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皖南山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林业资源丰富。本文主要分析了皖南林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策略,以期能为皖南林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皖南山区;现代化;林业;策略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林业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现代林业的发展迫在眉睫。现代林业的发展需要结合现有的科学技术和管理体系,使原有的森林和土地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使森林的功能性和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皖南山区森林资源丰富,但目前林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瓶颈,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不容忽视。
1 皖南山区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林业产业发展缺陷
皖南山区林业的现代化发展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在我国政策的支持下,皖南林区得到了快速发展。森林覆盖率逐年增长,林业经济产值不断提高。但是在科技不断进步的背景下,皖南林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突出表现为“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比少,三次产业融合度较低,林业产业化程度低。不均衡的产业结构造成了经济发展稳定性较差,如果出现行业不景气的情况,就会导致经济受到直接影响。
1.2 灾害防控现代技术应用不足
林区的灾害包括了火灾、病虫害等,如果灾害不能有效控制,就会给林区造成较大危害。皖南山区山高路陡,植被茂密,极易发生森林火灾。目前防火大多依靠人工巡逻,肉眼观察起火点,这种防控方式存在较大的偶然性,对于一些突发性小火点无法做到快速识别反应,安全隐患大。且由于单一的造林方式,皖南山区还易发生各类森林病虫害。但是目前的防治过程只进行季节性防治,林区病虫害防治缺乏针对性。
1.3 旅游资源开发整合不足
皖南山区有较多的森林资源,将这些森林资源开发利用,能够有效开发旅游资源,从而获得第三产业的经济收入。但是目前出于环境保护的压力、缺乏科学有效的开发手段、对市场需求研究不充分等问题,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利用。不同的林区虽然进行了旅游资源开发,但是最终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有些景点游客数量不能维持景区的持续运行,导致了资源的浪费[1]。
2 皖南山区现代化林业发展策略
皖南山区林业发展不仅需要政策支持,还应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总结问题,针对现有问题完善自身发展策略,从而实现皖南山区林业的现代化发展。现代林业发展要求应用科学手段促进现有模式的转变,实现产业化经营。
2.1 合理规划林业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林业发展是比较长期的过程,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且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方向[2]。山区林业发展应依托本地丰富的林地条件和林下资源,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推进特色基地建设,引导社会经营主体参与。同时根据山区特点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例如探索森林氧吧、森林康养等方式,加大森林旅游的宣传推介,实现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2 引入产业发展资金,支持基础建设
皖南林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山区林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逐渐改善林业基础设施,培育新业态,包括修建林区道路、开发森林步道、康养步道等。另一方面要利用自身资源的优势,积极引入龙头企业进行合作发展,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其开发本地特色,打造知名品牌,带动林区就业,实现山区林业的社会化经营[3]。社会化经营的模式是林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只有资金的投入和回报成正比,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商业投资[4]。
2.3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实现现代化发展
科技是林业现代化发展的支撑,应大力探索在资源保护和开发方面应用更多的现代科技手段,从而为皖南山区林业的发展提供长久的有效依托[5]。首先皖南山区的林业发展应集中人才,建立专业的科研团队,给予資金支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开发优良的森林产品,提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其次引入信息化管理方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设森林灾害预警检测系统,使用无人机巡逻等灾害、安装视频监控等现代技术对林区进行实时检测,动态精准掌握林区实际。同时应引入专业化的病虫害防治队伍和专业的森林火灾扑救人员,以便有效防控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等,切实保护森林资源。
皖南山区林业的现代化发展应与时代需求相符,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通过政策支持、发展产业引入林业发展资金等方式,推动现代化林业的发展。还应以科技应用和创新发展为契机,为皖南山区林业的现代化发展增添动力。
参考文献
[1] 何会平.浅谈山区小康林业建设与脱贫致富[J].农业与技术,2017,37(4):164.
[2] 樊峥.山区林业建设的必由之路──生态与经济相结合[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3):114.
[3] 贾志红.试论山区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发展的方向[J].时代农机,2018,45(10):25.
[4] 黄广法.加快发展山区林业的对策研究[J].农技服务,2016,33(7):183,182.
[5] 陈树凡.浅谈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16,10(25):75-76.
关键词:皖南山区;现代化;林业;策略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林业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现代林业的发展迫在眉睫。现代林业的发展需要结合现有的科学技术和管理体系,使原有的森林和土地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使森林的功能性和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皖南山区森林资源丰富,但目前林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瓶颈,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不容忽视。
1 皖南山区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林业产业发展缺陷
皖南山区林业的现代化发展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在我国政策的支持下,皖南林区得到了快速发展。森林覆盖率逐年增长,林业经济产值不断提高。但是在科技不断进步的背景下,皖南林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突出表现为“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比少,三次产业融合度较低,林业产业化程度低。不均衡的产业结构造成了经济发展稳定性较差,如果出现行业不景气的情况,就会导致经济受到直接影响。
1.2 灾害防控现代技术应用不足
林区的灾害包括了火灾、病虫害等,如果灾害不能有效控制,就会给林区造成较大危害。皖南山区山高路陡,植被茂密,极易发生森林火灾。目前防火大多依靠人工巡逻,肉眼观察起火点,这种防控方式存在较大的偶然性,对于一些突发性小火点无法做到快速识别反应,安全隐患大。且由于单一的造林方式,皖南山区还易发生各类森林病虫害。但是目前的防治过程只进行季节性防治,林区病虫害防治缺乏针对性。
1.3 旅游资源开发整合不足
皖南山区有较多的森林资源,将这些森林资源开发利用,能够有效开发旅游资源,从而获得第三产业的经济收入。但是目前出于环境保护的压力、缺乏科学有效的开发手段、对市场需求研究不充分等问题,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利用。不同的林区虽然进行了旅游资源开发,但是最终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有些景点游客数量不能维持景区的持续运行,导致了资源的浪费[1]。
2 皖南山区现代化林业发展策略
皖南山区林业发展不仅需要政策支持,还应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总结问题,针对现有问题完善自身发展策略,从而实现皖南山区林业的现代化发展。现代林业发展要求应用科学手段促进现有模式的转变,实现产业化经营。
2.1 合理规划林业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林业发展是比较长期的过程,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且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方向[2]。山区林业发展应依托本地丰富的林地条件和林下资源,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推进特色基地建设,引导社会经营主体参与。同时根据山区特点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例如探索森林氧吧、森林康养等方式,加大森林旅游的宣传推介,实现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2 引入产业发展资金,支持基础建设
皖南林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山区林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逐渐改善林业基础设施,培育新业态,包括修建林区道路、开发森林步道、康养步道等。另一方面要利用自身资源的优势,积极引入龙头企业进行合作发展,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其开发本地特色,打造知名品牌,带动林区就业,实现山区林业的社会化经营[3]。社会化经营的模式是林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只有资金的投入和回报成正比,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商业投资[4]。
2.3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实现现代化发展
科技是林业现代化发展的支撑,应大力探索在资源保护和开发方面应用更多的现代科技手段,从而为皖南山区林业的发展提供长久的有效依托[5]。首先皖南山区的林业发展应集中人才,建立专业的科研团队,给予資金支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开发优良的森林产品,提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其次引入信息化管理方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设森林灾害预警检测系统,使用无人机巡逻等灾害、安装视频监控等现代技术对林区进行实时检测,动态精准掌握林区实际。同时应引入专业化的病虫害防治队伍和专业的森林火灾扑救人员,以便有效防控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等,切实保护森林资源。
皖南山区林业的现代化发展应与时代需求相符,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通过政策支持、发展产业引入林业发展资金等方式,推动现代化林业的发展。还应以科技应用和创新发展为契机,为皖南山区林业的现代化发展增添动力。
参考文献
[1] 何会平.浅谈山区小康林业建设与脱贫致富[J].农业与技术,2017,37(4):164.
[2] 樊峥.山区林业建设的必由之路──生态与经济相结合[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3):114.
[3] 贾志红.试论山区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发展的方向[J].时代农机,2018,45(10):25.
[4] 黄广法.加快发展山区林业的对策研究[J].农技服务,2016,33(7):183,182.
[5] 陈树凡.浅谈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16,10(25):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