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斯大林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认识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yu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系统地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经验,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许多重大经济理论做了详细的阐述,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当时苏联经济理论界的一些错误观点,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作出了重要历史性贡献。尽管斯大林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其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思想仍然对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斯大林;经济理论
  一.《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写作背景
  (一)国内环境
  1936年,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相继完成了对商业、工业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胜利,宣布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开始转变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然而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不适应的是,全党特别是党内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领导干部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统一、明确的认识,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性质和作用等重大问题上分歧十分明显,这主要体现在大学政治经济学用何种教材的问题中。为此,苏联专门就教科书问题召开了共 21 次全体会议。在研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时,专家学者们对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有何作用,如何利用价值规律,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等问题发生了激烈争论。斯大林感到他有必要就一些具有争议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想法,他所发表的一系列文章,后来被定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二)国际环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美苏成为世界强国,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世界历史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蓬勃发展时期。然而,历史的巨大进步也为社会主义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在这样的历开展史条件下,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头号国家苏联,如何能够迅速地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增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抗衡能力?新建立的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怎样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斯大林作为苏联的领导人在他晚年时期就一些理论界的争论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写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二.斯大林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并且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后,商品生产是否还继续存在,它的命运如何?在这个问题上,无产阶级革命先驱马克思、恩格斯对此问题没有做过专门的研究,在他们的著作中主要论述私有制条件下的商品生产,特别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虽然没有做过专门的研究,但在他们看来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后,社会生产资料将由社会占有,也就不会存在商品生产了。列宁、斯大林在十月革命之前也认为社会主义跟商品生产是不相容的。列宁说“……须知要组织没有企业主参加的大生产,首先就必须消灭社会经济的商品组织”斯大林也说:“实现社会主义就要消灭商品生产,就要废除货币经济,就要彻底破坏资本主义而使一切生产资料公有化。”由于列宁和斯大林当时还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他们的认识也没有突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然而,斯大林在总结30多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其思想也发生了一些变化。1951年苏联的理论界在讨论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未定稿时,仍有一部分经济学家坚持说,保存商品生产与无产阶级取得了政权并把生产资料收归国有发展社会主义是不相容的。斯大林批驳了各种否定商品生产的错误观点,明确肯定了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
  都必须保留商品制度。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商品生产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划清了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的界限
  在苏联,有些人主张取消商品生产的理由之一就是害怕商品生产会导致资本主义,斯大林对此看法表示坚决反对,他认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也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如此。他明确指出:“不能把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混为一谈。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列宁也曾对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进行过论证,他提到“所谓商品生产,是指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在这个组织之下,产品是由个别的、单独的生产者生产的,同时每一生产者专门制造某一种产品,因而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就必须在市场上买卖产品(产品因此变成了商品)。所谓资本主义,是指商品生产发展的这样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不仅人类劳动产品是商品,而且人类劳动力本身也成了商品。”因此,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商品生产并不等于资本主义。斯大林认为商品生产比资本主义生产更老,商品生产转化为资本主义需要一定的条件,“只有存在着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只有劳动力作为商品出现于市场而资本家能够购买并在生产过程中加以剥削,就是说,只有国内存在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制度,商品生产才会引导到资本主义。”而社会主义社会已经消灭了剥削制度,消除了资本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不会导致资本主义的。
  (三)在商品经济的特殊性问题上,斯大林指出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并不是通常的商品生产而是特种的商品生产”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生产,具有社会主义独特的性质和特点。其特殊性表现在:其一,没有资本家参加;其二,反映的关系不同;其三,范围受到了限制;其四,发展前途不同。这就把商品经济的一般与特殊相区别,从而在理论上说明了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所具有的社会主义
  性质。与此同时,斯大林指出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不同的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没有剥削。马克思曾说过:“何商品生产的经营都同时成为剥削劳动力的经营。”在这一点上,斯大林没有拘泥于马克思的思想,他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是没有剥削、新型的商品经济。这种商品经济由于是特种商品经济,不会成为剥削劳动力的商品经济,它只能为发展与巩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而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三.斯大林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局限性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而且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不可避免的也具有一些局限性。斯大林由于受当时的历史条件的影响和斯大林个人认识能力所限,他的理论是很不彻底的,存在着重大缺陷,而且对后来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理论和实践发生了重大影响。首先,斯大林对商品生产存在根源的认識不够清楚。在斯大林看来商品生产的存在同所有制形式有关,他用两种公有制并存说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事实上这是不全面的。因为商品生产和流通存在的原因还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关。在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物质财富极大满足的程度时,在各地区各部门之间还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关系时,就必然存在着商品生产与流通。因此,如果不从生产力的角度去分析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源,那实际上就是舍本求末,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斯大林的这种观点不仅不能解释现实经济生活中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根本原因,而且为后来苏联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急于求成地由两种公有制向单一全民所有制过渡,尽早消灭商品货币关系,进而向共产主义过渡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斯大林对大林对商品生产的范围作了严格限制,这就人为地阻碍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发展和交换范围的扩大,从而影响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斯大林把商品生产只限于个人消费品,而不承认生产资料也是商品,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生产的必然性的认识不够彻底,在思想深处仍然把商品生产当作旧的社会关系来看待,力图通过这种划分的办法来限制和缩小商品流通的范围,扩大产品生产和交换的范围,最终实现产品生产和交换。这就在理论上违背了马克思关于两大生产部类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相互关系,不可分割的思想。
  参考文献:
  [1]斯大林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庄福龄.简明马克思主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M].人民出版社,1952.
其他文献
【摘要】:马克思理论一直以来都被我国视作极为重要的指导性理论,而纵观整部马克思理论,人、非人以及真人构成了支撑该理论的逻辑结构。但从逻辑论和方法论的角度下对马克思理论进行解读,其逻辑起点与出发点则出现了明显的不同。因此本文将尝试通过对马克思理论的逻辑起点以及出发点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充分发挥马克思理论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理论;逻辑起点;出发
期刊
【摘要】:《西狭颂》摩崖石刻位于甘肃省成县县城向西13公里处的天井山鱼窍峡中,碑文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又称《惠安西表》,民间俗称《李翕颂》或《黄龙碑》。颂文主要记载了东汉武都郡太守李翕率众开天井道的历史政迹。摩崖颂碑呈长方形,纵3.06米,横3.75米,由额、图、颂、题名四部分组成。上为篆额“惠安西表”四字,额右下方为《五瑞图》,即黄龙、白鹿、嘉禾、木连理、甘露降及承露人,《五瑞
期刊
【摘要】:郭密族是藏族的一个宗族或部落组织,千百户制度是清王朝对青海牧区的部落采取的一种基层管理制度,本文依据现存的文献,对郭密部落及郭密千户的历史作了一些梳理。  【关键词】:郭密;部落;千户  青海藏族地区解放前的社会基层组织是“封建部落制”,这种基层组织在当时是数以千计、遍布整个牧业区的。郭密部落也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存在的。 郭密族是青海藏族的一个部落组织,位于海南州贵德县的黄河之北和共和县
期刊
【摘要】:明初,三罗喇嘛从西藏到安多罕东地区弘扬噶举派教法,不仅以其威望成功说服罕东诸部归附明朝,且建瞿昙寺、任西宁僧纲司都纲在卓仓地区进行了开明的统治。  【关键词】:三罗喇嘛;功绩  三罗喇嘛是西藏山南卓隆人(今洛扎),法名洛桑扎西,出生于一宗教世家,与噶举派祖师玛尔巴属同一氏族,故被称为“玛尔仓”。后依照神佛及上师授记,前往安多地方弘扬噶举派教法,初访青海湖地区为罕东诸部讲经传教,且其常年在
期刊
【摘要】:王道与霸道作为儒家政治哲学理论中的重要内容,荀子已将其从纯粹的历史状态描摹转变为高度理论化的政治哲学概念。这不仅使得孔孟的“王道”观由哲学理想走向了政治实践,而且为当时新兴的地主阶级提供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政治理論体系,使得王霸思想更贴合时代现状也更具时代特色。本文将从荀子“王霸杂用”思想体系出发,探讨其在汉代政治中所取得的实践成果,并进一步揭示荀子治国思想在面对新形势时所具有的理论能力,以
期刊
【摘要】:博物馆学作为一门研究和指导博物馆事业发展与博物馆实践的学科。其进步有赖于博物馆实践的发展和博物馆学研究的进步。本文从博物馆学科初始成、博物馆学科再兴起、博物馆学科研究更深入三方面来综合论述了中国博物馆学的研究现状,最后总结与展望了中国博物馆研究。  【关键词】:博物馆学;中国;研究现状  博物馆学是一门研究和指导博物馆事业发展与博物馆实践的学科。博物馆学学科的进步有赖于博物馆实践的发展和
期刊
【摘要】:共享经济是互联网技术创新下的经济新趋势,它通过共享平台来匹配供需双方,降低了交易成本,盘活了闲置资源,实现了资源的最佳配置。本文在查阅中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出发解释了共享经济现象的理论,希望能对中国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共享经济;创新创业;消费平台;互联网技术  一、引言  共享经济是互联网技术创新下的新型经济模式,它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快了知识和资源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在不断地进步,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而在这样的形势下,国有企业怎样做好纪检监察的工作,就是当前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而本文将对此将展开研究,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浅显意见,以供相关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  一、纪检工作对国企的重要意义  对党的领导地位的巩固作用。企业的党委就是党基层组织,而企业员工就是党的群众基础。党委和纪检的工作不能监督和保证
期刊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职院校非常重要的文化素质课程,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还可以帮助学生认清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历史,更深入的理解历史和人民为什么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如何走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学习效果直接受力于教学手段,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成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孜孜以求的努力方向,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教学实
期刊
【摘要】:金融资源集聚是金融业得到快速发展来的基本前提。本文选取八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对我国31省市的金融集聚水平进行评价,并分区域对我国的金融集聚水平进行考察,从结果来看,北京地区是我国金融集聚水平最高的城市,并且我国仅东部地区的金融集聚水平为大于零的,中西部地区均小于零并针对实证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集聚;区域;差异  1.金融集聚综合评价指标构建  本文共选取八个指标对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