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aoyi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澳大利亚作者萨拉·娜塔莉“关怀母亲心灵系列书籍”之一《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禅是一枝花》,我喜欢书中她无处不在的自我叩问。的确,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父母最好先审视自己,而不是一开始就指责孩子。父母其实与孩子同龄——孩子几岁,“父母”也就任职了几年。
  1.少用“应该”一词
  很多父母经常对孩子使用“应该”一词:你“应该”起床了,你“应该”写作业了,你“应该”考好……其实,经常对孩子说“应该”的父母,很可能经常对自己说“应该”:我“应该”更有耐心,我“应该”更有条理,我“应该”不吃蛋糕……然后,这些父母会吃惊地发现,自己其实依然没有耐心、没有条理,而且偷偷吃蛋糕。
  萨拉·娜塔莉告诉我们:“经常使用‘应该’这个词只会激活内心的叛逆——由于无法承受压力,所以反抗并做那些‘不应该’的事反而来得简单。”
  父母要尽量少用“应该”,从对自己开始:我现在不够有耐心,我现在不够有条理,我老是要去吃蛋糕……但是我可以有进步的,我愿意更有耐心,我愿意更有条理,我要控制吃蛋糕的数量……父母不断地自我对话“我愿意”,终究有一天会达到“我能够”的彼岸。父母要时常对孩子说“你可以”,而不再是“你应该”。终究有一天,孩子真的“可以”:可以准时起床了,可以主动学习了,可以让成绩提高了。
  2.与“内心的批评家”休战
  孩子上学后,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就开始多起来。一旦孩子没有达成父母预期的目标,父母就很可能有挫败感,内心不断地批评自己做得不够好。似乎有一个“内心的批评家”生活在我们心灵深处。
  萨拉·娜塔莉提醒我们:“我们不用消灭掉这个批评家,而是要和她握手言和,如果她让我们感到难受了,那就请她用温和一些的语言,用更有慈悲的语调来沟通。”
  的确,内疚只会愈演愈烈,应对之道在于降低对自己的期望,温柔和耐心地面对自己,不那么认真地对待头脑里横行霸道的声音,与“内心的批评家”休战,认真学习宽恕自己——我们都只是普通父母。当我们与“内心的批评家”休战时,对待孩子时自然也会不过分执着,而是给他们自由,让他们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3.遵循“少说多听”的原则
  父母时常发现,和孩子沟通时,常常自己说得口干舌燥,而孩子不是感到焦躁就是根本不理会。有时候看到孩子的反应,家长简直是气急败坏。
  但家长生气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反而向孩子示范了如何不科学地管理情绪的方式,从而影响他们发展健康自我价值感的途径。
  萨拉·娜塔莉认为:“‘少说多听’在任何关系中都适用,跟孩子相处也不例外。说得太多常常是我们自身焦虑的表现,而且还会让孩子也变得焦虑。如果孩子想要了解什么,他们自己会问的。”
  可见,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并不一定全用嘴巴,耳朵也有很重要的功能。学会聆听,才能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
其他文献
嘟嘟12岁的生日快到了。  以往,我们会邀请他的小伙伴聚在一起搞个小party,最终以他收到一堆礼物顺利结束。今年,嘟嘟跟我们提出了他的新设想:“妈妈,我不想搞聚会了,好多同学因为上补习班也没时间。我跟几个好朋友商量了一下,我们准备来个‘四人一日行’!”他神神秘秘的样子,吊足我胃口。  “详细说说看呢!”  “一整天的时间,交给我们四个人自己安排,干什么、去哪里、怎么过,你们都别管!”字字落地有声
期刊
说起让4岁的女儿刷牙,我就头大。每到刷牙时间,就是挑战妈妈耐心的时间。  “复读机”推着刷  她刷一下,停下来,刷一下,停下来;一会儿看看牙刷,一会儿瞅瞅杯子;一会儿摸摸牙刷把儿,一会儿划拉一下牙刷毛……  10分钟过去了,她还没有刷完呢。既然让她自己刷牙不能自律,那我就进行监督吧!于是,我就当起了“陪刷”。  她再刷牙时,我就站在她旁边,看着她,不给她边刷边玩的机会。我像个指挥官指挥着:刷左边!
期刊
班中有名女生叫田翠翠,一听这名,就感觉很朴实。后来我了解到她是随打工父母来本市读书的,父亲是建筑工人,母亲在一家纺织厂上班,家就租住在学校附近。  父亲的眼泪  开学一段时间后,我发现田翠翠除了性格稍内向外,其他方面的表现都还可以,平时基本上不用我费什么心。一天吃完午饭,我让她帮我去冲洗一把不锈钢调羹,可等我把一叠作业全部批完,田翠翠还没回来。我有点纳闷了:一把调羹不至于洗这么长时间吧?于是去卫生
期刊
追逐奔跑的小刺猬  每天孩子们都喜欢到班级种植园里去看一看,种植园很大,十多个班级的地连成片儿,分别生长着花生、丝瓜、黄瓜、玉米……这天自由活动时,许多孩子都朝我班的种植园地跑去。  忽然有孩子大叫:“那是什么?”一个灰褐色的圆球似的东西“嗖”地窜进旁边的青菜地。更多的孩子围了上去,“啊,有刺!”不知谁嚷了一声。  小东西吓得东跑西窜,就是逃不出孩子们的包围圈。“我看到了,像是电视上的刺猬!”滔滔
期刊
咨询:  文文7岁,第一次见面,他躲在妈妈的身后,在妈妈的提醒下,轻声和我打了个招呼,表现出一些与年龄不符的胆怯与紧张。陪他做完游戏治疗后,我和他妈妈聊起了孩子的成长情况。  像大多数妈妈一样,文文妈对他备加疼爱。同时,她也是一位高学历、追求现代育儿理念的妈妈。她希望给孩子充分的尊重与爱,让他快乐成长。然而,文文妈不明白,孩子是快乐的,却总不愿长大。我问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于是她举了下面的例子
期刊
我的梦有许许多多。  它们有的是甜的、有的是苦的、有的甚至是酷的……  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那里面说到:有一位造梦仙女,她每天都将做好的梦送给小朋友,这些梦是淡的。谁睡得早,就会奖励谁一个有味道的梦……  仙女给我送过许多许多梦,有的睡醒了还记得,有的睁眼时就已经忘了。我最喜欢她送我的那个又酸又辣的梦。那天,我正无趣地望着窗外。突然,我发现一个大球缓缓向下飘来,远远地看,宛如一颗星球降落。我想,这
期刊
宝宝十个月了,最近总是喜欢揪耳朵,是耳朵内部感染了吗?平时该如何做好宝宝耳朵的护理?  宝宝揪耳朵有很多原因,未必是耳朵内部有感染的信号。比如,宝宝感到疲劳困倦的时候会揪耳朵,感到又热又痒的时候会揪耳朵,开始认识自己身体、认识耳朵的时候也会揪耳朵。如果你对宝宝揪耳朵的行为有特别强烈的反应,他们还会觉得这是个能与爸爸妈妈一起玩的游戏,很有趣。  如果宝宝使劲揪一侧的耳朵或拍打一侧的脸颊,并同时伴有发
期刊
“120危急孩子的重生希望”是江苏省儿童少年福利基金会于轻松筹平台推出的集求助、募款和救助于一体的大病儿童助医项目,秉承“因爱伟大,为爱加油”的慈善理念,力争成为危急困境儿童的强大后盾。  打开120急救车的一扇门,给予孩子能够好起来的希冀。项目旨在为经历了意外事故或经历着病痛考验的孩子们提供汇聚着全社会爱和善意的帮助,急孩子所急,通过爱心的传递和接力,为本该享有快乐童年的危急孩子们拨云见日,撑起
期刊
儿童就是天生的诗人,北岛先生曾经这样说:“让儿童天生的直觉和悟性,开启诗歌之门,越年轻越好。”  面对喧嚣、躁动的世界,如何给孩子的生活增添一份美好,给孩子的生命多一份愉悦?多读读童诗,也许就多了一点诗情、诗性、诗心。  首先要学会选物  世界是纷繁的,父母应更多地带领儿童去感知美好的事物。走进山林,去聆听山涧中画眉的婉转;奔跑在小径上,感受风儿吹过面颊的清凉;赤脚趟过小溪,让肌肤抚触水的柔软……
期刊
我问斑马,  你是有白条纹的黑马,  还是有黑条纹的白马?  斑马反过来问我,  你是个有坏习惯的好孩子,  还是个有好习惯的坏孩子?  你是安静时多吵闹时少,  还是吵闹时多安静时少?  你是高兴时多难过时少,  还是难过时多高兴时少?  你是个有时邋遢的干净孩子,  还是个有时干净的邋遢孩子?  它就这样不停不停不停地问,  而从此我再没向斑马问过它的条纹。  谢尔·希尔弗斯坦(1932年-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