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读写课教学思路初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着力培养的两种能力。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会以阅读课和写作课两种单独的课型来实现对学生某一种能力的培养,即阅读课“单打”阅读,写作课“独斗”写作,将阅读和写作两种能力割裂开来。但是,“读写不分家”,两者本是相辅相成,互为所用,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将其分裂成两条没有交点的平行线,显然是不恰当的。那么如何在一节语文课中同时兼顾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呢?我们不妨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读写课这种课型,即运用课本或其他阅读材料上的具有典型写作指导意义的阅读文本,通过细致解读来深度挖掘其作为写作示范的价值点,从而实现对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综合培养,提高教学的效率。那如何设计一节具有实效性的读写课呢?笔者认为可以按以下的教学思路来进行设计。
  首先。我们必须理清本节读写课的教学重点。所谓读写课,当然是读写兼顾。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在课堂上两者必须得并驾齐驱,平分秋色呢?事实上,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每一节语文课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教学重点,课堂教学的环节始终围绕着这个教学重点来推进。而读写课的教学,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应该落在写作指导上,它的最终诉求是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文本阅读是写作指导的基础和铺垫,写作指导是文本阅读的目的和归宿,即“读为写之始,写为读之终”。所以整个读写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应该始终围绕着写作指导这个核心来进行,对文本的解读应该是从其写作指导的价值点人手。如果只是在常规的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入学生仿写或续写等类似的写作活动设计,那就不能算作是一节真正的读写课。
  其次,要根据写作指导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教学篇目。不是任何一篇文章都可以成为读写课的教学素材,只有那些在写作层面上具有典范指导意义的文章才能承担读写课的教学任务。而文章的选择又与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落实的某个写作能力训练点有密切关系。比如要指导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运用事实论据的方法,周国平先生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它既是一篇思想性很强的文章,同时也是一篇结构严谨论证严密的典范议论文,特别是在议论文事实论据的运用上具有很好的示范性,它非常直观地展现了举例论证的四个注意点,即文章举例所选取事例的典型性,多角度选择事例,事例的叙述要紧扣论点突出重点,运用简要的分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所以,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课堂写作指导的教学点,精选阅读文本,精研文本的写作示范价值,寻求教学点和文本最佳的结合点。
  再次,要從精选的文本中提炼出提纲式或要点式的写作指导方法。在读写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到所选择的阅读文本的写作示范价值是什么,更应该引导学生从中归纳出于教学点相契合的写作方法要点,这实际上是一个将文本阅读与写作经验紧密勾连的过程。比如在《事事关心》一文中,就可以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出一个议论文的常用模式——“引——议——联——结”,即“开头引出中心论点,接下来运用多种论证方式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然后联系实际问题,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模式就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议论文写作框架,更具有示范性。叶圣陶曾说:“教材无非就是个示例。”如果能对示例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归结出学生能学以致用的写作方法,那就是对阅读文本价值的提升。
  最后,教师在课后要对学生的课堂写作给与及时的效果跟踪和情况反馈,根据学生写作实践中反映出来的共性问题来指导后一阶段的教学。因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存在个体性差异,一节读写课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达到教师所期望的一致水平。所以,对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的不同的学习效果,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层次进行后续教学。
  当然,如何上好一节读写课,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它有待于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更新丰富,最后形成成熟的教学模式。每一位教师面对的教学实际情况不一样,采取的环节设计也会有所差别。但是,笔者相信,不论怎样的环节设计,都必须遵从对文本解读的一般规律和写作指导方法的基本策略,如果能从整体上把握读写课的教学思路,那么我们既能做到万变不离其宗,又能做到举一反三,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智慧和乐趣。在读写课的课堂上,面对一篇阅读文本,学生既能以读知其妙处,又能以写得其要领,真正实现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双重提高,这就是读写课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其他文献
【摘要】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谈,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尽可能地宽容他的过错,艺术地引导他改正错误。用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来对待学生行为的反复,采用赏识教育转化他。  【关键词】尊重;宽容;赏识    陈某某,出生于1995年2月,个子一米七八,五观端正,皮肤黝黑,脾气暴躁,极易冲动,无组织纪律观念,不服管教,多次与老师冲突,还会欺负同学,受过记过处分,被“誉”为全校最难教育的一学生,智
多媒体因它具有“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特点,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地域上的限制,扩展了教学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审美体验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课体课件与传统投影仪、录音机等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影视效果,直观形象,情境逼真,而学生天性活泼、好动、率直,容
[摘要]物理文化在物理教师中成为一个热门的概念,物理文化概念的提出和研究对中职物理教育有哪些启示尚需进一步探讨。从学生意志、情感、思维等几方面分析了困难生的成因,并提出了强化目的教育,培养师生情感,增强困难生参与意识等相应的解决方法,旨在为中职物理困难生的防止和转化探索一条可行之道。  [关键词]中职物理 物理文化 教学问题    一、物理文化对物理教学的意义    物理教育本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活动
【摘 要】引人入胜的导入能使教学内容,以新鲜活泼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为整个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导入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 导入 兴趣    英语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作为英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天性,启迪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作为一名老师,怎样让学生喜欢我的课堂?怎样让学生一开始就快
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始终是难中之难。每次布置作文,学生不是唉声叹气,便是呆若木鸡,一脸茫然,很少有喜形于色的。教师每次批阅作文,总会觉得沉闷无聊,千篇一律的作文模式经常让人提不起批阅兴趣。学生作文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关键在哪儿呢?    一、学生在写作中得不到愉悦的享受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烂漫的童年,少年生活,都有自己的亲情、友情。有自己的梦想、希望。写作可以抒发感情,让思想在笔端自由
所谓超重与失重是指物体在非平衡状态下运行时,出现了物体自身所受到的重力与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或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不等,即物体的“视重”发生变化的现象。值的注意的是,物体不论是发生了超重还是发生了失重,其自身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并没有改变。在中学物理学中所提及的超重与失重问题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加速或减速运动时所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  物体在竖直方向运动时,若加速度方向向上,则物
美育是指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人们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正确地分析、看待周围的事物,增强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学校实施美育,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认识力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需要,是培养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需要。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发展阶段,较容易接受各种教育影响,可塑性极强。我们要关心学生的成长,抓住小学生这一有利的人生阶段,在加强政治思想教
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宗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自主创新学习,关注差异,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的收获。  教学目标:掌握投掷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培养安全锻炼意识;发展速度、耐力、灵敏等运动素质和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等健康素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主动参与的运动态度,增强自尊和自信。  教学内容:抓手指——排头抓排尾——投远、投高、投准——放松操  设计思路:投掷作为发
[摘要]语文教师应从退出课堂“主人”的角色,树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观,运用“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能,把爱心、微笑、激励带进课堂,形成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格调,营造一种民主愉悦的氛围,才能保护一颗颗“芳心”,迎来“桃李闹春风”的灵动课堂。  [关键词]主体地位 激发兴趣 激活思维 灵动课堂    每次接手新的班级都会面临这样的困惑: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之后,班级只有极少的几位同学举
【摘 要】从市优质课中体会到,电教手段在教学应用当中,切不可简单的将整堂课都用课件来演示,必须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才能使得电教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关键词】电教 多媒体 常规 多样化    当今中国教育界,耳熟能详的一个词,就是素质教育,而实施素质教育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开拓创新的新型教师。电教手段的介入,使得传统的常规教学开始更新换代,其中,由于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