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陶瓷艺术的品质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laye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歌理文谣,与世推移”。一切都在随着时间而变化。作为身处当代的陶瓷艺术家们,如何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感受时代的脉膊,把握住当代陶瓷艺术的新精神、新品质,是其创作当代陶瓷艺术的不二要义。二十一世纪是祟尚美创造美的世纪,新世纪赋予有创造力有新思维的当代陶艺家以神圣的使命,促使他们努力在传统陶艺语言推陈出新的剧烈震荡中,在民族文化的土壤里和在世界艺术多维空间的氛围中,努力脱颖而出,并在劳作的手与思考的心的和谐里、在现实的泥与理想的火的洗礼中不断臻于完美环境陶艺的人性化设计作为一种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设计载体,也是一项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和美化生存环境的重要设计活动,反映人们的审美情趣、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营造具有人性化、人情味的空间景象。主要从人们审美需求和环境陶艺的特质来阐述环境陶艺的人性化设计。
  设计是一种对物质形式和结构的改造和组织活动,代写论文 从人的因素来考虑与人有关的一切活动,使这个物质世界成为人类生活需求的一部分。这说明,任何设计活动都是从人的生理、心理、喜爱、生活习惯等因素来考虑,体现人性化内涵。随着社会的文明发展,任何设计都越来越注重人性化、人情化因素,强调以人为本。环境陶艺是一门新兴起的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被设计的物质形式介入人们的生活空间,不仅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一种物质形态,还提供一种生活观念。
  因而,环境陶艺设计必须通过一种有人性化、人情味的艺术形式来联结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情感生活,才创造一种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生活世界。人性化设计是一种注重人性需求的设计,也使人和被设计的物质形态有良好的、合适的互动关系,能更好地符合人的各种需求,提高和完善人的人性和人格。环境陶艺的人性化设计是一种设计形态(符合人类的审美需求,适合人类自己的文化的、情感的、审美的趣味和生活理念),有利于环境陶艺作为一种迎合大众的视觉形式进入公共环境空间,赋予人们生存世界更多维的生活艺术化、自然化。
  一、环境陶艺的人性化设计概念界定
  环境陶艺设计是艺术家或设计师借用陶瓷材料媒介为某特定环境空间进行设计创作的艺术形态。简言之,协调“人、环境、陶艺作品”三者关系,人指(设计者或创作者和公众),环境指公共环境和个人环境,陶艺作品主要指三维陶瓷雕塑和二维陶瓷壁画等。
  环境陶艺的人性化设计是指艺术家或设计师通过在其作品设计方面注入“人性”的因素,使环境陶艺构成视觉艺术形态,更富有人情味和情趣性,引起人们视知觉的亲近,符合人们心理审美的舒适、愉悦、自然,营造公共空间的艺术氛围和亲切感。而这种设计主要表现在其形式与内容设计上符合人们理想的文化观念和审美心理,使其陶艺作品与人、公共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体现人性的关怀。它是注重人性需求的设计,不断地健全和完善人的审美需要,提升人格和性情,热爱人,尊重人,关心人。同时,环境陶艺的人性化设计不仅仅强调其造型、题材、结构、色泽等因素,符合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文化心理、历史文脉、自然生态环境,并与现代科技和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而且使环境陶艺及其环境空间尺度宜人,满足环境陶艺使用者—公众的审美需求,创造人性化的空间景象,实现人性的关怀和心灵的体验。环境陶艺的人性化设计的表达方式
  环境陶艺构成空间景象之美与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以及文化心理相符,代写毕业论文才使环境陶艺作品、人和公共环境三者形成整体和谐关系,满足人类生活方式的理想诗意化。
  二、主体审美尺度的平衡性
  主体审美尺度的平衡性是指设计者在设计环境陶艺时,个人审美观的传达与公众在欣赏其作品时反映出的审美标准、审美情趣等相符一致性,构成审美欣赏关系的亲和性和愉悦性、自然性。而这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限制和约束其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方面,即设计者在其作品设计的表达方式须反映公众的审美需要。
  一方面,环境陶艺的形式(造型、色彩、肌理、装饰手法等因素)设计,须考虑公共空间人群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能力等。首先,设计者在设计造型的形态方面,寻求与公众的审美能力、审美理想形成和谐,针对性选择装饰性的写实人物、动物、器物等造型,还是变形夸张的直观化造型,或者抽象几何体的象征性造型等,这样,才使其造型更生动、形象化贴近公众的审美标准。其次,其色彩饱和度、明度、纯度、冷暖的搭配与组合,符合公众视知觉的舒适感和心理的情趣感,以及风俗习惯等,即与公众的审美理想达成一致性。
  首先,题材是设计者设计环境陶艺的重要素材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映现,也是使作品贴近公众生活的重要方式。其次,主题也是环境陶艺表现的重要思想内涵和文化语言,如标志性、教育性、宣传性等环境陶艺,其主题思想不仅要反映地区性文化特征,还要体现公众的审美情趣。
  主体审美尺度的平衡性,不仅是环境陶艺人性化设计的重要前提和表达方式,代写英语论文 还是贯穿于其作品的设置与审美的主要参照或空间景象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评判。这种平衡性强调艺术家或设计师在进行环境陶艺设计时,除了将自己的主观审美理想、审美情趣、设计意图、统一构思之外,还须更重要地从公众的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理想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考虑,并把主观的审美意思纳入客观的审美对象之中,才可以建立起陶艺作品与公众审美相呼应的关系。
  三、公共空间环境的和谐性
  公共空间环境是指陶艺作品设置在某特定环境内,依附着周边(城市文化、建筑特征、自然景观等)某种空间的“场”或“群”,以及与此环境中人群共同构成空间环境。它主要指自然环境、场所环境、城市环境、人文环境等。环境陶艺与公共空间环境的共存和谐才能构成空间景象的美,形成具有某种“场”或“群”的氛围,引发人们视知觉的亲和性和凝聚力,提供给人们的舒适、愉悦、自然、诗意化的生活空间,赋予人们审美的人性关怀和心灵润泽。
  自然性指“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观。作为置身与特定环境中的环境陶艺设计,在介入大众生活空间的同时,应从自然生态的地形、地貌、地物、人文等诸方面探索设计的取向。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论述现代艺术思潮影响下中国现代陶艺表现形式的本土性,并分别从艳俗艺术风格的独特性、装置艺术风格的超越性、新表现主义风格的原始性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影响,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命题。  在艺术文化史上,一种艺术思潮往往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艺术风格,乃至艺术发展的方向。不论哪个时代,它辉煌的文化成就,都给人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一种主要文化思潮影响着文化的发展,影响着文化的风貌,以及影响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陶瓷文化与陶瓷艺术,看似两个话题,但它们是合二而一不可分割的理论性话题。它们深沉含蓄,长于寄寓比兴,无论是人与自然,它们内在相契之处,有着特殊的敏感与联想,因此,陶瓷文化和陶瓷艺术之间,形成了默契有别于它类的艺术语言,陶瓷绘画艺术。  中国最早而众多的古陶片,在距瓷都景德镇百余公里的万年大源仙人洞出土。出土的陶片中,已出现原始朴拙的绳纹装饰、刻画格装饰、附加堆装饰。这是陶瓷文化史的重大发现,它刷新
景德镇陶瓷自古以“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白如玉”的四大特点享誉世界,备受收藏家的青睐。文章论述景德镇现代陶瓷艺术的艺术特色,以及景德镇现代瓷艺的收藏与发展。  江西景德镇市是世界闻名的瓷都,也是我国最大的产瓷基地。自元明清以来,形成我国制瓷中心。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景德镇的瓷文化得到了飞速发展,品种繁多,有茶具、酒具、咖啡具、中西餐具、烟具、文具、玩具、7501毛泽东用瓷等一
通过对建三江分局区域地下水的抽样监测,对全局14个农场的地下水化学特征进行了水质化验及统计分析,并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对全区地下水的利用提出合理性建议,可供有关人士
摘要:中国陶瓷艺术由于几千年的深厚传统模式导致现代陶艺起步较晚,而一些西方国家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便开始了近现代陶艺的发展。文章顺着构成艺术的发展脉络,探寻现代陶艺的变化,通过现代陶艺家的作品体味几何抽象艺术渗透其间的魅力;以时间为线索,去窥探现代陶艺是怎样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中接纳和吸收了构成艺术。构成艺术的概念和语言逐渐渗透到陶艺的每一块领域,始终是现代陶艺的精神土壤。  关键词:构成艺术;几何
严格来说,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具有丰厚而悠久的陶瓷文化历史,并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我们不光有辽阔的疆土所提供的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有上千年的制陶历史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更有民族文化传递给我们的精神滋养,其中更为珍贵的是先民对陶瓷物质特性和人文品格的深透而独特的理解与把握。这一切,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以及人们接受这种发展提供了广泛而深厚的基础。同时,19
摘要:绚丽多彩的侗族民族图案,是侗族文化宝库中的一硕璀璨夺目的明珠,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侗族先民情感、思想、信仰等审美观的浓缩、凝聚和积淀。本文拟从侗族民族图案与自然规律、色彩和传统文化审美的,对侗族图案作一些初步的探析。  关键词:民族图案;纹样创作特色;审美观  侗族的民族图案,历史悠久,艺术独特。它同兄弟民族的图案一样,是时代的产物、生活的折射。在侗族先民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