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在书法教学中,如果学生自身对写字毫无兴趣,就很难把字写好。因此,对写字感兴趣是写好字的关键。教学中,教师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有趣的指导,并针对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适时、适度、适量的加以培养,学生学习时思维活动才最活泼、最有效,才能写好字,使书法艺术能够真正的继承并弘扬。
【关键词】书法教学;三步教学法;学习兴趣
一、学习书法的重要性
1.书法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书法除了实用性之外,还有艺术性的一面,其本身就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中国汉字是象形文字,每个不同的字都有独特的“形”,要把字写得美观,除了了解汉字的一些基本构字规律外,观察能力至关重要、如笔画的长短、结构的疏密、书写前必须静观细察、字写得端正就会产生赏心悦目的效果。书法艺术本质则是一种媒介或手段,意在通过它使受教育者得到审美享受,提高审美境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2.提高书法重要性认识,激发学生求知欲
一手好字,一份信心,一手好字是人的文化名片。明确学习书法的意义,只有当学生感到有了某种学习的需要时,才会相应地产生某种学习兴趣,把写字当成有意义的事情去做。教师在书法教学第一课就要向学生讲清为什么要学习书法,也就是学好书法到底有哪些好处。书法不光有实用性,同时还是一门艺术,还可以抒情言志,供人欣赏,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高雅的业余爱好等等。学生知道了学习书法有这么多好处后,就会增强学习书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练字进行到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有共同感受,教师若能在第一堂课中写出漂亮的板书,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迅速地提高威信。同时,好的板书会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会不自觉的摹仿,使学生从老师的板书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因此,教师不但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还应练出一手漂亮的字,并掌握一定的书法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修养,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启蒙,使之终身受益。
二、学生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激发学生对于书法学习的兴趣,使之发挥自觉能动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传统“填鸭式”的教学虽然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忽视了对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违背了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原则。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把培养学生兴趣贯穿于书法教学和实践之中。字是知识的外衣,文人的敲门砖。学生只有了解了学习书法的重要性,情感上才会有学习书法的需要,从而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1、揭示汉字的美感,培养学习兴趣。
汉字是美的。它以结构疏密、點画的轻重、墨色的淡浓、行笔缓急来抒发感情,创造意境,被喻为纸上的舞蹈。写字教学过程即是美育的过程。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欣赏一些古今书法家的名作,参观书法展览,教师作分析讲解,也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情感共鸣,激发其自觉地“心摹手追”,从而由衷地产生学习的愿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高,求知欲望越强,学习就越主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指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野心或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情的爱和热忱产生,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学书初始阶段,要启发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孔子说:“不愤不悱,不启不发”。学书久了会感到清苦乏味,会出现停滞,学生往往半途而废。这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点破迷津。苏东坡在《柳氏二外生求笔迹》中写道:“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一些书法理论,如:《漫画书法审美》、《三笔字书法教程》等,以理论指导实践,使二者有机结合。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书法欣赏教学,使学生感悟中国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和理解感悟能力,加上对绘画、雕塑、工艺美术、音乐、文学等姐妹艺术的欣赏,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2、讲述书法家的人生履历和学书过程,激发学生兴趣。
古今书法家的故事很多,有勤学苦练的,有坚持不懈的,有改革创新的……。教师在讲课时也可以适当穿插书法家故事,以激励学生写字热情。例如:张旭用辫子在墙上书狂草,数千人围观,拍案叫好;当学生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便讲王献之练字写完十八缸水的故事,让学生知道持之以恒才能把字练好。
3.优化环境,营造氛围。
营造一个书法艺术与校园文化建设融为一体的学书环境,这是一种“无声之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上面进行临摹,意趣盎然。在教室里、楼道转角处、宣传橱窗,乃至食堂都有装裱学生的书法作品。一幅幅形式与内容俱佳的,由学生自己书写的作品,构成了生生不息的书法艺术长廊。这样既建设校园人文环境,又使学生每日置身于书法艺术的氛围中。作品来源于学生之中,使学生感到可信,可亲。其次,书法作品本身具有赏心悦目的感染力,对学生起到熏陶的作用,是提高学生主动书写的有效策略。
除了上述的环境营造以外,我们还有浓厚的全体师生勤练书法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鼓励学生去主动书写,进而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有了全员参与平台,营造了人文互动的环境,强化了学生的主动书写意识,全校师生勤练书法的氛围就会越来越浓。
三、书法教学的一般教学程序——三部教学法
1、导: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书法课上,教师教学中可以播放古筝等优美的古典音乐或讲一些书法家的学习历程,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即情境教学法,给学生美的享受。
2、讲:交代学习内容,明确主题。教师采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教学方法进行示范书写,通过示范让学生亲眼看到书写过程,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书写的基础知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练:练是上课的中心环节。在培养学生动手的同时,练习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做的“三到”即眼到、心到、手到。“眼到”就是仔细观察范子的笔画、字形:“心到”就是认真分析范字的用笔特征,字形结构特征和各种笔画位置,做到心中有数。“手到”就是下笔如神,将心中体会到的用手表现出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此外,针对书法的教学教师应具备“滴水石穿”的精神。引导学生习字的过程如登山梯,总得一阶一阶的向上爬。不必急于求成。
参考文献:
[1]凯洛夫,教育学[M].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50:16-17.
[2]吴天祥,漫画书法审美[A].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9:17-33.
[3]李晏平,三笔字书法教程[A].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30-45.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小学)
【关键词】书法教学;三步教学法;学习兴趣
一、学习书法的重要性
1.书法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书法除了实用性之外,还有艺术性的一面,其本身就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中国汉字是象形文字,每个不同的字都有独特的“形”,要把字写得美观,除了了解汉字的一些基本构字规律外,观察能力至关重要、如笔画的长短、结构的疏密、书写前必须静观细察、字写得端正就会产生赏心悦目的效果。书法艺术本质则是一种媒介或手段,意在通过它使受教育者得到审美享受,提高审美境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2.提高书法重要性认识,激发学生求知欲
一手好字,一份信心,一手好字是人的文化名片。明确学习书法的意义,只有当学生感到有了某种学习的需要时,才会相应地产生某种学习兴趣,把写字当成有意义的事情去做。教师在书法教学第一课就要向学生讲清为什么要学习书法,也就是学好书法到底有哪些好处。书法不光有实用性,同时还是一门艺术,还可以抒情言志,供人欣赏,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高雅的业余爱好等等。学生知道了学习书法有这么多好处后,就会增强学习书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练字进行到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有共同感受,教师若能在第一堂课中写出漂亮的板书,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迅速地提高威信。同时,好的板书会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会不自觉的摹仿,使学生从老师的板书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因此,教师不但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还应练出一手漂亮的字,并掌握一定的书法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修养,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启蒙,使之终身受益。
二、学生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激发学生对于书法学习的兴趣,使之发挥自觉能动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传统“填鸭式”的教学虽然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忽视了对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违背了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原则。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把培养学生兴趣贯穿于书法教学和实践之中。字是知识的外衣,文人的敲门砖。学生只有了解了学习书法的重要性,情感上才会有学习书法的需要,从而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1、揭示汉字的美感,培养学习兴趣。
汉字是美的。它以结构疏密、點画的轻重、墨色的淡浓、行笔缓急来抒发感情,创造意境,被喻为纸上的舞蹈。写字教学过程即是美育的过程。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欣赏一些古今书法家的名作,参观书法展览,教师作分析讲解,也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情感共鸣,激发其自觉地“心摹手追”,从而由衷地产生学习的愿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高,求知欲望越强,学习就越主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指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野心或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情的爱和热忱产生,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学书初始阶段,要启发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孔子说:“不愤不悱,不启不发”。学书久了会感到清苦乏味,会出现停滞,学生往往半途而废。这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点破迷津。苏东坡在《柳氏二外生求笔迹》中写道:“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一些书法理论,如:《漫画书法审美》、《三笔字书法教程》等,以理论指导实践,使二者有机结合。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书法欣赏教学,使学生感悟中国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和理解感悟能力,加上对绘画、雕塑、工艺美术、音乐、文学等姐妹艺术的欣赏,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2、讲述书法家的人生履历和学书过程,激发学生兴趣。
古今书法家的故事很多,有勤学苦练的,有坚持不懈的,有改革创新的……。教师在讲课时也可以适当穿插书法家故事,以激励学生写字热情。例如:张旭用辫子在墙上书狂草,数千人围观,拍案叫好;当学生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便讲王献之练字写完十八缸水的故事,让学生知道持之以恒才能把字练好。
3.优化环境,营造氛围。
营造一个书法艺术与校园文化建设融为一体的学书环境,这是一种“无声之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上面进行临摹,意趣盎然。在教室里、楼道转角处、宣传橱窗,乃至食堂都有装裱学生的书法作品。一幅幅形式与内容俱佳的,由学生自己书写的作品,构成了生生不息的书法艺术长廊。这样既建设校园人文环境,又使学生每日置身于书法艺术的氛围中。作品来源于学生之中,使学生感到可信,可亲。其次,书法作品本身具有赏心悦目的感染力,对学生起到熏陶的作用,是提高学生主动书写的有效策略。
除了上述的环境营造以外,我们还有浓厚的全体师生勤练书法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鼓励学生去主动书写,进而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有了全员参与平台,营造了人文互动的环境,强化了学生的主动书写意识,全校师生勤练书法的氛围就会越来越浓。
三、书法教学的一般教学程序——三部教学法
1、导: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书法课上,教师教学中可以播放古筝等优美的古典音乐或讲一些书法家的学习历程,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即情境教学法,给学生美的享受。
2、讲:交代学习内容,明确主题。教师采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教学方法进行示范书写,通过示范让学生亲眼看到书写过程,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书写的基础知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练:练是上课的中心环节。在培养学生动手的同时,练习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做的“三到”即眼到、心到、手到。“眼到”就是仔细观察范子的笔画、字形:“心到”就是认真分析范字的用笔特征,字形结构特征和各种笔画位置,做到心中有数。“手到”就是下笔如神,将心中体会到的用手表现出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此外,针对书法的教学教师应具备“滴水石穿”的精神。引导学生习字的过程如登山梯,总得一阶一阶的向上爬。不必急于求成。
参考文献:
[1]凯洛夫,教育学[M].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50:16-17.
[2]吴天祥,漫画书法审美[A].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9:17-33.
[3]李晏平,三笔字书法教程[A].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30-45.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