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鉴赏课作为高中美术的必修课程之一,其教学是否有效直接决定了高中美术教学的教学质量。就当前的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情况来看,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大量存在,如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机械应对等。面对此情况,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对如何实现鉴赏课有效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课;有效性;提高措施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部分高中开设了美术鉴赏课。该课程的实施有着较为广泛的作用,如帮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方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等。事与愿违,从当前的美术鉴赏课的实施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忽视该学科的教学特点,直接采取知识灌输的方式。而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难以获得有效的发展。这是与有效教学相违背的。立足有效教学的轻松的课堂氛围、学生的积极参与等特点,我在组织美术鉴赏课的时候,嘗试从以下方面入手,提高其教学的有效性。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是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的。当具备轻松的环境的时候,学生会自主地放下内心对学习的戒备,发挥其自主性,积极地投身到学习活动之中。当学习环境沉闷、枯燥的时候,学生则会产生逃避学习的想法,进而难以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面对此情况,为了提升美术鉴赏课教学的有效性,我尝试从建构和谐的教学环境入手。首先,师生关系是影响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的因素之一。在过去,我一般是上课铃走进教室,下课铃响走教室。在其此期间,向学生灌输知识,很少与其互动。在与我相处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觉得我很严肃,不敢与我交流。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对自己的此种行为进行了反思。在以人为本该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执教班级的学生给予尊重,并利用课余时间就学习、生活等与学生进行交流,也会在课堂中讲小故事、讲笑话等,以此使学生发现我的另一面,进而对我产生亲近感。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自然会乐于参与美术鉴赏课。其次,其次,教师的教学手段也是影响课堂氛围的因素。在过去,教师一上课就开始灌输知识,课堂氛围自然枯燥。面对此情况,我把握课堂导入环节,或者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或者播放与教学有关的微视频,以此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在感官的作用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营造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
二、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正如上文所提及的,在传统的以照本宣科为主的教学方式应用下,学生是难以对所学产生兴趣的。而且,此教学也割裂了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在缺少师生互动的情况下,课堂低效甚至无效。面对此情况,我则审视自己经常使用的教学方式,发现其不足,并把握新课改实际,对情境教学、讨论式教学等进行了探究和运用。
1.实施情境教学
美术鉴赏课的实施其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鉴赏,通过其外在感知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对于人生阅历不足的高中生来说,其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很难实现这一点。因为在他们的眼中,作品仅仅是作品。情感的缺失不仅影响着学生对作品的赏析,还限制着其积极情感的发展。为了解决此问题,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尝试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将作品中的情感以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是在亲历情境的过程中,透过作品感知其中的情感因素,进而获得良好情感的发展。以“礼仪与教化”为例,古代距离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很远,学生在时空的阻隔下,很难体会到作品中的道德内容。基于此,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地播放了一些蕴含礼仪、教化等内涵的作品,并选择一两幅作品,以微视频动态演示的方式,将其中的故事演绎出来,从而使学生在观看中,受到道德的熏陶,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情感发展,建构有效的美术课堂。
2.实施讨论教学
学生作为美术鉴赏课的参与主体,其自主参与是不可或缺的。新课改要求我们在组织美术教学活动的时候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其中,小组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其不仅可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使其在互帮互助中获得有效的发展。既然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觉得教师的知识灌输是无趣的,那么,我们不妨引导其在小组中合作探究知识,以此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等过程中,掌握有价值的知识内容。以“什么是美术作品”为例,该内容看似简单,其实就教材中的内容来看是挺抽象的。于是,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围绕此主题,结合教材中的知识展开讨论,总结美术作品的特点,以此在合作中扎实掌握所学。
总之,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体验情境、参与讨论等过程中,探索知识,发展情感,从而实现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杨敏彪.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有效教学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0):28-29.
[2]张晓明.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有效教学方式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6(10):92+94.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课;有效性;提高措施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部分高中开设了美术鉴赏课。该课程的实施有着较为广泛的作用,如帮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方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等。事与愿违,从当前的美术鉴赏课的实施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忽视该学科的教学特点,直接采取知识灌输的方式。而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难以获得有效的发展。这是与有效教学相违背的。立足有效教学的轻松的课堂氛围、学生的积极参与等特点,我在组织美术鉴赏课的时候,嘗试从以下方面入手,提高其教学的有效性。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是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的。当具备轻松的环境的时候,学生会自主地放下内心对学习的戒备,发挥其自主性,积极地投身到学习活动之中。当学习环境沉闷、枯燥的时候,学生则会产生逃避学习的想法,进而难以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面对此情况,为了提升美术鉴赏课教学的有效性,我尝试从建构和谐的教学环境入手。首先,师生关系是影响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的因素之一。在过去,我一般是上课铃走进教室,下课铃响走教室。在其此期间,向学生灌输知识,很少与其互动。在与我相处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觉得我很严肃,不敢与我交流。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对自己的此种行为进行了反思。在以人为本该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执教班级的学生给予尊重,并利用课余时间就学习、生活等与学生进行交流,也会在课堂中讲小故事、讲笑话等,以此使学生发现我的另一面,进而对我产生亲近感。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自然会乐于参与美术鉴赏课。其次,其次,教师的教学手段也是影响课堂氛围的因素。在过去,教师一上课就开始灌输知识,课堂氛围自然枯燥。面对此情况,我把握课堂导入环节,或者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或者播放与教学有关的微视频,以此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在感官的作用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营造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
二、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正如上文所提及的,在传统的以照本宣科为主的教学方式应用下,学生是难以对所学产生兴趣的。而且,此教学也割裂了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在缺少师生互动的情况下,课堂低效甚至无效。面对此情况,我则审视自己经常使用的教学方式,发现其不足,并把握新课改实际,对情境教学、讨论式教学等进行了探究和运用。
1.实施情境教学
美术鉴赏课的实施其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鉴赏,通过其外在感知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对于人生阅历不足的高中生来说,其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很难实现这一点。因为在他们的眼中,作品仅仅是作品。情感的缺失不仅影响着学生对作品的赏析,还限制着其积极情感的发展。为了解决此问题,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尝试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将作品中的情感以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是在亲历情境的过程中,透过作品感知其中的情感因素,进而获得良好情感的发展。以“礼仪与教化”为例,古代距离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很远,学生在时空的阻隔下,很难体会到作品中的道德内容。基于此,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地播放了一些蕴含礼仪、教化等内涵的作品,并选择一两幅作品,以微视频动态演示的方式,将其中的故事演绎出来,从而使学生在观看中,受到道德的熏陶,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情感发展,建构有效的美术课堂。
2.实施讨论教学
学生作为美术鉴赏课的参与主体,其自主参与是不可或缺的。新课改要求我们在组织美术教学活动的时候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其中,小组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其不仅可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使其在互帮互助中获得有效的发展。既然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觉得教师的知识灌输是无趣的,那么,我们不妨引导其在小组中合作探究知识,以此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等过程中,掌握有价值的知识内容。以“什么是美术作品”为例,该内容看似简单,其实就教材中的内容来看是挺抽象的。于是,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围绕此主题,结合教材中的知识展开讨论,总结美术作品的特点,以此在合作中扎实掌握所学。
总之,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体验情境、参与讨论等过程中,探索知识,发展情感,从而实现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杨敏彪.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有效教学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0):28-29.
[2]张晓明.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有效教学方式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6(10):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