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媒介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lee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国家形象日益得到了重视。国家形象研究这方面成果日益增多。国家形象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多数研究采取定性的研究方法致力于理论框架的构建和传播战略的描述。即使有定性研究,多是集中于美国媒体(何英,2005),几乎没有对英国媒介上的中国国家形象进行实证研究。
  有鉴于此,本文对2005年《泰晤士报》有关中国报道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依托EBSCO报纸资源数据库,通过设定标题中“中国”(China)的关键词检索了2005年全年对中国的报道。文章共得到初始样本291篇。进而,文章根据报道的内容分为了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报道四大类型。
  
  1、经济上美化:逐渐崛起的超级大国
  
  相对于其它内容的报道,《泰晤士报》更关注中国的经济报道,261篇报道中其中150篇是对中国经济的报道,占到总报道比重的58%。其中,中国的汇率改革和纺织品配额以及中国对英国大型公司的巨大市场是三个备受关注的主题。
  《泰晤士报》对中国经济的报道包含热情和信心。“增长(Growth)”和“经济强国 (Superpower)”成为定义中国经济的两个主要的中心词,常用的修饰词是“最大的”(largest; biggest)。例如:
  例1、从总出口额来说,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第六大经济强国(在意大利之前),第四大经济商(在美国、德国和日本之后)和国际外汇第二大占有国(仅次于日本)。
  例2、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孤立,中国已经走向经济强国的地位,经济迅猛增长。
  例3、中国将在这个十年的末期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者,并将在下一个五年里迅速超越英国、法国和意大利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
  例4、庞大的中国和其稳健的经济增长意味着这个亚洲强国超越英国和多数西欧国家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中国经济成为了世界经济的重要发动机,英国对中国充满了期待。对中国经济的溢美之词同样也表现在标题中,如美哉中国(sweet China )(11/25/2005)和好哉中国(Best China)。中国的经济被热情洋溢地描绘为一个快速增长的、前景广阔的经济强国。
  
  2、政治上妖魔化:共产党领导的专制政权
  
  在40篇对中国政治的报道中,武器禁运、中日关系和台湾问题成为了主要《泰晤士报》设置的主要议程,对这三个问题的报道篇幅分别为12、8、4,占到政治报道总量的一半以上。
  英国媒介忽视了中国在政治方面的进步,1989年的天安门事件成为媒体反复炒作的事件。尽管天安门事件已经成为过去的一段历史,
  其中,另外一个被妖魔化的符号便是“共产党”。2005年共产党共出现24次。英国媒介依然遵循着冷战时期的刻板思维,将共产党描绘为专制者和独裁者。尽管冷战早已结束,冷战思维依然存在于西方国家的脑海里。
  例1、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中国不情愿告诉世界致命的非典病毒已经在境内导致的死亡比例,人们担心北京的共产党领导人想要封锁坏消息。
  例2、中国设置了精英警察分队,配备有武装的车辆和飞机,等待命令镇压暴乱。在乡镇,每周中都要爆发一次抗议活动。这些警察分队将驻扎在36个城市,由于共产党加强对政权的控制,并为2008年奥运会做准备,所以北京和上海部署力度最大。
  与逐渐发展的经济强国报道形成鲜明对比,英国媒体上的中国的政治形象远远滞后于经济形象。共产党国家依然是一个不民主的专制政权,残酷地践踏人权,侵犯以人为本的精神。实际上,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全面的现代化,中国的崛起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的全面的崛起。没有一个全局视野的政治谋略和坚固的制度保障,中国经济的腾飞是很难想象的。然而,英国媒介中的中国政治形象与经济形象远远剥离,信息极为不对称。这同样也反映了英国媒介对中国爱与恨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中国巨大的市场给英国和世界提倡了强大的动力,英国对此爱慕有加;同时,政治制度上的共产党执政与英国的意识形态又格格不入,英国媒介对此又是恨之入骨。
  
  3、社会上丑化:混乱、脏乱的中国
  
  《泰晤士报》对中国社会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其中器官买卖、离婚、公共厕所、超级女生、出生率、社会不安和污染问题等。54篇文章中其中有38篇文章聚焦中国的负面的社会现象。《脏乱的中国》、《贪婪的中国》、《扩张的中国》显赫的出现在《泰晤士报》对中国报道的标题当中。从以上标题我们可以看出多数关于社会问题的报道都是负面的。“脏乱”(dirty) “贪婪的(voracious)”和“扩张的( expanding)”,这样一些修饰词在标题中直接给中国定性,投射了一个落后、混乱、脏乱的中国形象。
  在环境方面,《泰晤士报》尤其夸大中国的威胁。
  例1、中国吃掉世界,中国龙将非常饥饿,继续对能量和原材料的贪婪需求。
  例2、中国持续增长的环境脚印很快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挑战之一,两位著名的环境科学家称。
  在对社会人群的刻画中,2005年《泰晤士报》主要集中在煤矿工人、乞讨者、搬运工和监狱犯人的形象。2005年11月14日,《泰晤士报》发表了特稿《地狱中的苦难——给中国加油的矿工》,描写了中国矿工的悲苦生活。2005年5月14日,发表特稿《中国抛弃乞讨者》,对乞讨者得生活进行了聚焦。《泰晤士报》主要关注中国矿工、乞讨者和罪犯的报道。他们是中国的一个盲点,同样也是中国面临的问题。通过单纯报道穷人和贫苦人的生活,《泰晤士报》投射了一个落后的中国的形象。
  反映弱势群体的生活,表达他们的声音并没有错误,但错误的是单纯呈现弱势群体的形象。媒介富有向读者呈现一个准确、平衡和客观世界的任务。而不仅仅是通过极端的画面和图景来刺激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味觉,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不幸的是,《泰晤士报》通过“把关”关注的都是中国社会的负面信息。对中国各阶层人民的不平衡报道对于英国公众了解一个全面的中国是不利的。
  
  4、文化上神秘化:神秘、醉人的文化
  
  文化上,中国文化已经被英国媒体神秘化。从一种异域的视角,中国文化都成为英国媒介吸引读者的一种软力量。同时源于一种文化的区别,中国的儒家文化与英国的绅士文化存在好多差异。因此,无论是媒体是为了商业力量(旅游广告)还是两国的文化交流,中国文化都成为了一种吸引英国人的软力量。
  神秘(Mystery)、迷(puzzle)、故事(story)是用来定性中国文化的暗语,而激动人心的(Exciting)、令人惊奇的(fantastic)、吸引人(fascinating)的这些形容词被用来形容读者对中国文化的体验或期待。
  
  例如:
  例1、中国是世界旅游的一个大的故事,许多旅游者认为是中国是最激动人心的长途旅行的目的地之一。
  例2、“我是一个政治学家,我深深地被变化中的社会和人们对这些变化的反应所吸引——古老和现代的中国文化以独特的文化回应现代化的压力。我认为这简直是个奇迹。”
  例3、当你穿过紫禁城主入口处的巨大的拴马桩,穿过太和殿,进入由石头围砌而成的后花园,你会感觉到自己步入了一个无法猜测的迷宫,引领你步入有着亿万多年传统的宫殿的中心。每一个细微的细节都富含着重要的象征意义。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有一种象征的力量或许这就是中国迷宫的真意。在她的中心有一个谜。试图解开她就如同层层拨开一个洋葱。
  从一种异域的视角,中国文化已经完全被神秘化了。对于英国人来说,经历感受中国文化就如同一次朝圣。媒介构建了一种感觉真实,建立在这样一种知识之上,我们观察这个世界。同样,被媒介“神秘化”的中国文化对于英国受众来说也非客观与真实。
  
  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英国媒体对中国抱有复杂的感情,采用了不同的传播策略报道中国。经济上,由于中国对于英国潜在的巨大市场,中国被描述成为一个逐渐崛起的经济强国。政治方面,由于冷战心理的影响,中国依然被刻板印象为一个独裁政府。社会方面,由于西方媒体揭丑报道的传统,中国社会成为落后、混乱和脏乱的代名词。文化上,采取一种异域的视角,中国文化已经完全被英国媒介所神秘化。
  笔者认为,中国是一个真实的中国,有着其优点和缺点。共产党执政的中国也在政治和经济模式上有着区别于西方国家的特点。在转型过程中,中国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不可避免。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获得了世界的关注。但无论采取妖魔化还是美化的方式报道中国,无论对中国寄予更多的爱还是表达更多的恨都是不客观、不正确的。报道一个客观、平衡的中国是英国人民赋予英国媒介的权利,同样也是媒介永远的追求和责任。
  (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博士生)
  
  责编:于 淼
其他文献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    以往提起山西,人们马上会想到山西的煤炭、醇香四溢的汾酒和甜绵香酸的老陈醋。今天说到山西,经由媒介时代的影像作用,人们熟悉了当年晋商留下的乔家大院、有“山西紫禁城”之誉的王家大院、中国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还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云冈石窟和平遥古城。这反映了一种时代变迁下的山西印象。  《对外大传播》:请问,你认为山西省最耀眼的名片有哪些?  王建武:山西有两大资源,一个是以
期刊
各行各业都有其独特的运作规律。政治工作有政治工作的规律,经济工作有经济工作的规律,文化交流工作有文化交流工作的规律。这里所说的“规律”,用老子的话说就是“道”,用林语堂先生的话说就是“艺术”。  那么,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有哪些规律,有哪些“艺术”呢?这是我们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宣传工作的同志经常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其撰写的《文化境界一一与中外友人对谈录》和最近出版的《追求与梦想
期刊
2006年末,中国新闻社参访团走访了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的一些华文报纸,了解了这些报纸的近况,并对中新社近年来加强在海外推广、扩大稿件影响力和提升竞争力的成果,在全球化、泛媒体时代如何发挥中新社传统优势、与时俱进改进服务,提高稿件的覆盖率和采用率进行了调查研究。    新西兰报纸分收费、免费两种    在新西兰,我们相继走访了奥克兰、惠灵顿、基督城三座主要城市的6家华文报纸,拜访了中国驻新西
期刊
金秋十月,闻名于世的千年瓷都景德镇彩旗飘扬,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景象。2006年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于10月18日~22日在这里举行。此次瓷博会是由国家商务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集陶瓷商品展示、陶瓷经贸洽谈为一体的陶瓷博览会。  会议期间,《对外大传播》记者就此次瓷博会及景德镇如何进一步扩大对外知名度等问题,采访了江西省景德镇市副市长冯林华先生。      CHINA一词
期刊
六岁时,阅读中国哲学著作    在2007年初的一个下午,笔者如约来到位于建国门内大街的北京国际俱乐部一个精致的办公室。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与丹娜·舒伯特博士一起,从她热爱的云南、四川到老子、孔子、孙子,从“读万卷书”到“行万里路”的中国实地调查,再到对“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中国古典诗词的喜爱,开始了一次涉及生命意义、人生选择和生活态度的访谈。谈话内容穿越着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但却无时无刻不
期刊
2006年10月30日晚上,随着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总监郭振玺和深圳、杭州、武汉、成都四家地方台负责人一起按亮一幅中国地图上的5盏灯,2006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在中央电视台宣布正式启动。  自2000年以来,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6届,今年是第7届。  只要打开google网站,输入“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几个字,只需要0.1秒,你就会看到349000个网页链接。C
期刊
文/卢·格里斯特(美) 译/李淑娟 郑 涛  编者按:六十年前的中国,布满了伤痕,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但凡是生活河流淌过的地方,必将激荡起晶莹的浪花。这虽是美国大兵写自六十年前中国战区的家书,但正如他的夫人洛蒂坚信的那样,由于“每本书都暗含着一个缘由,一段故事,一样期望,一种鼓励。不管等多久,总有一天,这些东西会结集出版”,因为这里有对生活对亲人无边的爱和无尽的感激。翻阅此书,一段段真实生动的文字,
期刊
2006年11月3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论坛举行前夕,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前驻马里、科特迪瓦大使刘立德。刘大使就中非友谊、中非合作关系、中非经济的互补性、中非未来的发展等讲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和有见地的看法。采访的话题自然地从即将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开始。    丰富多彩的外交生涯    刘立德的外交生涯全部献给了发展中非友谊事业。他在非洲度过了整整22年,先后在我国
期刊
编者按:应广大读者要求,经过长时间的准备,本刊开办了《前沿访谈》栏目。这是本刊为加强地方外宣报道而开设的一个新栏目。本刊记者将深入到地方外宣战线的“前沿阵地”,通过对省一级外宣办主任的访谈,挖掘出他们身上那些充满智慧的外宣理念和经验,精心采撷那些行走在路上的鲜活的故事,以期为我们的外宣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本栏目与中国网合办,采用平面媒体刊登与视频直播或录播的方式同步进行。殷切期望读者关
期刊
编者按: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民众越来越关心“中国”品牌的树立,学习英语的热情也被点燃。越来越多的外宣干部和业内同行向我们表达了期待看到双语栏目的期望。因此,我们从2006年第一期起开办了《双语视窗》栏目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看看周围的媒体,《北京青年报》、《参考消息》、《国门时报》上有许多精粹的小短文,像一只只啄木鸟,善意地提醒了中国人习以为常的行为背后“尚未和国际接轨”的细节,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