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155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师应从退出课堂“主人”的角色,树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观,运用“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能,把爱心、微笑、激励带进课堂,形成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格调,营造一种民主愉悦的氛围,才能保护一颗颗“芳心”,迎来“桃李闹春风”的灵动课堂。
  [关键词]主体地位 激发兴趣 激活思维 灵动课堂
  
  每次接手新的班级都会面临这样的困惑: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之后,班级只有极少的几位同学举手,大多数学生不再愿意发言,更谈不上质疑发问。
  从心理学的角度探寻个中缘由,可能是面对新的同学以及新的班集体,许多学生有一种内在的拘谨,不敢在公开场合表现自我,担心自己初次表现的失当会在老师同学面前丢面子,但是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学方法有关。
  当代教学理论认为:尽管教学是教与学统一的过程,但是事实上,教师教的过程,学生未必在学,即使在学,很可能是被动地学,低效甚至无效地学。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如何让课堂教学的水“活”起来,构建灵动高效的语文课堂?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
  
  一、摒弃传统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成功的课堂,是师生相互合作共同创造出来的,是师生交往的结晶。语文教师应该以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展现语文课的魅力,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任作为首要任务。要敢于摒弃那种教师独霸讲台,课堂毫无生气的沉闷局面。“要增强语文课堂教学中生命意识”,“让生命涌动”。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知识的探索、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达到最佳状态。
  李镇西老师说:“阅读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能否以学生的疑问开始课堂教学,让老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一堂好的语文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会多少。
  在语文教学中,我始终警示自己恪守这样的准则:只要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老师绝对不多讲一只要是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能掌握的,老师就努力引导让学生自行掌握,而不越俎代庖。遇到学生思考出现障碍时,我尽量指点一条路,让学生循此路去探索思考,给予学生一点启示,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去拓展知识,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地去实践运用。
  
  二、拉近师生关系,增强课堂参与信心
  
  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自由、宽松、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怎样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信心呢?
  首先应与学生关系靠近,走进教室总是面持微笑,温文而雅,平等善待每一个学生,刚开始便给学生留下和蔼可亲的印象。
  第二步便循循善诱,鼓励他们敢于回答问题,讲述其重要性。没有人主动回答那是笔者常遇之事,开始提些易于回答的问题,挑一些平时胆大的后进生回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后进生的回答得到肯定后,那些成绩好的心中自然有一股压力,正是这一股压力使他们跃跃欲试的心得以爆发。
  第三步促使学生自己敢于举手,当然这需要教师良好的引导,包括课外与学生谈心,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鼓励个别举手,以点带面,使学生逐渐形成敢于举手的风气。
  
  三、运用提问艺术,诱发发言积极性
  
  首先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在起始课上,我说:“我有一个相当容易的问题,任何人都能答得出,谁能自愿站起来。”学生个个诧异,面面相觑。有的提出来问是什么问题,但还是没有人敢答,经过再三的诱导,请学生相信老师,此时有一些学生忍耐不住试探性地举起了手,得到的问题是出乎意料的简单,如“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是什么”等之类的问题,使学生恍然大悟。这时便反问“我说的话你们信不信呀?”学生们皆笑着点了头。反复几次,师生之间逐步建立了信任关系。
  第二步就是提出与课堂相关的问题,教师请学生举手之前阐明这个问题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让那些有能力的同学挑战了容易的试试难点的,让学生自愿钻进“陷阱”中去,阐述自己的观点。如上《最后一课》时,有的同学便讲出韩麦尔先生不应当上那最后一课,国家将要灭亡了,要讨论的是救国之道而不能是顺应天命。当然这不能说是错误的说法,也有学生的道理。
  学生逐渐在一种充满悬念的气氛下学习,学生也明白了这种提问方式对学生自己自身发展的好处,教师激励学生敢于挑战,勇于挑战。学生尝到了敢于挑战后的成功滋味。整个课堂气氛时而紧张,时而活跃,总是让学生带着新鲜感学完一堂语文课,这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迈上关键的一步。
  
  四、培养问题意识,激活学生思维
  
  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问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难能可贵的能力。
  营造氛围,让学生敢问。教师与学生角色平等,与学生距离拉近,师生互动,允许学生“出错”,例如:教师对学生的提问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拓展渠道,让学生会问。我曾组织各小组进行提问题比赛,看谁的问题提的好且又能难得住对方,因此同桌或前后间的学生进行讨论,深挖课文內涵,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经过训练,学生初步掌握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后,不再只是以非难倒对方不可为目的了。
  精心组织,让学生善问。为了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让他们在解决新问题中再提出实际问题,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丰富的问题和情境。
  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垄断走向民主与平等,这是新课程新理念的追求。语文教师应从退出课堂“主人”的角色,树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观,运用“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能,把爱心、微笑、激励带进课堂,形成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格调,营造一种民主愉悦的氛围,才能保护一颗颗“芳心”,迎来“桃李闹春风”的灵动课堂。
其他文献
【摘要】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运动形式有密切关系。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从不同运动形式的供能特点出发,分析在不同运动形式下。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特征。揭示运动性疲劳与运动形武的关系这对于加快疲劳的消除,提高训练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运动性疲劳;运动形式;关系;供能系统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运动训练中的运动形式有密切关系。研究在不同运动形式下,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对于加快疲劳的消除,提高竞技能
一、个案基本资料    麦某某(在文中的叙述,简称“麦”),14岁,男,现就读于佛山市启聪学校。    二、问题行为概述    偷拿别人的东西:趁别人不在的时候翻别人的书包,喜欢的拿走;偷拿别人吃的东西,拿到后迅速吃完;偷偷把别人的东西藏起来,如鞋子等。  说谎:做了坏事或错事后,从不承认自己是自己,都说是别人做的。就是当场被抓到,也说是别人叫做的。  过度饮食:每次午饭都要用别人的饭盒拿多一份饭
【摘要】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谈,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尽可能地宽容他的过错,艺术地引导他改正错误。用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来对待学生行为的反复,采用赏识教育转化他。  【关键词】尊重;宽容;赏识    陈某某,出生于1995年2月,个子一米七八,五观端正,皮肤黝黑,脾气暴躁,极易冲动,无组织纪律观念,不服管教,多次与老师冲突,还会欺负同学,受过记过处分,被“誉”为全校最难教育的一学生,智
多媒体因它具有“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特点,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地域上的限制,扩展了教学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审美体验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课体课件与传统投影仪、录音机等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影视效果,直观形象,情境逼真,而学生天性活泼、好动、率直,容
[摘要]物理文化在物理教师中成为一个热门的概念,物理文化概念的提出和研究对中职物理教育有哪些启示尚需进一步探讨。从学生意志、情感、思维等几方面分析了困难生的成因,并提出了强化目的教育,培养师生情感,增强困难生参与意识等相应的解决方法,旨在为中职物理困难生的防止和转化探索一条可行之道。  [关键词]中职物理 物理文化 教学问题    一、物理文化对物理教学的意义    物理教育本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活动
【摘 要】引人入胜的导入能使教学内容,以新鲜活泼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为整个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导入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 导入 兴趣    英语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作为英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天性,启迪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作为一名老师,怎样让学生喜欢我的课堂?怎样让学生一开始就快
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始终是难中之难。每次布置作文,学生不是唉声叹气,便是呆若木鸡,一脸茫然,很少有喜形于色的。教师每次批阅作文,总会觉得沉闷无聊,千篇一律的作文模式经常让人提不起批阅兴趣。学生作文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关键在哪儿呢?    一、学生在写作中得不到愉悦的享受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烂漫的童年,少年生活,都有自己的亲情、友情。有自己的梦想、希望。写作可以抒发感情,让思想在笔端自由
所谓超重与失重是指物体在非平衡状态下运行时,出现了物体自身所受到的重力与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或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不等,即物体的“视重”发生变化的现象。值的注意的是,物体不论是发生了超重还是发生了失重,其自身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并没有改变。在中学物理学中所提及的超重与失重问题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加速或减速运动时所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  物体在竖直方向运动时,若加速度方向向上,则物
美育是指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人们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正确地分析、看待周围的事物,增强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学校实施美育,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认识力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需要,是培养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需要。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发展阶段,较容易接受各种教育影响,可塑性极强。我们要关心学生的成长,抓住小学生这一有利的人生阶段,在加强政治思想教
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宗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自主创新学习,关注差异,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的收获。  教学目标:掌握投掷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培养安全锻炼意识;发展速度、耐力、灵敏等运动素质和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等健康素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主动参与的运动态度,增强自尊和自信。  教学内容:抓手指——排头抓排尾——投远、投高、投准——放松操  设计思路:投掷作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