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根据近几年各高校大学生众多自杀事件和轻视生命事件的发生,分析当前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究其原因,并分析我国生命观教育存在问题。通过认识生命教育的内涵并通过对比国内外生命教育事例分析如何加强生命观教育及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
[关键词] 生命教育;生命;大学生
一、目前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008年11月清华大学化工系研究生洪乾坤在福建泉州中营学院跳楼自杀身亡;2009年2月23曰,河北邢台威县一名大学生刘伟因就业压力自杀了,留下的仅是一本近10万字的日记。2009年3月30日凌晨,华中科技大一对大四情侣,在武汉洪山租住的小区内分别从6楼与12楼坠下身亡。2009年4月14日下午6点40分,中国传媒大学的一男一女两名学生先后从学校47号公寓楼13楼窗口坠亡。轻视生命现象比比皆是,而且呈上升趋势。触目惊心的事实,使越来越多的人们注意到,突遇一点挫折、打击,青少年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决方式。社会在进步,生产力在发展,为什么作为高学历的年轻一代反而越加轻视生命,践踏生命的现象也愈演愈烈呢?究其原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从生命的角度透视,高校至今仍缺乏对学生生命关怀的教育氛围,缺乏明晰的教会学生正确面对生命的教育——这正是造成高校大学生轻视生命,践踏生命的最主要原因。传统的应试教育仍然是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要取向,过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当他们的情感、心灵和个性被忽略时,他们对生命的漠视也就产生了。因此,大学生自杀轻生、伤害他人的事件时有发生。
其次,从心里层面的角度分析,在我国,传统文化对生命的漠视促使传统教育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教育者则被看成是传授知识的“中转器”,这种情形导致“应试教育”产生,结果导致了许多青少年普遍表现出冷漠、孤僻的情感特征,生命情感发育不足,表现为很多青少年既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也不关心他人的生命。
再次道德伦理层面的分析,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束缚,人们往往只注重对“生”的研究,而很少愿意甚至是忽视对“死”的谈论。一旦谈及死亡的话题便认为是不吉利的,退避三舍。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中,教科书里没有死亡的概念,这方面的科普知识是少之又少。对于死亡,学生普遍缺乏客观理性的认识,对死亡话题的回避态度也使大学生对死充满了神秘感和恐惧感。恐惧死亡是因为不了解死亡。
长期以来,在人们心中大学生是积极、健康、奋发有为的青年,是一群充满阳光气息的青年。其实,在他们思想深处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状况令人担忧。从名牌大学中大学生情侣自杀到中专情侣自杀,无不暴露出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疾病和生命伦理观淡化问题的严重性。大学生中出现这种惨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和折射出数十年来我国国民教育内容特别是有关生命德育、珍重生命教育的缺失。
二、我国生命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育首先应关怀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关注人性完善。虽然在我国众多教育界人士已经提出生命教育并呼吁重视生命教育,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高校至今未能提出一个明晰的教育学生正确面对生命的策略。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头痛的事,包括学业、家庭、朋友、师生等各方面的问题,处理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力是学校培养学生的重要方面,但是,从现实角度来看,从小学教育中的思想品德课程,中学的思想政治,再到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都很少结合学生实际,很少联系我们身边日常遇见的事,对广大青年学生怎样对待心理问题,关于生命德育、生命伦理等方面的教育更是微乎其微的,学校教育的不重视,造成学生遇见心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日积月累,又无从解决,势必造成长期抑郁,出现马加爵案、情侣自杀案等等悲惨的事件就不难理解了,也可以说是“情有可原”的了。
三、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1、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
生命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保全、敬畏生命,引导学生健全、健康、安全地生活‘获得生命的尊严,让教师和学生相互尊重,真正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达成生命幸福,让学生体验教育的快乐和幸福,让他们获得人生的需要和生命的幸福感,
2,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
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就内容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存意识教育。生存意识教育,实际上也就是珍惜生命教育。这是生命教育的第一个层次,因为只有生命存在,才能谈得上发展和质量的问题。
第二、生命价值教育。部分大学生受一些错误思想和不良社会风气的熏染、影响。部分大学生以为生命的价值只有赚了大钱才算得以实现。这是把生命的意义异化为物欲、权欲的满足和虚荣的表现。大学生既要怀抱远大理想,也要脚踏实地,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善待他人。
第三、珍重生命的教育,现实中的人总会碰到各种磨难、痛苦、失意和挫折。或面对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找到无数的生存理由,而把非理性选择的依据一个个排除,要让大学生体认到生命的珍贵,教育他们要怀有自爱之心,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途径
生命教育是一项涉及到学校、家庭、社区和全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积极探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新思路、新方法,加强生命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可以尝试以下几种途径:
1、社会环境
生命教育不只是学校和家庭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应加强对报刊、影视、出版、网络等媒体的监管,禁止不健康的网络游戏和出版物的传播,防止不利于青少年健康的产品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从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改变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让认识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例如组织大学生去医院参观,通过与孕妇及临终病人的交谈,这种情感更能增加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从而更加珍惜生命,对生命的意义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2、学校环境
学校是学生获得知识,思想意识形成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育对学生价值观和生命观的形成起主导作用,对学校来讲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第一、人生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是生命教育的灵魂。人生观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人生理想教育、人生目的教育以及幸福观、荣辱观、苦乐观等内容。正确的人生观对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没有科学的人生观教育,生命教育便不可能达到真正的目的。
第二、成功教育。所谓成功教育,就是教育者通过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成功的环境,建立一个支持学生成功的激励机制,帮助学生在自身已有的基础上经过努力不断取得成功,培养一种成功的良好心理品质,从而不断扩展自己在各方面的优势,争取更多的成功。罗素曾讲过:“成功只能是幸福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不惜以牺牲生命来得到它,那么这个代价是太昂贵了”。
第三、挫折教育,大学生应学会从失败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使得在下一次努力时,更进一步地接近成功,从本质上讲,失败也是成功。可以说,在科技创新程度越来越高的信息化时代,教育工作者更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苦难的积极意义,最终把人对生命的追思与探询引向深处,引向对生命的珍爱,和对他者生命的同情。
3、家庭环境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庭是我们在人生旅途上的第一站,对人一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成员不和睦、家庭经济混乱、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父亲和母亲都处于极大程度的情绪紧张状态,很容易造成学生的烦恼不安、性情暴躁、言语粗鲁,对长辈缺少孝敬甚至虐待。紧张的环境容易使孩子缺少温暖感,极易产生对生命的漠视和厌倦。家庭成员之间能互相尊重爱护、以理相待,为人处世通情达理,家庭气氛安定和睦、融洽温暖,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深刻有助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稳定。
综上所述,生命教育的是对人生理想和生命意义认识演进的结果,它必须关注学生的生命实践,关注学生生命实践与社会学校家庭的环境影响。因此,生命教育永远是关注入发展的,仅有人文主义情怀是远远不够的,在当代,学生缺乏生命意识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其中既有社会变革与不良文化的影响,也有学生生活背景的缺陷。因此,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是个系统工程。学校生命教育只有关注学生的生命实践,跳出学校生活的局部环境,将其放到广阔的社会、时代与文化背景当中,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生命实践的困境与出路,才能在生命教育的理论探索中,取得理想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生命教育;生命;大学生
一、目前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008年11月清华大学化工系研究生洪乾坤在福建泉州中营学院跳楼自杀身亡;2009年2月23曰,河北邢台威县一名大学生刘伟因就业压力自杀了,留下的仅是一本近10万字的日记。2009年3月30日凌晨,华中科技大一对大四情侣,在武汉洪山租住的小区内分别从6楼与12楼坠下身亡。2009年4月14日下午6点40分,中国传媒大学的一男一女两名学生先后从学校47号公寓楼13楼窗口坠亡。轻视生命现象比比皆是,而且呈上升趋势。触目惊心的事实,使越来越多的人们注意到,突遇一点挫折、打击,青少年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决方式。社会在进步,生产力在发展,为什么作为高学历的年轻一代反而越加轻视生命,践踏生命的现象也愈演愈烈呢?究其原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从生命的角度透视,高校至今仍缺乏对学生生命关怀的教育氛围,缺乏明晰的教会学生正确面对生命的教育——这正是造成高校大学生轻视生命,践踏生命的最主要原因。传统的应试教育仍然是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要取向,过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当他们的情感、心灵和个性被忽略时,他们对生命的漠视也就产生了。因此,大学生自杀轻生、伤害他人的事件时有发生。
其次,从心里层面的角度分析,在我国,传统文化对生命的漠视促使传统教育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教育者则被看成是传授知识的“中转器”,这种情形导致“应试教育”产生,结果导致了许多青少年普遍表现出冷漠、孤僻的情感特征,生命情感发育不足,表现为很多青少年既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也不关心他人的生命。
再次道德伦理层面的分析,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束缚,人们往往只注重对“生”的研究,而很少愿意甚至是忽视对“死”的谈论。一旦谈及死亡的话题便认为是不吉利的,退避三舍。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中,教科书里没有死亡的概念,这方面的科普知识是少之又少。对于死亡,学生普遍缺乏客观理性的认识,对死亡话题的回避态度也使大学生对死充满了神秘感和恐惧感。恐惧死亡是因为不了解死亡。
长期以来,在人们心中大学生是积极、健康、奋发有为的青年,是一群充满阳光气息的青年。其实,在他们思想深处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状况令人担忧。从名牌大学中大学生情侣自杀到中专情侣自杀,无不暴露出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疾病和生命伦理观淡化问题的严重性。大学生中出现这种惨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和折射出数十年来我国国民教育内容特别是有关生命德育、珍重生命教育的缺失。
二、我国生命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育首先应关怀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关注人性完善。虽然在我国众多教育界人士已经提出生命教育并呼吁重视生命教育,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高校至今未能提出一个明晰的教育学生正确面对生命的策略。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头痛的事,包括学业、家庭、朋友、师生等各方面的问题,处理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力是学校培养学生的重要方面,但是,从现实角度来看,从小学教育中的思想品德课程,中学的思想政治,再到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都很少结合学生实际,很少联系我们身边日常遇见的事,对广大青年学生怎样对待心理问题,关于生命德育、生命伦理等方面的教育更是微乎其微的,学校教育的不重视,造成学生遇见心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日积月累,又无从解决,势必造成长期抑郁,出现马加爵案、情侣自杀案等等悲惨的事件就不难理解了,也可以说是“情有可原”的了。
三、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1、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
生命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保全、敬畏生命,引导学生健全、健康、安全地生活‘获得生命的尊严,让教师和学生相互尊重,真正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达成生命幸福,让学生体验教育的快乐和幸福,让他们获得人生的需要和生命的幸福感,
2,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
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就内容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存意识教育。生存意识教育,实际上也就是珍惜生命教育。这是生命教育的第一个层次,因为只有生命存在,才能谈得上发展和质量的问题。
第二、生命价值教育。部分大学生受一些错误思想和不良社会风气的熏染、影响。部分大学生以为生命的价值只有赚了大钱才算得以实现。这是把生命的意义异化为物欲、权欲的满足和虚荣的表现。大学生既要怀抱远大理想,也要脚踏实地,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善待他人。
第三、珍重生命的教育,现实中的人总会碰到各种磨难、痛苦、失意和挫折。或面对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找到无数的生存理由,而把非理性选择的依据一个个排除,要让大学生体认到生命的珍贵,教育他们要怀有自爱之心,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途径
生命教育是一项涉及到学校、家庭、社区和全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积极探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新思路、新方法,加强生命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可以尝试以下几种途径:
1、社会环境
生命教育不只是学校和家庭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应加强对报刊、影视、出版、网络等媒体的监管,禁止不健康的网络游戏和出版物的传播,防止不利于青少年健康的产品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从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改变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让认识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例如组织大学生去医院参观,通过与孕妇及临终病人的交谈,这种情感更能增加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从而更加珍惜生命,对生命的意义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2、学校环境
学校是学生获得知识,思想意识形成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育对学生价值观和生命观的形成起主导作用,对学校来讲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第一、人生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是生命教育的灵魂。人生观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人生理想教育、人生目的教育以及幸福观、荣辱观、苦乐观等内容。正确的人生观对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没有科学的人生观教育,生命教育便不可能达到真正的目的。
第二、成功教育。所谓成功教育,就是教育者通过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成功的环境,建立一个支持学生成功的激励机制,帮助学生在自身已有的基础上经过努力不断取得成功,培养一种成功的良好心理品质,从而不断扩展自己在各方面的优势,争取更多的成功。罗素曾讲过:“成功只能是幸福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不惜以牺牲生命来得到它,那么这个代价是太昂贵了”。
第三、挫折教育,大学生应学会从失败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使得在下一次努力时,更进一步地接近成功,从本质上讲,失败也是成功。可以说,在科技创新程度越来越高的信息化时代,教育工作者更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苦难的积极意义,最终把人对生命的追思与探询引向深处,引向对生命的珍爱,和对他者生命的同情。
3、家庭环境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庭是我们在人生旅途上的第一站,对人一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成员不和睦、家庭经济混乱、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父亲和母亲都处于极大程度的情绪紧张状态,很容易造成学生的烦恼不安、性情暴躁、言语粗鲁,对长辈缺少孝敬甚至虐待。紧张的环境容易使孩子缺少温暖感,极易产生对生命的漠视和厌倦。家庭成员之间能互相尊重爱护、以理相待,为人处世通情达理,家庭气氛安定和睦、融洽温暖,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深刻有助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稳定。
综上所述,生命教育的是对人生理想和生命意义认识演进的结果,它必须关注学生的生命实践,关注学生生命实践与社会学校家庭的环境影响。因此,生命教育永远是关注入发展的,仅有人文主义情怀是远远不够的,在当代,学生缺乏生命意识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其中既有社会变革与不良文化的影响,也有学生生活背景的缺陷。因此,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是个系统工程。学校生命教育只有关注学生的生命实践,跳出学校生活的局部环境,将其放到广阔的社会、时代与文化背景当中,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生命实践的困境与出路,才能在生命教育的理论探索中,取得理想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