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gustin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习离不开实际生活体验,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生活经历、生活体验进行教学,如此可以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意愿,提高语文教学课堂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关注及兴趣。但是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程度不够,本文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创设生活情境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教育 语文教学 生活情境 生活化
  一 应用生活情境教学的意义
  1 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将学生的课堂情境与生活情境打通,使学生在课堂学习到的知识可以应用于生活中,使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东西应用到学习中,促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更加全面、协调地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很强,可以使学生学习知识更容易理解,也会增强学习的愉悦感,提高其学习体验。
  2 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其有责任将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如何用小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小学生热爱学习、热爱阅读、热爱思考的习惯,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与道德品质,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生活情境来达到以上目的。
  3 提高语文教学实用性
  语文是一门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学科,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应用,语言来自于生活,提炼于生活,又要应用于生活,这就需要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摒弃传统教学机械、单板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生活情境教学法正好迎合了这种教学的需求,丰富了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二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情境创设的途径
  1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生活情境创设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应该与生活情境教学的目标相一致,两者的价值观应该趋同。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只是学习语文知识,而重要的是学习方法,增强情感体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的习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应该创设社会化的生活情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文字,比如校园里的小广告、墙壁上的宣传语、商品上的文字、图书、报纸、姓名等,让学生们不认识了可以请教他人或者自己查字典,通过认识汉字来理解文字所要传达的意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换角度思考文章中主人公的思想或情感,从而丰富文章的内涵,提升领会文章的深度。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是将学生的所思所想写出来,这更要求学生能够多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故事,深入体会人、事、情,做到对一些事情能够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的生活化实用性更强,为了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应该为学生们多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有表达的机会,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与生活相接轨
  语文是一门开放的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更紧密。很多语文教材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让语文学习更加有趣。第一,学校生活与教学内容相联系。小学生很大部分时间在学校中,学校里发生的一些事情,比如演讲比赛、歌唱比赛、书画展览、运动会、报告会、班集体活动等,都可以让学生以亲历者的身份记录下来,想自己所想,写自己所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也会愿意去写出来。第二,家庭生活与教学内容相联系。家庭生活也是学生最熟悉的一部分,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以下任务。比如,写一篇作文记录你与爸爸妈妈生活的一天,描述家庭成员的性格特点和外貌特征等。让学生将自己家里的藏书拿出来与其他同学分享,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下在家庭的生活。当写父母与自己的故事时,可以读给父母听,让父母在作文留言,教师与家长共同的激励会使孩子更懂得热爱生活。第三,社会生活与教学内容相联系。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学生也不例外,学生离不开社会生活,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比如,学生收看电视可以了解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观察到各种社会现象,了解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学生与家长出去旅游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这些外界事物都是学生自己亲眼观察到的,通过自己的观察写出来的东西更真实。其次,当社会生活发生了一些重大事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比如APEC会议期间,我国北方的天气非常好。可以让学生来描绘这种天气下的心情,并分析保护环境、热爱蓝天碧水的重要性。如此将语文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应用起来,提高了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3 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善于创设情境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情境的创设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是模拟生活情境,第二是真正地结合生活情境。模拟生活情境是通过想象的方式,通过扮演文章中的某个角色,还原当时的故事现场,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原谅所要表达的意思。比如教师讲到春晓这首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闭上眼睛去想象,风雨声和鸟鸣声,让学生自己变成诗人去体会诗人的心情,从而将诗词讲解戏剧化、生活化、趣味化。结合真实生活情境就是针对学生也有过的类似经历去讲解,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来理解。
  【参考文献】
  [1]庞善凤. 对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09:33-35.
  [2]蔡霞. 谈小学语文课堂创设生活情境的几点做法[J]. 教育观察,2012,08:65-66.
  [3]王扣珍. 小学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2:252.
  [4]李吉林. 情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 人民教育,1991,05:27-33.
  [5]李本芳.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9:151+153.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教学既是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又是对学生进行多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训练,更要升华为一种创造力的培养以及人格完善的教学,小学生学好作文对于整个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好地落实语文新课标。  【关键词】语文新课
【摘要】在科技日益进步的影响下,社会也更加重视一个人跟别人的合作。为此,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非常关键的。而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本人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与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究,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实施合作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 有效性 策略  合作学习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以来取得了较
随着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教学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课堂的教学之中.如何能够合理有效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
【摘要】阅读自古就有“教育之母、学习之本”之誉。对于阅读者来说,阅读既是一种学习和吸收活动,同时也是一个思考和加工的过程,主要是人们对于所读内容进行感悟、领会和应用。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以及语言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掌握的英语知识较少,语言感知和表达能力也存在欠缺,因而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相对较差,一些小学生甚至存在英语阅读的障碍现象,为课程教学和学以致用活动形成了挑战和压力。换言之,小学英语阅读
【摘要】小学生是最容易他人思想所影响的一类人群,他们正处于需要建立最基本的道德思想的年纪,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是所有学校、教师最基本的责任,所以学校德育的教育便成了小学生教育重中之重的事情。一个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小学德育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学校应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的思想,树立新的德育教育理念,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教育方法,是提高当前社会小学德育实效性的最根本的方法。  【关键词】提高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营造出一种情境交融的环境氛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非常有利。这就是“情境教学”。专家指出:“情境教学”能巧妙地把儿童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平衡,协同大脑两半球的相互作用。儿童之所以能进入情境是因为有图画、音乐、角色扮演、生动的场景等等 ,老师带着与作者共鸣的真切情意,引导学生全身心地进入情境,此时的情境就不仅是一种物与形组成的场景与画面,而是渗透着甚至
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化中,水利工程的建设、设计理念也应与时俱进,对现代水利所赋有的诸多功能都应充分发掘和表现.本文从梁江堰改造工程实例解剖入手,展开对现代水利建设
紫坪铺水利枢纽引水系统含4条引水隧洞、1条冲砂放空隧洞及2条由原导流洞改造而成的泄洪排砂隧洞。在引水隧洞及冲砂洞标准段,采取了针梁式和穿行式钢模台车进行混凝土衬砌施
【摘要】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生成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些学习内容所产生的好奇倾向。小学数学教学关键是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教学目的是否能够成功实施的关键之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