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2月,教育界盼望已久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印发,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系统勾画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愿景,绘就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路线图。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学习贯彻落实该文件,推进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界的首要任务。
推进教育现代化,人人有责。但是,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变迁过程,涉及各级各类教育,涉及教育的各个维度,其内容之广泛、问题之复杂,使人们不太容易对教育现代化形成全面、深刻的认知。但要在实践中切实推进教育现代化,每一位教育实际工作者必须对“什么是教育现代化”形成基本共识,需要从总体上知道“教育现代化长什么模样”。
教育现代化到底长什么模样?或者进一步问: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与教育变化,如何判断教育现代化的有与无、多与少、好与差?笔者以为,把握教育现代化的实质,关键不是看外表,如学校是否拥有高楼大厦、先进设备等等,而是要看是否具备教育的“现代精神气质”,即教育的“现代性”。
先看“有与无”。例如:有的区域或者学校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劳民伤财,并无实效,甚至后患无穷。此类行为,实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瞎折腾,完全没有“现代精神气质”,根本就不是在搞教育现代化,而是在走向教育现代化的反面。个别校长喜欢独断专行,这种教育管理活动与“现代精神气质”相去甚远,也是走向了教育现代化的反面。
再看“多与少”“好与差”。教育现代化是一个过程,“化”就是变化、转化、优化的过程,也就是教育的现代性即教育的“现代精神”不断增长、积累与实现的过程。我们可以从教育的理性化、民主性、法治性、生产性、信息化、国际性、人道性等方面,把握教育现代性的表现与教育现代化的特征,把握“多与少”“好与差”。教育“现代精神”的上述七个方面在“数量”上表现得越全面,在某一方面表现的“程度”越深,那么教育现代化就越多、就越好。
可以说,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想状态,就是教育的现代精神在不同教育领域、不同教育维度的“全面占领”与“充分实现”。下面逐一再做说明。
第一,教育的人道性。教育应该是人道的,具有人道主义的情怀。教育人道性包括教育的优质性、公平性、多样性(即个性化)等,对此,2019年第2期“宏启观察”文章《救救孩子:人道性是教育现代化的首要特征》已经讲过,不再赘述。
第二,教育的民主性。主要指教学民主与管理民主。教学民主意味着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管理民主意味着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班级管理或学校管理。教育的民主性有利于释放学校、教师、学生的活力。
第三,教育的理性化。也称教育的科学性,与随意性、情绪化、有权就任性相对立。这要求我们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基于数据和证据,确定合理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管理方式,实施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当前,对中小学检查验收过多,学校办学自主权不够,学生负担过重,大班额现象等等,都属于不合理现象,都与理性化相悖。
第四,教育的法治性。通过法律手段和制度手段对教育进行管理,使得教育活动的开展有章可循,能带来教育秩序,能提高教育效率。而且,法治与人治相对,可以避免人治带来的随意性、情绪化、不确定性。
第五,教育的生产性。教育的生产性关注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要求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由于21世纪的经济形态是知识经济,而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经济,因此,教育包括基础教育要为现代经济发展服务,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六,教育的信息化。利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的效率,促进教育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尤其为个性化教学与个性化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第七,教育的国际性。教育国际性不是简单的迎来送往,也不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国外参观考察,而是通过多種方式,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为我所用,积极促进本国的教育现代化。
上述七个教育现代性,如果根据重要性重新排序,那么“价值合理性”要优先于“工具合理性”,人道性、民主性依然要排在前面。理性化、法治性、生产性、信息化、国际性都必须服从于教育人道性的要求。
就某个课堂而言,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受尊重,师生关系民主平等,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能做到因材施教,学生能得到个性发展,学生课业负担合理,不片面追求考试分数,那么这种课堂就是现代化程度高的课堂。
(编辑 孙金鑫)
推进教育现代化,人人有责。但是,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变迁过程,涉及各级各类教育,涉及教育的各个维度,其内容之广泛、问题之复杂,使人们不太容易对教育现代化形成全面、深刻的认知。但要在实践中切实推进教育现代化,每一位教育实际工作者必须对“什么是教育现代化”形成基本共识,需要从总体上知道“教育现代化长什么模样”。
教育现代化到底长什么模样?或者进一步问: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与教育变化,如何判断教育现代化的有与无、多与少、好与差?笔者以为,把握教育现代化的实质,关键不是看外表,如学校是否拥有高楼大厦、先进设备等等,而是要看是否具备教育的“现代精神气质”,即教育的“现代性”。
先看“有与无”。例如:有的区域或者学校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劳民伤财,并无实效,甚至后患无穷。此类行为,实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瞎折腾,完全没有“现代精神气质”,根本就不是在搞教育现代化,而是在走向教育现代化的反面。个别校长喜欢独断专行,这种教育管理活动与“现代精神气质”相去甚远,也是走向了教育现代化的反面。
再看“多与少”“好与差”。教育现代化是一个过程,“化”就是变化、转化、优化的过程,也就是教育的现代性即教育的“现代精神”不断增长、积累与实现的过程。我们可以从教育的理性化、民主性、法治性、生产性、信息化、国际性、人道性等方面,把握教育现代性的表现与教育现代化的特征,把握“多与少”“好与差”。教育“现代精神”的上述七个方面在“数量”上表现得越全面,在某一方面表现的“程度”越深,那么教育现代化就越多、就越好。
可以说,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想状态,就是教育的现代精神在不同教育领域、不同教育维度的“全面占领”与“充分实现”。下面逐一再做说明。
第一,教育的人道性。教育应该是人道的,具有人道主义的情怀。教育人道性包括教育的优质性、公平性、多样性(即个性化)等,对此,2019年第2期“宏启观察”文章《救救孩子:人道性是教育现代化的首要特征》已经讲过,不再赘述。
第二,教育的民主性。主要指教学民主与管理民主。教学民主意味着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管理民主意味着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班级管理或学校管理。教育的民主性有利于释放学校、教师、学生的活力。
第三,教育的理性化。也称教育的科学性,与随意性、情绪化、有权就任性相对立。这要求我们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基于数据和证据,确定合理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管理方式,实施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当前,对中小学检查验收过多,学校办学自主权不够,学生负担过重,大班额现象等等,都属于不合理现象,都与理性化相悖。
第四,教育的法治性。通过法律手段和制度手段对教育进行管理,使得教育活动的开展有章可循,能带来教育秩序,能提高教育效率。而且,法治与人治相对,可以避免人治带来的随意性、情绪化、不确定性。
第五,教育的生产性。教育的生产性关注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要求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由于21世纪的经济形态是知识经济,而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经济,因此,教育包括基础教育要为现代经济发展服务,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六,教育的信息化。利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的效率,促进教育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尤其为个性化教学与个性化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第七,教育的国际性。教育国际性不是简单的迎来送往,也不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国外参观考察,而是通过多種方式,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为我所用,积极促进本国的教育现代化。
上述七个教育现代性,如果根据重要性重新排序,那么“价值合理性”要优先于“工具合理性”,人道性、民主性依然要排在前面。理性化、法治性、生产性、信息化、国际性都必须服从于教育人道性的要求。
就某个课堂而言,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受尊重,师生关系民主平等,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能做到因材施教,学生能得到个性发展,学生课业负担合理,不片面追求考试分数,那么这种课堂就是现代化程度高的课堂。
(编辑 孙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