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者父母心,在大灾大难面前,他们责无旁贷地成为救命之人,希望之手一次次伸向灾难中的乡亲。
绝境:点亮生命之光
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内正在进行剖腹产手术。在成功取出一名女婴后,产妇董琼根突然子宫大出血。就在此时,医院大楼开始剧烈摇晃,地震骤然降临。
“不好,地震了!”
“不要慌!我們不能走,走了,病人怎么办!”摇晃减轻一点之后,主治医生游泳教授立刻施以止血术,在缝好子宫等主要伤口后,医护人员立刻将母女俩转移到室外。强烈的地震刚一结束,母女俩又被送回6楼手术室,完成余下的工作。
“如果当时我要逃生,10多名医护人员就会跟着我跑。我的病人在出血,有生命危险,我怎么能这样做? 灾难来临,我们应该和我的病人在一起,这是我们医护人员的职责。”采访时,游泳教授感触良多,禁不住热泪盈眶,“我今天也不知怎么了,就是控制不住眼泪。”
病房中,这个在地震中平安来到世界上的婴儿安宁地熟睡在母亲董琼根身边。董琼根摸摸孩子的头告诉记者,将来在给孩子取名时,一定要带一个“震”字,以此纪念她在汶川地震中平安出生,并且要让她记住,如果没有这些舍生忘死的医护人员,就不会有她。
看到都江堰产妇张玉芳的老母亲躲在墙角伤心哭泣,毛萌院长走上前去把她紧紧拥入怀中……那一刻时间凝固了,所有的话语全都融入那有力的拥抱中!毛院长轻轻拭去老人脸上的泪水,坚定地对大家说:“你们放心,我们都是你的亲人……”
职责:我们都是你的亲人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5月15日是刘俏11岁的生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外科六病区护士长宁宁带着鲜花、水果和生日蛋糕给她过了一个生日。小刘俏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在什邡中心小学5年级3班就读的刘俏在地震半小时后成功获救,但因伤势较重做了截肢手术。就在他们最需要关怀的时候,天使出现了。望着生日鲜花,刘俏没有哭,她的眼中流露出一个少女少有的坚强。
“是吗?所有药物都不起作用了吗?拜托你们好好照顾她,尽量让她吃点东西。”放下电话,57岁的骨科主任裴福兴不禁失声痛哭。自从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直到19日他都没有时间跨过那不到100米的距离,到另外一栋住院大楼去看望身患绝症的岳母。为了600个汶川地震伤员,他不能去岳母床前尽最后的孝道。此情此景让我们无不为之动容。
“骨科伤处理的最佳时间是伤后12小时,超过24小时以后伤口便会腐烂,容易引起气性坏疽、败血症、破伤风等特殊感染。地震之后交通不便,又下雨,所以感染病人特别多。”裴主任告诉我们。本身拥有380张床位的骨科现在压力最大。由于病床不够,骨科病房许多伤员在楼道里打起了地铺。事实上,从5月16日至23日的高峰期,骨科每天要做30台手术。每天面对这么多流水般的手术,体力严重透支的22名医生力不从心,而且接连有几名护士昏倒。
“你那里压力怎么样,是否需要去一大批人替你们两天,所有费用我们自己处理。你们可以休息一下。”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发来短信。目前,来自北京、吉林、上海、香港等地的医疗支援队伍已陆续抵到医院。截至目前,这次骨科收治的600名地震伤员中,除去1例伤员在送到病房10多分钟即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所有伤员的病情都逐渐稳定。“这表明治疗效果还不错。”裴主任露出欣慰的神色。
呵护:生命在此接力
5月14日12时43分,6辆120救护车风驰电掣般驶进华西医院。通过直升飞机运送的第一批汶川映秀镇的伤员被送抵华西医院,这同时意味着华西医院迎来了接诊高峰。等候在急诊楼前的400名医护人员同时冲向救护车……
灾情刚一发生,华西医院立即启动了应急救助治疗方案。对华西医院而言,这是一场从未遭遇的“战争”。它的对手是摧毁万物的地震, 医护人员的使命就是让那些气若游丝的受难者活过来。
64岁的代友华曾在映秀镇的医院见到了共和国总理,尽管因地震失去了右手,但乐观的他对记者说“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让我们欣慰的是,截至5月20日,医院共抢救地震伤员1800人,完成手术733台次,从14日至今死亡病例仍为6例。”华西医院宣传统战部部长廖志林告诉记者。
5月20日晚23时,在彭州市银厂沟被埋197个小时后成功获救的61岁的王友琼,被及时送往华西医院。22日,记者在ICU病房看到王友琼的时候,老人生命体征良好。衷心地希望老人能早日康复。
心手相连,吹响挽救生命的集结号。此刻,在广袤的巴蜀大地,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都在抗灾中实现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誓言。
急救车的笛声不断传来,由远而近,由近而远。这里的战斗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