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直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要求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直角,能正确指出直角;初步掌握用三角尺量直角的方法和用三角尺画直角。这些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从观察实物切入,逐步抽象出直角,紧接着让学生折纸做直角,进而指导学生用三角尺量直角和用三角尺画直角。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物体、模型等,通过折折、比比、画画、想想、说说等活动,丰富学生对直角的感知,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在获得“初步认识”的同时,使其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及各种数学素养都得到发展。
一、引导参与,初步形成直角表象
现实生活中的物体是丰富多彩的,认识直角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认识直角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感知和认识直角,使学生在“做数学”的活动中,学到数学知识,从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空间观念。例如,教学“认识直角”例3时,借助生活情境引入直角,引导学生观察丰富的实物图片,借助多媒体,用彩色线条把学生找到的直角标出来。此后,再放手让学生自主寻找其他实物中的直角。这样教学,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多姿多彩的直角,为认识直角特征做好铺垫。通过对实物图的观察,唤醒学生头脑中直角的表象后,教师可顺势提出:“你能做一个直角吗?”让学生利用丰富的材料,结合对直角的直观认识,在做中思,做中悟,通过互动交流,加深对直角的认识。教学例4时,让学生认真观察三角板上的直角,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逐步抽象概括出直角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留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允许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路径;如果学生对直角特征感知不充分的话,可以选择先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再用三角板画直角,抽象特征;如果对直角特征感知比较好的话,可以直接用三角板画直角,把抽象的特征表现出来,这种从“实物”到“图形”的抽象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直角特征的直观认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注重操作,深化对直角的认识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交流、探究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剪一剪、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等动手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感性认识,形成表象,掌握直角的基本特征。教学例3、例4时,可以用下面方法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直角。
首先,从正方形纸片、纸袋、三角尺上找直角,观察直角。把三个直角按不同的位置摆放,让学生感知直角,加深印象。
其次,用纸折出直角。可先让学生参看书上的折法,再动手折,想想折直角的步骤。在折直角时可选用不规则的纸张,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纸也能折出直角,但原来纸上的四个直角会干扰学生对折出的直角的注意。
再次,把折出的直角和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一方面认识三角尺上的直角,另一方面发现直角同样大。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直角判断其他角是不是直角。由于学生已经知道直角同样大,有用纸折直角和观察三角尺上直角的经验,所以,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来判断。凡是和这些角大小相等的角都是直角,大小不相等的都不是直角。
最后,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大胆实践,勇于探索。画直角,这是个难点。开始,教师可以不讲如何画直角,而是鼓励学生自己画,学生可能出现各式各样的画法:有的没有顶点,有的边不直,有的在已有的直角上描画……针对学生画直角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小组合作,互帮互学,把握画直角的要领。最后,在总结学生的画法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出画直角的正确方法。把学生摆到学习主体的位置,对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三、重视联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及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是数学教学的新理念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理解情境,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探索,有意识地把现实问题数学化,如,教学“直角的认识”后,启发学生寻找现实生活中的直角,收集“直角”素材。让学生在应用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魅力,通过应用,促使学生更主动地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更主动地运用数学。
作者单位
祥云县城区四小
◇责任编辑:李瑞龙◇
一、引导参与,初步形成直角表象
现实生活中的物体是丰富多彩的,认识直角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认识直角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感知和认识直角,使学生在“做数学”的活动中,学到数学知识,从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空间观念。例如,教学“认识直角”例3时,借助生活情境引入直角,引导学生观察丰富的实物图片,借助多媒体,用彩色线条把学生找到的直角标出来。此后,再放手让学生自主寻找其他实物中的直角。这样教学,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多姿多彩的直角,为认识直角特征做好铺垫。通过对实物图的观察,唤醒学生头脑中直角的表象后,教师可顺势提出:“你能做一个直角吗?”让学生利用丰富的材料,结合对直角的直观认识,在做中思,做中悟,通过互动交流,加深对直角的认识。教学例4时,让学生认真观察三角板上的直角,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逐步抽象概括出直角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留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允许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路径;如果学生对直角特征感知不充分的话,可以选择先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再用三角板画直角,抽象特征;如果对直角特征感知比较好的话,可以直接用三角板画直角,把抽象的特征表现出来,这种从“实物”到“图形”的抽象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直角特征的直观认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注重操作,深化对直角的认识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交流、探究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剪一剪、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等动手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感性认识,形成表象,掌握直角的基本特征。教学例3、例4时,可以用下面方法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直角。
首先,从正方形纸片、纸袋、三角尺上找直角,观察直角。把三个直角按不同的位置摆放,让学生感知直角,加深印象。
其次,用纸折出直角。可先让学生参看书上的折法,再动手折,想想折直角的步骤。在折直角时可选用不规则的纸张,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纸也能折出直角,但原来纸上的四个直角会干扰学生对折出的直角的注意。
再次,把折出的直角和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一方面认识三角尺上的直角,另一方面发现直角同样大。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直角判断其他角是不是直角。由于学生已经知道直角同样大,有用纸折直角和观察三角尺上直角的经验,所以,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来判断。凡是和这些角大小相等的角都是直角,大小不相等的都不是直角。
最后,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大胆实践,勇于探索。画直角,这是个难点。开始,教师可以不讲如何画直角,而是鼓励学生自己画,学生可能出现各式各样的画法:有的没有顶点,有的边不直,有的在已有的直角上描画……针对学生画直角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小组合作,互帮互学,把握画直角的要领。最后,在总结学生的画法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出画直角的正确方法。把学生摆到学习主体的位置,对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三、重视联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及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是数学教学的新理念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理解情境,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探索,有意识地把现实问题数学化,如,教学“直角的认识”后,启发学生寻找现实生活中的直角,收集“直角”素材。让学生在应用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魅力,通过应用,促使学生更主动地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更主动地运用数学。
作者单位
祥云县城区四小
◇责任编辑:李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