于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脱节,高校面向社会办学针对性不强表现在高校人才培养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专业与课程的设置不符合社会的需要,严重影响了学校融入地方社会、服务社会的领域和能力。因此,加强学科建设、调整专业结构、做大做强特色领域和培养与引进学科领军人才,增强高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是高校育人工作的当务之急。
(三)人才培养创新与应用实践能力较差
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强调基础,注重系统学习。但我国传统的课本化教条主义学习方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造成我国大学生在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方面较弱。而在企业中,更多企业青睐有创新能力,注重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咨询公司麦肯锡在《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中称,中国缺乏一批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大学生。该报告指出:中国的毕业生数额庞大,但仅有不到10%的学生拥有符合外企工作所需的技能;另外,10年后中国将需要7.5万名具有某种国际经验的经理人,而目前中国仅有约5000名该类人才。从以上数据可以获悉,该项调查在一定程度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注重伦理教育、书本教育,无法提供实用的和团队工作的技巧等的问题。
(四)政府、高校与社会联系不紧密,信息不对称
高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取决于学校培养目标与地方经济的紧密关联程度。但从现实来看,大多数高校专业的设置和现有人才队伍与地方经济的关联度较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很好与地方经济需求对接,加强校企合作,实施产学研相结合成为高校的共识,然而却是三方的“单相思”。三者之间各自为政,互相缺少沟通交流,高校习惯于做“冷板凳”精神的搞科研,与社会联系脱轨,导致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相对封闭性,造成人才被社会认可度不高,科研成果未能转化为生产力。对服务社会更多在于规划多而行动少。同时,缺乏了解和调查当地重点发展的领域和项目,不能及时掌握人才市场的动态信息,导致毕业生难以适应地方发展的需要。地方政府对高校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因而在涉及地方经济问题的重大决策时很少向高校征集意见。也未能在高校与企业之间扮演好牵线搭桥的角色;就企业而言,企业对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和科研成果持怀疑态度,不符合企业自身状况的需要。企业想谋求合作却遇到学校的冷漠态度,学校想走出去却没有企业的对接。 二、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措施
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增强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主动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强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技术转移体系。支持高校参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参与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开展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改革试点,引导高校和企业共建合作创新的平台[2]。可见,高校、政府、企业三方需要共同努力,互相配合,才能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转换思想观念,强化服务社会的意识
作为服务地方的主体,高校要正确认识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借助转型之机,全面调整办学理念,有机融合高校的四大职能,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积极参加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项目,为地方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地方高校要健康、持续发展,就要放下过去自大清高、好高骛远的姿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
地方高校要创新分配与激励办法,鼓励有精力、有能力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工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在此,可借鉴国内一些高校鼓励科技成果与发明专利入股、实现成果产业化的激励方法,充分运用物质奖励、股权分配和精神鼓励等措施,鼓励教职工以科研成果作为入股,从而赋予创新思想创造财富的最直接动力源泉。对服务社会大的科研项目,给予重点的资金支持,使得科研项目更好转化为生产力。另外,对取得特出贡献的社会服务个人,给予在职称评定、评优选先、职务变迁等方面倾斜。这样不仅可迸发教师的研究热情,而且更加速知识的创造与转化。
(二)坚持和彰显特色,拓展服务社会的领域与能力
坚持自身特色办学是地方高校的立足之本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地方高校要持续发展,就要深入本地区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利用与地方的地缘优势、智力优势,以理性的态度把握好高校的办学定位,形成办学特色。以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市场的需求、满足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提高社会竞争能力为原则,加强应用型学科的建设,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专业,适时调整和新增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兴学科专业,培养企业需要的高层次实用型人才。
高校通过提供社会需要的人才,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而高校人才培养不能很好适应社会需求的原因之一就是课程与专业设置不符合人才市场的需要。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加深地方对学校的了解,让学校更加深入精准把握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意向。地方经济的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大,学校要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依托现有的学科专业,设置专业方向,扩大服务社会的领域,拓宽办学空间。一些工程类专业,教学经费一般难以满足教学基础设施的配备,很难做到巨额投资,这就要求高校要与地方企业开展合作办学,由学校负责招生、组织教学和管理,企业按比例出资建设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实行订单式培养,解决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
(三)增强市场意识,加强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地方高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服务机构,服务社会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也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服务社会需在这双重规律下运行。因此,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地方高校就要讲究成本效益原则,注意投入与产出,讲合作“双赢”或“多赢”。
在校企合作机制方面,实施“双孵化”,即成果孵化与企业孵化相结合。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首先根据区域发展需要和企业的需求信息,汇集高校科研成果中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项目,经过专家的论证评议后,促成校企合作,支持其向成熟的产业化技术转化。地方高校可结合专业特色,建立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企业家发展联盟;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实现校企合作基地合一、教研基地合一、学生理论与实践基地合一,培养出一大批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学校人才培养和质量,使得企业获取“心仪”的人才,从而实现企业、高校、学生的“多方共赢”。
(四)完善管理运行机制,架起服务社会桥梁
地方高校要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离不开建立与其相配套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现代管理运行模式。良好的运行机制要求加强高校的统筹工作,将高校社会服务工作纳入到高校的具体年度考核计划中去,设立专门的部门和专职人员负责运行和研究高校的社会服务工作,加强对本校部门、院系以及各研究机构服务社会工作的统筹和领导,并将全校服务社会工作提升到促进学校改革转型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规划和管理。总体而言,地方高校作为特殊的社會机构,一方面要协助政府构建良好的市场经济软实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科研成果推广和转化的机制。
地方政府和社会在初期缺乏对学校的深度认识,学校要主动引导政府和社会力量了解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科研成果以及方向,使得地方优势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开设有机组合起来。在合作初期,政府对学校服务的或许持有怀疑的眼光,这就需要学校领导层要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坦诚沟通,消除疑虑。特别是要注重与地方科技、发改委和人力资源部门的沟通与协调,达成市校合作的备忘录,定期交流情况,从而增进双方互信,扩大共识,方便进行后续的深度合作。地方政府可以架起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收集汇编成册地方经济待开发的项目和社会重点领域的项目;而学校也可提供校内专家和专业人员的名录以及科技优势项目和成果编制成册,推介给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使得高校、政府、企业三方的互动进入良性的循环。
三、结语
地方高校服务社会是当期我国教育改革与适应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是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任务,绝不是高校的单方行为。地方高校、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该达成共识,为了共同的目标通力协作。特别是普通高等院校更应当积极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将专业设置对接地方产业群,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担负起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神圣使命。与此同时,地方高校服务社会能力的培育与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三方精诚合作,长远布局,整体安排,既要放眼未来,也要脚踏实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2-04-21(3).
[2]余文盛.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的影响因素及策略选择[J].教育与职业,2012(8).
关键词:新常态;高校;社会服务;人才培养
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的四大职能。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人才、科技的竞争深入到各个行业和领域,高校服务社会这一职能逐渐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社会对高校的期望和要求不断增强,不断受到各界的重视和细化。我国于1995年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后,高校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进社会的中心,并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突出的作用。根据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1]。由此而言,我国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逐渐受到重视,社会对高校的依赖性不断加强。区域经济的发展、文化品位的提升需要高校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地方政府也希望通过高校集聚优质教育资源,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互动发展的需求是促进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当前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与美国、英国等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地方高校不仅办学时间短、实力弱,缺乏服务社会的长效机制。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曾发出“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感慨,说明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这两个职能面前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瓶颈。由于受体制和机制的制约,我国极大部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淡化自身服务社会的职能,长期以来好高骛远,孤芳自赏;以自我为中心,片面追求规模、求大求全,把申硕、升格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而不考虑社会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盲目开设专业,扩大招生人数,导致社会人才供大于求,既浪费了教育资源,又降低了社会对高校的认可度。
(一)高校社會服务意识较薄弱
高校的管理层没有把高校服务社会的这一功能紧密与自己的办学理念结合起来,游离在社会之外,处在等上级政策安排,靠上级的指挥的被动状态,不能主动承担起服务社会的角色。即使部分高校有社会服务活动,但在具体执行中,多数属于心有余力不足,没有政府、社会团体的参与,形成不了合力。许多高校在社会服务方面还在做表面文章,缺乏专门的社会服务部门,对外服务工作职责不清晰、分工不明确。部分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由科研处负责,而科研处的主要职责为指导教师的科研立项和项目管理的工作,对外联系少,不能很好地开展服务工作。另一方面,高校的有关政策无法吸引教师在科技创新以及创业方面的兴趣,打消了教师和科研人员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教师参与社会服务不能作为评定职称、职务晋升的考核因素,再考虑到生活、工作遇到的种种难题,教师就更加不愿意参与到社会服务工作。但同时,部分教师也缺乏自信心,放不下架子,不愿为社会服务。
(二)办学特色针对性不强,专业设置同质化
近年来,高校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却急于求进,在学校发展规模上盲目攀比,忽视了自身教学设施和师资条件,提出一些“高大上”的办学目标,来吸引眼球,不断扩招,盲目开设各类专业,求大求全。理论上讲,高校的学科门类越多,学科分布越全,其服务社会的领域就越多,服务范围越广。据统计,我国各类高校都涵盖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工学等学科门类。然而,很多地方高校为新建院校,学科建设起步晚,加之学科带头人缺乏,其真正有特色和影响力的专业得不到体现。学科专业的设计脱离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影响了自身的准确定位。高校自身也就失去了其专业的特色,同质化的趋势明显。这就是为何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的原因:主要是在于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脱节,高校面向社会办学针对性不强表现在高校人才培养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专业与课程的设置不符合社会的需要,严重影响了学校融入地方社会、服务社会的领域和能力。因此,加强学科建设、调整专业结构、做大做强特色领域和培养与引进学科领军人才,增强高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是高校育人工作的当务之急。
(三)人才培养创新与应用实践能力较差
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强调基础,注重系统学习。但我国传统的课本化教条主义学习方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造成我国大学生在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方面较弱。而在企业中,更多企业青睐有创新能力,注重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咨询公司麦肯锡在《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中称,中国缺乏一批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大学生。该报告指出:中国的毕业生数额庞大,但仅有不到10%的学生拥有符合外企工作所需的技能;另外,10年后中国将需要7.5万名具有某种国际经验的经理人,而目前中国仅有约5000名该类人才。从以上数据可以获悉,该项调查在一定程度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注重伦理教育、书本教育,无法提供实用的和团队工作的技巧等的问题。
(四)政府、高校与社会联系不紧密,信息不对称
高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取决于学校培养目标与地方经济的紧密关联程度。但从现实来看,大多数高校专业的设置和现有人才队伍与地方经济的关联度较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很好与地方经济需求对接,加强校企合作,实施产学研相结合成为高校的共识,然而却是三方的“单相思”。三者之间各自为政,互相缺少沟通交流,高校习惯于做“冷板凳”精神的搞科研,与社会联系脱轨,导致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相对封闭性,造成人才被社会认可度不高,科研成果未能转化为生产力。对服务社会更多在于规划多而行动少。同时,缺乏了解和调查当地重点发展的领域和项目,不能及时掌握人才市场的动态信息,导致毕业生难以适应地方发展的需要。地方政府对高校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因而在涉及地方经济问题的重大决策时很少向高校征集意见。也未能在高校与企业之间扮演好牵线搭桥的角色;就企业而言,企业对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和科研成果持怀疑态度,不符合企业自身状况的需要。企业想谋求合作却遇到学校的冷漠态度,学校想走出去却没有企业的对接。 二、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措施
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增强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主动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强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技术转移体系。支持高校参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参与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开展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改革试点,引导高校和企业共建合作创新的平台[2]。可见,高校、政府、企业三方需要共同努力,互相配合,才能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转换思想观念,强化服务社会的意识
作为服务地方的主体,高校要正确认识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借助转型之机,全面调整办学理念,有机融合高校的四大职能,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积极参加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项目,为地方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地方高校要健康、持续发展,就要放下过去自大清高、好高骛远的姿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
地方高校要创新分配与激励办法,鼓励有精力、有能力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工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在此,可借鉴国内一些高校鼓励科技成果与发明专利入股、实现成果产业化的激励方法,充分运用物质奖励、股权分配和精神鼓励等措施,鼓励教职工以科研成果作为入股,从而赋予创新思想创造财富的最直接动力源泉。对服务社会大的科研项目,给予重点的资金支持,使得科研项目更好转化为生产力。另外,对取得特出贡献的社会服务个人,给予在职称评定、评优选先、职务变迁等方面倾斜。这样不仅可迸发教师的研究热情,而且更加速知识的创造与转化。
(二)坚持和彰显特色,拓展服务社会的领域与能力
坚持自身特色办学是地方高校的立足之本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地方高校要持续发展,就要深入本地区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利用与地方的地缘优势、智力优势,以理性的态度把握好高校的办学定位,形成办学特色。以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市场的需求、满足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提高社会竞争能力为原则,加强应用型学科的建设,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专业,适时调整和新增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兴学科专业,培养企业需要的高层次实用型人才。
高校通过提供社会需要的人才,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而高校人才培养不能很好适应社会需求的原因之一就是课程与专业设置不符合人才市场的需要。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加深地方对学校的了解,让学校更加深入精准把握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意向。地方经济的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大,学校要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依托现有的学科专业,设置专业方向,扩大服务社会的领域,拓宽办学空间。一些工程类专业,教学经费一般难以满足教学基础设施的配备,很难做到巨额投资,这就要求高校要与地方企业开展合作办学,由学校负责招生、组织教学和管理,企业按比例出资建设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实行订单式培养,解决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
(三)增强市场意识,加强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地方高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服务机构,服务社会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也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服务社会需在这双重规律下运行。因此,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地方高校就要讲究成本效益原则,注意投入与产出,讲合作“双赢”或“多赢”。
在校企合作机制方面,实施“双孵化”,即成果孵化与企业孵化相结合。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首先根据区域发展需要和企业的需求信息,汇集高校科研成果中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项目,经过专家的论证评议后,促成校企合作,支持其向成熟的产业化技术转化。地方高校可结合专业特色,建立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企业家发展联盟;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实现校企合作基地合一、教研基地合一、学生理论与实践基地合一,培养出一大批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学校人才培养和质量,使得企业获取“心仪”的人才,从而实现企业、高校、学生的“多方共赢”。
(四)完善管理运行机制,架起服务社会桥梁
地方高校要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离不开建立与其相配套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现代管理运行模式。良好的运行机制要求加强高校的统筹工作,将高校社会服务工作纳入到高校的具体年度考核计划中去,设立专门的部门和专职人员负责运行和研究高校的社会服务工作,加强对本校部门、院系以及各研究机构服务社会工作的统筹和领导,并将全校服务社会工作提升到促进学校改革转型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规划和管理。总体而言,地方高校作为特殊的社會机构,一方面要协助政府构建良好的市场经济软实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科研成果推广和转化的机制。
地方政府和社会在初期缺乏对学校的深度认识,学校要主动引导政府和社会力量了解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科研成果以及方向,使得地方优势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开设有机组合起来。在合作初期,政府对学校服务的或许持有怀疑的眼光,这就需要学校领导层要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坦诚沟通,消除疑虑。特别是要注重与地方科技、发改委和人力资源部门的沟通与协调,达成市校合作的备忘录,定期交流情况,从而增进双方互信,扩大共识,方便进行后续的深度合作。地方政府可以架起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收集汇编成册地方经济待开发的项目和社会重点领域的项目;而学校也可提供校内专家和专业人员的名录以及科技优势项目和成果编制成册,推介给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使得高校、政府、企业三方的互动进入良性的循环。
三、结语
地方高校服务社会是当期我国教育改革与适应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是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任务,绝不是高校的单方行为。地方高校、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该达成共识,为了共同的目标通力协作。特别是普通高等院校更应当积极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将专业设置对接地方产业群,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担负起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神圣使命。与此同时,地方高校服务社会能力的培育与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三方精诚合作,长远布局,整体安排,既要放眼未来,也要脚踏实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2-04-21(3).
[2]余文盛.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的影响因素及策略选择[J].教育与职业,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