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归来

来源 :中国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jniho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比同期上映的影片,《泰坦尼克号》票价仍略高,但在许多大城市,各大影院黄金时段和IMAX巨幕仍一票难求。人们仿佛再次看到了15年前的盛况,似乎在怀旧的光环笼罩下,心甘情愿地被詹姆斯·卡梅隆再次赚去大把的银子和眼泪
  相信很多人都依然清晰地记得,1998年在全球刮起的那场《泰坦尼克号》风暴。就像当年的《飘》一样,这部影片奇迹般地卖座使它成为好莱坞20世纪末的象征,好莱坞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也由此成功登上了世界商业电影的最高峰。
  该片于1997年12月19日正式在全球各地上映,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为当时电影史上第一昂贵的电影,全球票房收入为18亿3,540万美元(北美地区为6亿美元,中国3.6亿人民币),并保持电影票房收入排行第一位,是随后12年来最卖座的电影。时至今日,其仍位居全球及北美地区历史单部影片票房第二,仅次于卡梅隆其后所执导的另一部影片——2010年1月26日上映的《阿凡达》。但若考虑通货膨胀因素,《阿凡达》的票房还差一大截。
  现在,国内很多电影公司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仍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部电影是进口片票价最高的一部,但高票价显然没有挡住观众的热情,并且越演越火,放映了一个月,到后面人都不见少,一天的票房可以拿到几十万,堪称奇迹。”当时刚刚有了数码立体声的长沙电影城,就凭借这部电影拿下了将近六百万的票房。
  15年后,恰逢泰坦尼克号处女航第100周年,卡梅隆重新把该片做成3D版,再度引起全球影迷的追捧。
  3月28日,卡梅隆最新力作《3D泰坦尼克号》正式在伦敦首映。戴着特制的眼镜,观众们可以更加逼真地看到巨轮撞到冰山的画面。这是一贯的好莱坞风格,电影更加形象地描绘出巨大的冰山逼近“永不沉没”的巨轮,同时,“票房的巨轮”再次起航,成就了另一个“永不沉没”的奇迹……
  王者归来
  立体技术的出现,让观众获得更大的视觉享受,由此也带动了电影票房的井喷。2010年,好莱坞3D巨制《阿凡达》在全球票房大卖——总票房超过20亿美元,于是这一年被称为“3D电影元年”。在中国内地,《阿凡达》的总票房超过2亿美元,成为除美国本土外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阿凡达》在全球票房大获成功,让好莱坞看到了赚钱的门道,因此好莱坞的宣言是“让电影立体起来”,“展望未来影坛,请先戴好立体眼镜”。
  2011年5月21日,派拉蒙影业连同二十世纪福克斯影业、狮门影业三方正式对外宣布,卡梅隆的传世名作《泰坦尼克号》将以3D修复版的全新面貌在2012年4月6日重新与观众们见面。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迎来了处女航,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驶往美国纽约,在4月14日凌晨撞上冰山,大船沉没,造成了1,500人丧生的惨剧,3D版电影的上映时间刚好是该事件100周年的纪念。
  这部电影使影史上最卖座巨片的纪录一直保持了12年,在2009年被《阿凡达》所打破,但其创造的蝉联15周北美票房冠军的纪录至今仍无人撼动。
  如今,这部历史上第二卖座的电影又穿上3D的外套回来圈钱了,观众会心甘情愿走进电影院吗?答案显而易见,这个回炉加热的银幕巨无霸,在登陆将近一个月后,仍能保持高上座率。公映27天时,其总票房已高达9.415亿,距离10亿大关已然只有一步之遥。
  对此,卡梅隆说:“已经有整整一代人没有在电影院中观看过《泰坦尼克号》了,经过数码修复以及工程浩大的3D转制,电影将呈现出前所未见的风貌,在保持了原有的感情之外,画面将更具有震撼力。”
  虽然3D版的《泰坦尼克号》是旧颜新装、重新回炉,但它的魅力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反而勾起很多影迷的回忆热潮,这也是这部电影在内地重映依然如此火爆的原因。相比同期上映的影片,其票价仍略高,但在许多大城市,各大影院黄金时段和IMAX巨幕仍一票难求。人们仿佛再次看到了15年前的盛况,似乎在怀旧的光环笼罩下,心甘情愿地被詹姆斯·卡梅隆再次赚去大把的银子和眼泪。
  有网友调侃,“哥看的不是3D,而是青春”。对于70后80后来说,这是一场怀旧的盛宴,而对于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90后来说,却是补课的机会。
  外企高管刘小姐表示,“当年看这部电影时我还在上大学,全宿舍的人一起去看,边看边哭,看完后还买碟在家里看,看了一遍又一遍。现在,当初的朋友大都天各一方、各自成家立业了,前几天,去看了3D版的,触动非常大,不仅因为影片,同时也是对当初少女情怀的怀念。”
  从事媒体工作的孟先生说,“当初父母们赶着看2D版的时候,我还小,没赶上,如今可算是赶上这拨了。看过之后,只能说不虚此行。”
  中国这块大蛋糕
  事实上,中国在2011年就迎来了3D电影的井喷。这一年中国内地上映的3D电影超过了30部——其中14部票房过亿元,总票房超过人民币50亿元,几乎是2010年的两倍,约占全年票房的40%,成为托起130亿票房的最大功臣。
  “15年前陪你一起看《泰坦尼克号》的人在哪里”,微博上的情感营销成功吸引了广大的中国观众,又一场票房风暴再次袭来。3D版《泰坦尼克号》自4月10日登陆中国内地影院以来,每天都在加场,票房屡传捷报,首日7,300万,两天轻松过1亿2千万,三天1亿8千万,截至4月16日,该片中国票房正式突破5亿元,一举超越1998年上映时的总票房,再创新的票房奇迹。有网友表示,“不淡定了,不淡定了,中国观众对《泰坦尼克号》的情怀将带着这艘大船的票房直接奔10亿而去。”就连媒体大鳄默多克都亲自祝贺《泰坦尼克号》在中国取得票房佳绩,并大幅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卡梅隆也兴奋地说:“在中国我们两天就赚了两千多万美元。”
  由于影片在内地票房十分火爆,也引起了好莱坞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的再度关注。为此,大导演卡梅隆已确定将赶赴北京,为影片庆功。
  那么,《泰坦尼克号》华丽转身,从2D到3D,赚足了眼泪与银子的背后,成本又是多少呢?导演卡梅隆曾表示,此番改制3D,每个分镜头都经过了重新设计和考虑,三百多位工程师用了一年多时间才完成,花费超过1,800万美元。那么如果以在中国10亿元票房来计算,3D版《泰坦尼克号》在中国市场将有望获得900%的溢价收益。   这是一个多么精彩的华丽转身!
  该片引进方负责人蒋选斌对此非常意外:“这部电影现在在中国15个城市的主要排片量已经超过45%,第一天的票房就有七千多万,这部电影最高票房肯定诞生在中国,这个毫无疑问。”他表示,“不是没有估计到它的影响力,但是没有估计到它会一片独大。”蒋选斌预测,这将会启发更多好莱坞片商针对中国“将3D进行到底”:“这一个市场就可以赚很多钱,所以我认为他们会将3D进行到底,那些适合转换成3D的经典大片,可能在未来三年内推出很多。”
  业内负责人表示,在此之前,无论是《阿凡达》还是《变形金刚3》,虽然都曾在中国疯卖,但票房成绩与美国本土还有差距,“这次我们一口气把它们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好莱坞将来在制作投资巨大的影片时,将不得不考虑中国观众的喜好。”
  面对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Imax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葛尔方(Rich Gelfond)曾公开表示,尽管美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但中国已成为电影业最主要的增长源。中国为所有好莱坞大型电影公司提高了影片的全球票房收入。近日,中国提高了引入美国影片的年限额。葛尔方解释道:“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更多的影片输往中国,不管是2D还是3D影片。”
  票房身后事
  事实上,在此次《泰坦尼克号》的复映热潮中,很多观众并不认可《泰坦尼克号》的3D效果,认为远不及导演卡梅隆此前的作品《阿凡达》,但公认的是,影片宏大壮观的视听效果依然令人叹为观止,没有显出陈旧过时,《泰坦尼克号》仍属于只有在影院观影条件下才能领略其视听魅力的“超级大片”。而另一方面,中国的票房高居不下,并非完全源自于3D本身,更大程度上,怀旧成分占了很重的分量。因此,与其说3D《泰坦尼克号》在中国取得了出人意料的票房,倒不如说是泰坦尼克这艘“永不沉没”的巨轮承载了中国人一个“永不沉没”的记忆。
  不过,3D《泰坦尼克号》在中国赚了个盆满钵满的同时,另一个周边市场也在悄悄瓜分着我们的荷包。据当当网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3D版《泰坦尼克号》的上映,再次掀起了不少人关于这部电影的回忆,与电影相关的书籍、音像制品销量也在近期出现反弹,可以看出“泰坦尼克号效应”在时隔15年之后还是相当有影响力的。
  同时,随着影片的热映,各种《泰坦尼克号》衍生品大卖,不仅有“海洋之心”同款项链,还有船模的钥匙扣、木盒、纪念T恤、3D立体拼图、泰坦尼克号浴皂、复制版的泰坦尼克口哨等。
  毫无疑问,《泰坦尼克号》在中国市场是非常成功的。然而,相较于这些好莱坞巨片,国产3D电影却一直不温不火。
  2011年,3D电影在内地赢得50亿元的高票房,但国产3D电影累计票房不足5亿元,其中约4亿元是《龙门飞甲》一部电影贡献的。在世界3D电影浪潮的席卷下,国产3D电影的劣势显而易见。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研究员、电影评论家高小健认为,国产3D电影由于盲目“跟风”式的制作,导致制作周期短、质量差、票房低等一系列问题。比如《阿凡达》的拍摄花费了导演十几年的心血;但国产电影的拍摄却有些浮躁,有些3D电影的制作仅用了一两年就完成,效果必然不如好莱坞。据了解,还有一些3D电影是片方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从2D影片转制而来的,导致影片质量不高,票房惨淡。事实上,要拍好3D影片,技术难度和投入非常大。因此,对于3D这一项新的电影技术的广泛应用,资金、技术、人才等问题上的瓶颈使得国产3D电影很难有跨越式的突破。
  《龙门飞甲》的导演徐克表示,“3D本身不是最困难的,电影本身的内容与3D结合,这点是我们花最多心血的地方。”国产3D电影发展不仅需要靠技术,更重要的是人物和情节,需要3D技术与电影本身内容的完美结合,3D技术是为电影内容提供支持而非全部。
  当然,国产2D电影《唐山大地震》的票房也曾在当年国产电影票房中位居榜首。因此,没有3D的《唐山大地震》告诉我们,要想赚足国人的银子,有内涵的故事、对人物塑造的功底及深刻的立意同样必不可少。
其他文献
目前,市场上关于“中国楼市拐点已显现”的报道愈炒愈烈。仿佛终于在2011年临末的冬天,中国坚挺的房价曲线响应了“春风”的召唤,陡然滑坡,拐点降临。  “单纯讲楼市拐点显现是个很笼统的概念。”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向《中国新时代》讲道,“单就房价而言,拐点有大小之分,小拐点是房价增幅下降,现在从全国看来,房价连续3、4个月增幅下滑,小拐点已开始。大拐点则体现在整体房价从涨到跌,这涉及到全
不论是出于对员工的发展需要,还是为了更加适应外部挑战的需要,变革都是组织成长过程中的必然历程。通过变革,管理层希望员工能够看到组织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更加坚定信心,充满斗志,与组织共同成长。然而这样的转变怎样才能更顺利地实现?变革号角吹响之后,员工就会随之转变吗?在此,我们通过员工敬业度调查数据窥此一斑,答案是并不一定。  员工敬业度调查,以调查的方式,评价员工整体敬业程度,并探求影响员工敬业的原
凯恩斯主义与现实的转向  同一个世界几十亿人真有同一梦想的话,这个梦想是什么?恐怕多数人的回答是:钱(财富)。  2008年的这波世界性经济危机到了今天,地球上最富的政府也要为钱犯愁——那时有4万亿砸进去,但2012来了,这回拿不出4万亿了,咋办?  当时危机一涌现,心理恐慌的人们自然而然地以政府为救星,政府自然而然地以凯恩斯主义为妙方。全世界大政府回潮,政府借机积极扩展公权职能和大力干预经济,凯
相比日常生活经验,量子世界不可思议,如爱因斯坦所说:“量子力学越是取得成功,它自身就越显得荒诞。”科技进步不但更新生产力,也更新着我们的思想  多年以前,高科技最牛的美国就已不把电子计算机列为高科技产品了。  但巨高性能计算机仍是信息时代的高科技标志物件之一。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给了法国人塞尔日·阿罗什和美国人大卫·维恩兰德,这两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为新一代超级量子计算机的诞生提供了可能性。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House Intelligence Committee)主席麦克·罗杰斯(Mike Rogers)近日表示,美国企业若想保护自己、保护国家,就不应与中国大型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开展业务往来。“我会另找一家供应商——如果你关心自己的知识产权、关心消费者的隐私、关心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安全,”罗杰斯在一个电视节目中表示。无独有偶,美国总统也在9月28日以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签发行
到2015年,中国的消费者将拿下全球奢侈品市场20%以上的份额。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奢侈品商家又该如何明察秋毫,投其所好,顺势而为呢?  手头阔绰,出手大方,愿花钱,敢花钱,购买几年前还负担不起的奢侈品,手不抖,心不颤,这就是今天的中国富裕消费者。奢侈品在中国已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中国人的这种追逐富贵之风所掀起的对奢侈品的喜爱狂潮正迅速席卷全国,推动着中国奢侈品市
Moths that fly by day are not properly to be called moths; they do not excite that pleasant sense of dark autumn nights and ivy–blossom which the commonest yellow–underwing asleep in the shadow of the
黄陈之争,是中国民营公司发展到成熟阶段,所有矛盾的集中显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一个中国民营公司学习管理的大课堂。    谁都会说要“实事求是”,但是,人们往往用情绪扭曲事实,为情绪宣泄情绪,以情绪判断价值。不同的情绪,可以解读出完全不一样的同一个事实。国美危机,就呈现出这样的特质。黄光裕和陈晓,都坚信自己抓住了事实,掌握了事实。可他们对同一事实的解读却大相径庭。这是为什么?  不在于公司是由创始
Early last summer I bought some yam roots for food. In many a day, one tuber left in the kitchen was sprouting,2 so I supposed it was not edible any longer. Thinking it was a waste of money and not en
在国外学习绘画、雕塑多年的郑神一度不能明确自己的艺术方向,同时,受英式教育成长起来的她也在不同的文化表达中踯躅。回到中国后,她渐渐明白:最朴实的泥土,就是创意的源泉。而中国文化,则是她剪不断的根。  怀着这样的决心,1995年,郑祎开始执掌香港乐天陶社。如今,乐天陶社已成为香港最大的陶艺中心。从2002年起,郑祎又陆续在上海、景德镇、北京开办了乐天陶社。通过开设陶艺课程、销售手工陶艺品、艺术家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