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58-02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辩证论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饮食控制,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甲钴胺肌注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辩证论治分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为56.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治疗中医辩证论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可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辩证论治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由于大量长期高血糖引起体内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造成神经缺血缺氧而逐渐发生的因此说它的基本病因厉害很会就是长期谩骂控制不良的高血糖。感觉神经病变的症状较多,感觉神经是糖尿病人中受累最早最多的神经早期病人可无明显症状只是在做肌电图检查时发现它的传导速度减慢神经冲动发出的潜伏期延长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开始感到肢体麻木感觉减退(似戴手套袜套样感觉)或感觉异常(蚁走感针刺感)有的病人出现感觉消失特别对冷热痛的刺激毫无知觉这是很危险的如果病人脚踩到钉子玻璃片而足受伤却不觉疼痛不会及时发现或热水洗脚烫伤后却不知道这是很可怕的还有的病人感觉皮肤某处或肢体异常剧痛似火烧火烤刀割一样痛使病人万分痛苦但实际上皮肤完好无损这也是由于糖尿病的感觉神经病变引起的笔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辨证论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观察病理均为2006—2012年本院门诊与住院病人,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5—78岁,年龄平均55岁病程最短8年,病程最长的30年。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3—79岁,年龄平均54岁病程最短9年,病程最长的32年。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和下列条件之一:有不同程度双下肢麻木,疼痛及感觉障碍等DPN表现,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诊断疗效标准》[1]中医痿证的诊断标准,分为1气虚血瘀型,2阴虚血瘀型,3痰凝经络型,4肝肾虚损型,5阳虚血瘀型。主证为四肢麻木不仁,疼痛感觉异常,舌苔白,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细或涩。
1, 3 排除标准 药物及放疗,感染,慢性酒精中毒,金属中毒,颈椎病,椎间盘脱出,骨关节病变,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引起的周围神经损伤。
2治疗方法
2.1 所有患者给予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口服降糖药物或用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之内。
2.2 对照组 给予甲钴胺500ug每天一次,肌注,治疗一个月对照组为一疗程。
2.3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辩证论证分5型,治疗一个月为一疗程.
2.3.1 肝肾不足型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肢体麻木疼痛重者肌肉萎缩,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治疗:补肝肾,壮筋骨。应用虎潜丸方加减。
2.3.2 气虚血瘀型 神疲乏力,纳差,自汗,四肢麻木疼痛,有蚁行感,舌质淡,脉沉无力。治疗:补气,活血通络。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2.3.3 痰阻经络型 身体困重,形体肥胖,头重如裹,肢体麻木,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白腻,舌质紫暗,脉沉滑。治疗;祛湿化痰,宣通经络。应用茯苓丸加减。
2.3.4 阳虚血瘀型 患病时间长,四肢不温,神疲乏力,纳差,肢体麻木疼痛,舌质淡,脉沉无力。治疗:温经通络,益气活血。治疗:右归丸加减。
2.3.5 阴虚血瘀型 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疼痛,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治疗:滋阴活血,通经止痛。应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3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常见病诊疗常规》[2]中疗效标准评定。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明显恢复,神经电生理提示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或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减轻,体征基本恢复,神经电生理提示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及神经电生理基本无改变。
4治疗结果 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21人,有效5人,无效4人,有效率86.6%。对照组:显效11人,有效6人,无效13人,有效率56.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5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临床上常见病,易诊断,但治疗困难,中医无与之相应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符合中医学方面的萎证,痹症,痹血,麻木等范畴。临床有神疲,乏力,四肢酸软,四肢不温或发凉等气虚,阳虚表现[3];有人认为阴虚燥热是糖尿病发病的基本病机阴虚燥热日久,耗伤气血津液,气血亏损则出现麻木,气血而血运不畅,脉络淤阻不通,不通则痛,是DPN的发病机制。总之糖尿病病程长易出现气血,血虚,阴虚,阳虚肝肾亏损,在虚的基础上产生血瘀,脉络痹阻,筋脉失养发生肢体麻木疼痛。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由于大量长期高血糖引起体内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造成神经缺血缺氧而逐渐发生的因此说它的基本病因厉害很会就是长期谩骂控制不良的高血糖。感觉神经病变的症状较多,感觉神经是糖尿病人中受累最早最多的神经甲钴胺是一种活性维生素B12药物,在由同型办胱氨酸合成蛋氨酸的转甲基反应过程中,作为蛋氨酸合成酶的辅酶起重要作用,可促进神经组织内的核酸,蛋白质及脂肪的新陈代谢,促进损伤的髓鞘修复,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加快损伤损伤神经的修复,改善症状有一定的疗效。中药在辩证的基础上加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如川芎,当归,赤芍。红花,丹参,地龙可以舒经活络,通经止痛,应用补肝肾的药物强身健骨,应用化痰的药物祛湿化痰,宣通经络。随证加减对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有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001.9-94中医诊断标准疗效标准[S]
[2]庞春生,夏祖昌,郭维准,中医常见病诊疗常规[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49-50
[3]罗试计,中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8例疗效观察,新中医[J]2012,44(9),18-19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辩证论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饮食控制,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甲钴胺肌注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辩证论治分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为56.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治疗中医辩证论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可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辩证论治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由于大量长期高血糖引起体内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造成神经缺血缺氧而逐渐发生的因此说它的基本病因厉害很会就是长期谩骂控制不良的高血糖。感觉神经病变的症状较多,感觉神经是糖尿病人中受累最早最多的神经早期病人可无明显症状只是在做肌电图检查时发现它的传导速度减慢神经冲动发出的潜伏期延长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开始感到肢体麻木感觉减退(似戴手套袜套样感觉)或感觉异常(蚁走感针刺感)有的病人出现感觉消失特别对冷热痛的刺激毫无知觉这是很危险的如果病人脚踩到钉子玻璃片而足受伤却不觉疼痛不会及时发现或热水洗脚烫伤后却不知道这是很可怕的还有的病人感觉皮肤某处或肢体异常剧痛似火烧火烤刀割一样痛使病人万分痛苦但实际上皮肤完好无损这也是由于糖尿病的感觉神经病变引起的笔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辨证论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观察病理均为2006—2012年本院门诊与住院病人,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5—78岁,年龄平均55岁病程最短8年,病程最长的30年。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3—79岁,年龄平均54岁病程最短9年,病程最长的32年。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和下列条件之一:有不同程度双下肢麻木,疼痛及感觉障碍等DPN表现,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诊断疗效标准》[1]中医痿证的诊断标准,分为1气虚血瘀型,2阴虚血瘀型,3痰凝经络型,4肝肾虚损型,5阳虚血瘀型。主证为四肢麻木不仁,疼痛感觉异常,舌苔白,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细或涩。
1, 3 排除标准 药物及放疗,感染,慢性酒精中毒,金属中毒,颈椎病,椎间盘脱出,骨关节病变,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引起的周围神经损伤。
2治疗方法
2.1 所有患者给予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口服降糖药物或用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之内。
2.2 对照组 给予甲钴胺500ug每天一次,肌注,治疗一个月对照组为一疗程。
2.3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辩证论证分5型,治疗一个月为一疗程.
2.3.1 肝肾不足型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肢体麻木疼痛重者肌肉萎缩,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治疗:补肝肾,壮筋骨。应用虎潜丸方加减。
2.3.2 气虚血瘀型 神疲乏力,纳差,自汗,四肢麻木疼痛,有蚁行感,舌质淡,脉沉无力。治疗:补气,活血通络。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2.3.3 痰阻经络型 身体困重,形体肥胖,头重如裹,肢体麻木,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白腻,舌质紫暗,脉沉滑。治疗;祛湿化痰,宣通经络。应用茯苓丸加减。
2.3.4 阳虚血瘀型 患病时间长,四肢不温,神疲乏力,纳差,肢体麻木疼痛,舌质淡,脉沉无力。治疗:温经通络,益气活血。治疗:右归丸加减。
2.3.5 阴虚血瘀型 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疼痛,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治疗:滋阴活血,通经止痛。应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3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常见病诊疗常规》[2]中疗效标准评定。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明显恢复,神经电生理提示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或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减轻,体征基本恢复,神经电生理提示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及神经电生理基本无改变。
4治疗结果 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21人,有效5人,无效4人,有效率86.6%。对照组:显效11人,有效6人,无效13人,有效率56.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5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临床上常见病,易诊断,但治疗困难,中医无与之相应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符合中医学方面的萎证,痹症,痹血,麻木等范畴。临床有神疲,乏力,四肢酸软,四肢不温或发凉等气虚,阳虚表现[3];有人认为阴虚燥热是糖尿病发病的基本病机阴虚燥热日久,耗伤气血津液,气血亏损则出现麻木,气血而血运不畅,脉络淤阻不通,不通则痛,是DPN的发病机制。总之糖尿病病程长易出现气血,血虚,阴虚,阳虚肝肾亏损,在虚的基础上产生血瘀,脉络痹阻,筋脉失养发生肢体麻木疼痛。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由于大量长期高血糖引起体内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造成神经缺血缺氧而逐渐发生的因此说它的基本病因厉害很会就是长期谩骂控制不良的高血糖。感觉神经病变的症状较多,感觉神经是糖尿病人中受累最早最多的神经甲钴胺是一种活性维生素B12药物,在由同型办胱氨酸合成蛋氨酸的转甲基反应过程中,作为蛋氨酸合成酶的辅酶起重要作用,可促进神经组织内的核酸,蛋白质及脂肪的新陈代谢,促进损伤的髓鞘修复,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加快损伤损伤神经的修复,改善症状有一定的疗效。中药在辩证的基础上加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如川芎,当归,赤芍。红花,丹参,地龙可以舒经活络,通经止痛,应用补肝肾的药物强身健骨,应用化痰的药物祛湿化痰,宣通经络。随证加减对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有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001.9-94中医诊断标准疗效标准[S]
[2]庞春生,夏祖昌,郭维准,中医常见病诊疗常规[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49-50
[3]罗试计,中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8例疗效观察,新中医[J]2012,44(9),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