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各个阶段的教育问题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幼儿因为年龄比较小,其活动场所主要是家庭和幼儿园,这也是他们生活成长的重要环境,因此,他们会被父母以及老师的言行所影响,正如幼儿教育领域的专家陈鹤琴教授所言:对于孩子的教育工作不是单一的工作,不是仅靠学校就能够完成的工作,当然也不可能仅靠家庭就能够完成,两者必须互相配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让孩子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对幼儿进行教育,发挥各自的长处和便利性,家园进行密切合作才能够让幼儿教育工作更见成效。
关键词:家园共育;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
引言
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园共育模式,在家园共育模式推进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在家园合作联动机制构建、分层分类指导方针设定、网络交互沟通机制维护、多元管理推进策略创新等方面展开实践探索时,教师要有兼顾意识,从而为幼儿带来更多学习机会,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家长和教师、家庭和幼儿园都属于幼儿教育的重要关联方,如何发挥家园共育模式功能,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应是幼儿教师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1目前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情况
1.1家庭教育形同虚设,家长没有参与到共育工作中
很多家长觉得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自己只需要给孩子吃好、喝好就可以了,其他的留给幼儿园的老师来做,因此,在家的时候完全没有对孩子开展任何教育,导致孩子在家和在学校是两个样子。当幼儿园老师寻求家长的协助时,家长也往往以老师您教就好,我们都听您的这样的话语来搪塞,并没有将配合落到实处。
1.2没有获得应有的关注
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一种,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因为其和小学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具有其独特性,并且对于培养孩子的品德以及习惯有着很关键的作用,因此,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相关工作的进行。然而很多家长依旧存在传统思维模式,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自己将孩子交到学校就可以了,并不是很关注家园共育工作的进行。
2新形势下家园共育的现状
家园共育理念已经提出了一段时间,幼儿的教育问题需要家长和幼儿园双方共同努力,才能解决。但是,这种教育理念在正式实施时还存在一些弊端。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存在偏见,认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应该由幼儿园全权负责。实际上,家长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让幼儿受到耳濡目染。因此,家长应该积极转变原有观念,与幼儿园配合,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另外,家园共育的教育模式虽然已经逐步搭建起来,但很多家长和幼儿园都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文化课教学上,希望幼儿能顺利适应小学的教育模式,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这种教学理念是存在弊端的,幼儿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
3促使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3.1依据家长意见,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
幼儿园需要针对本园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调查问卷,请家长全方位参观园区,将自己的感想填写在问卷上。幼儿园的管理人员要根据家长反馈的信息完善园区的各种设施。比如,有些活动设备已经破损,幼儿园就要及时更换,防止出现突发情况,给幼儿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另外,幼儿园的食堂方面可能存在卫生不合格问题,管理人员应采纳家长的反馈意见,注重对用餐环境的管理,保证烹饪食材新鲜,让每个孩子都能享用健康的饭菜。家长还可以选择在教室内旁听,根据自身的实际感受,对幼儿教师提出宝贵意见。这样,幼儿园便能营造适合幼儿成长的良好环境,幼儿的身心健康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3.2分层分类指导方针的设定
幼儿虽然年龄相差不多,但其心理素质、认知基础、个人能力、学习悟性、适应性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教师对此需要有客观的认知,并在家园共育模式推进中,建立分层分类指导观念,为不同的幼儿群体设计不同的教育策略,为不同的家长群体提出不同的教育建议,以体现分层分类指导意识。在家园共育模式构建中,家长也是重要的参与方,教师要重视家长的主观意见,主动征询家长的教育理念,借鉴和推行家长的合理化建议,从而为家园共育模式的推进带来一定动力。幼儿性格、学力基础、家庭教育氛围、家长执教水平等,都屬于重要的制约因素,在家园共育模式构建过程中,这些因素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需要对这些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确保家园共育活动顺利推进。教师为不同家庭设计不同的教育任务和应对策略,体现的便是因材施教原则。例如,有些幼儿胆子比较小,家长教育方法太过溺爱,教师可建议家长多给孩子创设接触社会的机会,带领孩子多参与一些公共活动,让孩子独立面对一些生活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很多幼儿都有了改变。教师在平时教育中也应给予这些幼儿更多倾斜,与家长形成呼应,确保分层分类教育行动顺利推进。家园共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需要有更多的教育策略进行应对,教师要从教育实际出发,对幼儿进行科学分析,给出更多个性化指导方法,从而让更多家庭获得丰富的教育支持。家园共育需要有特定的教育环境,这也是家园共育模式推进的重要客观条件。
3.3进行具有新意的、形式多样化的活动
目前我们进行的家园共育活动方式比较陈旧和单一,不具有吸引力,这是我们需要马上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有趣、具有吸引力的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到教育工作中,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幼儿园的活动,这些活动除了要对幼儿的教育有益处,同时也必须帮助家长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让他们参与到校园的教育工作当中,例如针对马上要进入小学的幼儿家长开展入学前的讲座,告诉他们相关的注意点等等。
通过促进家长积极参与到校园活动中的方式,能够提升孩子的主动性,让他们更愿意主动配合,这样会让教育活动的目的更容易达成。而家长也可以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活动方案,由此让教育活动得到进一步的丰富。
3.4设置亲子活动课程,提高幼儿身体素质
幼儿园想要加强同家长之间的联系,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设置亲子活动。这种方式既能拉近家长同孩子之间的距离,也能让幼儿教师观察到每个家庭存在的教育问题。不仅如此,亲子活动还能有效组织幼儿参与体育训练,让幼儿切身体会到运动的快乐。在设计活动内容时,教师要注意加入体育运动的元素,让幼儿体会到运动的重要性。活动开展的时间也是需要教师斟酌的。教师应尽量选在周六开展活动,以便让每个家长都能到达现场。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和家长交流,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家长则应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这样,家园共育工作才能有效开展起来,孩子的身心才能得到有效锻炼。
结语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能够知道,家园共育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只有将家庭和校园密切结合在一起,彼此合作,才能够发挥教育最大的价值。同时家长也是幼儿教育的关键一环,应该和老师处于相同的地位,并且双方应该积极配合,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而幼儿园也有责任提供更多更便利的平台和家长取得沟通,帮助家长提升教育能力,让他们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校园活动中,由此推动家园共育工作的改善和优化。
参考文献
[1]李岩萍.活用现代媒体开展幼儿家园共育探讨[J].成才之路,2019(35).
[2]成采霞.互联网在家园共育中运用的必要性及策略[J].甘肃教育,2019,(13).
[3]高梦珂.阜阳市城乡幼儿园家园共育现状的比较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19.
[4]李媛媛.对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教育模式的探析[J].新校园(中旬),2015(09):162.
关键词:家园共育;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
引言
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园共育模式,在家园共育模式推进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在家园合作联动机制构建、分层分类指导方针设定、网络交互沟通机制维护、多元管理推进策略创新等方面展开实践探索时,教师要有兼顾意识,从而为幼儿带来更多学习机会,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家长和教师、家庭和幼儿园都属于幼儿教育的重要关联方,如何发挥家园共育模式功能,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应是幼儿教师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1目前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情况
1.1家庭教育形同虚设,家长没有参与到共育工作中
很多家长觉得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自己只需要给孩子吃好、喝好就可以了,其他的留给幼儿园的老师来做,因此,在家的时候完全没有对孩子开展任何教育,导致孩子在家和在学校是两个样子。当幼儿园老师寻求家长的协助时,家长也往往以老师您教就好,我们都听您的这样的话语来搪塞,并没有将配合落到实处。
1.2没有获得应有的关注
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一种,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因为其和小学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具有其独特性,并且对于培养孩子的品德以及习惯有着很关键的作用,因此,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相关工作的进行。然而很多家长依旧存在传统思维模式,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自己将孩子交到学校就可以了,并不是很关注家园共育工作的进行。
2新形势下家园共育的现状
家园共育理念已经提出了一段时间,幼儿的教育问题需要家长和幼儿园双方共同努力,才能解决。但是,这种教育理念在正式实施时还存在一些弊端。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存在偏见,认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应该由幼儿园全权负责。实际上,家长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让幼儿受到耳濡目染。因此,家长应该积极转变原有观念,与幼儿园配合,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另外,家园共育的教育模式虽然已经逐步搭建起来,但很多家长和幼儿园都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文化课教学上,希望幼儿能顺利适应小学的教育模式,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这种教学理念是存在弊端的,幼儿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
3促使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3.1依据家长意见,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
幼儿园需要针对本园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调查问卷,请家长全方位参观园区,将自己的感想填写在问卷上。幼儿园的管理人员要根据家长反馈的信息完善园区的各种设施。比如,有些活动设备已经破损,幼儿园就要及时更换,防止出现突发情况,给幼儿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另外,幼儿园的食堂方面可能存在卫生不合格问题,管理人员应采纳家长的反馈意见,注重对用餐环境的管理,保证烹饪食材新鲜,让每个孩子都能享用健康的饭菜。家长还可以选择在教室内旁听,根据自身的实际感受,对幼儿教师提出宝贵意见。这样,幼儿园便能营造适合幼儿成长的良好环境,幼儿的身心健康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3.2分层分类指导方针的设定
幼儿虽然年龄相差不多,但其心理素质、认知基础、个人能力、学习悟性、适应性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教师对此需要有客观的认知,并在家园共育模式推进中,建立分层分类指导观念,为不同的幼儿群体设计不同的教育策略,为不同的家长群体提出不同的教育建议,以体现分层分类指导意识。在家园共育模式构建中,家长也是重要的参与方,教师要重视家长的主观意见,主动征询家长的教育理念,借鉴和推行家长的合理化建议,从而为家园共育模式的推进带来一定动力。幼儿性格、学力基础、家庭教育氛围、家长执教水平等,都屬于重要的制约因素,在家园共育模式构建过程中,这些因素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需要对这些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确保家园共育活动顺利推进。教师为不同家庭设计不同的教育任务和应对策略,体现的便是因材施教原则。例如,有些幼儿胆子比较小,家长教育方法太过溺爱,教师可建议家长多给孩子创设接触社会的机会,带领孩子多参与一些公共活动,让孩子独立面对一些生活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很多幼儿都有了改变。教师在平时教育中也应给予这些幼儿更多倾斜,与家长形成呼应,确保分层分类教育行动顺利推进。家园共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需要有更多的教育策略进行应对,教师要从教育实际出发,对幼儿进行科学分析,给出更多个性化指导方法,从而让更多家庭获得丰富的教育支持。家园共育需要有特定的教育环境,这也是家园共育模式推进的重要客观条件。
3.3进行具有新意的、形式多样化的活动
目前我们进行的家园共育活动方式比较陈旧和单一,不具有吸引力,这是我们需要马上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有趣、具有吸引力的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到教育工作中,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幼儿园的活动,这些活动除了要对幼儿的教育有益处,同时也必须帮助家长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让他们参与到校园的教育工作当中,例如针对马上要进入小学的幼儿家长开展入学前的讲座,告诉他们相关的注意点等等。
通过促进家长积极参与到校园活动中的方式,能够提升孩子的主动性,让他们更愿意主动配合,这样会让教育活动的目的更容易达成。而家长也可以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活动方案,由此让教育活动得到进一步的丰富。
3.4设置亲子活动课程,提高幼儿身体素质
幼儿园想要加强同家长之间的联系,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设置亲子活动。这种方式既能拉近家长同孩子之间的距离,也能让幼儿教师观察到每个家庭存在的教育问题。不仅如此,亲子活动还能有效组织幼儿参与体育训练,让幼儿切身体会到运动的快乐。在设计活动内容时,教师要注意加入体育运动的元素,让幼儿体会到运动的重要性。活动开展的时间也是需要教师斟酌的。教师应尽量选在周六开展活动,以便让每个家长都能到达现场。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和家长交流,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家长则应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这样,家园共育工作才能有效开展起来,孩子的身心才能得到有效锻炼。
结语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能够知道,家园共育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只有将家庭和校园密切结合在一起,彼此合作,才能够发挥教育最大的价值。同时家长也是幼儿教育的关键一环,应该和老师处于相同的地位,并且双方应该积极配合,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而幼儿园也有责任提供更多更便利的平台和家长取得沟通,帮助家长提升教育能力,让他们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校园活动中,由此推动家园共育工作的改善和优化。
参考文献
[1]李岩萍.活用现代媒体开展幼儿家园共育探讨[J].成才之路,2019(35).
[2]成采霞.互联网在家园共育中运用的必要性及策略[J].甘肃教育,2019,(13).
[3]高梦珂.阜阳市城乡幼儿园家园共育现状的比较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19.
[4]李媛媛.对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教育模式的探析[J].新校园(中旬),2015(0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