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吃踅面不看线,不算到了合阳县”,合阳人都这么说。线,即合阳线偶,“起于汉而兴于唐,盛于明清”,是目前我国木偶戏中历史最长的。合阳线偶团目前也是长江以北惟一的提线木偶剧团。陕西东府俗谚云:“同朝的影子合阳的线,二华的曲子人爱看”。提线木偶戏在合阳民间俗称“线戏”、“线猴戏”、“线胡戏”或“小戏”,1957年后为了和搬上大舞台由人扮演的大戏相区别,一度曾称为“线腔戏”。它历史悠久,音乐、唱腔、剧目、偶人造型都别具一格,是我国傀儡戏中的古老剧种之一。
线偶戏也叫“傀儡戏”,木偶似人,而又被人操纵,所以称之傀儡。唐玄宗就曾有《吟傀儡》一诗:“刻木牵丝一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舞罢寂无事,犹似人生一梦中。”
将别人玩弄于手掌之中的“哲学”,是不是出自这里,我不知道,但我却深为中国人如此别致的娱乐方式所感慨。
提线技巧众人赞
提线,是合阳线偶戏的主要表演方式,也是线偶戏的灵魂与精髓所在。演出时,木偶为台上主角,艺人则藏身幕后,通过提线来操纵木偶。根据角色的不同,每个偶人(偶人通高80-90厘米,重3-5公斤)身上分别带有偶线五到十余根不等。艺人巧妙地运用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方法,赋予木偶以生命,动作栩栩如生,犹如活人。这提线的技巧,可不是三五年能够取得下来的。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合阳线偶戏涌现出不少提线高手,群众编了许多顺口溜来赞扬他们的真本事、奇本事:
六六子本事没法学,生旦净丑能提活。
高郎儿,提得谄,对台戏才把功夫显。能吹胡子能瞪眼,能踢纱帽把单翅儿闪。
升庆提线本领高,旦娃出来像水上漂。碎脚儿一步一步跷,前后左右会甩梢。
不管生旦净丑,唯有棣娃子拿手。抬桌子,挪靠子,当场变脱袄撂帽子。
谋儿、良儿再暴牙,提线算个全挂挂。
提靠甲戏有能人,灭不下黑池王相银。
忠绪提线算能能,登过报还进过京。
这“傀儡”也被当地人称作“葫芦”
这“傀儡”也被当地人称作“葫芦”。可能因为葫芦里有宝,别有一番神奇。
那些蓝眼睛、大鼻子的老外对“葫芦”颇感兴趣,多次前来探访。一方面是想看看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另一方面则是咀嚼我们中华的历史,我们的文化。
“葫芦”的制作很讲究,最难的就是偶头的雕刻。偶头多用当地最好的柳木雕成,民间称“柳木”。干燥、打磨后,再用白、黄、绿、黑等色,在掌心大的木偶面部勾画成各种脸谱,生旦净丑,各显风流。
偶人一般都装有机关,眼睛能左右摆动,能张嘴、能动眉,有的甚至还能喷火。
遗憾的是,合阳县能刻偶头的目前仅剩两人。
今年55岁的鲁兆兴就是其中之一。1973年鲁兆兴便进县线偶团从事团画布景,跟一些老艺人学刻偶头。“雕一个头,连雕带粉,得3天时间,这里面细节太多了!”他感叹道:“合阳县几乎没人会做了。老偶头的雕刻是合阳的独特,是老风格,决不能丢!”
合阳人的线偶情结
老艺人们说,过去好多人都是听线戏,而不是看木偶。因为线偶戏的音乐非常独特,既能表现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又能表现柔情似水般的委婉细腻。他们甚至是脊背朝着舞台,闭着眼听音乐。那艺人的功夫也真是厉害,没有扩音,一唱起来,几里路都传得过去。
清乾隆之后,合阳线偶戏进入鼎盛时期,单合阳一县就有五六十个民间班社。就连一个仅有20多户人的小村落,也都有自己的线偶戏班社。
著名线戏艺人六八儿(王武汉)去世已有多半个世纪,但合阳人还是不能忘记他和他的艺术,在民间流传着不少他的故事。据说当年他在徐水沟北的同家庄地区演出时,声情并茂的唱腔不知迷住了多少人。当时流传着一句话,说是“宁吃六八儿屙下的,不吃凉粉柞下的”;还有一段民间歌谣是这样说的:
儿容貌好哭声难学,
引诱了三池村多少婆娘。
媳妇不擀面,
姑娘不扫院,
伙计不垫圈。
给他六八儿哥做下一双鞋,
可不知再来不来!
由此可见其艺术的魅力。
那时的班社演出和现在剧团演出不一样。我啥都不会演,但我可以买一套戏箱,自己做老板,然后再找拉皮弦胡的,提线的……挣的钱大家分,就跟现在的股份制一样。
线偶戏艺人也都是半农半艺、亦农亦艺,农闲演戏,农忙种地。按老的习俗,当戏子是不能上坟、进祖宗祠堂的,因为你是下九流,伤风败俗,但合阳线偶戏的艺人不受这个约束。
合阳线偶戏过去不只流传于渭北,在晋西南和河南的灵宝一带都极受欢迎。
据了解,清朝光绪年间,合阳线偶戏还曾赴京演出。1955年,合阳线偶戏又赴中南海作了汇报演出。
艺人们当时又是激动,又是胆怯,都不敢看下面坐的都有哪些领导。演出结束后,每位艺人一份纪念品,发的是一张毛主席站在天安门上的照片,还有一枚纪念章。线偶戏的“政治”地位一夜间大为提高。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合阳线偶戏也受到极大的冲击和挑战,传承一度面临濒危境地。2006年,合阳木偶戏被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政府开始大力扶持。在政府的支持下,合阳木偶戏的艰难状况也得到根本改善。老艺人们都说,他们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世界人民都能看到合阳线偶戏的精妙艺术。
线偶戏也叫“傀儡戏”,木偶似人,而又被人操纵,所以称之傀儡。唐玄宗就曾有《吟傀儡》一诗:“刻木牵丝一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舞罢寂无事,犹似人生一梦中。”
将别人玩弄于手掌之中的“哲学”,是不是出自这里,我不知道,但我却深为中国人如此别致的娱乐方式所感慨。
提线技巧众人赞
提线,是合阳线偶戏的主要表演方式,也是线偶戏的灵魂与精髓所在。演出时,木偶为台上主角,艺人则藏身幕后,通过提线来操纵木偶。根据角色的不同,每个偶人(偶人通高80-90厘米,重3-5公斤)身上分别带有偶线五到十余根不等。艺人巧妙地运用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方法,赋予木偶以生命,动作栩栩如生,犹如活人。这提线的技巧,可不是三五年能够取得下来的。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合阳线偶戏涌现出不少提线高手,群众编了许多顺口溜来赞扬他们的真本事、奇本事:
六六子本事没法学,生旦净丑能提活。
高郎儿,提得谄,对台戏才把功夫显。能吹胡子能瞪眼,能踢纱帽把单翅儿闪。
升庆提线本领高,旦娃出来像水上漂。碎脚儿一步一步跷,前后左右会甩梢。
不管生旦净丑,唯有棣娃子拿手。抬桌子,挪靠子,当场变脱袄撂帽子。
谋儿、良儿再暴牙,提线算个全挂挂。
提靠甲戏有能人,灭不下黑池王相银。
忠绪提线算能能,登过报还进过京。
这“傀儡”也被当地人称作“葫芦”
这“傀儡”也被当地人称作“葫芦”。可能因为葫芦里有宝,别有一番神奇。
那些蓝眼睛、大鼻子的老外对“葫芦”颇感兴趣,多次前来探访。一方面是想看看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另一方面则是咀嚼我们中华的历史,我们的文化。
“葫芦”的制作很讲究,最难的就是偶头的雕刻。偶头多用当地最好的柳木雕成,民间称“柳木”。干燥、打磨后,再用白、黄、绿、黑等色,在掌心大的木偶面部勾画成各种脸谱,生旦净丑,各显风流。
偶人一般都装有机关,眼睛能左右摆动,能张嘴、能动眉,有的甚至还能喷火。
遗憾的是,合阳县能刻偶头的目前仅剩两人。
今年55岁的鲁兆兴就是其中之一。1973年鲁兆兴便进县线偶团从事团画布景,跟一些老艺人学刻偶头。“雕一个头,连雕带粉,得3天时间,这里面细节太多了!”他感叹道:“合阳县几乎没人会做了。老偶头的雕刻是合阳的独特,是老风格,决不能丢!”
合阳人的线偶情结
老艺人们说,过去好多人都是听线戏,而不是看木偶。因为线偶戏的音乐非常独特,既能表现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又能表现柔情似水般的委婉细腻。他们甚至是脊背朝着舞台,闭着眼听音乐。那艺人的功夫也真是厉害,没有扩音,一唱起来,几里路都传得过去。
清乾隆之后,合阳线偶戏进入鼎盛时期,单合阳一县就有五六十个民间班社。就连一个仅有20多户人的小村落,也都有自己的线偶戏班社。
著名线戏艺人六八儿(王武汉)去世已有多半个世纪,但合阳人还是不能忘记他和他的艺术,在民间流传着不少他的故事。据说当年他在徐水沟北的同家庄地区演出时,声情并茂的唱腔不知迷住了多少人。当时流传着一句话,说是“宁吃六八儿屙下的,不吃凉粉柞下的”;还有一段民间歌谣是这样说的:
儿容貌好哭声难学,
引诱了三池村多少婆娘。
媳妇不擀面,
姑娘不扫院,
伙计不垫圈。
给他六八儿哥做下一双鞋,
可不知再来不来!
由此可见其艺术的魅力。
那时的班社演出和现在剧团演出不一样。我啥都不会演,但我可以买一套戏箱,自己做老板,然后再找拉皮弦胡的,提线的……挣的钱大家分,就跟现在的股份制一样。
线偶戏艺人也都是半农半艺、亦农亦艺,农闲演戏,农忙种地。按老的习俗,当戏子是不能上坟、进祖宗祠堂的,因为你是下九流,伤风败俗,但合阳线偶戏的艺人不受这个约束。
合阳线偶戏过去不只流传于渭北,在晋西南和河南的灵宝一带都极受欢迎。
据了解,清朝光绪年间,合阳线偶戏还曾赴京演出。1955年,合阳线偶戏又赴中南海作了汇报演出。
艺人们当时又是激动,又是胆怯,都不敢看下面坐的都有哪些领导。演出结束后,每位艺人一份纪念品,发的是一张毛主席站在天安门上的照片,还有一枚纪念章。线偶戏的“政治”地位一夜间大为提高。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合阳线偶戏也受到极大的冲击和挑战,传承一度面临濒危境地。2006年,合阳木偶戏被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政府开始大力扶持。在政府的支持下,合阳木偶戏的艰难状况也得到根本改善。老艺人们都说,他们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世界人民都能看到合阳线偶戏的精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