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师除研究教法以外,对学法和兴趣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对中职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法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方法。
【关键词】中职学生;英语教学;课堂效率
我国的英语教学缺少自然习得的社会环境,语言输入更多地依赖于课堂教学及学生广泛而有效的阅读,而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差,且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更谈不上大量、有效地阅读,不愿意学。因此,对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对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比对解题方法的研究更实用、对学法的研究比对应试的研究更有效。笔者根据本人中职英语教学的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课堂效率进行研究:
一、 整合多种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学生决定学习内容
降低学习难度,在统一的教材指导下,由同学们选择学习的章节,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打乱学习的章节,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先学哪个单元,后学哪个单元。同学们自己选择的内容,学习起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丰富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学内容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情景法、视听法、功能法、全身反应法等,创设情景,促进相互交流,如创设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野餐、旅游、问路、看病等情景,开展互动式、合作式学习。此外,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游戏教学对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在游戏中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3.科学应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了配套的教学资源,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眼、口、耳、手、脑相结合,减少学生开小差的机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参与的快乐,从中建立自信,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4.优化评价方法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针对不同的评价内容或场景选择最优的评价方式,在坚持形成性评价的同时不忽视终结性评价:只重视终结性评价,不考虑学生学习过程的反馈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心态的养成、又不能及时地给老师提供反馈信息;只重视形成性评价又会形成学生盲目的自负心理,自我效能感较强,用自己的优势来比较别人的劣势,老师无法确切了解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要使两种评价有效的结合起来!
二、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授之以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实现“教为了不教”的正确途径。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因此,教学生学会学习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学生自我完善的需要。
1.榜样模范的作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必须使学生感受到学会学习的重要作用,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增强学生“驾驭知识和发展智力的自豪感”。
2.向学生传授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如大脑的工作原理、记忆的窍门、观察的方法、遗忘的规律等等,这些具有共性的原理能促进学生良好的学法形成。
3.指导学生由“有指导的学习”向“独立学习”,由“学会”向 “会学”转变,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有目的地传授方法,使学生尽早摆脱教师这根“拐杖”。
4.提供模式,不断改进良好的学习方法,向学生提供一定的学法模式,让他们模仿是改善学习的途径之一。一方面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体现学法,指导学生探求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另一方面通过专题讲座、兴趣小组、学法交流会等方式同学们自主交流,通过实践经验分享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 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的听说习惯
多放磁带、录音及采集一些英文的影音文件给学生创造听的机会;在课堂中尽量使机会遍及到每一个学生,让每個学生都能开口,给他们开口的机会,以配对或小组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成果。同时对同学们展示的成果进行提问和回答,不要使成果展示成为部分同学展示自己的舞台。
2.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针对中职学生现状,先由老师带着读,从简短的故事、笑话、学生感兴趣的脑筋急转弯等素材开始,让他们感到英美文化中有趣的风土人情,引领学生到 “阅读”的环境中来。关于“写”,让学生从抄写名言警句、绕口令、顺口溜之类开始,然后再改写我们的课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最后再培养学生写话题的内容,给学生适应和转折的过程,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针对中职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消化掉学习内容,不让英语学习成为一种负担,必须落实到行动上来,而浓厚的学习兴趣、科学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自然生成,而是经过有意识培养形成的。“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系到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基本素养,值得我们一线的中职教师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汪颖,付源.浅谈激发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3).
[2]孔雁.如何改善英语课堂上角色扮演活动的教学效果[J].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1).
[3]刘新科.国外教育发展史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斯宾塞.教育论[M].
【关键词】中职学生;英语教学;课堂效率
我国的英语教学缺少自然习得的社会环境,语言输入更多地依赖于课堂教学及学生广泛而有效的阅读,而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差,且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更谈不上大量、有效地阅读,不愿意学。因此,对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对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比对解题方法的研究更实用、对学法的研究比对应试的研究更有效。笔者根据本人中职英语教学的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课堂效率进行研究:
一、 整合多种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学生决定学习内容
降低学习难度,在统一的教材指导下,由同学们选择学习的章节,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打乱学习的章节,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先学哪个单元,后学哪个单元。同学们自己选择的内容,学习起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丰富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学内容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情景法、视听法、功能法、全身反应法等,创设情景,促进相互交流,如创设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野餐、旅游、问路、看病等情景,开展互动式、合作式学习。此外,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游戏教学对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在游戏中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3.科学应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了配套的教学资源,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眼、口、耳、手、脑相结合,减少学生开小差的机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参与的快乐,从中建立自信,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4.优化评价方法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针对不同的评价内容或场景选择最优的评价方式,在坚持形成性评价的同时不忽视终结性评价:只重视终结性评价,不考虑学生学习过程的反馈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心态的养成、又不能及时地给老师提供反馈信息;只重视形成性评价又会形成学生盲目的自负心理,自我效能感较强,用自己的优势来比较别人的劣势,老师无法确切了解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要使两种评价有效的结合起来!
二、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授之以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实现“教为了不教”的正确途径。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因此,教学生学会学习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学生自我完善的需要。
1.榜样模范的作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必须使学生感受到学会学习的重要作用,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增强学生“驾驭知识和发展智力的自豪感”。
2.向学生传授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如大脑的工作原理、记忆的窍门、观察的方法、遗忘的规律等等,这些具有共性的原理能促进学生良好的学法形成。
3.指导学生由“有指导的学习”向“独立学习”,由“学会”向 “会学”转变,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有目的地传授方法,使学生尽早摆脱教师这根“拐杖”。
4.提供模式,不断改进良好的学习方法,向学生提供一定的学法模式,让他们模仿是改善学习的途径之一。一方面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体现学法,指导学生探求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另一方面通过专题讲座、兴趣小组、学法交流会等方式同学们自主交流,通过实践经验分享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 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的听说习惯
多放磁带、录音及采集一些英文的影音文件给学生创造听的机会;在课堂中尽量使机会遍及到每一个学生,让每個学生都能开口,给他们开口的机会,以配对或小组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成果。同时对同学们展示的成果进行提问和回答,不要使成果展示成为部分同学展示自己的舞台。
2.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针对中职学生现状,先由老师带着读,从简短的故事、笑话、学生感兴趣的脑筋急转弯等素材开始,让他们感到英美文化中有趣的风土人情,引领学生到 “阅读”的环境中来。关于“写”,让学生从抄写名言警句、绕口令、顺口溜之类开始,然后再改写我们的课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最后再培养学生写话题的内容,给学生适应和转折的过程,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针对中职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消化掉学习内容,不让英语学习成为一种负担,必须落实到行动上来,而浓厚的学习兴趣、科学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自然生成,而是经过有意识培养形成的。“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系到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基本素养,值得我们一线的中职教师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汪颖,付源.浅谈激发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3).
[2]孔雁.如何改善英语课堂上角色扮演活动的教学效果[J].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1).
[3]刘新科.国外教育发展史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斯宾塞.教育论[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