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我公开执教四年级《黄河的主人》一课,课堂上几处“小风波”,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尊重学生必须重视他们的发展需求,重视他们的表达权利。而尊重学生的第一要义是倾听,只有倾听学生的声音,才能让小语课堂焕发出德性之美。
一、 倾听翅膀的拍打声
在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的时候,有一位男生主动举手,站起来朗读了这一段文字,他读得很投入,试图表现作者当时发现羊皮筏子上竟然有人的惊讶感觉。可能有点紧张,读到“六”这个字的时候,他分不清声母是边音还是鼻音。这个“六”字在该段中出现了三次,连续的读音混淆引起一阵骚动,有不少同学捂嘴在偷笑,还有几个胆大的甚至交头接耳,他们边笑边学着这位男生的错误发音。男生的脸刷的一下红了,他勉强继续读下去,却变得有些结巴,当他哆嗦着读完最后一句时,几个胆大的同学“哄”的一下发出了笑声,刚才课堂营造的读书氛围荡然无存。我突然想到,应该先鼓励一下这个有点尴尬的小男孩,于是,我微笑着向他点点头,对他说:“听得出来,你刚才的朗读很努力。老师相信刚才的朗读与平时的朗读相比较,一定有进步,是这样吗?那我们就应该给他——”顿时,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于是我再次面对他说:“刚才读到第二个‘六’的时候,读的就是正确的。其实,只要你站起来放松点,老师相信你还会有更大的进步,是吗?”他再次读了一遍,果然好多了,雷鸣般的掌声再次响起。
我很庆幸当时让同学们鼓了两次掌,这两次掌声,肯定了别人的进步,是对别人的鼓励;同时荡涤着鼓掌者的心灵,是对自己的警示。当学生做出了超乎我们想象的事情时,不要一味地责怪他们,而要试着鼓励他们多努力。如果一味地约束与管教,学生刚张开的翅膀就会被迫收起来,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试飞的结果就是失败。
二、 倾听生长的拔节声
当教学到体验乘客感受这一环节时,我抛出一个话题:“坐在这羊皮筏子上会是什么感觉?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乘客的感受吧!”话音刚落,就看到一只小手迅速挥舞起来,同时伴随着激动的声音:“老师,我坐过,我坐过,一点也不……”“你坐过的感受等会儿再说,我们先来看看文中乘客的感受。”我当即打断了该生的插嘴,因为我备课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晓得现在黄河上的羊皮筏子成了一些旅游景点的漂流项目,从安全角度考虑,漂流的河段水势都非常平稳,根本没有让人害怕的感觉。要是请这个插嘴的学生发言的话,必然会冲谈文中艄公的形象,违背我课前制定的核心教学目标。
看到该生闷闷不乐的样子,在课堂行将结束的时候,我决定临时改变自己的结束语。我说:“古来多少筏子客,空留白骨在河滩。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古老的羊皮筏子已经不再成为渡河的交通工具,而变为一些旅游景点的漂流项目,那艄公还能称得上是黄河的主人吗?这个问题留给大家先思考,下一节课我们再讨论,届时;请我们那位已经体验过‘黄河第一漂’的同学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感受。”当说完这一番话宣布下课的时候,我发现那位插嘴被打断的学生的眼中,又开始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师生对话所要求的并不是形式上的平等,而是实质的平等,对话共同寻求的是理解、移情或者赞赏。它总是始于对某种不确定性的东西的探讨,而学生本身就是不确定的,充满了可能性,正如课堂上那个插嘴的同学的表现。
倾听学生生长的拔节声就是要倾听不一样的声音,倾听充满个性的声音,倾听思考的声音,这些声音才是同学们真正的诉求。
三、 倾听自由的呼吸声
课堂上,学生自己读书思考,小组交流过后,一位男同学积极地站起来要求代表小组发言,他读的句子是: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当读到省略号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个男孩子发出了“嗯——”的声音,引得全场师生忍俊不止。读完后我相机问道:“你为什么在读到省略号的时候‘嗯’呢?”“因为作者看到上面有人后很吃惊,他很想看清到底有几个人,可是一时又看不清,于是他就努力地看,这里的‘嗯’就表明他在努力去看。”话音刚落,全场师生对该生的精彩回答给予了热烈的掌声。我接着说:“是啊,作者此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定睛去数到底有多少人,越数就越——”“吃惊!”我相机请其再读读这段文字,果真在读“一、二、三、四、五、六”的时候,他朗读的声音越来越大,朗读的速度越来越快,读毕又一次博得大家的掌声。
我终于明白,课堂上放手给学生,还他们一片广阔的天地,他们会给我们无限可能的精彩。放手,源于对学生最诚挚的爱。只有本着对“生命自由”的渴望,带着满腔的真爱与宽容,才能倾听到学生自由的呼吸声。
(作者单位:南京市宇花小学)
一、 倾听翅膀的拍打声
在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的时候,有一位男生主动举手,站起来朗读了这一段文字,他读得很投入,试图表现作者当时发现羊皮筏子上竟然有人的惊讶感觉。可能有点紧张,读到“六”这个字的时候,他分不清声母是边音还是鼻音。这个“六”字在该段中出现了三次,连续的读音混淆引起一阵骚动,有不少同学捂嘴在偷笑,还有几个胆大的甚至交头接耳,他们边笑边学着这位男生的错误发音。男生的脸刷的一下红了,他勉强继续读下去,却变得有些结巴,当他哆嗦着读完最后一句时,几个胆大的同学“哄”的一下发出了笑声,刚才课堂营造的读书氛围荡然无存。我突然想到,应该先鼓励一下这个有点尴尬的小男孩,于是,我微笑着向他点点头,对他说:“听得出来,你刚才的朗读很努力。老师相信刚才的朗读与平时的朗读相比较,一定有进步,是这样吗?那我们就应该给他——”顿时,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于是我再次面对他说:“刚才读到第二个‘六’的时候,读的就是正确的。其实,只要你站起来放松点,老师相信你还会有更大的进步,是吗?”他再次读了一遍,果然好多了,雷鸣般的掌声再次响起。
我很庆幸当时让同学们鼓了两次掌,这两次掌声,肯定了别人的进步,是对别人的鼓励;同时荡涤着鼓掌者的心灵,是对自己的警示。当学生做出了超乎我们想象的事情时,不要一味地责怪他们,而要试着鼓励他们多努力。如果一味地约束与管教,学生刚张开的翅膀就会被迫收起来,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试飞的结果就是失败。
二、 倾听生长的拔节声
当教学到体验乘客感受这一环节时,我抛出一个话题:“坐在这羊皮筏子上会是什么感觉?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乘客的感受吧!”话音刚落,就看到一只小手迅速挥舞起来,同时伴随着激动的声音:“老师,我坐过,我坐过,一点也不……”“你坐过的感受等会儿再说,我们先来看看文中乘客的感受。”我当即打断了该生的插嘴,因为我备课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晓得现在黄河上的羊皮筏子成了一些旅游景点的漂流项目,从安全角度考虑,漂流的河段水势都非常平稳,根本没有让人害怕的感觉。要是请这个插嘴的学生发言的话,必然会冲谈文中艄公的形象,违背我课前制定的核心教学目标。
看到该生闷闷不乐的样子,在课堂行将结束的时候,我决定临时改变自己的结束语。我说:“古来多少筏子客,空留白骨在河滩。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古老的羊皮筏子已经不再成为渡河的交通工具,而变为一些旅游景点的漂流项目,那艄公还能称得上是黄河的主人吗?这个问题留给大家先思考,下一节课我们再讨论,届时;请我们那位已经体验过‘黄河第一漂’的同学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感受。”当说完这一番话宣布下课的时候,我发现那位插嘴被打断的学生的眼中,又开始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师生对话所要求的并不是形式上的平等,而是实质的平等,对话共同寻求的是理解、移情或者赞赏。它总是始于对某种不确定性的东西的探讨,而学生本身就是不确定的,充满了可能性,正如课堂上那个插嘴的同学的表现。
倾听学生生长的拔节声就是要倾听不一样的声音,倾听充满个性的声音,倾听思考的声音,这些声音才是同学们真正的诉求。
三、 倾听自由的呼吸声
课堂上,学生自己读书思考,小组交流过后,一位男同学积极地站起来要求代表小组发言,他读的句子是: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当读到省略号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个男孩子发出了“嗯——”的声音,引得全场师生忍俊不止。读完后我相机问道:“你为什么在读到省略号的时候‘嗯’呢?”“因为作者看到上面有人后很吃惊,他很想看清到底有几个人,可是一时又看不清,于是他就努力地看,这里的‘嗯’就表明他在努力去看。”话音刚落,全场师生对该生的精彩回答给予了热烈的掌声。我接着说:“是啊,作者此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定睛去数到底有多少人,越数就越——”“吃惊!”我相机请其再读读这段文字,果真在读“一、二、三、四、五、六”的时候,他朗读的声音越来越大,朗读的速度越来越快,读毕又一次博得大家的掌声。
我终于明白,课堂上放手给学生,还他们一片广阔的天地,他们会给我们无限可能的精彩。放手,源于对学生最诚挚的爱。只有本着对“生命自由”的渴望,带着满腔的真爱与宽容,才能倾听到学生自由的呼吸声。
(作者单位:南京市宇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