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然而目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对文本阅读的理解不够,因此不能够给出准确的阅读理解答案。本文对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提问技巧
《学科能力标准与教学指南》中指出,阅读能力包括:整体感知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形成解释能力、做出评价能力、实际运用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探究性学习倡导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而阅读是一种很主观的行为,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应该讲求一定的章法。因此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问为御,激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理解,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发展思维能力,启动阅读思维之车。
一、紧扣课题提问,启动感知之车
提问的过程不能够脱离课题的范围,否则就无法起到良好的提问效果。在阅读中结合课题来提问, 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让学生获得对文章的初步感知, 为学生的思考指明道路,促进学生整理感知能力的发展,这对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是具有基础作用的。
如人教版五年级《彩色的非洲》教学片断:
一、课前问题导入:
1.非洲的多彩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用简练的语言将相应的内容写在横线上。
2.教师巡视,学生板书:“植物”、“动物”、“非洲人”、“艺术”。
3.师生交流:
(1)教师设问1:看到他写的内容,你有没有什么提示或补充?
(2)教师设问2:同学们,蓝天、骄阳、植物、动物,这一系列都属于什么?(学生汇报:自然景观。)
(3) 教师设问3:作者到底是从哪几方面来写非洲的? (师生交流:先写非洲的自然景观,又写非洲的日。常生活,最后写艺术文化)
4.修改学习单。
设问方式还能够起到很好地导入课文教学内容的作用,而导入环节一直是学校教师所忽视的,同时没有充分认识到课题在导入环节中的重要作用。根据课题的设问,使学生理解课文“写了什么”,在互动交流中,抓住生成不断追问,让学生继续思考 “怎么写的”的,通过这样的过程来培养高段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二、围绕教学重难点提问,助力收悉之车
在高年级段,要求学生能根据需要对文本信息进行联系、加工出隐含信息。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发展,能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每篇文章在阅读过程中都有难点和重点,而这些重难点正是学生的能力生长点,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重难点提出问题,因需筛选信息,整合解释来解决问题。以五年级《白杨》一课的教学片断为例:
教学重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边疆建设者献身祖国建设的崇高理想。
教学过程:
四、再读课文,领悟建设者的人格美
1.过渡:白杨树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生长起来的战士,那么,爸爸的生活环境又是怎样呢?
2.提供资料:60年代初的新疆图片。
3.学生提问:那爸爸、妈妈为什么自愿要去新疆呢?
4.教师出示阅读资料
请你们带着疑问去阅读材料,在阅读中发现哪些信息是能帮助解疑的画出来,最后把所有信息联系起来,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
5.学生交流互动.
6.师生总结:60年代的新疆,人们的生活艰苦、设备简单、天气恶劣,面对这些不利因素,新疆建设者为建设边疆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自愿到新疆去,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不同,在课堂的教学中设问就不同,以及在设问时所伴随的教学策略,所引起的学生思维活动,学生的能力发展也不同。激励学生围绕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围绕能力要求去评价和引导学生,课堂上始终是学生在阅读、学生在思考,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在发展。
三、利用組间提问,控握释意之车
在高年级段,学生形成解释能力的发展要求学生能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关注细节,能对关键词句、重要段落、语言表达等,进行合理解释。利用小组合作并提问,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在阅读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体会带着问题读文章提高阅读速度的好处,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厘清课文的的说明顺序及各部分具体内容,分享交流阅读所得,促进学生形成解释能力的发展。以五年级《冀中的地道找》教学片段为例:
教学过程:
一、明确阅读要求,提示“带着问题读”的方法
二、梳理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在小组内提出问题,请一名同学记录。
2.小组讨论,归类梳理的问题。
根据提出问题,成立“地道战资料组”、“地道中生活和生产组”、“地道战战斗组”、“地道战防御组”、“地道战通讯联络组”,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研究课文每一部分内容,准备分享。
三、小组汇报,深入把握课文内容
四、教师总结并提问
冀中地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地道战打击了敌人,保持了生产,作者两次写到这是个奇迹,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奇迹”的呢?
四、注重问题延伸,驰骋活用之车
通过设问的方式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更加广阔的思考,使学生在完成课文阅读之后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知识的寻找,从而提高自身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水平。
通过课后设置问题,能够使启发学生对所学课文进行思考,从而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悟,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五、总结
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借助相应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学习和思考。教师要在设问的过程中充分把握文章的重难点,引导学生开展良好的阅读分析,从而使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田晴. 巧设问激活语文阅读课——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探究[J]. 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7, 000(012):48-48.
[2]张召旭.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探究[J]. 新课程学习(下), 2014(4).
[3]韩冬莲.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探究[J]. 教育:文摘版:00032-00032.
(惠州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 广东 惠州 516021)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提问技巧
《学科能力标准与教学指南》中指出,阅读能力包括:整体感知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形成解释能力、做出评价能力、实际运用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探究性学习倡导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而阅读是一种很主观的行为,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应该讲求一定的章法。因此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问为御,激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理解,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发展思维能力,启动阅读思维之车。
一、紧扣课题提问,启动感知之车
提问的过程不能够脱离课题的范围,否则就无法起到良好的提问效果。在阅读中结合课题来提问, 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让学生获得对文章的初步感知, 为学生的思考指明道路,促进学生整理感知能力的发展,这对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是具有基础作用的。
如人教版五年级《彩色的非洲》教学片断:
一、课前问题导入:
1.非洲的多彩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用简练的语言将相应的内容写在横线上。
2.教师巡视,学生板书:“植物”、“动物”、“非洲人”、“艺术”。
3.师生交流:
(1)教师设问1:看到他写的内容,你有没有什么提示或补充?
(2)教师设问2:同学们,蓝天、骄阳、植物、动物,这一系列都属于什么?(学生汇报:自然景观。)
(3) 教师设问3:作者到底是从哪几方面来写非洲的? (师生交流:先写非洲的自然景观,又写非洲的日。常生活,最后写艺术文化)
4.修改学习单。
设问方式还能够起到很好地导入课文教学内容的作用,而导入环节一直是学校教师所忽视的,同时没有充分认识到课题在导入环节中的重要作用。根据课题的设问,使学生理解课文“写了什么”,在互动交流中,抓住生成不断追问,让学生继续思考 “怎么写的”的,通过这样的过程来培养高段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二、围绕教学重难点提问,助力收悉之车
在高年级段,要求学生能根据需要对文本信息进行联系、加工出隐含信息。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发展,能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每篇文章在阅读过程中都有难点和重点,而这些重难点正是学生的能力生长点,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重难点提出问题,因需筛选信息,整合解释来解决问题。以五年级《白杨》一课的教学片断为例:
教学重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边疆建设者献身祖国建设的崇高理想。
教学过程:
四、再读课文,领悟建设者的人格美
1.过渡:白杨树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生长起来的战士,那么,爸爸的生活环境又是怎样呢?
2.提供资料:60年代初的新疆图片。
3.学生提问:那爸爸、妈妈为什么自愿要去新疆呢?
4.教师出示阅读资料
请你们带着疑问去阅读材料,在阅读中发现哪些信息是能帮助解疑的画出来,最后把所有信息联系起来,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
5.学生交流互动.
6.师生总结:60年代的新疆,人们的生活艰苦、设备简单、天气恶劣,面对这些不利因素,新疆建设者为建设边疆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自愿到新疆去,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不同,在课堂的教学中设问就不同,以及在设问时所伴随的教学策略,所引起的学生思维活动,学生的能力发展也不同。激励学生围绕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围绕能力要求去评价和引导学生,课堂上始终是学生在阅读、学生在思考,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在发展。
三、利用組间提问,控握释意之车
在高年级段,学生形成解释能力的发展要求学生能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关注细节,能对关键词句、重要段落、语言表达等,进行合理解释。利用小组合作并提问,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在阅读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体会带着问题读文章提高阅读速度的好处,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厘清课文的的说明顺序及各部分具体内容,分享交流阅读所得,促进学生形成解释能力的发展。以五年级《冀中的地道找》教学片段为例:
教学过程:
一、明确阅读要求,提示“带着问题读”的方法
二、梳理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在小组内提出问题,请一名同学记录。
2.小组讨论,归类梳理的问题。
根据提出问题,成立“地道战资料组”、“地道中生活和生产组”、“地道战战斗组”、“地道战防御组”、“地道战通讯联络组”,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研究课文每一部分内容,准备分享。
三、小组汇报,深入把握课文内容
四、教师总结并提问
冀中地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地道战打击了敌人,保持了生产,作者两次写到这是个奇迹,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奇迹”的呢?
四、注重问题延伸,驰骋活用之车
通过设问的方式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更加广阔的思考,使学生在完成课文阅读之后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知识的寻找,从而提高自身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水平。
通过课后设置问题,能够使启发学生对所学课文进行思考,从而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悟,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五、总结
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借助相应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学习和思考。教师要在设问的过程中充分把握文章的重难点,引导学生开展良好的阅读分析,从而使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田晴. 巧设问激活语文阅读课——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探究[J]. 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7, 000(012):48-48.
[2]张召旭.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探究[J]. 新课程学习(下), 2014(4).
[3]韩冬莲.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探究[J]. 教育:文摘版:00032-00032.
(惠州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 广东 惠州 516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