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解决农村偏远地区适龄儿童少年就学困难,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为大部分农村初中以上学校建成了学生公寓楼、餐厅,农村学校寄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就目前学校公寓人住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人住率不高、公共资源空置浪费的问题,与此同时,大量寄宿生租住校外,存在较大管理漏洞和安全隐患,学校面临巨大管理压力。本文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调查分析,以期破解寄宿制学校住宿管理面临的难题。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校;住宿管理;问题;对策
1强化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柔性教育
强化学校的管理制度不等于制定过于严苛的管理制度,所谓强化,是指对实际制度的科学化完善,其本质是更加合理和贴合人性。同时学校在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时,也要借鉴现代的“柔性教育”的相关理念。“柔性教育”是近几年来相关学者根据实际研究而得出的新型教育理念,其主旨在于“通过精神层次的柔性梳理,对问题学生进行人格纠正和品行改造”。对此,农村寄宿制学校更适合采用此种新时代的科学教育理念,应在尊重天性的立场上对学生采取柔性措施,使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这样的管理方式,才是正确解决问题的科学方略。柔性教育需要结合实际,不能一味纵容,盲目模仿,对此,学校应该深刻理解柔性教育的本质,并结合学校内部的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方案,这才是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中问题学生的正确办法。
2明确安全事故责任
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完善责任制度,保证每位教师都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这样当出现安全事故时,才能够第一时间找到相应的负责人,更好地解决问题,教师在这过程中更加需要重视起自身的职责,对于自己管理的区域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在这基础上还应该建立责任管理制度,对没有明确自己职责的教师进行严肃处理,保证教师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保证学生的安全。
3优化校园周围环境
农村寄宿制学校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那么学校领导就需要在这过程中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对于学校周围存在问题的摊位进行整治,减少一些不法商贩的存在,更好地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还需要在这过程中禁止闲杂人等出入校门,减少劳动的工作人员,更好地保护校园环境。学校更加需要严加管理,禁止学生擅自离开校园,保证学生的安全,要求学校保安不问断地进行巡逻,保证不会存在安全隐患。
4重视情感教育,增进情感的认同
农村寄宿制学校兼有双重职能,一是教书育人,二是提供生活服务。学校要明确自身责任,进一步加强情感教育,以增进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对于寄宿制学校的学生而言,他们远离家人,更渴望在情感上得到关怀,而目前不少寄宿制学校采用军事化管理方式,学生大多生活于单调封闭的空间,这极易使其产生情感上、心理上的烦闷情绪,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内心世界不够重视,将极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校园欺凌行为产生的重要诱因。对此,农村寄宿制学校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提供集体活动的机会,以增进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例如,学校可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特色组织多种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让学生都有表现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减少校园欺凌行为。
5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住宿生与普通学生的区别在于住宿生全天24小时都在学校,不出校门,没有学校外的生活。如果学校不能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他们势必会感觉烦闷、无聊,降低对学校的好感。有的初中学生撒谎称病溜出学校,更有甚者半夜偷偷溜出学校,这为学校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带来了安全隐患。为此,学校或年级组应充分利用学校场地或器材,开展不同形式的文体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感受到校园生活的有趣,减少溜出校门的想法。如在班级间和寝室之间举行简单的篮球赛、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朗诵比赛、英语角活动、唱歌活动、跳舞活动等。这些活动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6注重家庭与学校的教育配合
学校应与家长增加沟通,对学生的全面教育离不开家庭部分。许多疏于家庭教育的学生会出现“谎报学校、谎报家长”的恶劣现象,这都是由于家庭和学校沟通较少、教育配合不够而产生的。初中生处在青春期这一重要时期,往往容易被社会的其他诱惑所迷而步入歧途,对此,寄宿制学校作为监管的主体,更要在与家庭沟通中占据主动地位,增强沟通次数,保证沟通效率,确保家庭教育观念的正确。在“家”与“校”的沟通过程中,学校必须和家庭的教育理念达成一致,并对“问题学生”的全面教育更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方案,不要为了“沟通”而“沟通”,切实将“家校沟通”贯彻到细处,才是从根本解决寄宿“问题学生”的有效方式。
7结束语
综上,笔者建议生活教师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从多个方面考虑学生的安全问题,学校需要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更新教师的发展理念,还需要提升教师的安全管理意识,让教师能够意识到安全管理对于学生的重要性,这样家长才会满意,学校才会稳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婉君.生活教育视域下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个案研究[D].
[2]馬福全.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瓶颈与突破[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8(12):14-17.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校;住宿管理;问题;对策
1强化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柔性教育
强化学校的管理制度不等于制定过于严苛的管理制度,所谓强化,是指对实际制度的科学化完善,其本质是更加合理和贴合人性。同时学校在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时,也要借鉴现代的“柔性教育”的相关理念。“柔性教育”是近几年来相关学者根据实际研究而得出的新型教育理念,其主旨在于“通过精神层次的柔性梳理,对问题学生进行人格纠正和品行改造”。对此,农村寄宿制学校更适合采用此种新时代的科学教育理念,应在尊重天性的立场上对学生采取柔性措施,使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这样的管理方式,才是正确解决问题的科学方略。柔性教育需要结合实际,不能一味纵容,盲目模仿,对此,学校应该深刻理解柔性教育的本质,并结合学校内部的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方案,这才是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中问题学生的正确办法。
2明确安全事故责任
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完善责任制度,保证每位教师都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这样当出现安全事故时,才能够第一时间找到相应的负责人,更好地解决问题,教师在这过程中更加需要重视起自身的职责,对于自己管理的区域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在这基础上还应该建立责任管理制度,对没有明确自己职责的教师进行严肃处理,保证教师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保证学生的安全。
3优化校园周围环境
农村寄宿制学校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那么学校领导就需要在这过程中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对于学校周围存在问题的摊位进行整治,减少一些不法商贩的存在,更好地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还需要在这过程中禁止闲杂人等出入校门,减少劳动的工作人员,更好地保护校园环境。学校更加需要严加管理,禁止学生擅自离开校园,保证学生的安全,要求学校保安不问断地进行巡逻,保证不会存在安全隐患。
4重视情感教育,增进情感的认同
农村寄宿制学校兼有双重职能,一是教书育人,二是提供生活服务。学校要明确自身责任,进一步加强情感教育,以增进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对于寄宿制学校的学生而言,他们远离家人,更渴望在情感上得到关怀,而目前不少寄宿制学校采用军事化管理方式,学生大多生活于单调封闭的空间,这极易使其产生情感上、心理上的烦闷情绪,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内心世界不够重视,将极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校园欺凌行为产生的重要诱因。对此,农村寄宿制学校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提供集体活动的机会,以增进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例如,学校可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特色组织多种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让学生都有表现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减少校园欺凌行为。
5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住宿生与普通学生的区别在于住宿生全天24小时都在学校,不出校门,没有学校外的生活。如果学校不能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他们势必会感觉烦闷、无聊,降低对学校的好感。有的初中学生撒谎称病溜出学校,更有甚者半夜偷偷溜出学校,这为学校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带来了安全隐患。为此,学校或年级组应充分利用学校场地或器材,开展不同形式的文体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感受到校园生活的有趣,减少溜出校门的想法。如在班级间和寝室之间举行简单的篮球赛、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朗诵比赛、英语角活动、唱歌活动、跳舞活动等。这些活动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6注重家庭与学校的教育配合
学校应与家长增加沟通,对学生的全面教育离不开家庭部分。许多疏于家庭教育的学生会出现“谎报学校、谎报家长”的恶劣现象,这都是由于家庭和学校沟通较少、教育配合不够而产生的。初中生处在青春期这一重要时期,往往容易被社会的其他诱惑所迷而步入歧途,对此,寄宿制学校作为监管的主体,更要在与家庭沟通中占据主动地位,增强沟通次数,保证沟通效率,确保家庭教育观念的正确。在“家”与“校”的沟通过程中,学校必须和家庭的教育理念达成一致,并对“问题学生”的全面教育更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方案,不要为了“沟通”而“沟通”,切实将“家校沟通”贯彻到细处,才是从根本解决寄宿“问题学生”的有效方式。
7结束语
综上,笔者建议生活教师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从多个方面考虑学生的安全问题,学校需要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更新教师的发展理念,还需要提升教师的安全管理意识,让教师能够意识到安全管理对于学生的重要性,这样家长才会满意,学校才会稳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婉君.生活教育视域下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个案研究[D].
[2]馬福全.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瓶颈与突破[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8(12):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