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一绝:合阳提线木偶戏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吃踅面不看线,不算到了合阳县”,合阳人都这么说。线,即合阳线偶,“起于汉而兴于唐,盛于明清”,是目前我国木偶戏中历史最长的。合阳线偶团目前也是长江以北惟一的提线木偶剧团。陕西东府俗谚云:“同朝的影子合阳的线,二华的曲子人爱看”。提线木偶戏在合阳民间俗称“线戏”、“线猴戏”、“线胡戏”或“小戏”,1957年后为了和搬上大舞台由人扮演的大戏相区别,一度曾称为“线腔戏”。它历史悠久,音乐、唱腔、剧目、偶人造型都别具一格,是我国傀儡戏中的古老剧种之一。
  线偶戏也叫“傀儡戏”,木偶似人,而又被人操纵,所以称之傀儡。唐玄宗就曾有《吟傀儡》一诗:“刻木牵丝一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舞罢寂无事,犹似人生一梦中。”
  将别人玩弄于手掌之中的“哲学”,是不是出自这里,我不知道,但我却深为中国人如此别致的娱乐方式所感慨。
  提线技巧众人赞
  提线,是合阳线偶戏的主要表演方式,也是线偶戏的灵魂与精髓所在。演出时,木偶为台上主角,艺人则藏身幕后,通过提线来操纵木偶。根据角色的不同,每个偶人(偶人通高80-90厘米,重3-5公斤)身上分别带有偶线五到十余根不等。艺人巧妙地运用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方法,赋予木偶以生命,动作栩栩如生,犹如活人。这提线的技巧,可不是三五年能够取得下来的。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合阳线偶戏涌现出不少提线高手,群众编了许多顺口溜来赞扬他们的真本事、奇本事:
  六六子本事没法学,生旦净丑能提活。
  高郎儿,提得谄,对台戏才把功夫显。能吹胡子能瞪眼,能踢纱帽把单翅儿闪。
  升庆提线本领高,旦娃出来像水上漂。碎脚儿一步一步跷,前后左右会甩梢。
  不管生旦净丑,唯有棣娃子拿手。抬桌子,挪靠子,当场变脱袄撂帽子。
  谋儿、良儿再暴牙,提线算个全挂挂。
  提靠甲戏有能人,灭不下黑池王相银。
  忠绪提线算能能,登过报还进过京。
  这“傀儡”也被当地人称作“葫芦”
  这“傀儡”也被当地人称作“葫芦”。可能因为葫芦里有宝,别有一番神奇。
  那些蓝眼睛、大鼻子的老外对“葫芦”颇感兴趣,多次前来探访。一方面是想看看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另一方面则是咀嚼我们中华的历史,我们的文化。
  “葫芦”的制作很讲究,最难的就是偶头的雕刻。偶头多用当地最好的柳木雕成,民间称“柳木”。干燥、打磨后,再用白、黄、绿、黑等色,在掌心大的木偶面部勾画成各种脸谱,生旦净丑,各显风流。
  偶人一般都装有机关,眼睛能左右摆动,能张嘴、能动眉,有的甚至还能喷火。
  遗憾的是,合阳县能刻偶头的目前仅剩两人。
  今年55岁的鲁兆兴就是其中之一。1973年鲁兆兴便进县线偶团从事团画布景,跟一些老艺人学刻偶头。“雕一个头,连雕带粉,得3天时间,这里面细节太多了!”他感叹道:“合阳县几乎没人会做了。老偶头的雕刻是合阳的独特,是老风格,决不能丢!”
  合阳人的线偶情结
  老艺人们说,过去好多人都是听线戏,而不是看木偶。因为线偶戏的音乐非常独特,既能表现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又能表现柔情似水般的委婉细腻。他们甚至是脊背朝着舞台,闭着眼听音乐。那艺人的功夫也真是厉害,没有扩音,一唱起来,几里路都传得过去。
  清乾隆之后,合阳线偶戏进入鼎盛时期,单合阳一县就有五六十个民间班社。就连一个仅有20多户人的小村落,也都有自己的线偶戏班社。
  著名线戏艺人六八儿(王武汉)去世已有多半个世纪,但合阳人还是不能忘记他和他的艺术,在民间流传着不少他的故事。据说当年他在徐水沟北的同家庄地区演出时,声情并茂的唱腔不知迷住了多少人。当时流传着一句话,说是“宁吃六八儿屙下的,不吃凉粉柞下的”;还有一段民间歌谣是这样说的:
  儿容貌好哭声难学,
  引诱了三池村多少婆娘。
  媳妇不擀面,
  姑娘不扫院,
  伙计不垫圈。
  给他六八儿哥做下一双鞋,
  可不知再来不来!
  由此可见其艺术的魅力。
  那时的班社演出和现在剧团演出不一样。我啥都不会演,但我可以买一套戏箱,自己做老板,然后再找拉皮弦胡的,提线的……挣的钱大家分,就跟现在的股份制一样。
  线偶戏艺人也都是半农半艺、亦农亦艺,农闲演戏,农忙种地。按老的习俗,当戏子是不能上坟、进祖宗祠堂的,因为你是下九流,伤风败俗,但合阳线偶戏的艺人不受这个约束。
  合阳线偶戏过去不只流传于渭北,在晋西南和河南的灵宝一带都极受欢迎。
  据了解,清朝光绪年间,合阳线偶戏还曾赴京演出。1955年,合阳线偶戏又赴中南海作了汇报演出。
  艺人们当时又是激动,又是胆怯,都不敢看下面坐的都有哪些领导。演出结束后,每位艺人一份纪念品,发的是一张毛主席站在天安门上的照片,还有一枚纪念章。线偶戏的“政治”地位一夜间大为提高。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合阳线偶戏也受到极大的冲击和挑战,传承一度面临濒危境地。2006年,合阳木偶戏被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政府开始大力扶持。在政府的支持下,合阳木偶戏的艰难状况也得到根本改善。老艺人们都说,他们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世界人民都能看到合阳线偶戏的精妙艺术。
其他文献
陕西“面花之镇”大荔县阿寿村制作的各种“花馍”,相传是古代金石礼品演化的产物,是流行于黄河流域麦产区的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当地能工巧匠以面团的可塑性为基础结合传统民间故事创造出与民俗生活紧紧相关的造型艺术,质朴大方人见人爱,从清朝盛行至今。  每年“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庙会的日子,村民们都要提前三五天,靠巧手揉捏有关纪念药王孙思邈的面花,如药王洞、药葫芦、花轿、蜗牛山、药王戏楼、牌楼、狮
期刊
[摘 要]山茱萸与吴茱萸不同科、属,并非一个家族。吴茱萸叶和果具腺点含挥发性油,成为杀菌驱虫、逐寒祛风、去秽辟邪的材料,因而与重阳结缘;山茱萸不具此特点,不为重阳所用。吴茱萸本是茱萸所产地域的专指,与茱萸同义;古代医书和重阳诗词文章中所述茱萸乃吴茱萸,绝非山茱萸。食茱萸与吴茱萸同科异属是近亲,有类似特点和性质,唐以前两者并无严格区分。史载吴茱萸分布北沿曾达北纬39度线,有无吴茱萸或山茱萸要看当时情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舞蹈和音乐密不可分的关系及提高舞蹈者素质两方面说明了视唱练耳课程在舞蹈专业中的重要性,简单分析了视唱练耳普遍在舞蹈专业中开展得不够好的原因,从而深入的分析舞蹈专业中视唱练耳教学该如何开展和应用的论述。  [关键词]舞蹈 视唱练耳 音乐欣赏 旋律 节奏  一、舞蹈专业中学习视唱练耳的重要性  无论是中国古典舞蹈,中国民间歌舞,还是国外舞蹈,舞蹈和音乐总是紧密相连在一起的。舞蹈是人身体
期刊
苏绣,简单说来就是苏州地方刺绣,它最初起源于苏州吴县一带,后来慢慢发展,如今已遍及常州、无锡、扬州、宿迁等地,是我国四大刺绣之一。  苏绣产生的时间,最早一说是春秋时代。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春秋吴国贵族“绣饰华丽”,日常衣物甚至陈设饰品都用丝绣点缀。据说,三国时代,吴王孙权曾命赵达丞相之妹手绣《列国图》。迄今为止,苏绣可以看到的历史大约在1100年——上世纪70年代出土于苏州的几幅南宋苏绣经袱
期刊
[摘 要]合唱起声是完成一首合唱作品的关键,是鉴别一个合唱队好坏的重要标准。群众合唱团在起声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痼疾”,鉴于合唱起声训练方面的专项信息资料较少,因此只能是在实践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人制宜,寻求办法,摸索经验,去粗取精,逐步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的起声训练手段。  [关键字]群众合唱 对拍点的预测——跳绳的启示 起声状态准备  群众合唱团在起声上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唱不到点子上”这种现象
期刊
火草,一种生长在山坡、箐沟间的野草。曾作为火镰(击石块取火的器具)取火时的引火物。在西南少数民族服饰的“百花园”中,至今还保存着一种古老而罕见的利用火草织成的衣服,这就是火草褂子,也叫火草衣。其形古朴庄重,美丽大方,加上制作工艺繁琐费时,故而十分珍贵。当地少数民族群众逢年过节或走亲访友,都希望自己能穿上一件火草褂来显示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姑娘出嫁前要织好足够数量的火草布为新郎家每人缝制一套火草衣作为
期刊
从前,客家有个等郎妹,一直等了十六年,才等到了郎(出生)。她不但要操劳家务,还要每晚像抚育孩子般服侍“丈夫”。实在满肚子委屈,半夜三更无法入睡,将苦恼作山歌随口吟唱:  十八娇娇三岁郎,夜夜睡目揽上床。  睡到半夜思想起,唔知系子还系郎。  十八娇娇三岁郎,夜夜屎尿屙满床。  唔系看你爷娘面,三拳二脚踢下床。  谁知这山歌被隔壁叔婆听到了,便唱出山歌劝慰她:  隔壁侄嫂你爱贤,带大老公只几年;  
期刊
一般说来,伦理称呼有直称、间称和他称。直称是当面称呼,间称指人前背后其他场合的间接性称呼,他称指外界对同一对象的不同称呼。江苏启东、海门的沙地人的伦理称呼与国内其他地区十分不同,让人感到非常有趣。  “爷父”分不清  沙地人称父亲为爸爸、阿爸,称母亲为“呒买”(取其音);人前背后称我爷、我爸、我娘、我妈。对于后父,有的称伯,有的称叔,也有的称“寄爷”;后娘称呒妈、呒娘,人后称慢爷、慢娘、后娘。祖父
期刊
抚顺满族剪纸有着200多年的传承历史,具有浓郁的满族文化特色。它以满族萨满文化和满族民俗节日活动为主要表现内容,保存了大量满族民间活态的民俗和丰富的文化,包括满族宗教信仰、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乡风民俗、人生礼俗、花鸟鱼虫等。  抚顺满族剪纸是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心灵手巧的满族民间艺人把见到的、听说的、喜爱的人物、景物等都剪成作品,装饰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满族剪纸始于明代,由于
期刊
[摘 要]美国布鲁范德的《美国民俗学概论》和中国乌丙安的《中国民俗学》是两个国家各自民俗学领域内有广泛影响的基础性学术著作。这两本书从整体上把握民俗事象,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民俗学框架。本文针对这两部概论,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比较:“民俗”及其承担者“民”各自的定义的比较、民俗学研究方法的比较以及整个学术框架的比较,此部分亦涉及两者相似民俗类别的比较。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初步管窥中美民俗学研究的异同和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