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宋代舞蹈表演形式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发展,并为后世民间的舞蹈艺术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对宋代舞蹈的表演形式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进一步研究了解宋代娱乐文化的发展特点打下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宋代 舞蹈 表演形式
在中国古代舞蹈史的研究中,唐代乐舞艺术不但一直受到较多的关注,也被认为是中国乐舞发展的高峰。有不少证据说明,乐舞艺术走进了宋代,的确与唐代的辉煌形成了比较大的反差。人们多用“辉煌”“璀璨”等词句来形容唐代歌舞,但提起宋代舞蹈,则多认为它是中国封建社会乐舞艺术没落的起点。但从表演形式上来看,宋代舞蹈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发展,并为后世民间舞蹈艺术表演形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宋代舞蹈的表演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宫廷队舞表演。宋代宫廷官办的乐团中有专门的舞蹈队,分男女两班,分别名为小儿队和女弟子队。小儿队是选年龄在十二三岁的少年200余人组成的。表演时,分为4行,每行对头1名,4人簇拥,并戴小隐士帽,穿绯绿紫青生色花衫,上领四契义襕束带,各执花枝排定。擂鼓之后,舞队出场,队前牌子上写着“九韶翔采凤,八佾舞青鸾”的字句,且舞且唱。女弟子队表演的大型舞蹈,人数有400余人,且“容艳过人”,队中的杖子头(舞蹈领队)如陈奴哥、俎姐哥、李伴奴、双奴等,都是京城里最出名的舞蹈家。她们表演的采莲队舞,殿前陈列莲花,舞者在莲中且舞且歌,婀娜多姿,美丽动人。舞蹈内容是表现仙女们乘着彩船,手执棹浆,在水上漫游,采摘莲花,心情喜悦地欣赏着人间美好的春色。表演过程中,有致语口号,有问有答,有群舞,有独舞,二者结合,使整个舞蹈表演丰富多彩。
2.文武二舞。宋代的文舞和武舞是供郊庙殿庭之用,属宫廷乐舞中雅部乐舞之列。文舞和武舞的内容多是表现统治阶级文治武功的内容,其政治性强而艺术性弱,非一般人能见到,故其影响力不如其他舞蹈形式。
3.扑旗子。这是一种旗舞,一舞者头戴红巾,弄大旗;另一人红巾,“手执两面白旗子,跳跃旋风而舞,谓之扑旗子”。在今天的戏曲舞台上,仍能看到这种旗舞的一些基本动作。
4.舞蛮牌。这是皇帝观赏百戏中的一种大型舞蹈,是由古代武舞发展演变而来的,既有大型群舞,又穿插双人舞或几人舞,把古代的战阵和战术技巧变成舞蹈动作,形式异常壮观。如今文艺舞台上的《盾牌舞》《藤牌舞》即由此演变而来。
5.抱罗。这是宋代一种假面舞。舞者扮作鬼神模样,穿着青帖金花短后衣,贴金黑色裤,光脚、手持锣鼓,边敲边舞,绕场数周,舞台放烟火,增强鬼神舞蹈气氛。
6.舞判。舞者有“假面长髯,展裹绿袍靴筒”,扮作钟馗,傍一人以小锣相招,和舞步对舞,主要刻画面目丑陋而心地善良的钟馗的形象。
7.哑杂剧。舞者二三人,化妆瘦瘠样儿,以粉涂身,身系锦绣围肚看带,手执软仗,模仿杂剧的样子,无声音,具有哑剧与舞蹈的双重特点。从化妆与表演内容上看,是鬼神舞的一种。
8.七圣刀。演出时,场地烟火涌出,人对面互相看不见,从浓烟滚滚之中露出七人,披发纹身,系锦绣围肚看带,内一人金花小帽,执白旗,其余戴头巾,执真刀,互相格斗击刺,作破面剖心之势。这种舞蹈,在南宋杭州直接以魔术形式表演。
9.抹跄变阵子。所谓抹跄是指演员以黄白粉涂面,而变阵子则指演出战阵变化的舞蹈。这种舞蹈开始时,有一人击小铜锣,引百余人上场,舞者或裹头巾,或扎双髻,各穿杂色衣,露出半臂,腰系围肚看带,手执木棹刀一口,分成行列。击锣者喝喊变阵子数次,舞队成一字阵,然后两两出阵格斗,作夺刀击刺之状,变化多端。变阵子舞从道具上看,主要是木棹刀,又称棹刀舞,据《东京梦华录》中载所谓木刀、棹刀之类的表演,属于此类。这种舞蹈为后来戏曲中的武打动作所吸收。
10.舞鲍老。舞者戴面具,模仿傀儡动作而形成的一种滑稽舞。北宋文人杨大年在描写鲍老的滑稽程度时说:“郭郎是傀儡子引舞的,秃头,爱开玩笑,属滑稽角色,而鲍老较之郭郎更为滑稽有趣,令人捧腹。”《水浒传》中也有关于鲍老的描述:“宋江看时,却是一伙跳鲍老的……那跳鲍老的身躯扭得村村势势的,宋江看了,呵呵大笑。”这段文字也说明舞鲍老属于滑稽舞。南宋杭州的舞鲍老种类特别多,大的社火有几百人,看来这是一种群舞形式。
11.车、船舞。车舞是一人架着独轮车,上有小舞台,舞者在上面表演。这种形式的舞蹈后来失传,而演变为一人架着布帛装饰的独轮车做前后进退,另一人做用绳子拉车状,配合表演,是表演推拉车动作的男女双人舞。船舞,就是“划旱船”。表演时一人扮船妇,一人或几人扮船夫,舞步轻快,动作逼真,令人叹止。车船舞在我国起源很早,宋代更为流行,规模扩大后,变成了一种群众性舞蹈活动。
12.狮舞。据《东京梦华录》载百戏表演中有大旗、狮豹之类的舞蹈,宝津楼表演时有“狮豹入场,奋迅举止”等都是描写狮舞的。
13.三台舞。《东京梦华录》卷九“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载:“三台舞旋,多是雷中庆。其余乐人舞者,诨裹宽衫,唯中庆有官,故展裹。舞曲破攧前一遍。舞者入场,至歇拍,续一人入场,对舞数拍。前舞者退,独后舞者终其曲,谓之‘舞末’。”“舞旋”在宋时指的是舞蹈表演,舞蹈队称“舞旋色”。雷中庆,又号雷大使,曾作教坊使而得名,宋代著名舞蹈家。三台舞旋有独舞,有群舞,这种舞蹈为古时文舞,在宋代宫廷燕乐表演中多次使用。
14.讶鼓。《东京梦华录》载民间表演社火时曾表演过讶鼓。讶鼓原为一种军中舞蹈,后来逐渐影响民间。朱熹曾说:“如舞讶鼓,其间男子、妇女、僧道、杂色,然无不有,但都是假的。”这句话说明这种有歌有舞,舞者扮男扮女、扮僧扮道、扮杂色等,并在一起歌舞,内容相当生动活泼,在当时的东京舞台上大受欢迎。
上述可以看出,宋代的舞蹈绚丽多姿,雅俗共赏,表演形式种类繁多。表演军中舞蹈特别多,其次是假面舞。假面舞形式多样,灵活生动,为群众喜闻乐见,一直发展下来,仍活跃在今天的曲艺舞台上。表演群众生活的舞蹈,其生命力最为强大,车船舞、鲍老一类的滑稽舞、狮舞等,直到今天在全国各地的文娱表演活动仍可以见到。
参考文献:
[1] [元]脱脱,《宋史·乐志》(卷一一三,志第六十六)[C],海南出版社,1999
[2]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之《东京梦华录》)[C],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关键词:宋代 舞蹈 表演形式
在中国古代舞蹈史的研究中,唐代乐舞艺术不但一直受到较多的关注,也被认为是中国乐舞发展的高峰。有不少证据说明,乐舞艺术走进了宋代,的确与唐代的辉煌形成了比较大的反差。人们多用“辉煌”“璀璨”等词句来形容唐代歌舞,但提起宋代舞蹈,则多认为它是中国封建社会乐舞艺术没落的起点。但从表演形式上来看,宋代舞蹈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发展,并为后世民间舞蹈艺术表演形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宋代舞蹈的表演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宫廷队舞表演。宋代宫廷官办的乐团中有专门的舞蹈队,分男女两班,分别名为小儿队和女弟子队。小儿队是选年龄在十二三岁的少年200余人组成的。表演时,分为4行,每行对头1名,4人簇拥,并戴小隐士帽,穿绯绿紫青生色花衫,上领四契义襕束带,各执花枝排定。擂鼓之后,舞队出场,队前牌子上写着“九韶翔采凤,八佾舞青鸾”的字句,且舞且唱。女弟子队表演的大型舞蹈,人数有400余人,且“容艳过人”,队中的杖子头(舞蹈领队)如陈奴哥、俎姐哥、李伴奴、双奴等,都是京城里最出名的舞蹈家。她们表演的采莲队舞,殿前陈列莲花,舞者在莲中且舞且歌,婀娜多姿,美丽动人。舞蹈内容是表现仙女们乘着彩船,手执棹浆,在水上漫游,采摘莲花,心情喜悦地欣赏着人间美好的春色。表演过程中,有致语口号,有问有答,有群舞,有独舞,二者结合,使整个舞蹈表演丰富多彩。
2.文武二舞。宋代的文舞和武舞是供郊庙殿庭之用,属宫廷乐舞中雅部乐舞之列。文舞和武舞的内容多是表现统治阶级文治武功的内容,其政治性强而艺术性弱,非一般人能见到,故其影响力不如其他舞蹈形式。
3.扑旗子。这是一种旗舞,一舞者头戴红巾,弄大旗;另一人红巾,“手执两面白旗子,跳跃旋风而舞,谓之扑旗子”。在今天的戏曲舞台上,仍能看到这种旗舞的一些基本动作。
4.舞蛮牌。这是皇帝观赏百戏中的一种大型舞蹈,是由古代武舞发展演变而来的,既有大型群舞,又穿插双人舞或几人舞,把古代的战阵和战术技巧变成舞蹈动作,形式异常壮观。如今文艺舞台上的《盾牌舞》《藤牌舞》即由此演变而来。
5.抱罗。这是宋代一种假面舞。舞者扮作鬼神模样,穿着青帖金花短后衣,贴金黑色裤,光脚、手持锣鼓,边敲边舞,绕场数周,舞台放烟火,增强鬼神舞蹈气氛。
6.舞判。舞者有“假面长髯,展裹绿袍靴筒”,扮作钟馗,傍一人以小锣相招,和舞步对舞,主要刻画面目丑陋而心地善良的钟馗的形象。
7.哑杂剧。舞者二三人,化妆瘦瘠样儿,以粉涂身,身系锦绣围肚看带,手执软仗,模仿杂剧的样子,无声音,具有哑剧与舞蹈的双重特点。从化妆与表演内容上看,是鬼神舞的一种。
8.七圣刀。演出时,场地烟火涌出,人对面互相看不见,从浓烟滚滚之中露出七人,披发纹身,系锦绣围肚看带,内一人金花小帽,执白旗,其余戴头巾,执真刀,互相格斗击刺,作破面剖心之势。这种舞蹈,在南宋杭州直接以魔术形式表演。
9.抹跄变阵子。所谓抹跄是指演员以黄白粉涂面,而变阵子则指演出战阵变化的舞蹈。这种舞蹈开始时,有一人击小铜锣,引百余人上场,舞者或裹头巾,或扎双髻,各穿杂色衣,露出半臂,腰系围肚看带,手执木棹刀一口,分成行列。击锣者喝喊变阵子数次,舞队成一字阵,然后两两出阵格斗,作夺刀击刺之状,变化多端。变阵子舞从道具上看,主要是木棹刀,又称棹刀舞,据《东京梦华录》中载所谓木刀、棹刀之类的表演,属于此类。这种舞蹈为后来戏曲中的武打动作所吸收。
10.舞鲍老。舞者戴面具,模仿傀儡动作而形成的一种滑稽舞。北宋文人杨大年在描写鲍老的滑稽程度时说:“郭郎是傀儡子引舞的,秃头,爱开玩笑,属滑稽角色,而鲍老较之郭郎更为滑稽有趣,令人捧腹。”《水浒传》中也有关于鲍老的描述:“宋江看时,却是一伙跳鲍老的……那跳鲍老的身躯扭得村村势势的,宋江看了,呵呵大笑。”这段文字也说明舞鲍老属于滑稽舞。南宋杭州的舞鲍老种类特别多,大的社火有几百人,看来这是一种群舞形式。
11.车、船舞。车舞是一人架着独轮车,上有小舞台,舞者在上面表演。这种形式的舞蹈后来失传,而演变为一人架着布帛装饰的独轮车做前后进退,另一人做用绳子拉车状,配合表演,是表演推拉车动作的男女双人舞。船舞,就是“划旱船”。表演时一人扮船妇,一人或几人扮船夫,舞步轻快,动作逼真,令人叹止。车船舞在我国起源很早,宋代更为流行,规模扩大后,变成了一种群众性舞蹈活动。
12.狮舞。据《东京梦华录》载百戏表演中有大旗、狮豹之类的舞蹈,宝津楼表演时有“狮豹入场,奋迅举止”等都是描写狮舞的。
13.三台舞。《东京梦华录》卷九“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载:“三台舞旋,多是雷中庆。其余乐人舞者,诨裹宽衫,唯中庆有官,故展裹。舞曲破攧前一遍。舞者入场,至歇拍,续一人入场,对舞数拍。前舞者退,独后舞者终其曲,谓之‘舞末’。”“舞旋”在宋时指的是舞蹈表演,舞蹈队称“舞旋色”。雷中庆,又号雷大使,曾作教坊使而得名,宋代著名舞蹈家。三台舞旋有独舞,有群舞,这种舞蹈为古时文舞,在宋代宫廷燕乐表演中多次使用。
14.讶鼓。《东京梦华录》载民间表演社火时曾表演过讶鼓。讶鼓原为一种军中舞蹈,后来逐渐影响民间。朱熹曾说:“如舞讶鼓,其间男子、妇女、僧道、杂色,然无不有,但都是假的。”这句话说明这种有歌有舞,舞者扮男扮女、扮僧扮道、扮杂色等,并在一起歌舞,内容相当生动活泼,在当时的东京舞台上大受欢迎。
上述可以看出,宋代的舞蹈绚丽多姿,雅俗共赏,表演形式种类繁多。表演军中舞蹈特别多,其次是假面舞。假面舞形式多样,灵活生动,为群众喜闻乐见,一直发展下来,仍活跃在今天的曲艺舞台上。表演群众生活的舞蹈,其生命力最为强大,车船舞、鲍老一类的滑稽舞、狮舞等,直到今天在全国各地的文娱表演活动仍可以见到。
参考文献:
[1] [元]脱脱,《宋史·乐志》(卷一一三,志第六十六)[C],海南出版社,1999
[2]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之《东京梦华录》)[C],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