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京津冀協同发展的好气候和大环境下,天津市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不断促进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经济优势,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不断加快,但文化产品原创性缺失,文化产品的精神文化需求功能发挥不充分,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得到优质呈现等问题仍然存在。深厚独有的津派文化底蕴为把天津建设成为充满文化韵味和创造活力的“书香天津”提供了独特的文化资源。面向市场的津派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要抓质量、抓原创、抓品牌,补齐优质文化产品短板,全力打造津派文化品牌。
[关键词]津派文化;文化产品;地域文化;原创力
中图分类号: G127;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9)02-0069-07
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人民对文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丰富、高质量的优秀文化产品成为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文化指标。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最主要的领域是哲学社会科学、新闻舆论、文艺作品和网络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市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不断促进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经济优势,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推动京津冀文化产业向纵深发展。“当天津被看成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中心时,天津文化建设的需求日益凸显出来,在这一背景下推出‘津派文化’建设的问题正逢其时。”[1]深厚独有的津派文化底蕴为把天津建设成为充满文化韵味和创造活力的“书香天津”提供了独特的文化资源。
一、“原创性”是津派文化从“创作”到“生产”的核心要素
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文化产业把文化资源转换为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文化产品是传递思想、符号和生活方式的产品,它既保持和发挥了独特的艺术创作个性,又蕴含着创作和生产的群体认同与艺术追求及价值。“原创性”是津派文化从“创作”到“生产”的核心要素。
(一)保护和开发好津派文化产品的原生态
原创是从“创作”到“生产”津派文化产品的王道,是津派文化产品的生命。传统文化可成为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厚资源,精神思想层面的文化遗产资源对于现代文创产业甚为重要。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津派文化是区别于“海派”和“京派”的中国都市文化流派之一,其独特的地域特点和历史发展机遇形成了具有天津特点的文化风格,是推进天津文化强市建设的宝贵资源。
津派文化的各种历史符号渗透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津门独特的建筑韵味,如天津的“老城厢” “运河码头” “三条石近代工业文明” “九国风情建筑”都是历史自传,十分有地方特色。俚俗、简洁、幽默、语调独特的“天津方言”,以及津派相声等都与津派文化血肉相连,是雅俗共赏的津派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津派人物如李叔同、曹禺、华世奎、宫白羽、张自忠、聂士成等都是响当当的传奇式人物,是叫得响的天津名人品牌。津菜代表“罾蹦鲤鱼” “煎烹大虾”的美味被外地游客广为传颂,煎饼果子、锅巴菜等美味的天津特色小吃深受群众喜爱。此外,在文学、艺术方面天津也有许多体现“津派文化”特色的作品,如津派书画八大家的精湛力作、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等。
(二)彰显天津人文魅力的津派品牌
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天津以地处“河海通津”而著称,“南北交融”正是对天津卫民俗文化发源的生动概括。地域造就品性,历史承载精神。区别于京派的皇城文化、精英文化和海派的上海商业文化,“津派文化”是天津在特殊时期、特殊条件下形成的独具地方特色的市民文化。
老天津卫将北方第一商埠、运河港口码头和京畿门户重镇的城市特点融会贯通,合为一体,既吸收了京赣、江浙、闽粤以及东北等地移民所带来的文化元素,又兼容英、美、法、德、意等多个国家的异域风土人情,具有中西合璧的文化魅力。外来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在这里交织,陆地文明和海洋文明在这里融合,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在这里对接,“津派文化”走出了一条开放、包容和创新的新路,更为现代化天津的建设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天津高品质的文化作品非常多,但真正反映“津派文化”,有特色、有匠心、有影响的作品并不是很多。特色是文化产品生存的根本,要发挥“唯我独有”的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开发出具有差异性、独特性和原生性等文化特征的产品或服务项目,彰显其在文化经济中的竞争优势。“作为传统文化之乡,天津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启动了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工作和乡土历史文化研究行动,相关政策措施逐渐完善,投入不断加大,在继承与创新中,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传递‘中国梦’的正能量。”[2]天津市坚持开放包容,国际文化交流区域高地作用日益凸显。原创津派文化为天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三)津派文化要敢“秀”、会“秀”,敢于走出去
加强对具有天津特色和重要艺术价值的原创艺术产品的宣传、开发和利用,大力培育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产品和名家名作。叫好又叫座的文化产品离不开“秀”。“秀”津派文化实际就是津派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和占领市场的过程,也是文化产品“走出去”的需要。老天津卫要摒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通过有效的传播途径和先进的传播手段勇敢、大胆地“秀”出津派文化的品格和魅力。特别是要运用“互联网+”及新型传播技术制作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推动天津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寻路》等重大革命题材影视作品,《五大道》等电视纪录片,“津味相声”、京剧、评剧、话剧、舞剧、曲艺、杂技等传统舞台艺术,以及天津滨海国际文化创意展交会等,都已成为天津文化产业的重要品牌。几百年积淀下来的田间地头的劳动场景、生活情景根植于人们的精神世界,经过艺术家的创新性设计诞生了泥人张彩塑作品“梦娃”这样的艺术精品。再如,大型综艺情景剧《百年天津卫》通过独具特色、形式创新的津派曲艺形式的舞台传达,生动形象地传播“津味”文化,打开了一扇宣传天津、展示天津的艺术之窗,打造成了天津市文化旅游演艺的特色品牌。 二、津派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短板
(一)原創性缺失,出现特色危机
很多文化产品创造力不够,深深陷入复制陷阱之中,很难获得市场认同,已然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经济全球化在加深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同时,带来了文化的一体化和同质化现象。伴随着生产经营的国际化以及激烈的世界市场竞争,在文化消费领域中,只有具备独特内容、新颖表达形式的文化创意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目前,文化产品总体质量不高、同质化严重、特色弱化的问题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
如今文化产品消费不同于以往大众型、粗放型的消费,已进入个性化、多样化的新阶段。没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产品犹如失去了灵魂,也就丧失了品牌效应和核心竞争力。特色危机不仅反映在文化产品的机械化生产、缺少特色与创新性上,而且城市原有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也正在消失。“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文化资源,也是一个城市文化功能最直接的感性表现。从硬件上看,城市特色是以城市历史空间、传统建筑形态及其形成的城市文脉为代表的城市物质遗产;从软件上看,城市特色则集中体现在以生活方式资产、市民精神性格、语言文化风俗、审美趣味和审美气质等为代表的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上。”[3]当前,文化产品的总体品质不高,缺乏精神内涵,公式化套路催生的产品千篇一律。低层次文化产品创意含量不足,存在快餐式文化消费等问题,不利于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地发展。文化产业提速发展的同时如果处理得不好,会冲击乃至破坏地域文化特色。津派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是具有深厚底蕴且特色鲜明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风貌,讲述的是天津城市历史变迁和时代发展的精彩故事,这种“为我独有”的文化底蕴正是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依托。
(二)质量不高,精神文化需求功能发挥不充分
新时代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文化领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既叫好又叫座的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天津市文化产业提速发展,产业增加值连续多年保持30%的增速,但满足人们审美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功能发挥不够。从整体上来说,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区域化是未来中国文化产业的布局特征。文化产业发展遵循的是价值规律,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但部分文化产品一味追逐经济利益,过度渲染娱乐性而忽视相应的社会责任。因此,提高文化产品有效供给,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要从数量增长走向质量提升。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智力产业,不仅自身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拉动整个经济的文化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加快推进文明幸福的现代化天津建设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不仅是数字创意产业,其最重要的价值是提供文化附加值,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某种意义上,文化是经济发展的灵魂,要发挥好文化因素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的飞跃的助推器作用。目前,我国文化消费市场蓬勃发展,文化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但真正合乎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明显不足。文化消费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民众的文化消费潜力未能有效释放。一方面,市场上推出的海量文化产品文化创意不足、品质不高,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引进来”的国外文化产品占据了很大的市场。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错位与失衡,消费潜力并未得到进一步激发的重要原因,是文化产业在结构性供给方面存在着大量的无效供给,没能真正实现文化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开发利用不科学,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文化资源的空间依赖性是区域文化经济存在的前提,正是依托于不同地域空间自然禀赋的不同使区域文化资源类型及数量存在很大差异,才形成了特色文化产业。天津市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明显,但由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不科学、配置不合理以及产业发展简单粗放、重形式轻内涵等问题,使得优势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没有转化为优秀的文化产品,文化产业尚未成为优势产业。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如何将自身独有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并形成一种自身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厚重和价值,将关系到文化产业甚至整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途。因此,天津文化产业的发展须在遵循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突出差异化,在优势资源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津派文化建设战略规划,避免文化资源重复开发和文化产品生产雷同的问题。
天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存在一些瓶颈制约,如缺少全国性领军企业和有明显优势的产业集群等,民营文化企业数量不够多,企业规模还很有限,产业链短。“文化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技术的企业、产品和知名文化品牌还不多。”[4]文化市场对资源的整合能力还比较弱,文化项目交易不活跃,贸易总量较小,品牌文化活动和文化精品生产数量还不够多,影响不够大。根据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7)的数据,综合指数排名前十的省市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湖南、四川、天津、河北。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成为新常态下推动城市经济增长、转型和升级的重要动力。与其他一些省市相比,天津市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的融合度较低,发展不平衡、创新不够。近年来,文化产业也逐步融合到国民经济大循环中,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动力。文化产业进入实体经济后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由供给制造需求,通过IP的转换,让文化内容向非文化领域转化,并赋予物质产品以灵魂。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的融合发展不仅可以开拓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而且能够重构文化产业生态环境,为新时代引领和推动整个经济转型和升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体经济发展助力。
三、努力打造津派优秀原创文化产品
在城市发展战略中,文化战略占据了重要地位。天津在全力打响文化品牌以及在提升城市形象、养成城市气质和精神品格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已经进入由“铺摊子”到“上水平”的转型升级阶段,文化产品和服务由总体性短缺转向结构性短缺,巩固成果、调整结构、创新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天津只有依靠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立足文化自强,才能提升城市品位,展现城市特色和时代精神,涵养城市发展的动力。 (一)开发原创产品,传承津派文化的基因
原创力是创造文化产品价值的源泉。文化产品要抓质量、抓原创、抓品牌。津派文化产品的创作与生产要找准“原生态文化、原生态环境、原生态产品”精心策划,在“三原生态”产品上做文章。实施生产性保护和开发好津派文化生态和资源,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再梳理、再挖掘,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特别是要把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规划,培育有历史记忆的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助推文化小康。
依靠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切实结合天津实际发展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让老天津卫优秀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新活力。要延续城市文脉,深入挖掘津派文化资源,做好泥人张彩塑、杨柳青年画等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创新,打造津派文化品牌。保护、开发和恢复天津近代历史文化特色的遗址和遗迹,包括名人故居,海光寺、大沽口炮台等历史事件见证地等,挖掘传承即将消失的“津派文化”符号。天津这座戏曲大码头重传统、求大俗、多元而包容的地域文化滋润了津味相声艺术的百年历史,多年来,具有浓郁天津艺术特色的“津派相声”融传统和现代并重,产生了很多大师级的人物和优秀演员,充分展示出天津方言的津派气息。可通过举办一些大型的有影响力、高层次的“津派文化”研究论坛、展览和宣传会,开发出一批精品“津派文化”旅游路线,如三条石—古文化街—鼓楼—广东会馆路线。本着整合资源、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宗旨,从天津市一盘棋的高度制定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战略,整合“津派文化”资源,形成一套有特色的系列文化产品,并及时向国务院或世界文化保护组织申请专有发展和保护权。
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使优秀文化资源以富有创意的形式普及开来。积极推动优秀津派文化产品创作与生产靠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采取合理的方式保证广大文艺工作者独创能力的充分发挥是保证文化产品原创性的根本。建立文艺创作基金和奖励基金,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社会生活,贴近基层群众,不断挖掘地方文化素材,创作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具有鲜明天津地域文化特色的精品力作。创新创作生产机制,推行文化领军人物项目负责制,建立重大选题市场招标機制、重大作品立体开发机制及文化产品营销传播体系。津派文化归根到底需要人的承载与践行,要加大对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力度,对具备一定市场前景的优势文化资源实施生产性保护,使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特别要优先发展原创型文化产业,通过加强文化产权和版权保护、文化扶持基金引导、完善创新创意产品进入市场机制等措施,鼓励企业发展原创型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传统文化与高新技术和时尚设计相结合。同时,将新天津的新面貌、新精神融入津派文化,开发出反映天津“女排精神”“引滦精神”“开发区创业精神”以及现代天津市民文化特色的作品。
(二)强化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作用,培育健康的文化消费需求
积极推动原创津派文化创作生产,必须强化文化创作引导作用,实现从供给产品向供给文化转变。文化的普适性决定了它可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力的传承与承载者,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公众,他们主动的接受与传播才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得到延续。”[5]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作品创作生产,有益于从根本上抵制低俗之风,培育健康的文化消费需求。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心去思考并实践如何在作品中融入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情感含量、艺术含量,创作出更多体现时代精神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随着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多层次文化消费市场正在爆发,文化产品特别是精品市场呈现出巨大的消费潜力。为进一步释放文化消费潜力,文化产品的供给要不断提升消费者精神追求的品质,调整文化产品供给结构,走一条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的道路。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处于主导地位,应积极宣传推介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引导文化消费趋势,在推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天津市政府正在不断为津派文化提供各种扶持政策和发展平台, 2015年推出的文化惠民卡,首创“变补贴院团为补贴市民”的政府文化惠民模式。文化导向正确了才能做到健康发展,人民群众才能长期受益。积极探索实施公共文化 “菜单式服务”,把老百姓“点菜”和政府的“端菜”结合起来,加速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为提高天津市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发挥更大作用。
充分调动大众传播媒介的文化消费导向功能,培育健康的文化消费需求。充分发挥以津派文化为特色的文化元素在文化体验、旅游休闲、教育活动、培训、餐饮等各行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融合作用,让人们在消费优秀文化产品、“以文惠民”的过程中“以文化人”,唤醒人们对“老天津卫”城市的“文化记忆”。积极推动原创津派文化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并通过有效的传播途径和先进的传播手段增强传播力,占领消费市场,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文化消费需求。没有传播力,优秀文化产品就难以实现价值。要正确把握文化传播规律,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既要强化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媒在聚焦消费热点、引领文化消费、影响消费取向等方面的正确导向作用,也要充分借助互联网平台在虚拟世界中生成的强大的文化辐射力。
(三)打造精品力作,将优势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品牌
从原创文化到文化品牌必须走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用艺术审美、故事情节、商业规划展现好、包装好真正的津派文化的精髓。深厚独特的津派文化作为特色文化资源能够转化为文化资本,形成自身特色和竞争优势。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天津的发展与深圳、上海相比,宜将津派文化振兴作为自己的特色,将距离首都近、文化人才集中的优势和背靠中西部广阔腹地、面向亚太等区位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6]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出更多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活动,提升文化消费品位,实现从供给数量到供给质量的转变。文化产业只有在质量上内涵式、科学有序地发展,才能做到从供给侧角度给市场一个持续消费的理由。 推动传统特色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要与娱乐旅游、新型会展等相关产业有机融合,促进文化资源融合发展。拥有深厚传统文化资源的众多非遗项目尽管已尝试市场化运作,但距离既叫好又叫座的高质量的文化产品还很遥远。应加快文化和其他传统行业以及信息化的融合,积极推动传统文化产业提升和转型。在这方面,天津将民俗文化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结合,在旅游景点建设和品牌建设中注入民间文化的元素,提高旅游文化品位,突出地方特色,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通过整合古文化街、鼓楼、五大道、解放北路金融街、意大利风情街、大沽炮台遗址公园、杨柳青民俗风情旅游街、小站练兵园等资源,打造“近代百年看天津”的文化旅游品牌。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使春节期间鼓楼广场前的民间绝活表演、文化街的花会踩街等健康有益的民俗文化活动成为提升人们幸福生活的载体。近几年来,鼓楼及周围商业街的修建、古文化街的重新修复、妈祖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包括南门外大街1928饭店的火爆经营等项目都浓缩着天津人对传统文化的眷恋。积极打造传统文化的“光芒区域”,充分挖掘和平路、滨江道、中山路、大胡同等地区的老品牌老字号,开发三条石、六号门等老工商业文化遗址,开展老品牌老字号文化旅游,发掘工商、教育、医药、饮食等老品牌老字号文化资源,建设老品牌老字号博物馆、展览馆、体验馆,用以美化人民生活。
大力推进产业的创新生态,在文化创意中运用新兴技术扩大文化价值的效益。加快发展网络视听、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不仅可以催生文化产业和数字经济结合的旅游地产、文化地产等新业态,而且新科技、文化、创意的有机融合对推动出版发行、演出、影视制作、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重要的作用。2016年天津市曲艺团推出的纪念长征胜利大型音画史诗《长征》,通过京韵大鼓、西河大鼓、快板书、评书、相声等丰富多彩的曲艺曲种讴歌党,拓展了传统曲艺在表现革命题材时的舞台表现力,生动形象地传播了“津味”文化。为纪念相声大师赵佩茹百年诞辰而做的舞台剧《纪念远去的身影》,充分利用新科技的现代表现形式让市民感受到了传统曲艺的魅力。大型“津味”综合曲艺情景剧《百年天津卫》还原了新中国成立前“撂地”的演出手法,再现了一场地道的“原生态”天津传统艺术,为观众提供了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
(四)構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格局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要坚持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为人民提供高水平和高品质的文化创意、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才能实现“以文化人”的目标。当前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并不缺少消费热情,“我国文化消费潜在规模为近5万亿元,而实际消费约2万亿元,缺口达3万亿元左右。”[7]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已经成为驱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调整转变的先导力量。文化产业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属性的特殊性,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不仅要强调数量上的支柱性,发挥其在经济繁荣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要把社会效益置于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文化产品供给者应多向传统资源取经,防止唯发展数量、急功近利、简单粗放等问题的出现,强调质量上的内涵式发展,注重产品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格局,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市,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努力繁荣文化产品创作生产。
文化产业创新、文化品牌的培育要求政府在资金、政策扶持方面向优质内容生产倾斜,通过设立扶持基金,扩大文化产品服务有效供给、打造自主文化奖励品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促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通过政府直接补贴消费者、让消费者自主选择文化产品的形式提高激励文化消费政策的效果,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通过改进创新奖励评审办法、优化文化产品奖励机制,特别是改革和规范一些重大文化奖项的设立和评审机制,正确引导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在扩大文化奖励影响力的同时,要“合理设置反映市场接受程度的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收入等量化指标,既不能忽视和否定这些指标,又不能把这些指标绝对化”[8],确保在奖励评审标准上始终把社会效益置于首位。
优先支持和奖励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和优秀原创文化产品项目。积极推动原创津派文化创作生产,必须大力实施精品战略。深入挖掘天津特色优势文化资源,规划一批重大题材的创作,努力推出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群众喜闻乐见,能够在全国打得响的津派文化品牌。组织实施好“五个一”工程、重点扶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品的创作生产,并加大对弘扬主流价值的精品力作的推广力度。加强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规划,特别是加大对列为国家重大文化项目和获得国家级重大奖项的作品的扶持和奖励力度。建议文化管理部门专门成立津派文化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统筹发展天津特色文化,职责包括组织专人研究津派文化,开发、恢复和重建“津派文化”代表性符号等。文化管理部门可联合广播电视台、科研院所、作协、文联等单位,专门研究开发反映天津历史人物、天津现代人生活、天津特色人物的影视文化作品和文学艺术作品,如拍摄电视剧《聂士成》《张自忠》等,增强全国乃至世界各国人民对于天津的文化认知,全面提升津派文化品牌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赵建永.整合资源打造“津派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2-22.
[2]乔贵平.天津乡土文化的“半城市化”生存[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5,(3).
[3]刘士林.特色文化城市与中国城市化的战略转型[J].天津社会科学,2013,(10).
[4]陈家刚.打响津派品牌 焕发文化产业新活力[N].天津日报,2016-01-24.
[5]李 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技艺展陈实践[J].文化遗产,2018,(4).
[6]赵建永.“津派”文化:天津发展的“文化引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2-29.
[7]李 慧,刘 坤.文化产品供给:巨额缺口如何补齐[N].光明日报,2016-06-16.
[8]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
责任编辑:陈文杰
[关键词]津派文化;文化产品;地域文化;原创力
中图分类号: G127;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9)02-0069-07
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人民对文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丰富、高质量的优秀文化产品成为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文化指标。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最主要的领域是哲学社会科学、新闻舆论、文艺作品和网络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市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不断促进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经济优势,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推动京津冀文化产业向纵深发展。“当天津被看成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中心时,天津文化建设的需求日益凸显出来,在这一背景下推出‘津派文化’建设的问题正逢其时。”[1]深厚独有的津派文化底蕴为把天津建设成为充满文化韵味和创造活力的“书香天津”提供了独特的文化资源。
一、“原创性”是津派文化从“创作”到“生产”的核心要素
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文化产业把文化资源转换为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文化产品是传递思想、符号和生活方式的产品,它既保持和发挥了独特的艺术创作个性,又蕴含着创作和生产的群体认同与艺术追求及价值。“原创性”是津派文化从“创作”到“生产”的核心要素。
(一)保护和开发好津派文化产品的原生态
原创是从“创作”到“生产”津派文化产品的王道,是津派文化产品的生命。传统文化可成为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厚资源,精神思想层面的文化遗产资源对于现代文创产业甚为重要。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津派文化是区别于“海派”和“京派”的中国都市文化流派之一,其独特的地域特点和历史发展机遇形成了具有天津特点的文化风格,是推进天津文化强市建设的宝贵资源。
津派文化的各种历史符号渗透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津门独特的建筑韵味,如天津的“老城厢” “运河码头” “三条石近代工业文明” “九国风情建筑”都是历史自传,十分有地方特色。俚俗、简洁、幽默、语调独特的“天津方言”,以及津派相声等都与津派文化血肉相连,是雅俗共赏的津派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津派人物如李叔同、曹禺、华世奎、宫白羽、张自忠、聂士成等都是响当当的传奇式人物,是叫得响的天津名人品牌。津菜代表“罾蹦鲤鱼” “煎烹大虾”的美味被外地游客广为传颂,煎饼果子、锅巴菜等美味的天津特色小吃深受群众喜爱。此外,在文学、艺术方面天津也有许多体现“津派文化”特色的作品,如津派书画八大家的精湛力作、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等。
(二)彰显天津人文魅力的津派品牌
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天津以地处“河海通津”而著称,“南北交融”正是对天津卫民俗文化发源的生动概括。地域造就品性,历史承载精神。区别于京派的皇城文化、精英文化和海派的上海商业文化,“津派文化”是天津在特殊时期、特殊条件下形成的独具地方特色的市民文化。
老天津卫将北方第一商埠、运河港口码头和京畿门户重镇的城市特点融会贯通,合为一体,既吸收了京赣、江浙、闽粤以及东北等地移民所带来的文化元素,又兼容英、美、法、德、意等多个国家的异域风土人情,具有中西合璧的文化魅力。外来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在这里交织,陆地文明和海洋文明在这里融合,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在这里对接,“津派文化”走出了一条开放、包容和创新的新路,更为现代化天津的建设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天津高品质的文化作品非常多,但真正反映“津派文化”,有特色、有匠心、有影响的作品并不是很多。特色是文化产品生存的根本,要发挥“唯我独有”的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开发出具有差异性、独特性和原生性等文化特征的产品或服务项目,彰显其在文化经济中的竞争优势。“作为传统文化之乡,天津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启动了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工作和乡土历史文化研究行动,相关政策措施逐渐完善,投入不断加大,在继承与创新中,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传递‘中国梦’的正能量。”[2]天津市坚持开放包容,国际文化交流区域高地作用日益凸显。原创津派文化为天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三)津派文化要敢“秀”、会“秀”,敢于走出去
加强对具有天津特色和重要艺术价值的原创艺术产品的宣传、开发和利用,大力培育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产品和名家名作。叫好又叫座的文化产品离不开“秀”。“秀”津派文化实际就是津派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和占领市场的过程,也是文化产品“走出去”的需要。老天津卫要摒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通过有效的传播途径和先进的传播手段勇敢、大胆地“秀”出津派文化的品格和魅力。特别是要运用“互联网+”及新型传播技术制作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推动天津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寻路》等重大革命题材影视作品,《五大道》等电视纪录片,“津味相声”、京剧、评剧、话剧、舞剧、曲艺、杂技等传统舞台艺术,以及天津滨海国际文化创意展交会等,都已成为天津文化产业的重要品牌。几百年积淀下来的田间地头的劳动场景、生活情景根植于人们的精神世界,经过艺术家的创新性设计诞生了泥人张彩塑作品“梦娃”这样的艺术精品。再如,大型综艺情景剧《百年天津卫》通过独具特色、形式创新的津派曲艺形式的舞台传达,生动形象地传播“津味”文化,打开了一扇宣传天津、展示天津的艺术之窗,打造成了天津市文化旅游演艺的特色品牌。 二、津派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短板
(一)原創性缺失,出现特色危机
很多文化产品创造力不够,深深陷入复制陷阱之中,很难获得市场认同,已然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经济全球化在加深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同时,带来了文化的一体化和同质化现象。伴随着生产经营的国际化以及激烈的世界市场竞争,在文化消费领域中,只有具备独特内容、新颖表达形式的文化创意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目前,文化产品总体质量不高、同质化严重、特色弱化的问题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
如今文化产品消费不同于以往大众型、粗放型的消费,已进入个性化、多样化的新阶段。没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产品犹如失去了灵魂,也就丧失了品牌效应和核心竞争力。特色危机不仅反映在文化产品的机械化生产、缺少特色与创新性上,而且城市原有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也正在消失。“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文化资源,也是一个城市文化功能最直接的感性表现。从硬件上看,城市特色是以城市历史空间、传统建筑形态及其形成的城市文脉为代表的城市物质遗产;从软件上看,城市特色则集中体现在以生活方式资产、市民精神性格、语言文化风俗、审美趣味和审美气质等为代表的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上。”[3]当前,文化产品的总体品质不高,缺乏精神内涵,公式化套路催生的产品千篇一律。低层次文化产品创意含量不足,存在快餐式文化消费等问题,不利于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地发展。文化产业提速发展的同时如果处理得不好,会冲击乃至破坏地域文化特色。津派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是具有深厚底蕴且特色鲜明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风貌,讲述的是天津城市历史变迁和时代发展的精彩故事,这种“为我独有”的文化底蕴正是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依托。
(二)质量不高,精神文化需求功能发挥不充分
新时代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文化领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既叫好又叫座的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天津市文化产业提速发展,产业增加值连续多年保持30%的增速,但满足人们审美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功能发挥不够。从整体上来说,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区域化是未来中国文化产业的布局特征。文化产业发展遵循的是价值规律,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但部分文化产品一味追逐经济利益,过度渲染娱乐性而忽视相应的社会责任。因此,提高文化产品有效供给,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要从数量增长走向质量提升。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智力产业,不仅自身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拉动整个经济的文化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加快推进文明幸福的现代化天津建设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不仅是数字创意产业,其最重要的价值是提供文化附加值,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某种意义上,文化是经济发展的灵魂,要发挥好文化因素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的飞跃的助推器作用。目前,我国文化消费市场蓬勃发展,文化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但真正合乎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明显不足。文化消费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民众的文化消费潜力未能有效释放。一方面,市场上推出的海量文化产品文化创意不足、品质不高,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引进来”的国外文化产品占据了很大的市场。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错位与失衡,消费潜力并未得到进一步激发的重要原因,是文化产业在结构性供给方面存在着大量的无效供给,没能真正实现文化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开发利用不科学,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文化资源的空间依赖性是区域文化经济存在的前提,正是依托于不同地域空间自然禀赋的不同使区域文化资源类型及数量存在很大差异,才形成了特色文化产业。天津市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明显,但由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不科学、配置不合理以及产业发展简单粗放、重形式轻内涵等问题,使得优势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没有转化为优秀的文化产品,文化产业尚未成为优势产业。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如何将自身独有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并形成一种自身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厚重和价值,将关系到文化产业甚至整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途。因此,天津文化产业的发展须在遵循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突出差异化,在优势资源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津派文化建设战略规划,避免文化资源重复开发和文化产品生产雷同的问题。
天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存在一些瓶颈制约,如缺少全国性领军企业和有明显优势的产业集群等,民营文化企业数量不够多,企业规模还很有限,产业链短。“文化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技术的企业、产品和知名文化品牌还不多。”[4]文化市场对资源的整合能力还比较弱,文化项目交易不活跃,贸易总量较小,品牌文化活动和文化精品生产数量还不够多,影响不够大。根据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7)的数据,综合指数排名前十的省市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湖南、四川、天津、河北。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成为新常态下推动城市经济增长、转型和升级的重要动力。与其他一些省市相比,天津市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的融合度较低,发展不平衡、创新不够。近年来,文化产业也逐步融合到国民经济大循环中,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动力。文化产业进入实体经济后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由供给制造需求,通过IP的转换,让文化内容向非文化领域转化,并赋予物质产品以灵魂。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的融合发展不仅可以开拓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而且能够重构文化产业生态环境,为新时代引领和推动整个经济转型和升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体经济发展助力。
三、努力打造津派优秀原创文化产品
在城市发展战略中,文化战略占据了重要地位。天津在全力打响文化品牌以及在提升城市形象、养成城市气质和精神品格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已经进入由“铺摊子”到“上水平”的转型升级阶段,文化产品和服务由总体性短缺转向结构性短缺,巩固成果、调整结构、创新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天津只有依靠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立足文化自强,才能提升城市品位,展现城市特色和时代精神,涵养城市发展的动力。 (一)开发原创产品,传承津派文化的基因
原创力是创造文化产品价值的源泉。文化产品要抓质量、抓原创、抓品牌。津派文化产品的创作与生产要找准“原生态文化、原生态环境、原生态产品”精心策划,在“三原生态”产品上做文章。实施生产性保护和开发好津派文化生态和资源,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再梳理、再挖掘,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特别是要把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规划,培育有历史记忆的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助推文化小康。
依靠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切实结合天津实际发展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让老天津卫优秀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新活力。要延续城市文脉,深入挖掘津派文化资源,做好泥人张彩塑、杨柳青年画等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创新,打造津派文化品牌。保护、开发和恢复天津近代历史文化特色的遗址和遗迹,包括名人故居,海光寺、大沽口炮台等历史事件见证地等,挖掘传承即将消失的“津派文化”符号。天津这座戏曲大码头重传统、求大俗、多元而包容的地域文化滋润了津味相声艺术的百年历史,多年来,具有浓郁天津艺术特色的“津派相声”融传统和现代并重,产生了很多大师级的人物和优秀演员,充分展示出天津方言的津派气息。可通过举办一些大型的有影响力、高层次的“津派文化”研究论坛、展览和宣传会,开发出一批精品“津派文化”旅游路线,如三条石—古文化街—鼓楼—广东会馆路线。本着整合资源、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宗旨,从天津市一盘棋的高度制定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战略,整合“津派文化”资源,形成一套有特色的系列文化产品,并及时向国务院或世界文化保护组织申请专有发展和保护权。
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使优秀文化资源以富有创意的形式普及开来。积极推动优秀津派文化产品创作与生产靠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采取合理的方式保证广大文艺工作者独创能力的充分发挥是保证文化产品原创性的根本。建立文艺创作基金和奖励基金,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社会生活,贴近基层群众,不断挖掘地方文化素材,创作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具有鲜明天津地域文化特色的精品力作。创新创作生产机制,推行文化领军人物项目负责制,建立重大选题市场招标機制、重大作品立体开发机制及文化产品营销传播体系。津派文化归根到底需要人的承载与践行,要加大对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力度,对具备一定市场前景的优势文化资源实施生产性保护,使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特别要优先发展原创型文化产业,通过加强文化产权和版权保护、文化扶持基金引导、完善创新创意产品进入市场机制等措施,鼓励企业发展原创型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传统文化与高新技术和时尚设计相结合。同时,将新天津的新面貌、新精神融入津派文化,开发出反映天津“女排精神”“引滦精神”“开发区创业精神”以及现代天津市民文化特色的作品。
(二)强化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作用,培育健康的文化消费需求
积极推动原创津派文化创作生产,必须强化文化创作引导作用,实现从供给产品向供给文化转变。文化的普适性决定了它可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力的传承与承载者,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公众,他们主动的接受与传播才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得到延续。”[5]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作品创作生产,有益于从根本上抵制低俗之风,培育健康的文化消费需求。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心去思考并实践如何在作品中融入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情感含量、艺术含量,创作出更多体现时代精神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随着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多层次文化消费市场正在爆发,文化产品特别是精品市场呈现出巨大的消费潜力。为进一步释放文化消费潜力,文化产品的供给要不断提升消费者精神追求的品质,调整文化产品供给结构,走一条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的道路。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处于主导地位,应积极宣传推介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引导文化消费趋势,在推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天津市政府正在不断为津派文化提供各种扶持政策和发展平台, 2015年推出的文化惠民卡,首创“变补贴院团为补贴市民”的政府文化惠民模式。文化导向正确了才能做到健康发展,人民群众才能长期受益。积极探索实施公共文化 “菜单式服务”,把老百姓“点菜”和政府的“端菜”结合起来,加速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为提高天津市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发挥更大作用。
充分调动大众传播媒介的文化消费导向功能,培育健康的文化消费需求。充分发挥以津派文化为特色的文化元素在文化体验、旅游休闲、教育活动、培训、餐饮等各行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融合作用,让人们在消费优秀文化产品、“以文惠民”的过程中“以文化人”,唤醒人们对“老天津卫”城市的“文化记忆”。积极推动原创津派文化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并通过有效的传播途径和先进的传播手段增强传播力,占领消费市场,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文化消费需求。没有传播力,优秀文化产品就难以实现价值。要正确把握文化传播规律,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既要强化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媒在聚焦消费热点、引领文化消费、影响消费取向等方面的正确导向作用,也要充分借助互联网平台在虚拟世界中生成的强大的文化辐射力。
(三)打造精品力作,将优势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品牌
从原创文化到文化品牌必须走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用艺术审美、故事情节、商业规划展现好、包装好真正的津派文化的精髓。深厚独特的津派文化作为特色文化资源能够转化为文化资本,形成自身特色和竞争优势。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天津的发展与深圳、上海相比,宜将津派文化振兴作为自己的特色,将距离首都近、文化人才集中的优势和背靠中西部广阔腹地、面向亚太等区位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6]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出更多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活动,提升文化消费品位,实现从供给数量到供给质量的转变。文化产业只有在质量上内涵式、科学有序地发展,才能做到从供给侧角度给市场一个持续消费的理由。 推动传统特色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要与娱乐旅游、新型会展等相关产业有机融合,促进文化资源融合发展。拥有深厚传统文化资源的众多非遗项目尽管已尝试市场化运作,但距离既叫好又叫座的高质量的文化产品还很遥远。应加快文化和其他传统行业以及信息化的融合,积极推动传统文化产业提升和转型。在这方面,天津将民俗文化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结合,在旅游景点建设和品牌建设中注入民间文化的元素,提高旅游文化品位,突出地方特色,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通过整合古文化街、鼓楼、五大道、解放北路金融街、意大利风情街、大沽炮台遗址公园、杨柳青民俗风情旅游街、小站练兵园等资源,打造“近代百年看天津”的文化旅游品牌。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使春节期间鼓楼广场前的民间绝活表演、文化街的花会踩街等健康有益的民俗文化活动成为提升人们幸福生活的载体。近几年来,鼓楼及周围商业街的修建、古文化街的重新修复、妈祖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包括南门外大街1928饭店的火爆经营等项目都浓缩着天津人对传统文化的眷恋。积极打造传统文化的“光芒区域”,充分挖掘和平路、滨江道、中山路、大胡同等地区的老品牌老字号,开发三条石、六号门等老工商业文化遗址,开展老品牌老字号文化旅游,发掘工商、教育、医药、饮食等老品牌老字号文化资源,建设老品牌老字号博物馆、展览馆、体验馆,用以美化人民生活。
大力推进产业的创新生态,在文化创意中运用新兴技术扩大文化价值的效益。加快发展网络视听、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不仅可以催生文化产业和数字经济结合的旅游地产、文化地产等新业态,而且新科技、文化、创意的有机融合对推动出版发行、演出、影视制作、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重要的作用。2016年天津市曲艺团推出的纪念长征胜利大型音画史诗《长征》,通过京韵大鼓、西河大鼓、快板书、评书、相声等丰富多彩的曲艺曲种讴歌党,拓展了传统曲艺在表现革命题材时的舞台表现力,生动形象地传播了“津味”文化。为纪念相声大师赵佩茹百年诞辰而做的舞台剧《纪念远去的身影》,充分利用新科技的现代表现形式让市民感受到了传统曲艺的魅力。大型“津味”综合曲艺情景剧《百年天津卫》还原了新中国成立前“撂地”的演出手法,再现了一场地道的“原生态”天津传统艺术,为观众提供了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
(四)構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格局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要坚持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为人民提供高水平和高品质的文化创意、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才能实现“以文化人”的目标。当前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并不缺少消费热情,“我国文化消费潜在规模为近5万亿元,而实际消费约2万亿元,缺口达3万亿元左右。”[7]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已经成为驱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调整转变的先导力量。文化产业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属性的特殊性,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不仅要强调数量上的支柱性,发挥其在经济繁荣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要把社会效益置于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文化产品供给者应多向传统资源取经,防止唯发展数量、急功近利、简单粗放等问题的出现,强调质量上的内涵式发展,注重产品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格局,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市,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努力繁荣文化产品创作生产。
文化产业创新、文化品牌的培育要求政府在资金、政策扶持方面向优质内容生产倾斜,通过设立扶持基金,扩大文化产品服务有效供给、打造自主文化奖励品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促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通过政府直接补贴消费者、让消费者自主选择文化产品的形式提高激励文化消费政策的效果,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通过改进创新奖励评审办法、优化文化产品奖励机制,特别是改革和规范一些重大文化奖项的设立和评审机制,正确引导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在扩大文化奖励影响力的同时,要“合理设置反映市场接受程度的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收入等量化指标,既不能忽视和否定这些指标,又不能把这些指标绝对化”[8],确保在奖励评审标准上始终把社会效益置于首位。
优先支持和奖励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和优秀原创文化产品项目。积极推动原创津派文化创作生产,必须大力实施精品战略。深入挖掘天津特色优势文化资源,规划一批重大题材的创作,努力推出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群众喜闻乐见,能够在全国打得响的津派文化品牌。组织实施好“五个一”工程、重点扶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品的创作生产,并加大对弘扬主流价值的精品力作的推广力度。加强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规划,特别是加大对列为国家重大文化项目和获得国家级重大奖项的作品的扶持和奖励力度。建议文化管理部门专门成立津派文化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统筹发展天津特色文化,职责包括组织专人研究津派文化,开发、恢复和重建“津派文化”代表性符号等。文化管理部门可联合广播电视台、科研院所、作协、文联等单位,专门研究开发反映天津历史人物、天津现代人生活、天津特色人物的影视文化作品和文学艺术作品,如拍摄电视剧《聂士成》《张自忠》等,增强全国乃至世界各国人民对于天津的文化认知,全面提升津派文化品牌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赵建永.整合资源打造“津派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2-22.
[2]乔贵平.天津乡土文化的“半城市化”生存[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5,(3).
[3]刘士林.特色文化城市与中国城市化的战略转型[J].天津社会科学,2013,(10).
[4]陈家刚.打响津派品牌 焕发文化产业新活力[N].天津日报,2016-01-24.
[5]李 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技艺展陈实践[J].文化遗产,2018,(4).
[6]赵建永.“津派”文化:天津发展的“文化引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2-29.
[7]李 慧,刘 坤.文化产品供给:巨额缺口如何补齐[N].光明日报,2016-06-16.
[8]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
责任编辑:陈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