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融合背景下科技类古籍创新实践探索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sf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融合出版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正在快速地改变出版业的生态,我国出版领域从融合创新转型期、高速增长期逐渐发展到现在的高质量发展期,出版的本质已从知识生产逐渐转型为知识服务。近年来,在全民阅读的社会倡导下,人们对古籍类读物的需求急剧上升,但科技类古籍整理出版作为专业性较强、受众范围较小的一类知识领域,如何在保持古籍传承性整理工作的基础上,推出多元科技文化,开发大众市场,让古代科技文化、古老科学故事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是值得科技出版人思考的现实问题。下面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传媒集团倾力开发的“中国经典水利史料”出版融合项目为例,介绍出版融合背景下科技类古籍的创新实践探索之路。
  “中国经典水利史料”项目为中国水利水电出版传媒集团根据出版行业发展趋势和自身改革发展要求,立项建设,自主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项目。该项目专注于知识服务与知识传播,旨在通过深挖传统水利文化经典内涵,打造特色水利文化品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该项目在规划之初就提出全媒体出版的概念,坚定走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融合、线上线下融合的出版之路,以满足任何人在任何時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获得任何内容的需求为目标,努力实现“一种内容、多种媒体、同步出版”。在项目执行中,对内容资源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顶层设计,通过纸质图书出版、电子物出版、数据库建设、音视频产品开发、线上服务等跨界整合,孵化出系列文化产品。

一、融合出版系列产品


  从知识资源构成上看,“中国经典水利史料”融合出版项目包括水利历史文献、水利历史图片、谕旨奏章、历史档案、碑刻拓片等多种类型内容资源。从产品形态上看,该项目开发出了纸质出版物、电子出版物、数字出版物、融合出版物等系列出版物类别。
  (一)纸质出版物
  1.大型水利古籍整理系列丛书——《中国水利史典》
  选聘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对我国水利古籍资源进行了梳理、筛选和系统整编,精选数百种经典水利古籍进行标点、注释等整理考证,策划出版大型系列丛书《中国水利史典》。全书共5000万字,分为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一期工程为2019.7万字,20分册,二期工程约3100万字,31分册。内容按照我国水系流域分为《综合卷》《长江卷》《黄河卷》《淮河卷》《海河卷》《珠江卷》《松辽卷》《太湖及东南卷》《运河卷》《西部卷》,共10卷。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分别已于2015年12月、2020年12月出版。此外,《中国水利史典》被列为首批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十一五”“十三五”国家重大工程出版规划项目和“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2.长江流域水利古籍整理系列丛书——《长江水利史料丛刊》
  分流域对内容资源进行评价分析,评估调查涉及长江流域水利古籍出版情况,策划出版《长江水利史料丛刊》系列图书,包括《蜀水考(外二种)》《平滩纪略(外二种)》《洞庭湖志》等长江治水典籍6种。
  3.水利古籍单行本
  对所收水利历史文献内容资源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学术价值等进行评估,精选文化底蕴丰厚、学术价值高、有现实意义的水利典籍,策划出版水利典籍单行本,并申报国家古籍资助。其中《道光朝东西两防海塘全纪》《河防一览》《中国古代河工技术通解》分别入选2015年、2016年、2017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资助项目,目前已全部完成出版。
  (二)电子出版物
  1.《中国经典水利古地图(CD-ROM光盘)》
  从内容资源中析出中国经典水利古地图约2000余幅,主要精选收录水利经典古籍、历代治河奏折呈表、海内外各藏书机构中的珍稀地图,并按主题特色进行多维度专题分类,包括水利工程图、海塘图、港口图、沿海水道图、被灾图、雨量分布图等类别。
  2.《中国经典水利古文献(CD-ROM光盘)》
  从内容资源中析出水利重要古籍资源3000万字,包括经点校整理、繁体排录、全文数字化后的水利典籍,文体类型丰富,包括谕旨奏章、政府公文、私人论著、路程纪行、散文、诗歌、翻译著作等多体裁类型;内容涉及历代治水经验总结、政府水政方针、官员和水利专家治水主张和构想、水利地形和水利工程描绘等;按内容所涉及的流域范围和地域范围进行分类,主要包括黄河、长江、淮河、海河、运河、珠江、松辽、太湖及东南、西部、综合等。
  3.《中国古代河渠图(CD-ROM光盘)》
  从内容资源中析出中国古代河渠图约2000余幅,主要选录有历史代表性的,能够反映我国大江大河水道水系、流域地形、湖泊源泉分布的古代河渠图,并按河道特点进行专题分类,主要包括河口图、河源图、泉源图、水道图、流域图等类别。
  4.《中国经典水利史料(U阅通)》
  《中国经典水利史料(U阅通)》是对上述三个光盘项目的内容集成,功能相对光盘来说更为强大,查询快捷,实体便携。
  上述4种电子出版物,以U盘或光盘为载体,便携性强,不受网络等外部环境限制,方便用户随身携带和即时阅读。在阅读体验上,保有原版原式的图书阅读体验,并具有超越纸质图书的检索便利;可对多卷图书进行统一检索,提供多种检索方式,检索结果精准定位;对数据库中的图片进行多专题分类,用户可对历史图片进行多维度检索;功能丰富,可对内容进行复制、添加高亮、划线、批注等操作,适合做读书笔记。
  (三)数字出版物
  在“纸电同步”融合出版思想的指导下,对项目内容资源进行数字化深加工,选聘古籍整理、水利史、历史地理等多领域专家,对内容资源进行标引和解读;根据受众阅读需求和行为习惯,开发友好便捷的数字化知识服务平台,最终形成了知识架构合理、内容丰富、解读深入、查询便捷的“中国经典水利史料数据库”。该数据主要包括水利历史文献、水利历史图片、谕旨奏章三个已建成子库,以及历史档案、碑刻拓片、多媒体资料等多个建设中子库。   水利历史文献数据库,包括经点校整理、繁体排录、全文数字化后的水利重要古籍2000余万字。数据库所收录水利历史文献内容按所涉及流域进行分类,文体类型丰富,包括谕旨奏章、政府公文、私人论著、路程纪行等多体裁类型。可实现全文检索、电子书阅读,以及对书名、人名和朝代的定向搜索。
  水利历史图片数据库,收录了水利经典古籍、历代治河奏折呈表、海内外各藏书机构中的珍稀地图6000余幅,并按主题特色进行多维度专题分类;吸收大量历史地理、水利史、科技史专家学者对地图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数字化拼接复原部分珍稀古地图。支持多种检索方式,阅览高清图片,阅读图解,微信扫描二维码,可在手机上对图片进行查看。
  谕旨奏章数据库,是对200余种经典水利典籍进行横向分析,将文献中散存的谕旨奏章提取出来,按时间序列将围绕每个重大水利事件的谕旨奏章串联起来,以时间轴的形式体现历朝历代兴水利除水害的重大举措。

  此外,具有代表性的是对《河防一览图》《黄河发源归海图》《北京颐和园河坝骑兵营图》《热河行宫图》《南岳全图》等彩绘本古地图进行拼接和复原,其中部分产品最终呈现为纸质长卷卷轴图或经折装套图等产品形态。

  (一)项目具体成效
  1.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承价值
  “中国经典水利史料”融合出版项目对水利类古籍史料的系统收集整理在出版领域尚属首次。本项目收录整理了众多水利史上独一无二的经典水利史料,对当前治水兴水、防灾减灾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有极大的学术价值;收录整理了诸多几近失传的珍稀史料,有很高的文物和文献价值;选录整理了大量散见于各种记录中的水利古地图,具有抢救挖掘文化遗产的深远意义。
  2.具有指导现代水利建设的现实意义
  本项目通过对中国经典水利史料历史地理信息的分析、读取、记录和注解,对中国水资源历史概况、河流水系变迁、古代水利工程及技术概况、历朝历代治水方针、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情况及动态变化等数据信息进行架构和关联,为解决全国流域水资源利用问题,开展现代水利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宝贵的历史依据和史料印证,对于指导现代水利建设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3.贴近大众阅读习惯,助力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本项目通过整理和出版优质水利史料资源,以纸质出版物、电子出版物、数字出版物、文创产品等多种阅读手段和出版形态让公众了解到我国水利历史文化内涵,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打破受众阅读壁垒,增强了中国传统水利历史文化科普的渗透力和亲和力。项目打造的一系列产品,特别是“中国经典水利史料数据库”“中国经典水利史料(微信版)”,既可供学术研究之用,更可方便社会的实用参考。
  4.出版方式灵活,示范水利行业知识资源融合转型
  本项目对水利史料的灵活出版,既可以实现大量水利史料以简便、快捷、灵活的方式满足大众阅读需求,又可为相关各级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决策咨询机构、大中型企业单位、图书馆等,以及有需求的个人提供更加快捷周到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还将为科技出版单位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新的运作模式,有利于以统一的标准口径对整个水利行业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和整合,进而为将来国家行业知识资源总库的建设与应用作出有益的尝试和铺垫。
  (二)社会反响
  1.斩获多项大奖,多次在国内重要展会展出
  “中国经典水利史料”融合出版项目中析出的纸质系列出版物《中国水利史典》荣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和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
  项目中析出的纸质出版物《河防一览》被评为“2018海峡两岸书籍设计邀请赛十大最美图书”。
  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第四展区“历史巨变”中展出。   2019年7月《中国水利史典》(10卷20分册)入选中宣部主办的“书影中的70年 新中国图书版本展”,并于10月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2.引起学界对中华传统水文化的关注、挖掘和研究
  项目出版过程中,在古文献、科技史、历史地理、水利史等学科领域持续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如“中国经典水利史料数据库”正式上线运营后,获得多所国内外知名大学图书馆和科研机构的试用和购买,如中山大学图书馆、重庆交通大学图书馆、黄河水院等;许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使用数据库后,纷纷购买相关纸质图书,如哥伦比亚大学就购买了《中国水利史典》(一期)全套20分册;日本一些学者致电问询《中国水利史典》(一期)的购买和发货问题。此外,还在中华书局开发的“籍合网”上线运营,与“中华经典古籍库”“中华善本古籍数据库”“中华文史学术论著库”等优质数据库资源一起向社会推广等。
  不少学者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将科研视角转向古代治水科技、水利方言土语、公文文体流变、水利制度沿革、治水思想演变、政府方针等方向。可以说,本项目对于推动中国科技史、水利史、历史地理、古文献等领域的研究,揭示中华民族文明密码,解析中华文化基因,增强文化自信,大有裨益。
  3.助力水利传统文化走出去
  “中国经典水利史料”融合出版项目在“走出去”方面积极进行探索。本项目中存在大量水利历史地图,来源于大英博物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等世界著名馆,这些资料都是学界数十位专家学者远赴重洋获取的第一手資料,其研究成果对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解密中国文化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在文化出版“走出去”方面有着天然的历史背景和对话优势。
  2015年《中国水利史典》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选入中国主题图书出版展区代表中国主宾国出版形象参加美国书展,并参加了“中华水文化推广系列”活动,助力中国经典文化“走出去”。

三、融合出版经验体会


  1.技术融合
  “中国经典水利史料”内容资源的灵活出版,使古代水利历史文化出版传播形式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文字或图片,而是为受众提供集纸书、电子书、音频、视频、线上服务等多种表现形式为一体的资源与服务,是对一种内容呈现的无限延伸,是多种载体的无限发布。出版载体由纸质图书、PC端向移动端延伸,为受众范围相对较小的水利历史知识的随时随地传播与获取提供了便利;出版服务由单一的产品服务上升至基于内容的多元化服务,从有形服务延伸至无形服务。
  2.内容融合
  “中国经典水利史料”融合出版项目一直把对内容资源的深度开发与持续探索放在首要位置。出版纸质图书的同时,将纸书出版内容拆分与重构,打造成电子出版物、数据库、音视频、微信端等不同形态,产业链逐步完善,“中国经典水利史料”的IP逐渐得到水利史、科技史、历史地理学界权威专家学者认可和高度评价。但在这种模式下如何充分调动编辑积极性,投入到线上内容生产,值得深入思考。比如,“中国经典水利史料数据库”对视频项目的开发投入成本相对较高,投入与产出比是否能平衡,还有待市场检验。
  3.渠道融合
  “中国经典水利史料”融合出版项目通过打通线下线上渠道,形成产业链效应,对纸质图书的出版也起到了很强的宣传和助推作用。此外,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知识付费时代,在线教育、网络出版、头条、分答、微课、听书等日益丰富的线上内容变现形式加剧了对科技类出版社文化出版的冲击,而传统出版破局的关键就在于保证优质内容的持续输出。在融合出版中应注意将优质内容与线上渠道对接,特别是将水利历史文化同大众的文化品位结合起来,挖掘社会受众较广的文化热点,扩大除纸书销售收益外的新的内容变现方式。
  4.人才融合
  编辑是出版业内容生产的主力军。在传统内容生产流程中,大部分编辑的内容生产还是立足于纸质出版的经验阶段。“中国经典水利史料”融合出版项目执行过程中注重培养编辑的创新能力和互联网思维,使编辑对内容生产的认知从纸质出版扩展至内容加工、运营维护、资源整合等多方面,全力打造复合型全媒体人才。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传媒集团)
其他文献
“我购买了一套127.74m2的三室两厅住房,交房时间是2010年的2月。现在,我和老婆时常讨论着新家如何装修。虽然很多事情已经达成共识,但现在仍然有一些问题希望得到贵刊的帮助。问题一:我们的客厅宽为4.2m,长为7.5m,我不希望在客厅中使用柜机。但又担心壁挂式空调无法保证降温的效果,请问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法?问题二:我希望在家中每一个房间的显示设备都能在线收看电影,但我又不想给每个房间都配置电脑
三诺iTV移动数字电视棒  网址:www.acer.com.cn 参考价格:588元  下班途中正逢精彩的比赛,怎么办?比赛时间和老婆必看的电视机冲突,怎么办?这个时候或许你需要三诺iTV移动数字电视棒的帮助。通过USB接口,三诺iTV移动数字电视棒就能方便地实现在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观看CMMB移动数字电视节目, 让你无论身处何处,只有电脑即可享受无线数字电视的娱乐。
摘要:编辑存在的意义不是显现自己,而是呈现作品、突显作家。在现代社会,编辑存在的意义可以从向内、向外、向上、向下四個方向来体现。编辑要找到自身存在的意义,要对选题有参与感,要有自我成长的方向感和图书出版的方向感,要找到自我的价值感,最终才能对团队、对出版行业产生归属感。  关键词:参与感;方向感;价值感;归属感  在现代社会,对于从事任何职业的人而言,一个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就是:自我存在的意义究竟
在现代家居环境中,身材纤瘦的时尚音箱比传统的“傻大个”更能彰显出主人的品味。但箱体的瘦身也表示着声场的萎缩,选择一款体积适中又能获得庞大声场的音箱可真不太容易,不过惠威M6002HT可作为一个不错的选择。这套音响是惠威M系列家庭影院的全新力作,采用了修长简洁的面板设计,采用多种单元组合的单元声学结构,主箱由1只8英寸超低音GB8N单元配合一只球顶高音和2只4英寸铝合金中音单元共同完成声音回放,让整
2007年4月17日,TCL推出了使用DDHDIII芯片技术平台的炫律M61液晶电视机。H61到M61系列的升级,带来的是TCL新的DDHDIII芯片,实现了1080p的Full HD图像和120Hz的稳定画面表现力,同时还加入了更多的多媒体应用功能,比如录制电视节目,播放数码照片等。M61带来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更清晰的画面,也开始更突出画面稳定,色彩亮艳以及与其他数字设备的联系。在市场热潮的冲击
我想大概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回到童年的梦想,他们喜欢玩电子游戏放松自己,因为自从他们长大的那一天就知道需要承担责任,所以他们总想偶尔回到童年可以无忧无虑、尽情玩耍,而他们的童年都有一个关于机器猫的梦想。那么,你也来跟我一起做—次铜锣烧?让他也偶尔实现一把回到童年的梦想?让他知道,其实有你这样的老婆比什么都幸福!  铜锣烧是什么?据说是“机器猫”的最爱!我没看过《机器猫》,用老公的话说:“你有童年吗
男人应该知道尽可能多的时尚品牌!对于喜欢穿着Armani,然后从Dunhill公文包中拿出LouisVuitton名片夹来交换名片,用手腕上的TAG Heuer腕表伴随随着Jurlique精油发出的味道同时引起对方视觉与嗅觉注意的男人来说,时尚和品位的双重追求已经成了他最显著的标志。  时尚化是这类人成为先锋人群的基本保证,而独特的品位是需要提醒你,他们绝对不容被忽视!之所以能让你有这种感觉,是他
明基W500投影机  好莱坞(Hollywood),因为该地区影业的发达使这个名词成为了美国大片的代表。想在家里看到原汁原味的好莱坞大片,唯有使用采用HOV(Hollywood Quality Video)技术的投影机明基W500。    好莱坞质量的视频  W500是明基最新推出万元级720p投影机,它采用3LCD技术打造,对比度为5000:1,光输出为1100ANSI Im。虽然这款产品售价不
本书借助对史料的实证研究,致力于第一次分不同阶段系统地勾勒金融机构的迁移布局及其后续影响。金融机构不同于其他机构之处在于,金融行业本身的运作方式即具有流动性和远程性,所以其迁移的过程,除了“有形”的人员、设备、设施等的迁移之外,更内在的是“业务重心”的转移,也即金融机构不同于文化机构和工矿企业,有庞大的迁移与“运输”过程,更多的是自上而下对金融布局的重新调整。抗战爆发前,主要金融机构,即国家银行和
万圣节是西方人的“鬼节”,也是很多恐怖片集中上映的好日子。其实,当“鬼”这件事和节日气氛融合到一起时,更多的不是阴森、而是喜庆。比如我们经常可以从美国电影里看到的场面——许多打扮成妖怪的可爱小孩子,挨家挨户敲开门,一句“不给糖果就捣蛋”(Trick of treat),成为最有趣的问候。  就像万圣节的标志——咧着嘴的南瓜头一样,既可爱,又可怖,既像尖叫,又像欢笑。实际上,这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