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是四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社会》(苏教版)第三单元的第三课。从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我是中国人”中的有关要求来看,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身边的生活用品,探究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工人生产劳动的情况。”从生活的角度看,这一教学内容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理念。《塑料与我们的生活》共分为《生活中的塑料制品》《白色污染》《怎样减少白色污染》三个板块。鉴于上述理解,笔者在进行本课时的设计中,紧紧抓住“塑料”这一现代工业品,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设计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以此让学生了解塑料的特点及其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同时初步感知塑料废弃品处置不当造成的危害,并引导人们采取行动减少“白色污染”,以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这样的设计巧妙地把《品德与社会》课融入了学生生活之中,有效地把新课标理念落到了实处。
一、始于生活 整合资源
品德课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场景,学生的知识经验、兴趣需要、生活经历以及对生活的思考等等,都可以成为教育资源。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在课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塑料制品的用途以及周围的白色污染。课堂上,我充分利用这些生活中现成的资源,来创设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探究活动。上课伊始,笔者利用学生课前搜集的几种塑料制品制作了一个“神秘盒”,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学生探究“神秘盒”的奥秘。然后,通过交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中好多玩具、学习用品、家庭用品都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的应用相当广泛。在教学认识‘白色污染’这个环节时,笔者利用在学校周边捕捉到的人们乱扔塑料袋的镜头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配上了“塑料袋的诉说”的画外音。通过再现情景,让学生有感而发,认知明理,真正体会到“白色污染”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此基础上,组织探究性的活动,发挥集体智慧,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这样,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热烈争论的气氛中,形成正确的认识。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形式自然地把课堂引向生活。由于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联系了实际,课堂成了学生对真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的场所,为学生走向生活开辟了通道。
二、走进生活 快乐体验
一堂成功的品德与社会课,应该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深入感受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正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本课的教学就很好地体现了这样的课标理念。纵观全课,从课前让学生分小组查阅资料,了解塑料的一些知识,到课堂上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木盆、塑料盆、搪瓷盆”进行比较,进一步探究塑料制品的特点等诸多环节,无不贯穿了这样的设计意图。尤其是在课前布置学生调查一个家庭一天“塑料袋的使用量”的基础上设计的“算一算,想一想”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得出的天文数字,真是达到了让学生情不自禁、立马感言的教学效果。“生活中要尽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让每一个塑料袋多为我们人类服务一次”……这样的感言又一次把课堂推向了高潮。这样的设计较好地实现了“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既满足了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在参与活动和本文的学习中享受到了快乐的体验。
三、融入生活 延伸课堂
“塑料袋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感言一出,同学们就议论开来。一阵辩论之后,教师随即播放课件,让大家一起来听听“塑料袋的诉说”。
“同学们,你们说,塑料袋本身有没有错呢?那真正犯错的是谁?” 教师轻轻一问,同学们前疑顿失,豁然开朗,纷纷认识到错的是我们人类中不注意环境保护的人。
“面对这样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塑料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好的创意,让白色污染渐渐减少,逐渐消失呢?”
愤悱性教学原理的成功运用巧妙地延伸了课堂,把本课的教学融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学目标由此实现。
综观本课教学,较好地体现了“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儿童现实生活中培养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把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作为课程的核心”这一《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整堂课不仅关注了生活体验的本身,而且关注了对儿童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一、始于生活 整合资源
品德课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场景,学生的知识经验、兴趣需要、生活经历以及对生活的思考等等,都可以成为教育资源。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在课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塑料制品的用途以及周围的白色污染。课堂上,我充分利用这些生活中现成的资源,来创设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探究活动。上课伊始,笔者利用学生课前搜集的几种塑料制品制作了一个“神秘盒”,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学生探究“神秘盒”的奥秘。然后,通过交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中好多玩具、学习用品、家庭用品都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的应用相当广泛。在教学认识‘白色污染’这个环节时,笔者利用在学校周边捕捉到的人们乱扔塑料袋的镜头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配上了“塑料袋的诉说”的画外音。通过再现情景,让学生有感而发,认知明理,真正体会到“白色污染”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此基础上,组织探究性的活动,发挥集体智慧,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这样,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热烈争论的气氛中,形成正确的认识。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形式自然地把课堂引向生活。由于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联系了实际,课堂成了学生对真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的场所,为学生走向生活开辟了通道。
二、走进生活 快乐体验
一堂成功的品德与社会课,应该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深入感受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正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本课的教学就很好地体现了这样的课标理念。纵观全课,从课前让学生分小组查阅资料,了解塑料的一些知识,到课堂上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木盆、塑料盆、搪瓷盆”进行比较,进一步探究塑料制品的特点等诸多环节,无不贯穿了这样的设计意图。尤其是在课前布置学生调查一个家庭一天“塑料袋的使用量”的基础上设计的“算一算,想一想”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得出的天文数字,真是达到了让学生情不自禁、立马感言的教学效果。“生活中要尽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让每一个塑料袋多为我们人类服务一次”……这样的感言又一次把课堂推向了高潮。这样的设计较好地实现了“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既满足了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在参与活动和本文的学习中享受到了快乐的体验。
三、融入生活 延伸课堂
“塑料袋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感言一出,同学们就议论开来。一阵辩论之后,教师随即播放课件,让大家一起来听听“塑料袋的诉说”。
“同学们,你们说,塑料袋本身有没有错呢?那真正犯错的是谁?” 教师轻轻一问,同学们前疑顿失,豁然开朗,纷纷认识到错的是我们人类中不注意环境保护的人。
“面对这样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塑料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好的创意,让白色污染渐渐减少,逐渐消失呢?”
愤悱性教学原理的成功运用巧妙地延伸了课堂,把本课的教学融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学目标由此实现。
综观本课教学,较好地体现了“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儿童现实生活中培养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把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作为课程的核心”这一《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整堂课不仅关注了生活体验的本身,而且关注了对儿童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