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至今,已有近百年历程。百年前,五四运动的先驱们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逐渐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华民族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研究建党初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思想转变对培养新时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梳理了近20年来关于建党初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思想转变的研究,学界的研究以“如何科学认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如何客观把握早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转变?为主线,聚焦如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概念界定”“早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个人思想转变”“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思想发展总体状况”三个问题。
关键词:建党初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思想转变
在我国学术界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特别是2007年团中央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之后,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其成果逐年上升。在“国家图书馆网”以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著作有10部;在“中国知网”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有论文近2000篇。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学术研究成果,從数量、质量方面看都很可观,这表明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日益成为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但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培养背景与意义、培养路径及机制、培养经验与历史借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某一具体现实问题的学理探索,还有基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而展开的实证研究等。但从历史角度研究建党初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历程,客观把握建党初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路径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主要是围绕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思想转变历程展开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梳理近年来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其研究现状为:
(一)研究现状
学界的研究以“如何科学认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如何客观把握早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转变?为主线,聚焦如下三个问题:
1.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概念界定的研究。这一研究旨在解决“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什么”的问题,主要是对其进行概念界定和特征明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一词,最早出现在张德生《塑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一书中,但该概念的正式提出是1989年10月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纪念早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诞辰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江泽民在此次讲话中首次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一个完整、明确的概念提出来,并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具备什么素质作了重要论述,指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具有比较深厚的理论修养和比较宽广的视野,密切联系群众,懂得中国的国情和具体的实际,自觉根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此后,中国共产党在另外两个重要政策文件中进一步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具体论述:一是1997年全国高校第六次党建工作会议上党结合新的形势需要,强调要“培养和造就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并从政治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要求出发对其政治立场、政治信仰、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敏锐性与鉴别力、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知识和能力比较突出作了具体论述;二是2007年共青团中央颁布《“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纲要站在人才储备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就是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青年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目前,学界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概念界定缺乏统一的划分标准。有的学者侧重于素质论即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需要具备何种素质开展研究,如张太忠(1998)从政治、道德、能力和作风四个方面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素质进行了详细论述。即政治素质上,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仰马克思主义,以共产主义为理论;道德素质上,践行社会主义道德,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能力素质上,具备适应国际变革和时代进步需要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作风素质上,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王珩(2009)则从特征论的角度阐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具备政治、知识、能力和道德四大特质,认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政治上要有远大共产主义理想,知识上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上要有高水平的创新实践能力,道德上要有奉献和服务意识。王向阳(2012)则突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青年中的优秀人物。尽管学界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概念界定各有看法,但普遍认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具备鲜明的政治特征、突出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三大普遍特征。
2.关于早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个人思想转变的研究。目前,学界对早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个人思想转变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其中,李大钊、陈独秀和毛泽东三个早期典型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研究成果居多。学者们对李大钊思想转变的原因及过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①关于李大钊思想转变的研究,主要观点如下:王小梅(2009)则论述了李大钊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基础是留日期间对社会主义思潮的初步接触,受日本马克思主义者河上肇的影响。任晓寅、齐晓明(2012)认为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即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深研政理”理想、广泛参与社会政治活动。黎思怡、崔卫峰(2013)认为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经历了由了解到理解再到接受与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尝试运用其立场、观点、方法解释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两个历史阶段。②关于陈独秀思想转变的研究聚焦在其是否是马克思主义者及何时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展开,沙健孙、侯新夷和肖贵清等人都对陈独秀是否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深入探讨。目前,随着对陈独秀研究的深入,学界普遍认为他在五四运动前后实现了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此外,学者们围绕陈独秀思想转变的原因和过程也做了不少研究,一致认为其思想转变深受李大钊的影响。刘雪娥(2008)认为“南下之行”对陈独秀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有着重要作用,使其不仅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而且在行动上开始同情劳动者,积极参加工会活动,重视无产者的力量;而吴忠良(2009)则从国际视野的角度出发认为陈独秀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主要受国际因素的影响。魏知信(1991)从纵向把握陈独秀思想转变过程,论述了陈独秀由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转变的思想历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917年“十月革命”至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陈独秀从追求法兰西文明转向俄国革命,拥护十月革命;二是“五四运动”至1920年秋,陈独秀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三是1920年末至1921年下半年,陈独秀建立科学社会主义信仰,坚持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基本上实现了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傅金碧、吕开武(2010)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陈独秀在1920 年下半年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并深入剖析其转变过程诸多缺陷,提出陈独秀是一个不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独到见解。孟永(2012)从陈独秀观察“中国问题”的视角阐明陈独秀是在其民主观的视阈转换过程中走向马克思主义的。③学界围绕青年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时间、判定标准、原因、过程、特点都做了系统研究。首先,学者们对青年毛泽东何时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是有争议的,大部分学者认为是在1920年底至1921年初。赵春旸(1989)为早期青年马克思主义的划分标准提供了基本框架,他认为应当以四个“是否”为标准衡量毛泽东是否已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即:是否比较全面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点;是否理解了十月革命经验的主要点,明确中国要走俄式的革命道路;是否批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并划清思想界限;是否自觉认识到有组织共产党的必要并为组创党而积极活动。学界公认青年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深受“十月革命”和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影响。田慧武(2008)认为青年毛泽东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主要原因是时局的促成,湖湘文化对其确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及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帮助。再者,有不少学者认为青年毛泽东完成世界观的转变, 经历了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并在此基础上转变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孙有中(2002)等却认为毛泽东是由改良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而沈海波(2001)则认为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919年底毛泽东第2次赴京直至1920年7月初回湖南,他受到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影响,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7月至11月,毛泽东在湖南从事社会活动,大量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思想逐步倾向于马克思主义;1920年12月至1921年春,毛泽东彻底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此外,也有学者对其思想转变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为进一步把握建党初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路径分析提供了重要参考。 3.关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思想发展总体状况的研究。学界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这一群体的思想发展的研究很少。目前的研究零散地涉及到了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对他们的影响以及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过程等。张建华(2006)通过深入剖析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特点把握其成长的一般规律:一是爱国主义是他们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基础;二是他们共同选择了知识分子与劳动者相结合的道路;三是他们都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张的研究为学界研究早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研究现状述评
总体而言,理论界对这一论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也是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具体如下:
1.个体研究多,群体研究少。论者多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停留在对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单一个体思想转变的剖析层面,成果更多是早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个人思想轨迹的历史考察,而缺乏从早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这一群体角度对其思想发展做深刻的分析,对其成长的特征进行概括和凝练,更少有学者对早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一般规律进行客观把握。
2.实证研究多,文献研究少。已有研究成果从方法上主要是围绕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现实问题展开,实证研究居多。同时,现有的研究成果很少从历史的角度梳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历程,运用文献法研究这一问题成果几乎没有。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李大钊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89-10-29.
[2]张太忠.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J〕.锦州师范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
[3]王珩.新时期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特质及培育〔J〕.高教论坛.2009(7).
[4]王向阳.解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内涵的方法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3(4).
[5]王小梅.李大钊早期思想的多元特征与发展脉络〔J〕. 河北学刊.2009(6).
[6]任晓寅、齐晓明.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原因探究及意义〔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6).
[7]黎思怡、崔卫峰.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的接受路径探析〔J〕. 党史博采:理论版.2013(5).
[8]刘雪娥.“南下之行”对陈独秀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作用〔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
[9]吴忠良.陈独秀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国际因素〔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
[10]魏知信.论陈独秀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J〕. 南京社会科学.1991(3).
[11] 傅金碧、吕开武. 试论陈独秀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5).
[12]孟永. 陳独秀是否举起了民主与科学的大旗〔J〕.长白学刊 .2012(11).
[13]赵春旸. 略论青年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时间与标准问题〔J〕. 青海社会科学.1989(2).
[14]田慧武. 透视青年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原因和特点〔J〕. 前沿.2008(1).
[15]孙有中.从改良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早期思想的转变〔J〕. 探索.2002(2).
[16]沈海波.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三个发展阶段〔J〕.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1(3).
[17] 张建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特点及其一般规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关键词:建党初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思想转变
在我国学术界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特别是2007年团中央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之后,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其成果逐年上升。在“国家图书馆网”以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著作有10部;在“中国知网”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有论文近2000篇。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学术研究成果,從数量、质量方面看都很可观,这表明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日益成为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但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培养背景与意义、培养路径及机制、培养经验与历史借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某一具体现实问题的学理探索,还有基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而展开的实证研究等。但从历史角度研究建党初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历程,客观把握建党初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路径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主要是围绕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思想转变历程展开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梳理近年来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其研究现状为:
(一)研究现状
学界的研究以“如何科学认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如何客观把握早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转变?为主线,聚焦如下三个问题:
1.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概念界定的研究。这一研究旨在解决“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什么”的问题,主要是对其进行概念界定和特征明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一词,最早出现在张德生《塑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一书中,但该概念的正式提出是1989年10月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纪念早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诞辰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江泽民在此次讲话中首次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一个完整、明确的概念提出来,并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具备什么素质作了重要论述,指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具有比较深厚的理论修养和比较宽广的视野,密切联系群众,懂得中国的国情和具体的实际,自觉根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此后,中国共产党在另外两个重要政策文件中进一步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具体论述:一是1997年全国高校第六次党建工作会议上党结合新的形势需要,强调要“培养和造就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并从政治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要求出发对其政治立场、政治信仰、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敏锐性与鉴别力、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知识和能力比较突出作了具体论述;二是2007年共青团中央颁布《“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纲要站在人才储备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就是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青年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目前,学界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概念界定缺乏统一的划分标准。有的学者侧重于素质论即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需要具备何种素质开展研究,如张太忠(1998)从政治、道德、能力和作风四个方面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素质进行了详细论述。即政治素质上,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仰马克思主义,以共产主义为理论;道德素质上,践行社会主义道德,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能力素质上,具备适应国际变革和时代进步需要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作风素质上,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王珩(2009)则从特征论的角度阐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具备政治、知识、能力和道德四大特质,认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政治上要有远大共产主义理想,知识上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上要有高水平的创新实践能力,道德上要有奉献和服务意识。王向阳(2012)则突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青年中的优秀人物。尽管学界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概念界定各有看法,但普遍认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具备鲜明的政治特征、突出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三大普遍特征。
2.关于早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个人思想转变的研究。目前,学界对早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个人思想转变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其中,李大钊、陈独秀和毛泽东三个早期典型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研究成果居多。学者们对李大钊思想转变的原因及过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①关于李大钊思想转变的研究,主要观点如下:王小梅(2009)则论述了李大钊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基础是留日期间对社会主义思潮的初步接触,受日本马克思主义者河上肇的影响。任晓寅、齐晓明(2012)认为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即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深研政理”理想、广泛参与社会政治活动。黎思怡、崔卫峰(2013)认为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经历了由了解到理解再到接受与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尝试运用其立场、观点、方法解释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两个历史阶段。②关于陈独秀思想转变的研究聚焦在其是否是马克思主义者及何时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展开,沙健孙、侯新夷和肖贵清等人都对陈独秀是否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深入探讨。目前,随着对陈独秀研究的深入,学界普遍认为他在五四运动前后实现了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此外,学者们围绕陈独秀思想转变的原因和过程也做了不少研究,一致认为其思想转变深受李大钊的影响。刘雪娥(2008)认为“南下之行”对陈独秀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有着重要作用,使其不仅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而且在行动上开始同情劳动者,积极参加工会活动,重视无产者的力量;而吴忠良(2009)则从国际视野的角度出发认为陈独秀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主要受国际因素的影响。魏知信(1991)从纵向把握陈独秀思想转变过程,论述了陈独秀由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转变的思想历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917年“十月革命”至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陈独秀从追求法兰西文明转向俄国革命,拥护十月革命;二是“五四运动”至1920年秋,陈独秀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三是1920年末至1921年下半年,陈独秀建立科学社会主义信仰,坚持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基本上实现了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傅金碧、吕开武(2010)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陈独秀在1920 年下半年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并深入剖析其转变过程诸多缺陷,提出陈独秀是一个不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独到见解。孟永(2012)从陈独秀观察“中国问题”的视角阐明陈独秀是在其民主观的视阈转换过程中走向马克思主义的。③学界围绕青年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时间、判定标准、原因、过程、特点都做了系统研究。首先,学者们对青年毛泽东何时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是有争议的,大部分学者认为是在1920年底至1921年初。赵春旸(1989)为早期青年马克思主义的划分标准提供了基本框架,他认为应当以四个“是否”为标准衡量毛泽东是否已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即:是否比较全面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点;是否理解了十月革命经验的主要点,明确中国要走俄式的革命道路;是否批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并划清思想界限;是否自觉认识到有组织共产党的必要并为组创党而积极活动。学界公认青年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深受“十月革命”和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影响。田慧武(2008)认为青年毛泽东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主要原因是时局的促成,湖湘文化对其确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及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帮助。再者,有不少学者认为青年毛泽东完成世界观的转变, 经历了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并在此基础上转变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孙有中(2002)等却认为毛泽东是由改良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而沈海波(2001)则认为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919年底毛泽东第2次赴京直至1920年7月初回湖南,他受到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影响,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7月至11月,毛泽东在湖南从事社会活动,大量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思想逐步倾向于马克思主义;1920年12月至1921年春,毛泽东彻底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此外,也有学者对其思想转变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为进一步把握建党初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路径分析提供了重要参考。 3.关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思想发展总体状况的研究。学界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这一群体的思想发展的研究很少。目前的研究零散地涉及到了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对他们的影响以及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过程等。张建华(2006)通过深入剖析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特点把握其成长的一般规律:一是爱国主义是他们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基础;二是他们共同选择了知识分子与劳动者相结合的道路;三是他们都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张的研究为学界研究早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研究现状述评
总体而言,理论界对这一论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也是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具体如下:
1.个体研究多,群体研究少。论者多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停留在对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单一个体思想转变的剖析层面,成果更多是早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个人思想轨迹的历史考察,而缺乏从早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这一群体角度对其思想发展做深刻的分析,对其成长的特征进行概括和凝练,更少有学者对早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一般规律进行客观把握。
2.实证研究多,文献研究少。已有研究成果从方法上主要是围绕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现实问题展开,实证研究居多。同时,现有的研究成果很少从历史的角度梳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历程,运用文献法研究这一问题成果几乎没有。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李大钊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89-10-29.
[2]张太忠.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J〕.锦州师范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
[3]王珩.新时期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特质及培育〔J〕.高教论坛.2009(7).
[4]王向阳.解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内涵的方法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3(4).
[5]王小梅.李大钊早期思想的多元特征与发展脉络〔J〕. 河北学刊.2009(6).
[6]任晓寅、齐晓明.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原因探究及意义〔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6).
[7]黎思怡、崔卫峰.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的接受路径探析〔J〕. 党史博采:理论版.2013(5).
[8]刘雪娥.“南下之行”对陈独秀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作用〔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
[9]吴忠良.陈独秀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国际因素〔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
[10]魏知信.论陈独秀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J〕. 南京社会科学.1991(3).
[11] 傅金碧、吕开武. 试论陈独秀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5).
[12]孟永. 陳独秀是否举起了民主与科学的大旗〔J〕.长白学刊 .2012(11).
[13]赵春旸. 略论青年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时间与标准问题〔J〕. 青海社会科学.1989(2).
[14]田慧武. 透视青年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原因和特点〔J〕. 前沿.2008(1).
[15]孙有中.从改良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早期思想的转变〔J〕. 探索.2002(2).
[16]沈海波.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三个发展阶段〔J〕.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1(3).
[17] 张建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特点及其一般规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