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物理实验的教学功能

来源 :物理教学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ni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验教学凸显了物理学科教学的特色,文章以教学案例的形式浅谈了物理实验的情境性、体验性、探究性和应用性等教学功能,以期引起同仁们对实验教学的重视。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功能;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5-0058-3
  我校正在推进的校本教研活动,以达到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关注智慧生成的教学目标。中学物理实验所具备的教学功能为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理解性教学找到了切入点。下面以“互感和自感”课例加以说明。
  1 情境性
  物理实验的情境性是指教师用实验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和氛围,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活动。
  根据上述两个情景实例可以看出,实验的情景性功能体现在:(1)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这是激发学生的潜能、诱发其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情感和学习动机的重要方面;(2)学会观察和提出问题,这是让学生学会并掌握从现象到本质的推理和概括能力的关键;(3)能实现对学生思维和探究方向的把握;(4)从认知角度看,教师所创设的实验情景能联系学生头脑中的先前知识,促使学生运用先前的知识去建构新的理解。
  2 体验性
  物理实验的体验性是指通过实验使学生的观察活动有更明确的指向性,注意力更集中,从而捕捉到事物典型的、具有本质的特征。它旨在关注实验者的主体感受,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真实的物理情景而建构物理规律的过程。在“互感和自感”教学过程中笔者安排了这样的一个学生体验:
  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设计一些“做”的活动体验,从学习者“第一手”的经验出发,考虑怎样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眼、耳、口、鼻等感官的参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直观形象地体验物理的过程,帮助学生从感官体验上升到在大脑中思考物理过程、建构物理模型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把认识增长为“物理见识”。
  在评课阶段,有些教师认为该体验活动可以去掉,以节省时间。笔者坚持认为,学生的体验是必要的,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从表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激发探究规律的欲望和动力。
  3 探究性
  物理实验的探究性是指物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经历基本的探究过程,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形成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
  自感规律的实验探究经历了以下的过程: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实验属于定性的探究实验,虽然不能穷尽探究性实验的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七个环节,但上述过程也能揭示实验的探究功能。与传统的“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观察、听讲”相比,这种设计从学生的实际认知出发,有利于学生探究技能的形成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因探究性实验具有教学的过程性、学习的主动性、过程探究性等特点,从而转换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本设计将DIS与原有的实验设计整合,拓展了数字化实验系统在教学中的探究功能,也突破了自感电动势这一教学难点。
  4 应用性
  物理实验的应用性功能是指物理教学能联系实际,并能应用于实际,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互感和自感现象,在课堂上要设法重现这些现象,让学生关注物理与社会的联系,同时也能增强社会责任感。本节课笔者给学生演示的实验有:延时继电器、模拟电磁灶打火、含有电感的电路在断开时会产生电火花。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我们应关注物理实验的教学功能的研究,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设计出更加精美、巧妙的实验,充分体现和优化其功能。同时,应该鼓励并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制实验仪器,这对其改变学习方式、掌握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探究和实验设计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今后的中学物理实验及实验教学在内容和方式上带来更大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琳达·达林—哈蒙德.高校学习——我们所知道的理解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陈家刚. 促进理解性学习的课程和教学设计原则[J].全球教育展望,2013,(1):53.
  [4]姚晓慧. 大卫·拍金斯的理解性教学思想透视[J].外国教育研究,2011,(1):13.
  (栏目编辑 王柏庐)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少而精”视角研究核心概念教学,是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研究的热点。将核心概念置于思维视角下,可以更有效地把握物理教学的方向,可以借力物理知识的构建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核心概念的隐喻,核心概念对物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思维;思维视角;核心概念;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7-0026-2  概念教学一直
2007年10月9日,科学界的最高盛典--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诺贝尔奖揭晓了: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因分别独立发现巨磁电阻效应而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将分享1 000万瑞典克朗(1美元约合7瑞典克朗)的奖金。诺贝尔评委会主席佩尔卡尔松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说明了发现巨磁电阻的重大意义:一台1954年体积占满整间屋子的电脑,和一个如今非常普通、手掌般大小的硬盘的容量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8月5~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2010年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际物理教育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初、高中物理教师、物理教研员、高校教师共两百多人以及来自美国的6位物理教育研究专家参加了本次大会。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郭玉英教授在大会上作了题为《中国大陆物理教育研究概况》的主旨报告,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包雷教授介
摘要:本文以软件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在“1 X”证书制度背景下,以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软件技术专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以“1 X”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为目标和依据,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升级、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创新、实训室建设以及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建设与改革,有效提升我院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并对同类专业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关键词:“1 X”证
摘 要:加速度是高一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陌生物理量,加速度的教学是高一物理的重点和难点。加速度的定义用到了比值法定义,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区别是学生理解、接受的难点。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的判断是学生学习、掌握的难点,利用v-t图像判断加速度方向就自然而然地变成高一新生学习难点中的难点。  关键词:v-t图像;耕读;斜率;正切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
摘要:该文首先就国内外校企合作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其后阐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展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现实意义,最后明确提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具体表现形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6-0123-02  1 国内外校企合作的研究现状分析  对于国外
摘要:本文对一节全国优质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赏析。  关键词:折射;科学探究;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1)2(S)-0078-2    1 引言    刘国化老师上的《光的折射》一课,在“第七届全国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亲切、流畅、严谨而不失幽默的语言风格,设计巧妙、生动、创意独特的实验器材,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个人简历 曾立群,中学高级教师,厦门教育科学研究院物理教研员。1982年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至今,一直工作在中学教育、教学和教研第一线,曾获福建省优秀青年教师、厦门市中学物理学科带头人、厦门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等荣誉称号。现任福建省物理学会理事,福建省高中新课程教学实施物理学科指导组成员,福建省中学物理教师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厦门市物理学会副秘书长,厦门市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  摘 要:
摘 要:对学业成绩的评价从传统的以知识为主的结果性评价向以获取知识的过程为主的过程性评价转变,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从传统的注重数理逻辑能力向偏重于操作能力转变。促使教师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角度来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并发展其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相关能力和习惯。  关键词:操作能力;学业成绩;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3-0022
摘要:Web前端开发技术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技术,调研该新技术的专业开设情况,结合1 X“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对职业技能的具体要求,提出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对课程模块内容进行重构、通过基于“三教”改革教学模式改革,开展高职高专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及融合,并通过实践验证了其可行性。  关键词:1 X证书制度;Web前端开发;课程体系;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