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建立与发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zj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发展走了一条与西方国家不同的道路,中国的发展模式是立足于实践、依赖于实践。伴随着高等教育实践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将之前高等教育的发展付之一炬,文化大革命之后高等教育开始反思之前的路线,1984年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出版,标志着高等教育学的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 学科发展 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32-02
  我国高等教育学自厦大设立,发展至今不过三十年的光景,但却能在世界高等教育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虽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遇到挑战,但仍收获硕果。纵观中国高等教育学这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笔者认为,这段历程可以大致看作三段不同的发展时期。
  一、应运而生
  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迎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当中,中国的革命拓展到了和平时期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作为国家建设力量的储备基地,中国的高校急需有一种能够指导高等教育实践的理论。
  这个时期,高等教育界主要是借鉴苏联高等教育的发展,引进了苏联的很多著作,并对此时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1957年,厦门大学教育学教研组编写的《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在建立高等教育学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不幸地是这一尝试遭遇了各种不可预料的打击、摧残。“整风”、“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都阻碍了高等教育研究,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使前十七年以教学研究为重点的高等教育研究完全中断,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上写下了令人痛心的一页。
  二、重整山河
  文革结束一段时间之后,中国的大学开始反思之前的教育路线,或者说开始了中国教育界的“去路线化”的实践。与此同时,1978年,潘懋元教授呼吁“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1983年,潘懋元编写的《高等教育学讲座》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公开出版的以“高等教育学”为名的专著。但该书是一本高等教育学的选讲,并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体系,考虑到一部学科专著所应具有的系统性,潘懋元教授本人也没有把它视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的第一部专著。
  因此这个阶段可视为是文革结束后的反思调整时期,既对文革时期高等教育遇到的挫折进行反思,也明确了之后要以建立高等教育新学科为目标指向进行发展。
  三、快速发展
  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系统专著是1984年出版的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1990年田建国的专著《高等教育学》跳出普通教育学体系,构建了一个包括基础理论、宏观高等教育和微观高等教育三部分的体系。这是对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一次大胆探索。该体系相对接近于理论体系,但基本上仍是经验体系。1995年胡建华等人所著的《高等教育学新论》,按照历史——現实——未来的纵向思路,用学科、历史、逻辑、价值、目的、结构、过程、未来、研究这九个网上之结而构成经纬,建构了一个新的体系。1995年潘懋元与王伟廉主编的《高等教育学》力图在学科体系上进行新的尝试,在各章节的安排上遵循“从古到今、从国外到国内、从宏观到微观、从基础理论到应用理论”的逻辑顺序,并尽可能体现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论性较强。但正如编者在后记中所言,这本书也是从过去经验形态(或称经验体系)的高等教育学向理论体系的高等教育学迈进的一种“过渡性”的著作,仍然没有摆脱经验性的描述。2001年薛天祥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学》以“高深专门知识的教与学”为逻辑起点,以专业为中介概念,以高等教育为中心概念,以高等教育的目的与途径为逻辑终点,构建了一个新体系,这是迄今为止在逻辑体系上相对比较严整的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但在内容上距离科学理论体系仍然有一定的距离。以上分析显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基本上还处在经验体系向理论体系过渡的阶段。
  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同中国高等教育实践的开展密不可分,其关系就如同笔者之前所述。而如果一定要给中国的高等教育学发展划分几个阶段的话,那就一定得着眼于中国高等教育实践的发展历程,结合时代背景,首先探究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摆在中国高等教育界的命题是什么。在回答这些命题的同时,一门学科的发展也将收获各种可能,于是百家争鸣,这对中国的高等教育乃至其他各项学科的发展是有较为正面的影响的,笔者希望,这种争论在日后能够更加热络,而中国的高等教育学能够走出一条自己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学科刍议[J].厦门大学学报,1978,04:P.1-9.
其他文献
【摘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新形势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下,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对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三因”为视角,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为切入点,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尝试对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具体路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亲和力 因事而化 因时而进 因势而新 高职院校 思
期刊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形式,普遍受到了学生喜爱和欢迎。将微课应用于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微课对学生学业负担有一定的减轻作用,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微课虽然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但是仍然需要教师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进行指导。  【关键词】职校 计算机 网络课程 微课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
期刊
【摘要】在社会需要、学生期待、政府鼓励的大环境下,协同办学已成为了地方高校的重要办学指导思想,学校都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协同育人的路径。本文通过自己开展的地方高校与当地企事业单位的全流程协同育人工作的总结,分别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师资融合共建、教学过程全流程参与几个方面给出了这一路径探索的初步结论。  【关键词】全流程 协同育人 法律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区域活动是教师利用班级环境有条理进行划分开来进行区域活动,在户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现象和事物,教师适时、适度地予以支持和引导的一种系列活动。  【关键词】引导 幼儿 开展 主题活动和环境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21-01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我国的出生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如此一来,作为幼小衔接重要阶段的学前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潜力也越来越大。但是就目前情况看来,我国针对学前教育还未形成完整的制度,因此在幼小衔接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接下来,就结合本人多年从事幼教的经验,浅谈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具体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幼小衔接 学前教育 问题探讨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学生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问题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篇文章在对学校食堂后勤社会化过程中所面对的食品卫生监督问题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基于后勤社会化的示食堂食品卫生监管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学校食堂 后勤社会化 问题 监管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44-01  学生的饮食卫生为题是有关部门所关注的一个重要
期刊
【摘要】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事务千头万绪、错综复杂,教务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院教学秩序的稳定。所以作为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参与其中的教务管理人员,需坚持不懈地学习,培养自身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和反思与创新意识,确保二级学院教务工作的尽善尽美。  【关键词】教务管理 责任意识 服务意识 合作意识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
期刊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生态学视域下高校课程考核体系构建研究(GH161043)”最终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34-02  现今高等院校中课程考核仍然主要以试卷的形式来呈现,着重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和掌握程度。由于这种传统的标准化考试降低了人为误差,因此能够在一
期刊
【摘要】针对当前大学生入学计算机使用水平的不一致性,艺术类和非艺术类专业的特点,为了让学生更优质的学习,充分利用大学的优质资源,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体现应知应会,提出《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公共课 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38-01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探
期刊
【摘要】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导入的效果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效果。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导入策略进行简要论述,探讨行之有效的导入方法,为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教学导入 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59-02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科学有效的导入方法,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学生,让学生带着强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