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会计实务界、会计职业团体以及会计教育界三大力量的共同倡导下,美国大学分别从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对会计教育进行了变革,形成了较为完善、成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美国会计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会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笔者认为,我国应在会计人才供求双方的联系渠道、课程教学模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进行借鉴美国的经验,以推动我国的会计教育改革。
【关键词】 会计教育改革;会计实务界;会计职业团体;课程设置;教学模式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会计界对大学会计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这些会计教育研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当前进行的会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美国大学的会计教育改革概述
(一)20世纪80年代美国会计教育改革的引发
20世纪80年代美国会计教育的改革,是美国会计界三大力量共同倡导的结果。
1、以会计公司为代表的会计实务界对美国会计教育改革进行呼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美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的会计职业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社会对注册会计师会计职业能力的需求不断扩展上。对于会计公司来说,虽然财务报表鉴证与审计仍是他们的主要业务,但所占比重日渐缩小,而其他业务,如管理咨询、信息系统设计、经营审计等所占的份额则不断扩大。社会希望合格的注册会计师不仅仅是一名专业技术人员,而且还是能为企业提供经营计划和控制系统的设计、经营问题诊断及相应管理建议的综合型人才。
与会计职业的飞速发展相比,美国当时的会计教育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均显得落后,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无法满足会计公司业务不断发展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1989年,当时的普华、德勤、安永等“八大”国际会计公司联合发布了《教育的展望:会计职业成功的能力》白皮书,提出了成功的会计师应具备的能力包括技能和知识,技能指沟通技能、智力技能以及人际关系技能,白皮书对现行教育体制中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表示了担忧,呼吁美国会计学会成立一个委员会来解决这个问题。
美国会计实务界的呼吁,代表了会计人才需求方的利益,对美国会计教育改革产生了很大影响,最终开启了会计教育改革的新时期。
2、美国会计职业团体对新形势下会计教育改革的研究跟进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启动了远景项目(AICPA Vision Project)研究。該项目从影响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诸多因素入手,归纳出注册会计师的核心价值、核心服务及核心能力,提出注册会计师应具备包括交流与领导能力、战略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对消费者与客户和市场的关注、综合信息演绎能力、技术能力等在内的5种核心能力。在此项目基础上,1998年,AICPA发布了《新财务职业的能力模式》,1999年,AICPA发布了《进入会计职业的核心胜任能力框架》,该框架包括了会计行业普遍适用的能力,并为会计教育由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持。
而美国会计学会(AAA)于1986年形成了贝德福德报告(The Bedford Report)——《未来会计教育:为日益拓展的职业做准备》,报告指出,现代社会中,会计的功能已超越了传统领域,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适应目前的新环境,强调大学会计教育应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报告倡导大学教育应强调技能的培养,教学过程不仅应该确保学生可以学到会计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具备能够应用知识进行分析的能力,并建议会计教育应帮助学生成为终生学习型的人。
以上会计教育研究,均倡导美国大学进行会计教育方式的改革,应由传统的课堂的被动式的知识接受,而转向以培养综合会计能力为目标,合作式的教学互动,而这些研究成果为美国进行会计教育改革指引了方向。
3、美国会计教育界对会计职业界的积极响应
在八大会计公司的资助下,美国会计学会于1989年成立了“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进行会计教育改革的研究,并资助和监督13所高等教育机构实施会计教育改革。1990年,美国会计学会的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发表了《会计教育的目标:立场公告第1号》。公告指出,会计毕业生必须具备沟通技能、智力技能、以及人际关系技能,应具备一般知识、企业与组织相关知识以及会计与审计知识。公告指出,会计教育应定位在“为日益拓展的会计职业做准备”,并对会计教育的目标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了阐述。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鼓励教师要摒弃课程式的、被动式的教学,而转向更加积极活跃式的教学,让学生成为主动的参与者,合作式的教学互动是这个新方法的关键。
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的研究,倡导美国大学进行会计教育方式的改革,应由传统的课堂的被动式的知识接受,而转向以培养综合会计能力为目标,合作式的教学互动,而这些研究成果为美国进行会计教育改革指引了方向。
(二)美国大学会计教育改革的具体内容
1、在课程设置上,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
美国大学会计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是要使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学习、思考和具有创造性,其在专业课程设计上,更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重视综合类课程的设置,美国大学会计学专业大约有53%的课程是文科或普通教育科目。
以注册会计师培养为例,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定期对会计教育状况进行研究,并发表报告,而这些报告则成为美国会计教育的风向标。1988年1月,AICPA通过决议,到2000年,要申请注册会计师资格,必须接受150学时的教育,具有学士或对等学位。AICPA同时还根据150学时的教学标准,对示范性课程进行了修改。示范性课程包含的内容有:(1)一般教育。一般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洞察力、判断力和正直的品格。其内容包括:职业操守、人际交往、行为科学、初级经济学、初级会计、计算机、数学与统计学等;(2)企业管理教育。企业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产品与劳务的生产和营销的概念、过程和机构,以及企业和其他形式组织的筹建过程。这些包括:中级经济学、法律和社会环境、企业法、市场营销、财务、组织、团体和个人行为、数量分析法在企业中的应用、交际能力、商业道德等;(3)会计教育。会计教育课程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税务、审计、信息系统、职业道德与责任、实习与合作性教育计划等。此外,AICPA还对教学时间分配提出了如下建议:一般教育:60—80学分(48%);企业管理教育:35—50学分(30%);会计教育:25—40学分(22%)。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发展,美国会计教育非常重视信息技术的教学。AICPA在1996年曾经提出了注册会计师应当掌握的、包括图象处理、电子数据交换、信息系统安全、电子商务等在内15项高新技术,而这些高新技术大多与信息技术有关。就学校教育而言,会计本科生需要学习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等信技术类的课程,而在密歇根州立大学,会计本科生需要学习与信息技术有关的6门课程,其中还包括像网络设计之类的高难度内容。
2、在教材使用上,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与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
美国会计教材内容在编排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与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唐纳德·E·基索编写的《中级会计学》为例,该教材深多所美国大学欢迎,现已出版至第13版。该教材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导向式的写作模式,一切以方便学生自学为出发点。例如,在教材中,加大了练习题的比重,正文占教材篇幅的60%,而练习题占教材篇幅的40%,最为突出的是,增加了实务题、概念分析题和职业判断等实践类型题目,这种类型练习题的答案不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化的,并鼓励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完成,以利于全面培养学生分析、表达、交际、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又如,在教材中,引用了大量纽约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的案例和著名财经报刊文摘的原始资料,资料的选取与安排与美国的现实经济生活极为贴近。
除此,美国会计教材形式更加多样化,会计课本不再被当作教学的主要依据,而仅仅是作为若干种教学材料的一种。如在杨伯翰大学的教改中,课本只是众多阅读材料的一部分,其他商业报刊杂志,如《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福布斯》、《财富》等,也是教学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形式的多样化,开拓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课堂教学模式方面,从教师为主体转化成为了以学生为主体
1989年4月,当时的八大会计公司联合发表的《对教育问题之观点:会计职业取得成功所需的能力》报告中,提出从事注册会计师,除了具有知识外,应具备的能力应包括:(1)交际能力,即传递和接受信息的能力;(2)智力能力,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3)人际关系能力,即与他人一起工作的能力。也就是说,学生不能只会念书,还要有沟通的技能、智识技能、组织技能、企业管理知识、会计专业知识等。
为了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上述职业能力,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被“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模式所取代,教学重点从知识的传授转为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督促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自学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注重多元化地思考问题,注重问题的发现,鼓励学生寻找有关的资料,提供多元化的解决办法,并强调表达与说服的能力。
新教学模式下,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研究、分小组协作项目、小组讨论、模拟操作、课堂演示、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这些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学习知识与锻炼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案例研究中,从团队形成、选题、分析直至撰写报告整个过程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这一过程,不仅是对学生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团队精神,使其懂得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沟通、合作。
4、注重會计实践教学
美国在会计教育改革中,还重点加强了实践教学改革,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学时,很多大学的实践学时超过30%,有的甚至达到50%。大学的实践教学通常采用实地考察、模拟实验、项目实习、正规实习、异地实习等方式。
此外,美国大学还非常重视于企业合作,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例如,美国东北大学以带薪实习项目(co-op)著称,东北大学有差不多有2000多家合作企业,遍布于美国本土以及欧洲、意大利等等一些国家,这些企业基本都是全球比较知名的企业,学生不管是本科生、硕士生,在他们即将要读完专业课的时候,学校会提供为期6个月—18个月的实习,学生到这些企业直接做全日制的工作。这个项目可让会计专业学生到与之相关的工作场所环境中锻炼,将所学知识付诸实际运用,使学生将来能很快融入就业市场。一般而言,毕业之前,90%左右的商学院学生(包括会计专业学生)已经找到了工作。
5、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强调对会计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
美国高等院校联盟规定:“80%以上的大学教师必须具有最近取得的相关会计实务工作经验”,在美国大学中,大部分会计系的教师都具有美国注册会计师资格,并且在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兼职,这些规定增加了教师的阅历和实践经验,提高了他们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与教学能力。
为了增强与会计实务界的联系,美国大学聘请大公司财务经理、注册会计师等实务界人士为兼职教授,大学里专职教授与兼职教授的比例大体为1:1,而且,兼职教授的比例有越来越大的趋势。一般而言,专职教授的理论功底深,多上理论课,而兼职教授的实践经验丰富,多上实践课,两者的搭配,使人力资源的优势得到互补。
二、美国大学会计教育改革对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启示
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与美国20世纪80年代非常类似,处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一方面是客观环境的变化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面却是落后的会计教育难以满足这一需要,我国会计教育的变革势在必行。美国的这些会计教育研究成果,对我国的会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疏通会计人才供求双方的联系渠道,使会计教育应及时反映社会需求的变化
美国会计改革之所以获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已经形成了“会计实务界——会计职业团体——会计教育界”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会计实务界与会计职业团体作为会计人才的需求方,直接对会计教育改革提出了要求,而会计教育界作为会计人才供给方,把职业界的需求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教育变革,并取得了职业界的支持。 反观我国,会计教育直接由教育部门进行管理,会计人才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的联系则弱得多,实务界的需求难以充分到达教育部门,常常出现培养的学生适应能力差、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等问题。因此,应多渠道地建立会计教育部门与实务部门之间的联系。
笔者认为,首先,大学应加强与实务界的联系,定期进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调研以及毕业生反馈工作,或者,也可以由政府部门牵头(如财政部会计司或国家教委),邀请教育部门和实务部门举办会计教育研讨会。通过以上各种方式,了解企业需求,改进教学内容与方式。
其次,可以考虑发挥会计职业团体的作用。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会计职业团体,一方面作为会计人员的需求方,对会计教育提出要求,如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已经成为我国本科会计教育的风向标,而另一方面,它们与会计实务界及教育界之间均有广泛的联系,因此,它们可以作为会计实务界及教育界之间沟通的桥梁,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借鉴美国会计教学模式,探索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1、在教学方法上,我国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国教师应多学习国外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将案例研究、分小组协作项目、小组讨论、模拟操作、社会调查等教学方式引入课程,以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调整课程设置结构。我国会计学生往往存在知识面过窄、数学和计算机知识不足等通病。因此,我国借鉴美国等其他国家会计教育课程体系,充分考虑我国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对会计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做相应调整。一要夯实通识教育,开设文学、数学、外语、法学、经济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文写作、公共关系学、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二是要设置商业教育课程,开设税法、经济法、金融学、统计学、财政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际沟通、证券投资学等课程;三是要整合会计专业课程。合理界定各门课程的内容,精炼合并教学课程,避免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
3、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我国财经类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一直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存在实践教学环节形式单一、管理松散、评价标准不一,与课堂教学衔接不紧等问题。从美国会计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看出,只有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改革一起抓,才能真正实现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在校外,学校应与企业加强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在校内,校內应引进会计模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相对真实的企业环境,并进行基于模拟实验室的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充分发挥会计模拟实验室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三)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我们无论怎样强调教师质量都不过分。教师的质量最终决定了学生的质量,笔者认为,应从如下两个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水平。一方面,应鼓励教师进行会计理论的继续学习和深造,以了解和掌握会计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另一方面,采取进修、校际合作等方式,鼓励教师进行交流,以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应搭建平台,敦促教师走出校门,鼓励教师参加校外实训,允许教师从事校外兼职,学校应从工作量、职称评定等方面对教师的校外实践工作予以激励。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计教育的变革势在必行,我们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积极借鉴美国会计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将会计职业界的需求引入到会计教育的过程中来,改进会计教学模式,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阎达五,王化成著《关于面向21世纪中国会计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网http://jiaowu.ruc.edu.cn/jiaogailuntan/kuaiji.htm)
2、张晓萍著《美国会计教育模式对我国会计教育的启示》《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2期
3、万晓文著《美国会计教育研究的回顾及启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9年第2期
4、李锋著《浅议中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差异及启示》《会计之友(中旬刊)》2006年09期
【关键词】 会计教育改革;会计实务界;会计职业团体;课程设置;教学模式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会计界对大学会计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这些会计教育研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当前进行的会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美国大学的会计教育改革概述
(一)20世纪80年代美国会计教育改革的引发
20世纪80年代美国会计教育的改革,是美国会计界三大力量共同倡导的结果。
1、以会计公司为代表的会计实务界对美国会计教育改革进行呼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美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的会计职业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社会对注册会计师会计职业能力的需求不断扩展上。对于会计公司来说,虽然财务报表鉴证与审计仍是他们的主要业务,但所占比重日渐缩小,而其他业务,如管理咨询、信息系统设计、经营审计等所占的份额则不断扩大。社会希望合格的注册会计师不仅仅是一名专业技术人员,而且还是能为企业提供经营计划和控制系统的设计、经营问题诊断及相应管理建议的综合型人才。
与会计职业的飞速发展相比,美国当时的会计教育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均显得落后,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无法满足会计公司业务不断发展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1989年,当时的普华、德勤、安永等“八大”国际会计公司联合发布了《教育的展望:会计职业成功的能力》白皮书,提出了成功的会计师应具备的能力包括技能和知识,技能指沟通技能、智力技能以及人际关系技能,白皮书对现行教育体制中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表示了担忧,呼吁美国会计学会成立一个委员会来解决这个问题。
美国会计实务界的呼吁,代表了会计人才需求方的利益,对美国会计教育改革产生了很大影响,最终开启了会计教育改革的新时期。
2、美国会计职业团体对新形势下会计教育改革的研究跟进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启动了远景项目(AICPA Vision Project)研究。該项目从影响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诸多因素入手,归纳出注册会计师的核心价值、核心服务及核心能力,提出注册会计师应具备包括交流与领导能力、战略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对消费者与客户和市场的关注、综合信息演绎能力、技术能力等在内的5种核心能力。在此项目基础上,1998年,AICPA发布了《新财务职业的能力模式》,1999年,AICPA发布了《进入会计职业的核心胜任能力框架》,该框架包括了会计行业普遍适用的能力,并为会计教育由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持。
而美国会计学会(AAA)于1986年形成了贝德福德报告(The Bedford Report)——《未来会计教育:为日益拓展的职业做准备》,报告指出,现代社会中,会计的功能已超越了传统领域,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适应目前的新环境,强调大学会计教育应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报告倡导大学教育应强调技能的培养,教学过程不仅应该确保学生可以学到会计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具备能够应用知识进行分析的能力,并建议会计教育应帮助学生成为终生学习型的人。
以上会计教育研究,均倡导美国大学进行会计教育方式的改革,应由传统的课堂的被动式的知识接受,而转向以培养综合会计能力为目标,合作式的教学互动,而这些研究成果为美国进行会计教育改革指引了方向。
3、美国会计教育界对会计职业界的积极响应
在八大会计公司的资助下,美国会计学会于1989年成立了“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进行会计教育改革的研究,并资助和监督13所高等教育机构实施会计教育改革。1990年,美国会计学会的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发表了《会计教育的目标:立场公告第1号》。公告指出,会计毕业生必须具备沟通技能、智力技能、以及人际关系技能,应具备一般知识、企业与组织相关知识以及会计与审计知识。公告指出,会计教育应定位在“为日益拓展的会计职业做准备”,并对会计教育的目标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了阐述。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鼓励教师要摒弃课程式的、被动式的教学,而转向更加积极活跃式的教学,让学生成为主动的参与者,合作式的教学互动是这个新方法的关键。
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的研究,倡导美国大学进行会计教育方式的改革,应由传统的课堂的被动式的知识接受,而转向以培养综合会计能力为目标,合作式的教学互动,而这些研究成果为美国进行会计教育改革指引了方向。
(二)美国大学会计教育改革的具体内容
1、在课程设置上,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
美国大学会计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是要使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学习、思考和具有创造性,其在专业课程设计上,更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重视综合类课程的设置,美国大学会计学专业大约有53%的课程是文科或普通教育科目。
以注册会计师培养为例,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定期对会计教育状况进行研究,并发表报告,而这些报告则成为美国会计教育的风向标。1988年1月,AICPA通过决议,到2000年,要申请注册会计师资格,必须接受150学时的教育,具有学士或对等学位。AICPA同时还根据150学时的教学标准,对示范性课程进行了修改。示范性课程包含的内容有:(1)一般教育。一般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洞察力、判断力和正直的品格。其内容包括:职业操守、人际交往、行为科学、初级经济学、初级会计、计算机、数学与统计学等;(2)企业管理教育。企业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产品与劳务的生产和营销的概念、过程和机构,以及企业和其他形式组织的筹建过程。这些包括:中级经济学、法律和社会环境、企业法、市场营销、财务、组织、团体和个人行为、数量分析法在企业中的应用、交际能力、商业道德等;(3)会计教育。会计教育课程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税务、审计、信息系统、职业道德与责任、实习与合作性教育计划等。此外,AICPA还对教学时间分配提出了如下建议:一般教育:60—80学分(48%);企业管理教育:35—50学分(30%);会计教育:25—40学分(22%)。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发展,美国会计教育非常重视信息技术的教学。AICPA在1996年曾经提出了注册会计师应当掌握的、包括图象处理、电子数据交换、信息系统安全、电子商务等在内15项高新技术,而这些高新技术大多与信息技术有关。就学校教育而言,会计本科生需要学习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等信技术类的课程,而在密歇根州立大学,会计本科生需要学习与信息技术有关的6门课程,其中还包括像网络设计之类的高难度内容。
2、在教材使用上,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与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
美国会计教材内容在编排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与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唐纳德·E·基索编写的《中级会计学》为例,该教材深多所美国大学欢迎,现已出版至第13版。该教材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导向式的写作模式,一切以方便学生自学为出发点。例如,在教材中,加大了练习题的比重,正文占教材篇幅的60%,而练习题占教材篇幅的40%,最为突出的是,增加了实务题、概念分析题和职业判断等实践类型题目,这种类型练习题的答案不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化的,并鼓励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完成,以利于全面培养学生分析、表达、交际、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又如,在教材中,引用了大量纽约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的案例和著名财经报刊文摘的原始资料,资料的选取与安排与美国的现实经济生活极为贴近。
除此,美国会计教材形式更加多样化,会计课本不再被当作教学的主要依据,而仅仅是作为若干种教学材料的一种。如在杨伯翰大学的教改中,课本只是众多阅读材料的一部分,其他商业报刊杂志,如《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福布斯》、《财富》等,也是教学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形式的多样化,开拓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课堂教学模式方面,从教师为主体转化成为了以学生为主体
1989年4月,当时的八大会计公司联合发表的《对教育问题之观点:会计职业取得成功所需的能力》报告中,提出从事注册会计师,除了具有知识外,应具备的能力应包括:(1)交际能力,即传递和接受信息的能力;(2)智力能力,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3)人际关系能力,即与他人一起工作的能力。也就是说,学生不能只会念书,还要有沟通的技能、智识技能、组织技能、企业管理知识、会计专业知识等。
为了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上述职业能力,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被“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模式所取代,教学重点从知识的传授转为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督促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自学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注重多元化地思考问题,注重问题的发现,鼓励学生寻找有关的资料,提供多元化的解决办法,并强调表达与说服的能力。
新教学模式下,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研究、分小组协作项目、小组讨论、模拟操作、课堂演示、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这些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学习知识与锻炼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案例研究中,从团队形成、选题、分析直至撰写报告整个过程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这一过程,不仅是对学生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团队精神,使其懂得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沟通、合作。
4、注重會计实践教学
美国在会计教育改革中,还重点加强了实践教学改革,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学时,很多大学的实践学时超过30%,有的甚至达到50%。大学的实践教学通常采用实地考察、模拟实验、项目实习、正规实习、异地实习等方式。
此外,美国大学还非常重视于企业合作,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例如,美国东北大学以带薪实习项目(co-op)著称,东北大学有差不多有2000多家合作企业,遍布于美国本土以及欧洲、意大利等等一些国家,这些企业基本都是全球比较知名的企业,学生不管是本科生、硕士生,在他们即将要读完专业课的时候,学校会提供为期6个月—18个月的实习,学生到这些企业直接做全日制的工作。这个项目可让会计专业学生到与之相关的工作场所环境中锻炼,将所学知识付诸实际运用,使学生将来能很快融入就业市场。一般而言,毕业之前,90%左右的商学院学生(包括会计专业学生)已经找到了工作。
5、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强调对会计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
美国高等院校联盟规定:“80%以上的大学教师必须具有最近取得的相关会计实务工作经验”,在美国大学中,大部分会计系的教师都具有美国注册会计师资格,并且在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兼职,这些规定增加了教师的阅历和实践经验,提高了他们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与教学能力。
为了增强与会计实务界的联系,美国大学聘请大公司财务经理、注册会计师等实务界人士为兼职教授,大学里专职教授与兼职教授的比例大体为1:1,而且,兼职教授的比例有越来越大的趋势。一般而言,专职教授的理论功底深,多上理论课,而兼职教授的实践经验丰富,多上实践课,两者的搭配,使人力资源的优势得到互补。
二、美国大学会计教育改革对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启示
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与美国20世纪80年代非常类似,处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一方面是客观环境的变化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面却是落后的会计教育难以满足这一需要,我国会计教育的变革势在必行。美国的这些会计教育研究成果,对我国的会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疏通会计人才供求双方的联系渠道,使会计教育应及时反映社会需求的变化
美国会计改革之所以获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已经形成了“会计实务界——会计职业团体——会计教育界”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会计实务界与会计职业团体作为会计人才的需求方,直接对会计教育改革提出了要求,而会计教育界作为会计人才供给方,把职业界的需求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教育变革,并取得了职业界的支持。 反观我国,会计教育直接由教育部门进行管理,会计人才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的联系则弱得多,实务界的需求难以充分到达教育部门,常常出现培养的学生适应能力差、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等问题。因此,应多渠道地建立会计教育部门与实务部门之间的联系。
笔者认为,首先,大学应加强与实务界的联系,定期进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调研以及毕业生反馈工作,或者,也可以由政府部门牵头(如财政部会计司或国家教委),邀请教育部门和实务部门举办会计教育研讨会。通过以上各种方式,了解企业需求,改进教学内容与方式。
其次,可以考虑发挥会计职业团体的作用。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会计职业团体,一方面作为会计人员的需求方,对会计教育提出要求,如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已经成为我国本科会计教育的风向标,而另一方面,它们与会计实务界及教育界之间均有广泛的联系,因此,它们可以作为会计实务界及教育界之间沟通的桥梁,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借鉴美国会计教学模式,探索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1、在教学方法上,我国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国教师应多学习国外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将案例研究、分小组协作项目、小组讨论、模拟操作、社会调查等教学方式引入课程,以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调整课程设置结构。我国会计学生往往存在知识面过窄、数学和计算机知识不足等通病。因此,我国借鉴美国等其他国家会计教育课程体系,充分考虑我国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对会计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做相应调整。一要夯实通识教育,开设文学、数学、外语、法学、经济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文写作、公共关系学、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二是要设置商业教育课程,开设税法、经济法、金融学、统计学、财政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际沟通、证券投资学等课程;三是要整合会计专业课程。合理界定各门课程的内容,精炼合并教学课程,避免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
3、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我国财经类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一直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存在实践教学环节形式单一、管理松散、评价标准不一,与课堂教学衔接不紧等问题。从美国会计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看出,只有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改革一起抓,才能真正实现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在校外,学校应与企业加强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在校内,校內应引进会计模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相对真实的企业环境,并进行基于模拟实验室的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充分发挥会计模拟实验室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三)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我们无论怎样强调教师质量都不过分。教师的质量最终决定了学生的质量,笔者认为,应从如下两个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水平。一方面,应鼓励教师进行会计理论的继续学习和深造,以了解和掌握会计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另一方面,采取进修、校际合作等方式,鼓励教师进行交流,以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应搭建平台,敦促教师走出校门,鼓励教师参加校外实训,允许教师从事校外兼职,学校应从工作量、职称评定等方面对教师的校外实践工作予以激励。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计教育的变革势在必行,我们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积极借鉴美国会计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将会计职业界的需求引入到会计教育的过程中来,改进会计教学模式,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阎达五,王化成著《关于面向21世纪中国会计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网http://jiaowu.ruc.edu.cn/jiaogailuntan/kuaiji.htm)
2、张晓萍著《美国会计教育模式对我国会计教育的启示》《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2期
3、万晓文著《美国会计教育研究的回顾及启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9年第2期
4、李锋著《浅议中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差异及启示》《会计之友(中旬刊)》2006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