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宝“敌对”的解决之道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7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有两个宝贝,大宝与二宝之间的“敌对”是一种常态,动手动脚、威胁、打小报告……反正是两孩子吵吵闹闹,不得安静。
  父母如何解决两个宝贝之间的“敌对”,会给孩子们带来巨大的影响。我们没有要求老大对老二的“挑衅”不许反击,也从不强调“大的不能欺负小的”,而给老二更多去激怒、挑衅老大的机会。
  我们尝试FFS三步法(发现问题、理清情绪、找到方案),以建设性的态度,给孩子最重要的教化。不是有个流行的说法,最好的家教是母亲平和的态度——当然,这种说法有点偏颇,父亲也同样需要平和的态度和耐心。不过,妈妈在处理家庭冲突时,确实可以发挥更多的作用。
  发现问题(Find):
  有时候,孩子们的认知不同,对同一个问题会有完全不同的立场,从而产生不同的观点,他们只是争执这个不同,而不是争执这个不同引发的结果。
  比如,老大老二为午餐吃肯德基还是麦当劳争得脸红脖子粗。但上一次是老大做了让步,当时达成的一致是“下一次得听我的”。为了避免争论“跑题”,我们可以指出问题所在:你们都想吃垃圾食品,只是这一次(需要强调)到底吃什么?于是,他俩很快就决定去吃心目中的健康快餐了。
  有时候,为了快速介入,可以立即摊牌,指出他们的行为违反了家规。“有人动手了,这可违反了家规。”“我好像听到了老大提出你不要这样做了,我们可是全家人都同意:如果有人提出不愿意了、不愉快了,就应该停止。”
  要注意,这类具有一定判断性的表达只是为了停止“敌对”所用,之后还需要帮助双方理清情绪。
  理清情绪(Feelings):
  既然是“当法官”,就应该给老大老二相等的机会,请他们分别申述,并且提倡等一方说完后,另一方再说,允许补充。即使是很明显地能看出谁是“侵略者”谁是“受害者”,也让他们各自说完,不直接下结论——这何尝不是语言发展的机会?
  在听的过程中,重复孩子的话,比如“于是,你很生老大的气”“你觉得老二冤枉你了”……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情绪被爸爸妈妈了解了,其实也是“发泄”给对方了——在一种很公正的环境下。这也会让双方冷静下来,让孩子们冷静地明白自己后续行为吵闹的根源。
  找到方案(Solution):
  “你们大吼大叫,眼看着要动手了,而且为吃什么而动手!现在能不能不用刚才那样的态度和方法来解决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想一个方法,看看哪种是大家都能接受的。”我记得我家曾遇到过这个问题,我当时出了一个“馊”主意:老大很多事情可以自己做了,如果你们乐意的话,我们可以试着各自去吃喜欢的食物……一听说要分开吃饭,老大和老二其实还是喜欢啥事都一起的,于是战火熄灭,回归和平。
  家庭会议是我们解决重大事情的沟通平台,某种程度上也能解决一些老大老二之间的“敌对”,并且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家庭会议保证了程序的合法性,不论大小,都可以发表意见;会议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在各自观点充分表达的基础上;会议还有协商不一致的投票设计,也是一个解决冲突的框架。
  双批策略是我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法,对老大老二都管控起来。老大老二经常会无端争吵,虽火力不足但绵延不绝。爸爸妈妈如果发现苗头就立即出手,对双方提出警告,基本上能奏效。但是,同时批评两个人看起来一点儿都不公平,一定要慎用。
  替身策略我们不经常使用,但也会有效。父母中的一方随时搬出另一方:“爸爸希望我们如何……”我发现,有些时候不在敌对现场的另一位好像更有说服力。或许,他们觉得深爱的爸爸妈妈不看到他们的“敌对”为好。
  不过,在每个家庭里,老大老二和爸爸妈妈都是按各自特有的轨道运转,孩子与父母之间都会有适宜的应对方式,以上方法仅供大家参考而已。
  (作者系新教育实验学术委员、新阅读研究所副所长。)
  编辑 朱璐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宝宝十个月了,最近总是喜欢揪耳朵,是耳朵内部感染了吗?平时该如何做好宝宝耳朵的护理?  宝宝揪耳朵有很多原因,未必是耳朵内部有感染的信号。比如,宝宝感到疲劳困倦的时候会揪耳朵,感到又热又痒的时候会揪耳朵,开始认识自己身体、认识耳朵的时候也会揪耳朵。如果你对宝宝揪耳朵的行为有特别强烈的反应,他们还会觉得这是个能与爸爸妈妈一起玩的游戏,很有趣。  如果宝宝使劲揪一侧的耳朵或拍打一侧的脸颊,并同时伴有发
期刊
“120危急孩子的重生希望”是江苏省儿童少年福利基金会于轻松筹平台推出的集求助、募款和救助于一体的大病儿童助医项目,秉承“因爱伟大,为爱加油”的慈善理念,力争成为危急困境儿童的强大后盾。  打开120急救车的一扇门,给予孩子能够好起来的希冀。项目旨在为经历了意外事故或经历着病痛考验的孩子们提供汇聚着全社会爱和善意的帮助,急孩子所急,通过爱心的传递和接力,为本该享有快乐童年的危急孩子们拨云见日,撑起
期刊
儿童就是天生的诗人,北岛先生曾经这样说:“让儿童天生的直觉和悟性,开启诗歌之门,越年轻越好。”  面对喧嚣、躁动的世界,如何给孩子的生活增添一份美好,给孩子的生命多一份愉悦?多读读童诗,也许就多了一点诗情、诗性、诗心。  首先要学会选物  世界是纷繁的,父母应更多地带领儿童去感知美好的事物。走进山林,去聆听山涧中画眉的婉转;奔跑在小径上,感受风儿吹过面颊的清凉;赤脚趟过小溪,让肌肤抚触水的柔软……
期刊
我问斑马,  你是有白条纹的黑马,  还是有黑条纹的白马?  斑马反过来问我,  你是个有坏习惯的好孩子,  还是个有好习惯的坏孩子?  你是安静时多吵闹时少,  还是吵闹时多安静时少?  你是高兴时多难过时少,  还是难过时多高兴时少?  你是个有时邋遢的干净孩子,  还是个有时干净的邋遢孩子?  它就这样不停不停不停地问,  而从此我再没向斑马问过它的条纹。  谢尔·希尔弗斯坦(1932年-1
期刊
读澳大利亚作者萨拉·娜塔莉“关怀母亲心灵系列书籍”之一《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禅是一枝花》,我喜欢书中她无处不在的自我叩问。的确,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父母最好先审视自己,而不是一开始就指责孩子。父母其实与孩子同龄——孩子几岁,“父母”也就任职了几年。  1.少用“应该”一词  很多父母经常对孩子使用“应该”一词:你“应该”起床了,你“应该”写作业了,你“应该”考好……其实,经常对孩子说“应该”的父母
期刊
一  前些日子,听一位朋友谈起她刚刚结束的一小段陪读经历,我莫名地感动。  朋友的孩子很优秀,通过努力入选了生物学科省队。暑假时,前往江西参加集训以备战全国决赛。在省队集训结束后等待决赛前的一小段日子里,朋友请了几天假前去陪伴孩子。朋友说,那真是一段特别辛苦和孤独的日子,孩子一个人为了梦想在奋斗,学习的时间是每天上午8点到晚上12点,白天在学校,一个人呆在教室看书刷题,晚上回到住地,依然是一个人看
期刊
像栽培小树一样培养孩子  1994年,朱丹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家庭。对孩子的培养,父亲朱颖有自己的看法:“孩子像一棵小树苗,年幼时下功夫栽培,长大后即便不去管他,他也不会长歪。而且孩子在12岁时智力已经达到成人智力的95%,培养一定要趁早。”  朱丹7个月大时,朱颖就开始训练他爬,一开始不会往前爬,只会往后退着爬,他就耐心地用手推着朱丹的小脚丫,让他慢慢向前蠕动,同时前面放上颜色鲜艳的玩具吸引他。朱
期刊
本文作者和儿子  徐光,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新华出版社编审。曾策划编辑出版家庭教育、教育心理学等图书70余种。与儿子共同撰写的《教育无痕》一书,荣获共青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  儿子嵇箫桐正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农工大学经济学院攻读金融经济学硕士。  这些年来,许多读到我儿子嵇箫桐写的文章或诗歌的朋友,都会问我是怎样培养的,我笑笑说:“让孩子快乐。”教育孩子并不难,关键是父母对孩子
期刊
一  家长课堂上,一位妈妈哭诉说,自己为女儿付出那么多,女儿却从来没有感恩。她离婚后独自抚养女儿,非常艰辛不易,省吃俭用让女儿学琴,督促女儿练琴,有时候甚至严厉训斥,终于让女儿考入了音乐学院。这些年,她对几乎没有付出的前夫充满了怨恨,无意中把这种情绪也传导给了孩子。  这位妈妈可能没有意识到,关爱他人,首先自己心里要有爱。父母经常关爱他人,有喜悦满足和感恩之心,才能给孩子最好的心灵养育,教孩子学会
期刊
如何辅导孩子家庭作业?  江苏宜兴一读者来信咨询:儿子升入三年级后,语文数学明显都有后退苗头,家庭作业都不能顺利完成,我想在家里给他辅导,究竟该怎么做,才能既不重复课堂内容,又能够让孩子基础更扎实呢?  答:家庭作业既是孩子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又是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有效途径,也为家长具体指导孩子学习提供了机会。不过,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差、自我管理能力弱,家长辅导要处理好几对矛盾: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