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我知道”作为开头和孩子说话吧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da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天送毛头去幼儿园,遇到一对拉拉扯扯的祖孙。奶奶一边拽着孙子不停往他手里塞饭盒,一边絮叨:“这里面有好吃的饼干和水果,一会儿你玩累了,记得吃。”小男孩竭尽全力地推走那个饭盒,嘴里重复着一句话:“我不要带,我不想吃!”
  悄悄围观了一下,我默默走掉了,最后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妥协了。
  为啥孩子说了那么多遍“我不想吃”,用尽全身的力量挣扎,奶奶却充耳不闻,一直在自说自话、完全忽略了孩子的要求呢?不过,我发现不能随便批评别人,因为没过多久,自己就犯了同样的错误。
  起因是全家要出门,需要毛头去换衣服。等他从房间出来,我发现他换了一条膝盖已经磨破洞的裤子,于是让他去再换一条,再出来,又是一条已经很小、很短的旧裤子。
  去他房间一看,好几条干净的牛仔裤好端端放在衣柜里,我心里就有点火,因为毛头向来不喜欢接受新事物,这几条牛仔裤买来他就没穿过几次,最近他个子长得很快,感觉再不穿就快要小了。花钱买的,能穿一次是一次啊!于是随便拿了一条让他换上。结果这小子闹了起来,在地上使劲蹦,一直说“我不要穿这件,我不喜欢这件!”
  这时候全家人都已经准备好了,在门口就等他一个人,我就有些急躁,拉下脸来说:“不穿这件你就在家不要出门了!”毛头一直知道我可是说到做到的,虽然非常不愿意,还是哭咧咧叽歪歪地把牛仔裤穿上了。


  这一路上毛头负能量爆棚,看什么都不顺眼。半个多小时后,我们坐在毛头最喜欢的饭店里,他还气哼哼得像只小刺猬。我问毛头:“还在为裤子的事情生气吗?”
  “是啊,你强迫我!”
  “妈妈觉得你穿牛仔裤很好看啊!你看你穿着多合适啊!”
  “可是我不喜欢啊!”
  “是因为是新裤子你不习惯吧,多穿几次你就会喜欢啦!”到这里我真感觉自己已经用尽了所有耐心。
  “可是在我穿鞋子的时候,会感觉很不好!”毛头突然没头没脑地冒出来一句。接着,他突然蹲下来假装穿鞋的样子,指着自己的膝盖和大腿说,“就是这里,穿鞋的时候,感觉不好。”
  “是蹲下来的时候裤子很紧、不舒服吗?”我恍然大悟。
  “是啊是啊!”看我终于领会了他的意思,毛头一副如释负重的表情。
  “你怎么不早说啊!”
  “我说了很多遍我不喜欢这条裤子,可是你都不听啊!”
  那一刻,我无语。
  倾听孩子,尊重孩子,这些道理已经都快说烂了,可是落实到实践上,却总是忍不住体内的洪荒之力。
  当孩子就是不吃晚饭,当孩子无论如何都不要穿外套,当孩子非要走那个你不打算走的方向……他们用尽全身力气反抗,并且声嘶力竭地哭喊、告诉你他们心中的诉求:“我不想吃”“我不要穿”“我要到那边看看”……
  你听得见他们的声音吗?你会不会充耳不闻,然后烦躁地觉得这孩子又不听话了,又胡搅蛮缠了,又需要修理了?你会不会软磨硬泡、威逼利诱,用各种方式让孩子放弃自己的想法,转而听从你的命令,并为孩子的最终屈服而洋洋自得?
  你可能没意识到,你这样日复一日,正身体力行地在一遍一遍告诉你自己的孩子:你的想法,你的感受,你的愿望,一点都不重要!
  这样的管教可能会有两个结果:
  一个结果是,孩子觉得你不理解他,不重视他,总是满怀委屈,渐渐开始疏远你,不再告诉你他的想法,因为说了也没用。不用几年,亲子间情感纽带的维系就会越来越微弱,你就会失去对孩子的影响力,再也管不了他。
  另一个结果更可怕,孩子会觉得自己不被重视,自我评价越来越低,渐渐习惯忽略自己的想法,缺乏自尊和自爱,成为一个盲目取悦他人、毫无自我的人。
  孩子的想法虽然很多都“不正确”,但是“不正确”不代表他的想法就应该被忽略。在为孩子唱反调而冒火的时候,检讨一下自己:有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
  检讨的方法很简单,把他当成别人家孩子,看看自己的态度会不会改变。如果有别人家孩子来做客,不想吃你做的饭,你会强迫他吃掉吗?如果别人家的孩子不想穿一件衣服,你会强迫他穿上吗?如果是别人家的孩子,你会不会觉得,这孩子的要求咋变得没有那么难以接受呢?
  文章开头的那个奶奶完全可以对孙子说:“我知道你现在一点都不饿,一点都不想吃东西对吗?可是你现在不饿不代表待会不饿啊,饭盒你留着,如果待会饿了就吃,不饿就不吃,没关系的!”当你正面回应孩子,表示理解他的想法,再去讲道理,他感受到自己被重视,感觉自己和你处在平等地位,才更容易被说服。
  如果当时我能逼着自己对毛头说一句“我知道你一直很不喜欢这条裤子”,我也会意识到,为了所谓“物尽其用”而强迫孩子,也是很奇怪的逻辑。
  很多时候,当我们下意识地忽略和否定孩子的诉求,其实只是回避问题的根本,回避我们的要求在逻辑上也许根本站不住脚的事实。很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单纯在用“家长身份”来压制孩子而已。
  所以无论你多么烦躁,觉得孩子多么不可理喻,也请用“我知道”作为开头造句来和孩子说话吧。改变语言习惯不太容易,但是只要努力,你会慢慢喜欢上这个可爱的句式的。
其他文献
每个孩子都会遇到“他自己的”故事书  KK来上阅读课时已经是四年级下学期了,他虎头虎脑的样儿,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小两岁。上课时,他注意力不够集中,眼神飘忽、神游。  他来时,“恰好”我们正在读《海蒂》:讲的是五岁的小孤儿海蒂被姨妈送到阿尔卑斯山的爷爷家里发生的故事。故事里有误解、有思念、有疾病也有痛苦,当然,它还有一个非常圆满的结局:祖孙团聚,多年来靠轮椅行走的孩子竟然奇迹般地站了起来!  故事中
期刊
产后抑郁症既不是舶来品,也不是现代人才有的病。早在《诸病源侯论》中的《妇人产后病诸侯》篇中就已有相关记载,《陈素庵妇科补解》里,也对产后抑郁的病机病理做了归类。  中医认为,产后抑郁主要的病机有三种:心脾两虚、瘀血内阻、肝气郁结。  1. 心脾两虚:主要是因为产后思虑太过,所思不遂。尤其是现代很多年轻的妈妈,心理上自己都还是个孩子,突然又生出个小孩儿来,面临很多突发的状况,很是焦虑崩溃。  过思伤
期刊
爸爸的爱像一条小船,像无边无际的大海,像打开心灵的一把钥匙。爸爸的爱是无私的。  我还没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在平阴上班,爸爸在济南上班,所以我和妈妈住在平阴的姥姥姥爷家。每到周五晚上我都兴奋得睡不着觉,因为爸爸要从济南回来了,可是爸爸太忙了,有时候到晚上十一點才回来,但他不顾劳累总是要陪我玩一会,拥抱着我讲故事,哄我睡觉。  等我睡着了,爸爸才舍得睡觉,有时凌晨三四点我还兴奋地睡不着,爸爸就陪我一
期刊
相比于旧时私塾教学子写字的方式和我童年时代学写字的经历,目前社会上众多少儿书法学习班最要命的问题就是:老师特善于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五年前有外地朋友带孩子来写字给我看,小学三年级的男生,参加了个“胃症学习班”。啥,胃症?原来人孩子上的是魏碑正书学习班,简称“魏正”。(这个名称就让我长学问,魏碑好像除了正书,没怎么见有甲骨、金文、小篆、草书吧?无独有偶,从前说到“欧体”都知道指欧阳询的楷书,现在流
期刊
近日,本刊记者受山东省妇联权益部的委托,走进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周末说法》节目,与“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汽车座椅分公司产品工程总监刘青松、山东省妇女儿童维权法律服务团副团长任迎春一起,与听众和网友交流了私家车儿童使用安全座椅的话题。  刘青松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是汽车设计专业的高材生。  十年前,朋友从德国回国请他接机,特意告诉他:“我的孩子9个月了,你给我准备儿童安全座椅。”  刘青松说:“
期刊
济南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称,更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美誉。这之中有一条老街浓缩了老济南的韵味,保留了老济南的特色,这,就是曲水亭街。  曲水亭街南邻西更道街,北连百花洲,街的东西两侧汇聚了众多的济南老街,如后宰门街、轱辘把子街等,听名字就知道有历史了。一条弯曲的小河,从这條街中流淌而过。两座弯弯的小石拱桥横跨在小河上,北面的叫百花桥,我想,可能这座桥在百花洲的附近,故名百花桥。南面的没有名字,
期刊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们越来越多地出现选择困难症,常常是高考结束,孩子们出去玩了,考家长的时候就到了,尤其是分数一出来,家长连夜找朋友开会,商讨孩子的这个分数报哪所学校比较合适。  一般我还会问问孩子:你自己喜欢学什么呢?孩子们大多没有什么具体的意见,家长考虑的当然就比较全面了,一个是能不能录取,再一个是将来的就业。这些考量都无可厚非,毕竟现在就业压力比较大,投错了庙门,将来就业的确是个问题。有些
期刊
前阵子,有个帖子刷屏了:某地铁车厢空着很多座位,一位民工大叔却把外套脱了给孩子垫坐在车厢地板上,他说身上有泥巴,怕坐脏了座位……  点赞,觉得他很有修养。也有些心疼这位爸爸和孩子,觉得可能是因为某些城市人的鄙夷才导致他们“不得不”这样。  爸爸选择坐在哪儿,是他个人的决定,应该被尊重。可孩子呢?他愿意坐地下吗?没有人问过他彼时彼刻的感受。  我们没有半点“指责”这位善良的民工兄弟的意思,只是借由此
期刊
我曾在早教中心接受过培训,并且被分配一个宝宝作为重点照顾和研究对象。我被分配到的宝宝叫小J,他当时只有两岁。小J算班上年龄偏大的孩子,常常会挑战老师的底线,老师们的处理方式给了我挺多启发。  不要一味妥协  周二下午,小J推着一辆玩具购物车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当时可可(一位助教老师)正坐在餐桌上陪其他两位小朋友吃东西。小J推着购物车走向了可可,指着她的脚说:我想看你的脚趾。  可可看了看小J,说:不
期刊
院里楼下的小亭子里,经常有老人带着孩子在那儿玩。路奶奶说,孩子们一起玩有助于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大人们也能讨论一些育儿经验,一举两得。  可是,有一点特别让我头疼。每天,老人们都会给孩子带很多零食。楼下孩子的年龄大都在两到三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抗拒零食诱惑,简直不可能。于是,一群孩子一眨眼的工夫就能把一堆零食消灭掉,有些孩子还会追着要或是抢别的小朋友的。  女儿小米是个例外,从来都不要老人带下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