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了官,写诗照样万年传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bianwo6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公元768年,在美丽的江汉平原上,一位叫杜甫的诗人正在送一个远房亲戚去四川。这位亲戚的名字有点拗口,叫李晋肃。这时的杜甫已处在人生最后两年,很瘦、很憔悴;那位亲戚还是少年,很质朴、很阳光。
  秋风中,李晋肃含泪紧握杜甫的手:“表兄,我也喜欢写诗,可什么时候才能写到你这个水平啊?”杜甫拍了拍他肩膀,安慰说:“加油,你可以的!下次我们再交流。”
  这次别离之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杜甫想不到的是,虽然李晋肃的诗最终默默无闻,但他的儿子却成了一代文豪。
  公元790年,李晋肃的儿子出生了。他身体很差,又瘦又小。父亲李晋肃却很爱他,希望他健康幸福。“我要用最吉利的字给他取名。”李晋肃想。他给儿子取名“李贺”,字“长吉”,希望他一生都吉祥。
  一次,家人问:“孩子,你将来打算做什么?”“我要写诗。”李贺淡淡地说。
  “快算了吧!写诗早就没出路了,现在不都流行写散文了嘛。”
  李贺不吭声。他的目光穿越云层,直达苍穹。冥冥之中,仿佛有个声音对他说:“你真的想清楚了?诗的殿堂里,已经没有你的位置了。”李贺四面看去,果然,在唐诗的光辉圣殿里,诗仙、诗圣、诗佛、诗狂、诗魔、诗豪,甚至诗囚都已经就位,真的没位置了。
  “一定还有位置。”他坚定地说。
  “有是有,可是……只剩一个诗鬼了。”
  李贺仰天长笑:“我就来做这个诗鬼吧。”
  二
  李贺慢慢长大,转眼到了18岁。他整理好了诗,准备走出家乡,去征服外面的世界。他的目标是一座伟大的城市——东都洛阳。家里人很担心:
  “你虽然是大唐王孙,但是家道败落了。现在考试都要托关系,谁帮你啊?”
  李贺反问:“现在文坛上,最大的腕是谁?”“当然是韩愈。”
  “好,我就找他。”“人家是大V,你是个小号,你找他做什么?”
  李贺傲然一笑,说出了让家人晕倒的话:“互推!”
  年轻的李贺想去找韩愈互推,难比登天,因为无论文坛还是武林,都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大号不和小号搞互推,怕吃亏、掉粉。当时文坛最牛的原创文学号叫“古文运动”,是一个几十万粉丝的超级大号,运营者就是韩愈。
  韩愈也写软文,因为腕儿大,开价贵死人。他给人家写篇墓志铭,收费价值好几百贯钱。而当时京城里三品大官不算禄米和职田,月俸也就六贯钱。
  李贺要打动大文豪韩愈,只有一条路:拿出最猛的诗,让韩愈吓一大跳。按照惯例,开卷第一首尤其重要,必须放代表作。他想了很久,终于做出了决定:“放《雁门太守行》吧。”
  对于年轻人的投稿,韩愈是重视的。才读了前四行,韩愈就激动地跳了起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有唐一代,无数猛人写乐府、写边塞,名篇如云,却从来没过这样凄美绝艳的画面。韩愈兴奋地大喊:“快把这个人给我找来!”
  很快,大V韩愈见到了小号李贺。韩愈紧握住这个18岁年轻人的手,说:“推!咱们互推!”
  三
  在韩愈的推荐下,李贺人气大增,开始迅速涨粉。在那个年头,粉丝多对考进士是有好处的。李贺本该抓住机会报名考试,然而家乡传来噩耗,父亲死了,他必须回老家服丧守制三年。
  命运第一次玩弄了李贺。他眼睁睁看着好朋友都考上了进士,自己只能在老家等待。韩愈没有忘记他,给李贺写来了信,鼓励他从头再来。
  等待了一千多个日夜之后,李贺再次前来参加考试。重见之后,韩愈吓了一跳:“你头发怎么都白了?”李贺天生早衰,不到20就白头了,因此时间对他特别珍贵。“这一次,我无论如何不能失败。”第一轮河南府试,李贺成绩很好,轻松拿到“乡贡秀才”资格。下一站考试在帝都长安。他踌躇满志:“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他没有注意到,在背后,许多竞争者们正嫉恨地看着他,准备要把他搞掉。这些人使出了最厉害的一招——告状。
  他们找到的李贺的罪名是:“李贺爸爸名字中的‘晋’和进士中的‘进’谐音。李贺跑来考进士,就是对父亲的极大侮辱,是严重的不孝!”在当时,“不孝”是极大的罪名。这一次告状把李贺的前途判了死刑。21岁的李贺终生失去了当进士的资格,悲伤地回到家乡。他不写日记,但从诗里能读到他的心情:“衰兰送客成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此后的日子里,他几次出门奔前程,回来都只看到日渐败落的家庭。姐姐嫁人了,弟弟远行谋生,家里只有他和老母亲相依为命。他曾谋到过一个职位“奉礼郎”,品级是从九品,相当于副科长,低到不能再低。但就连这个位子,他也因为身体太差而当不下去。
  26岁那年,李贺进行了人生最后一次努力——我不能考试,但还可以参军,建功立业啊!那时的唐朝,已经不是王维、孟浩然所在的田园诗般的唐朝了,整天都有军阀造反。李贺来到潞州参加平叛的军队,韩愈的侄女婿在那里,李贺打算投奔他。对方很够朋友,用美酒款待李贺,让他帮自己办理公文。他们“吟诗一夜东方白”,准备一起平叛,报效国家。
  快乐的日子没持续多久。大唐江河日下,叛乱越平越多,连主战派的宰相都被人当街暗杀,还破不了案。李贺所在的部队孤立无援,人员星散。李贺只能再次回到家乡。李贺还想奋斗,但已经没有了时间。他一直咳嗽,高烧不退,开始出现幻觉。他不甘心,希望苍天开眼,留住飞逝的时光:“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但是他又本能地知道,自己生命无多了。在他的诗里,频频出现鬼灯、秋坟、衰兰、腐草……无比凄美,但又让人看了发毛,每一篇都像是给自己的祭文。眼看身体实在撑不住了,李贺整理了诗稿,郑重交给一个朋友,托付他传下去。
  这个哥们儿很不靠谱,回头就把这事给忘了。直到李贺死了整整15年,这哥们喝醉了酒,一翻箱子,才发现压在底下的李贺诗稿。他大概有点儿惭愧,便找来当时文坛上最猛的猛人杜牧给李贺的诗集作序,从此李贺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
  虽然李贺只活了27年,他却用他的诗情让自己成为大唐诗坛一颗光彩熠熠的明星,不仅完成了父亲的愿望,更是让自己彪炳千古,永远流芳。
  编辑/梓童
其他文献
隋文帝自从当上皇帝后,就努力学习制衡之术,并把它当作最重要的功课。公元592年二月,大隋朝廷掀起了惊天大浪。  起因是修订音乐。国子博士何妥和太子通事舍人苏夔成了两派,两人起了纷争。隋文帝让大臣们全部参加讨论。按常理来讲,这东西主观性很强,个人爱好也不尽相同,大致上会形成平分秋色的局面,但奇怪的是,一番自由讨论后,十有八九是赞同苏夔的。何妥当时就来气了,自己当国子博士40年,现在反倒比不过一个乳臭
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心腹傅亮从小就聪明透顶。一天,有个客人到他家拜访,见傅亮和哥哥正在玩耍,便搞了个恶作剧,叫人扒下哥俩的衣服拿走。傅亮当时才四五岁,却一眼识破了客人的意图,任由“坏人”拿走自己的衣服,这与哭得呼天抢地的哥哥形成了鲜明对比。客人预言:“傅亮如此聪明,将来的才学和名望一定会远远超过他哥哥。”  东晋末年,刘裕率兵诛杀篡位自立的权臣桓玄,重新拥立晋安帝复位,听说傅亮“博涉经史,尤善文辞”,
很多小胖妞想穿越回唐朝,因为当时以胖为美,这样她就是大美人了。肥仔们也不用眼红,在古代,他们也都是美男子。  古代男子以大肚腩为荣。比如虚怀纳谏、劝课农桑的唐太宗完美地证明了:肚腩越大,肚量越大。  唐太宗有大肚腩,宋太祖自然也不甘落后。《雪夜訪普图》画的是宋太祖半夜去丞相赵普家蹭饭的场景,画面中间的这位大肚汉就是宋太祖。  《宋史》记载了这次夜宵,说赵普是在“炽炭烧肉”, 也就是烧烤。仔细看,炭
陆游之子陆子聿自幼受到父亲的熏陶,对书籍很喜爱。七岁时,陆游为他请了一位颇具文采的杨姓私塾先生。杨老先生希望教书育人的同时可以著书立言,将自己多年的智慧心得传于后世,因此临终时特地将自己精心整理的诗稿文集交给陆子聿,嘱咐他若是有闲,烦请代为印刷装订,好让书籍流传于后世,了却自己平生的夙愿。  陆子聿为了帮助杨老先生完成出书的遗愿,跑了很多家印刷作坊,发现印刷价格高得出奇,而印刷出来的质量不尽如人意
后人一直认为吕不韦的死因非常蹊跷,可能是因卷入秦始皇生父之谜而最终被逼迫而死,那么,事实是这样吗?其实,吕不韦之死并不蹊跷,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和缪毒事件相关。由于当时的太后(赵姬)原是吕不韦的姬妾,庄襄王(子楚)死后,太后寂寞难耐,总想要和吕不韦保持私情,吕不韦考虑到自己已是秦国相国,不能和太后行淫乱之事,所以找来缪毒脱身。缪毒很清楚自己的任务是满足太后的私欲,但他的野心不仅
在《太阳的后裔》中,军人见到上级一般是先行个军礼,然后再说出一句口号——“团结”。想必不少人有疑惑,为什么他们喊的口号是“团结”,而《请回答1988》中,金正焕在敬礼时又以“必胜”为口号?韩军的口号变来变去,到底是什么原因?  其实韩军的口号跟韩国军队一样,没多长的历史。根据部队历史不同,使用的口号也不同,听起来一般都高大威猛,颇有壮胆的功能。  现代韩国军队建立“敬礼口号”的历史,可追溯至196
1924年,埃德拉·胡佛被任命为FBI(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从1924年到1958年,美国更换了14名司法部长、7名总统,但是胡佛的职位始终未变,他对爱因斯坦的调查兴趣也始终不减。他一直把爱因斯坦当成间谍,认为爱因斯坦曾在德国柏林给苏联提供过情报,是和平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在他的授意下,FBI检查爱因斯坦的垃圾、监视他的邮件和电话。  爱因斯坦一生都没有掩饰过对战争的厌恶。青少年时他就因不喜欢
康熙四十七年(1782年)九月,康熙第一次废太子,给了剩下的皇子们一个天大的惊喜。原以为毫无希望的太子位突然空了出来,谁不眼馋?特别是大阿哥胤禔,一直以来,作为康熙庶出的长子,被太子压过一头。现在,这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他终于也有机会了。  胤禔激动之余,认为最要紧的事莫过于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关键时刻,康熙把自己的安全和看守废太子的重任交给了胤禔,这是何等的重视和信任,胤禔再一次激动了。  在胤
天宝六载(747年),春天似乎来得很晚。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即今新疆库车)的军人和往常一样,吃饭、睡觉、练兵、打仗,闲下来就开始聊天:原寿王妃被封为贵妃啦!  边令诚从来不参与。因为他是宦官,而且是被唐玄宗寄予厚望的、特意派到边关锻炼的宦官,自然不便议论。何况,这都是天宝四载的事了,有什么好津津乐道的?  这也不能怪人们孤陋寡闻,因为安西离长安太远了。这里是大唐的西部前线,给皇帝送份捷报都要走
全真教第三代掌教尹志平去世后,掌教之任便落到了他的师弟李志常身上。李志常是个有手段的人,可惜他在晚年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惹出了一个大麻烦。  成吉思汗之子蒙哥即位后,李志常下令刊行一部经书——《老子化胡经》,然后在全国推广。这下可把整个宗教界给吓着了。因为晋惠帝统治时期,天师道祭酒曾与一位和尚辩论,总是赢不了,遂脑洞大开,编了一本經文,即《老子化胡经》,内容是老子骑青牛过函关,留下五千言《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