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校园文化的含义、组成部分和特点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精神之所在。何谓校园文化?顾名思义,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即是在学校的育人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成长和提高全员文化素质及审美情操为目标,由全体师生员工通过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娱乐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它也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社会空间内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师生员工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念以及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观念形态上的具体化。它对师生的道德人格、伦理规范、思维方式和心理健康等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同时又能促进学校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增强学校的创新能力,确保校园工作有序运行。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要标识。它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
1.校园物质文化。这也是一种外显性文化,它是以某种文字符号为载体,将大学精神显现在校园的各种标记物之中,是由学校所处的人文环境、地理位置、采取的教学措施、设置的活动场所以及文化传播工具等各个方面所构成的文化环境。
2.校园制度文化。它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内一切活动的准则。它包括与大学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学校管理体制及其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特定的行为规范等。校园制度文化从根本上决定着大学的正常运行和创新发展。
3.校园行为文化。指的是学校在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行为,是学校树立形象、开拓校园文化的信誉保障。它包括学校的组织管理工作、教学科研活动、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以及后勤保障工作等。它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文化娱乐活动、科技学术活动、勤工俭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4.校园精神文化。这是大学的内隐文化,也是深层次的校园文化。它是在长期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难以用文字、符号标志或程序化的组织活动显现于外。
校园文化是一个立体化、开放性的概念。它包括了诸多的因素,如硬件建设等物的因素,教师、学生等人的因素以及人与物、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等。它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苦心经营的教育氛围。需要通过多层次、多渠道进行建设,更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隐性课程,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感染性、导向性、激励性和防御性等特点。
(1)情境性。学生总是要学习、生活在一定的校园物质、精神环境中,其所处环境的优劣必然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2)渗透性。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健全的规章制度、优秀的校园精神,通过多种形式渗透于学校的一切活动之中,贯穿于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处于这个环境中的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3)感染性。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全体师生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是无声的行动命令。它能使学校成员自觉不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从而采取符合教育要求的行为方式。
(4)导向性。校园文化能产生导向功效,使全体师生的行为朝着校园文化提倡的方向去发展。
(5)激励性。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催人奋进,对个人的行为产生强大的激励和推动作用。
(6)防御性。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能防御外在不良因素的侵袭干扰,使师生自觉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和行为方式的侵蚀。
二、高校校园文化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了人生存中最主要的五种由低到高的心理需要,他们包括:(1)生理需要。指人维护自身生存的、最基本的、各种非习得性的原始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2)安全需要。指人要求保障自身安全和职业安全、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险、避免失业和丧失财产等威胁的需要。(3)归属需要。指人对从属于某个群体或组织、与人交往、获得情感等方面的需要,如感情、友谊、爱情和认同等。(4)尊重需要。指受人尊重以及自重的需要,如地位、名誉、独立、自由、自主、自信等。(5)自我实现需要。指人总是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取得一定的胜任感和成就感。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某些方面不同于社会上的年轻人,主要表现在:在政治上他们积极敏感;在经济上他们大部分没有自立;在人际关系方面,他们大多数远离家乡,缺乏家庭的温暖。长期的校园生活使他们与社会接触甚少,集体生活往往又使他们缺乏个人空间;书本知识比较丰富而社会经验相对不足,思维活跃但行动能力不足。因此,大学生除了可能产生一般青年人群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外,还会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不仅需要加入一个群体,而且还需要受到群体成员的尊重和承认,并在其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在大学阶段“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学生最迫切想得到满足的。所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心理发展最直接、最集中的影响就反映在对这两种需要的满足上。
(1)结交朋友、扩大交际的需要。大学生有强烈的与人交往的欲望,希望在交往中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寻找认同感,这些都可以从校园文化的活动中得到满足。通过在学习过程中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参加各种文艺、体育活动和社团活动来增进沟通。校园文化在这方面的任务在于营造出积极民主、自由和谐和鼓励协作的气氛。
(2)追求爱的需要。大学生作为成年的个体,由于生理与环境的原因,会自然地萌生出对爱情的向往。目前很多高校对大学生谈恋爱的事情既不提倡也不反对,大体表明学校在这个问题上是尊重学生个人选择的。不可否认,确实有少数同学因沉溺于爱河当中而荒废了学业。但学校的任务在于对整个大环境的控制和引导,不宜过多干涉学生的私人生活。反映到校园文化建设上,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讲座,倡导学生以健康、负责的态度对待爱情。
(3)参加工作并获得归属的需要。大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年轻、充满朝气,通过参加各种社团工作和社会实践来取得成绩是证明自己能力和锤炼自我的绝好方式,并可以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校园文化建设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4)尊重的需要。从青春期开始,学生们就有争取独立的意识和成长的渴望。这也正是追求尊重的过程。在成长过程中,要积极与人互动,学会如何尊重别人并通过适当的方式来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自尊的满足能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并付诸行动。这些也是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关注的重要内容。
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也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良好的环境下,学生们的个人修养会不断提高,心态也会表现得比较平和理性。因此,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大学生由于心理障碍等因素而导致休学、退学的比例明显上升。加上近年来时有发生的高校学生自伤或他伤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但由于人们在认识上对心理问题还存在着误解与偏差,以为只有表现出明显的精神症状才算是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因而忽略了心理异常的早期表现。最近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约占50%左右。就现状来看,大学生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其原因大多是成长阶段甚至是童年时期产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由于每个大学生的先天资质、成长环境与经历各不相同,由此所形成的心理素质也高低有别,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其中一部分心理素质较弱的学生在遇到情绪问题时,单靠自己的力量难以调节改善,持续下去便会发展成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在采取相应教育对策的同时应当结合校园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例如,对那些心理承受能力和调适能力较弱的学生应以预防为主,大力开展关于心理健康的校园宣传教育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普及到校园文化当中。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根据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实际情况,适时举办专题讲座,不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日或宣传周活动,积极营造良好氛围,确保广大学生受到系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并构建学生个体、学生工作干部和心理咨询专业人员三级工作体系,在各个层面建立起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机制,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调适能力,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控制心理问题的进一步发展。
校园文化以一种宏观的人文环境影响着学生的言行,陶冶着学生的情操,而心理健康教育更可以帮助大学生充分了解自己。通过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培养人际交往、社会协作精神,可以增加大学生对自身人格的心理教育经验。需要指出的是,从影响受教育者的因素来看,校园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综合发生作用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了共时态、共空间的校园整体文化情境,相当于文化形态的校园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此,学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整体形成的综合心理效应,从而达到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精神之所在。何谓校园文化?顾名思义,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即是在学校的育人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成长和提高全员文化素质及审美情操为目标,由全体师生员工通过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娱乐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它也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社会空间内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师生员工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念以及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观念形态上的具体化。它对师生的道德人格、伦理规范、思维方式和心理健康等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同时又能促进学校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增强学校的创新能力,确保校园工作有序运行。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要标识。它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
1.校园物质文化。这也是一种外显性文化,它是以某种文字符号为载体,将大学精神显现在校园的各种标记物之中,是由学校所处的人文环境、地理位置、采取的教学措施、设置的活动场所以及文化传播工具等各个方面所构成的文化环境。
2.校园制度文化。它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内一切活动的准则。它包括与大学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学校管理体制及其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特定的行为规范等。校园制度文化从根本上决定着大学的正常运行和创新发展。
3.校园行为文化。指的是学校在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行为,是学校树立形象、开拓校园文化的信誉保障。它包括学校的组织管理工作、教学科研活动、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以及后勤保障工作等。它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文化娱乐活动、科技学术活动、勤工俭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4.校园精神文化。这是大学的内隐文化,也是深层次的校园文化。它是在长期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难以用文字、符号标志或程序化的组织活动显现于外。
校园文化是一个立体化、开放性的概念。它包括了诸多的因素,如硬件建设等物的因素,教师、学生等人的因素以及人与物、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等。它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苦心经营的教育氛围。需要通过多层次、多渠道进行建设,更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隐性课程,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感染性、导向性、激励性和防御性等特点。
(1)情境性。学生总是要学习、生活在一定的校园物质、精神环境中,其所处环境的优劣必然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2)渗透性。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健全的规章制度、优秀的校园精神,通过多种形式渗透于学校的一切活动之中,贯穿于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处于这个环境中的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3)感染性。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全体师生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是无声的行动命令。它能使学校成员自觉不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从而采取符合教育要求的行为方式。
(4)导向性。校园文化能产生导向功效,使全体师生的行为朝着校园文化提倡的方向去发展。
(5)激励性。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催人奋进,对个人的行为产生强大的激励和推动作用。
(6)防御性。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能防御外在不良因素的侵袭干扰,使师生自觉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和行为方式的侵蚀。
二、高校校园文化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了人生存中最主要的五种由低到高的心理需要,他们包括:(1)生理需要。指人维护自身生存的、最基本的、各种非习得性的原始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2)安全需要。指人要求保障自身安全和职业安全、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险、避免失业和丧失财产等威胁的需要。(3)归属需要。指人对从属于某个群体或组织、与人交往、获得情感等方面的需要,如感情、友谊、爱情和认同等。(4)尊重需要。指受人尊重以及自重的需要,如地位、名誉、独立、自由、自主、自信等。(5)自我实现需要。指人总是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取得一定的胜任感和成就感。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某些方面不同于社会上的年轻人,主要表现在:在政治上他们积极敏感;在经济上他们大部分没有自立;在人际关系方面,他们大多数远离家乡,缺乏家庭的温暖。长期的校园生活使他们与社会接触甚少,集体生活往往又使他们缺乏个人空间;书本知识比较丰富而社会经验相对不足,思维活跃但行动能力不足。因此,大学生除了可能产生一般青年人群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外,还会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不仅需要加入一个群体,而且还需要受到群体成员的尊重和承认,并在其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在大学阶段“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学生最迫切想得到满足的。所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心理发展最直接、最集中的影响就反映在对这两种需要的满足上。
(1)结交朋友、扩大交际的需要。大学生有强烈的与人交往的欲望,希望在交往中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寻找认同感,这些都可以从校园文化的活动中得到满足。通过在学习过程中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参加各种文艺、体育活动和社团活动来增进沟通。校园文化在这方面的任务在于营造出积极民主、自由和谐和鼓励协作的气氛。
(2)追求爱的需要。大学生作为成年的个体,由于生理与环境的原因,会自然地萌生出对爱情的向往。目前很多高校对大学生谈恋爱的事情既不提倡也不反对,大体表明学校在这个问题上是尊重学生个人选择的。不可否认,确实有少数同学因沉溺于爱河当中而荒废了学业。但学校的任务在于对整个大环境的控制和引导,不宜过多干涉学生的私人生活。反映到校园文化建设上,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讲座,倡导学生以健康、负责的态度对待爱情。
(3)参加工作并获得归属的需要。大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年轻、充满朝气,通过参加各种社团工作和社会实践来取得成绩是证明自己能力和锤炼自我的绝好方式,并可以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校园文化建设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4)尊重的需要。从青春期开始,学生们就有争取独立的意识和成长的渴望。这也正是追求尊重的过程。在成长过程中,要积极与人互动,学会如何尊重别人并通过适当的方式来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自尊的满足能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并付诸行动。这些也是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关注的重要内容。
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也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良好的环境下,学生们的个人修养会不断提高,心态也会表现得比较平和理性。因此,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大学生由于心理障碍等因素而导致休学、退学的比例明显上升。加上近年来时有发生的高校学生自伤或他伤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但由于人们在认识上对心理问题还存在着误解与偏差,以为只有表现出明显的精神症状才算是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因而忽略了心理异常的早期表现。最近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约占50%左右。就现状来看,大学生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其原因大多是成长阶段甚至是童年时期产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由于每个大学生的先天资质、成长环境与经历各不相同,由此所形成的心理素质也高低有别,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其中一部分心理素质较弱的学生在遇到情绪问题时,单靠自己的力量难以调节改善,持续下去便会发展成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在采取相应教育对策的同时应当结合校园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例如,对那些心理承受能力和调适能力较弱的学生应以预防为主,大力开展关于心理健康的校园宣传教育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普及到校园文化当中。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根据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实际情况,适时举办专题讲座,不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日或宣传周活动,积极营造良好氛围,确保广大学生受到系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并构建学生个体、学生工作干部和心理咨询专业人员三级工作体系,在各个层面建立起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机制,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调适能力,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控制心理问题的进一步发展。
校园文化以一种宏观的人文环境影响着学生的言行,陶冶着学生的情操,而心理健康教育更可以帮助大学生充分了解自己。通过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培养人际交往、社会协作精神,可以增加大学生对自身人格的心理教育经验。需要指出的是,从影响受教育者的因素来看,校园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综合发生作用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了共时态、共空间的校园整体文化情境,相当于文化形态的校园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此,学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整体形成的综合心理效应,从而达到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