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不同临床分期的证素分布情况及演变规律。方法以来自6家医院的IPF患者为研究对象,制定IPF中医临床调查表,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进行现场问卷,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和中医症状情况,建立数据库并从中提取证素。以多维度GAP指标和临床分期体系为依据将IPF患者分为3期(Ⅰ期、Ⅱ期和Ⅲ期),分别统计和比较不同阶段病性及病位证素分布情况。结果发放调查表108份,回收108份,有效89份。29例IPF临床Ⅰ期患者涉及病性证素11个,总频次99,出现频率前3位依次为气虚(93.10%),痰(浊)(58.62%)、血瘀(48.28%);病位证素5个,总频次58,出现频率前3位依次为肺(100.00%)、脾(44.83%)、肾(34.48%)。32例IPF临床Ⅱ期患者涉及病性证素11个,总频次174,出现频率前3位依次为气虚(100.00%)、血瘀(90.63%)、痰(浊)(78.13%);病位证素5个,总频次87,出现频率前3位依次为肺(100.00%)、脾(71.88%)、肾(65.63%)。28例IPF临床Ⅲ期患者涉及病性证素11个,总频次190,出现频率前3位依次为气虚(100.00%)、血瘀(100.00%)、阴虚(92.86%);病位证素5个,总频次100,出现频率前3位依次为肺(100.00%)、肾(100.00%)、脾(89.29%)。IPF临床各期患者病性证素比较,与IPF临床Ⅰ期比较,临床Ⅱ期中血瘀、阳虚和寒的证素分布显著升高(P<0.017),临床Ⅲ期中血瘀、阴虚、阳虚、寒和气滞(郁)的证素分布显著升高(P<0.017);与IPF临床Ⅱ期比较,临床Ⅲ期中阴虚、阳虚和气滞(郁)的证素分布显著升高(P<0.017)。IPF临床各期患者病位证素比较,与IPF临床Ⅰ期比较,临床Ⅱ期中肾的证素分布显著升高(P<0.017),临床Ⅲ期脾、肾和心的证素分布显著升高(P<0.017);与IPF临床Ⅱ期比较,临床Ⅲ期中肾的证素分布显著升高(P<0.017)。结论IPF临床Ⅰ期病性证素以气虚、痰(浊)、血瘀为主,临床Ⅱ期病性证素以气虚、血瘀、痰(浊)为主,临床Ⅲ期病性证素以气虚、血瘀、阴虚为主,随病程进展痰(浊)变化不著,而血瘀、阴虚、阳虚渐甚,且可兼见寒和气滞(郁);病位以肺、脾、肾为主,晚期累及于心。气虚血瘀作为核心证素贯穿疾病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