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也是探索发现的重要方法,更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形成的学科.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实质上就是促进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发展. 那么,如何有效促进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发展呢?笔者认为:
一、数学自信——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条件
数学自信是挖掘个人数学方面潜力的基础,也是学生在数学方面发挥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唯有自信,个人才会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创新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数学是一门最难学习的学科,所以有“代数繁、几何难”的说法,致使学生遇到难的例题和难理解的数学知识时会产生畏难情绪,从而造成学生数学自信的缺失. 由于自信心缺失,从而影响了中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学习积极性. 一些学生不敢对有疑问的数学知识提出问题,而且害怕解决数学问题,唯恐问错问题、解错问题会遭到同学们的嘲讽或老师的白眼. 这样久而久之,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就导致一些学生不能在数学方面发挥创新的潜能,自然也就影响了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发展. 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创设宽松、宽容的心理氛围,允许学生犯错,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采取“两多”、“两让”、“两参与”的方式. “两多”就是学生活动的时间多、学生活动的人数多;“两让”就是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说、学生能做的让学生做;“两参与”就是全体学生参与教学、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 变“灌输——接受”的传统模式为“质疑——探索”的教学思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有利空间.
二、问题解决——数学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新课程也积极倡导基于问题的教学,因为当学生遇到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疑惑的问题就会产生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就会有效地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从而使他们的数学发散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得到相应的发展. 初中数学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富有情感与生活意义的素材,我们应充分利用、挖掘,创设一系列小问题,制造认知冲突,使学生感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并使这些连续问题能持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知识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不断解决问题,形成数学创新能力. 如教学“方程”引入新知识时,可设置如下问题:①怎样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②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了什么?③你能用式子来表示天平左边和右边重量的关系吗?④式子中能不能含有未知数?⑤如果含有未知数,那么这种式子又称为什么?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操作天平、讨论并解决以上问题.
三、自主探索——数学创新能力形成的前提
一些学生认为“数学就是计算,数学是一堆概念和法则的集合”,这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基于这样的观念,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就不能主动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不能把理解和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学用一致;不会对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分析,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学习,也就更不能做到对数学知识、数学问题进一步钻研了.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针对数学有一定的阶梯性、广阔性、开放性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数学探究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数学创新能力. 例如,针对数学开放性的特点,让学生在探究中充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挥出各自的想象力,展开数学思维方法,进行交流,从而较好地体现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宗旨. 例如:根据数列的规律在括号内填数,并说明理由. 3,5,7,(),(),(). 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可以把数列看成一个奇数列,括号里依次填9,11,13;可以把数列看成是大于3的质数并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括号里依次填11,13,17;还可以从第三个数开始,前两个数的和减去1等于第三个数,括号里依次填11,17,27…….通过数学开放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实践活动——数学创新能力形成的关键
创新教育强调实践性. 创新教育理论研究也表明,只有通过实践活动,创新的思想才能转化为现实,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同时,实践为人们的创新提供必要的问题情境,因为任何一种意识、有目的的行为,都发生在一定的环境之中,都是针对特定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形成数学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由立体图形到视图”时,教师在讲台转盘上摆放学生熟悉的各种物品,如篮球、热水瓶、圆锥、茶杯、飞机模型等,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并引发对“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得到不同结果”这一问题的讨论,进而得到“三视图法”;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围绕六种几何体分组进行生活体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的发展,不断提升初中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我们应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能力特点以及初中数学的基本属性,从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入手,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为学生后续数学学习和数学创新能力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数学自信——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条件
数学自信是挖掘个人数学方面潜力的基础,也是学生在数学方面发挥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唯有自信,个人才会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创新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数学是一门最难学习的学科,所以有“代数繁、几何难”的说法,致使学生遇到难的例题和难理解的数学知识时会产生畏难情绪,从而造成学生数学自信的缺失. 由于自信心缺失,从而影响了中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学习积极性. 一些学生不敢对有疑问的数学知识提出问题,而且害怕解决数学问题,唯恐问错问题、解错问题会遭到同学们的嘲讽或老师的白眼. 这样久而久之,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就导致一些学生不能在数学方面发挥创新的潜能,自然也就影响了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发展. 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创设宽松、宽容的心理氛围,允许学生犯错,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采取“两多”、“两让”、“两参与”的方式. “两多”就是学生活动的时间多、学生活动的人数多;“两让”就是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说、学生能做的让学生做;“两参与”就是全体学生参与教学、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 变“灌输——接受”的传统模式为“质疑——探索”的教学思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有利空间.
二、问题解决——数学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新课程也积极倡导基于问题的教学,因为当学生遇到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疑惑的问题就会产生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就会有效地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从而使他们的数学发散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得到相应的发展. 初中数学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富有情感与生活意义的素材,我们应充分利用、挖掘,创设一系列小问题,制造认知冲突,使学生感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并使这些连续问题能持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知识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不断解决问题,形成数学创新能力. 如教学“方程”引入新知识时,可设置如下问题:①怎样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②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了什么?③你能用式子来表示天平左边和右边重量的关系吗?④式子中能不能含有未知数?⑤如果含有未知数,那么这种式子又称为什么?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操作天平、讨论并解决以上问题.
三、自主探索——数学创新能力形成的前提
一些学生认为“数学就是计算,数学是一堆概念和法则的集合”,这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基于这样的观念,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就不能主动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不能把理解和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学用一致;不会对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分析,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学习,也就更不能做到对数学知识、数学问题进一步钻研了.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针对数学有一定的阶梯性、广阔性、开放性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数学探究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数学创新能力. 例如,针对数学开放性的特点,让学生在探究中充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挥出各自的想象力,展开数学思维方法,进行交流,从而较好地体现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宗旨. 例如:根据数列的规律在括号内填数,并说明理由. 3,5,7,(),(),(). 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可以把数列看成一个奇数列,括号里依次填9,11,13;可以把数列看成是大于3的质数并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括号里依次填11,13,17;还可以从第三个数开始,前两个数的和减去1等于第三个数,括号里依次填11,17,27…….通过数学开放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实践活动——数学创新能力形成的关键
创新教育强调实践性. 创新教育理论研究也表明,只有通过实践活动,创新的思想才能转化为现实,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同时,实践为人们的创新提供必要的问题情境,因为任何一种意识、有目的的行为,都发生在一定的环境之中,都是针对特定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形成数学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由立体图形到视图”时,教师在讲台转盘上摆放学生熟悉的各种物品,如篮球、热水瓶、圆锥、茶杯、飞机模型等,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并引发对“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得到不同结果”这一问题的讨论,进而得到“三视图法”;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围绕六种几何体分组进行生活体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的发展,不断提升初中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我们应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能力特点以及初中数学的基本属性,从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入手,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为学生后续数学学习和数学创新能力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