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错误的定位将带来迷糊虚幻的思想与行为。
如果一艘行船的定位有误,那么它将无法带领乘客到达彼岸或经历曲折的路程才能到达。在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大部分学校的工作积极性较高,也抱着美好的教育理想和愿景,但有一些学校在定位时存在“迷幻错位”现象,导致彼岸看起来很近,实际却很远,甚至不可能到达。
表现一:学校的特色发展遇到瓶颈,转向新的定位。学校既有特色被同类学校反超,即失去了相对优势,但不经分析就冲动调整,转而寻找新的定位。
表现二:忽视学校既有的特色发展基础,盲目追随热点。在不具备发展新项目的主客观条件下,不拓展已有的特色项目等发展基础,却匆忙地追随新的热点。
表现三:领导层更迭,新校长部分替换或全部替换既有特色。如果学校的特色定位是校长一人的智慧,一旦更换了校长,新校长的理念与前任有差异,既有的特色定位和顶层理念设计将无以为继。
表现四:一旦遇到质疑就自我否定,甚至止步不前,乃至放弃。有的学校在听到反对声音时会对自身特色定位不自信。在话语权不对等的情况下,甚至连特色建设工作较为扎实且独特的学校,也会因为某位专家提出的质疑而动摇方向,不敢继续前行。
学校出现以上情况,追根究底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未能自清自辨。为什么会这样呢?除了校长,学校行政班子与普通教师一般只关注与自己岗位相关的工作,对学校特色理解不到位,缺乏整体把握;学校子系统的特色互相冲突,并不都指向某一个定位,在发展过程中未能形成合力,且导致相互消减,特色逐渐模糊;与其他学校的深度交流不多,不了解自身在全国特色学校建设、同类特色学校中的坐标;引入地域文化资源时未能挖掘其内涵,做出的成绩就像歪打正着。
如果不慎走进“迷幻错位”的误区,学校应该怎么走出来呢?这时候,需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将焦点投射到最具优势的特色发展基础上,舍弃或暂缓与学校主体精神风貌有冲突的特色;对全国同类特色学校进行对比调研、分析,在借鉴同行经验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拓展;组织班子反复研讨,并调查家长、学生的需求,形成集体智慧;对当下热点进行分享,判断其是引发教育根本变革的、是可持续发展的,还是旧装旧酒,不足为学;引入地域文化资源时,需将其核心精神、教育功能提炼出来,并链接学校的价值追求等。最后,一旦确定方向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如果一艘行船的定位有误,那么它将无法带领乘客到达彼岸或经历曲折的路程才能到达。在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大部分学校的工作积极性较高,也抱着美好的教育理想和愿景,但有一些学校在定位时存在“迷幻错位”现象,导致彼岸看起来很近,实际却很远,甚至不可能到达。
表现一:学校的特色发展遇到瓶颈,转向新的定位。学校既有特色被同类学校反超,即失去了相对优势,但不经分析就冲动调整,转而寻找新的定位。
表现二:忽视学校既有的特色发展基础,盲目追随热点。在不具备发展新项目的主客观条件下,不拓展已有的特色项目等发展基础,却匆忙地追随新的热点。
表现三:领导层更迭,新校长部分替换或全部替换既有特色。如果学校的特色定位是校长一人的智慧,一旦更换了校长,新校长的理念与前任有差异,既有的特色定位和顶层理念设计将无以为继。
表现四:一旦遇到质疑就自我否定,甚至止步不前,乃至放弃。有的学校在听到反对声音时会对自身特色定位不自信。在话语权不对等的情况下,甚至连特色建设工作较为扎实且独特的学校,也会因为某位专家提出的质疑而动摇方向,不敢继续前行。
学校出现以上情况,追根究底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未能自清自辨。为什么会这样呢?除了校长,学校行政班子与普通教师一般只关注与自己岗位相关的工作,对学校特色理解不到位,缺乏整体把握;学校子系统的特色互相冲突,并不都指向某一个定位,在发展过程中未能形成合力,且导致相互消减,特色逐渐模糊;与其他学校的深度交流不多,不了解自身在全国特色学校建设、同类特色学校中的坐标;引入地域文化资源时未能挖掘其内涵,做出的成绩就像歪打正着。
如果不慎走进“迷幻错位”的误区,学校应该怎么走出来呢?这时候,需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将焦点投射到最具优势的特色发展基础上,舍弃或暂缓与学校主体精神风貌有冲突的特色;对全国同类特色学校进行对比调研、分析,在借鉴同行经验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拓展;组织班子反复研讨,并调查家长、学生的需求,形成集体智慧;对当下热点进行分享,判断其是引发教育根本变革的、是可持续发展的,还是旧装旧酒,不足为学;引入地域文化资源时,需将其核心精神、教育功能提炼出来,并链接学校的价值追求等。最后,一旦确定方向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