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融入新技术的途径和方法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2901078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产业结构正在进行快速调整和优化升级,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新技术的发展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新技术的第一实践者。高新技术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高等职业教育融入新技术是社会的需要、学生成才的需要,也是解决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的需要,文章详细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融入新技术的必要性和各种方法。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新技术;高技能;现代企业
  作者简介:何福贵(1966-),男,山西忻州人,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安全工程系,副教授;张梅(1964-),女,北京人,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安全工程系,副教授。(北京 100029)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DEB1013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1-0011-02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人才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种人才不仅要有过硬技术,而且要适应现代职业岗位及其技术变化与发展的需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革命使产品、技术和服务更新加快。大约每一年左右,就有50%的设备和产品被更新,其中电子设备和产品更新换代更快。2011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沈志刚对于“用工荒”的深层原因有独到的见解,认为这是中国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造成的现象之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要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在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保持专业内容的及时更新是很重要的。
  一、现代企业需要高技能人才
  1.新技术驱动的现代企业
  现代企业是知识和技术密集的高技术企业,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以及近年来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迅猛发展,高技术企业是知识经济时代增长的核心,能够形成国民经济发展的倍增效应,高新技术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高新技术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灵魂和支柱。
  2.现代企业需要高技能人才
  高新技术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高技能人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是不争的事实,越来越需要具有高技术的技能人才。而如何实现高质量、快节奏的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和利用好技能人才资源,培养一大批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滞后
  1.课程滞后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是以岗位设置的,但课程体系的变化还不能满足岗位的变化,和岗位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2.教材滞后
  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相对滞后,由于专业教材的编写、印刷发行的具有一定的周期,教材内容的更新在时间上存在滞后。学生在工作岗位上需要的新技术的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找不到,有些实际工作中已经少用的内容却在教材中占用大量篇幅。
  3.师资滞后
  培养高技能人才,教师是关键。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中,由于职业教育的师资技术更新滞后企业技术更新的速度,专职教师欠缺最新的企业生产技术;部分教师只有理论而没有实践经验,他们很少有实际操作经验和企业生产第一线的经历。
  4.实训设备滞后
  现代科技技术发展很快,许多新技术是一边应用、一边发展。由于实训设备从采购、安装、调试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最新的技术不能反映到学校的实训设备中,只有在实地工作地点才能获得最新的实用技术和较强技术创新能力。
  三、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新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累计向社会输送5000多万名毕业生,培养了大批素质比较高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为提高我国广大劳动者的文化和职业技术素质作出了重要贡献。
  虽然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但却不是人力资源强国。只有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才能推动创新发展和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他们是生产领域新技术的第一实践者,他们是创造新技术、传递新知识、传授新技能的践行者与执行者。
  现代新技术革命已经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发展的链条,优先发展职业教育,才能确保经济链条的完整性,并促进经济持续、高速、健康的发展。因此职业教育超前发展是发展经济的重要前提,职业教育发展超前包括:
  (1)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更新先进的实训设备,需要对教师队伍不断进行新技术培训,因此其投资增长速度应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应为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2)高等职业教育目标超前。教育目标应兼顾近期和远期经济发展的需要,使教育能适时、适切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3)课程应当超前。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科学的基础性、学术性特点,又要与时代科技发展相联系,及时反映科技发展的现状,使课程赶上时代,超前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立足产业生产的基础性、核心性环节,培养适用于现代企业的新技术、新技能、新工艺,适应于现代企业的高技能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融入新技术是社会的需要,是学生成才的需要,也是解决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的需要。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而言,掌握现代新技术是生活之本,是立业之基,是发展之源。
  四、高等职业教育融入新技术的方法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的时代责任,在实现“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伟大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
  高等职业院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和先进技术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
  1.观念融入
  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是我们面临的第一挑战,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专业知识、业务能力都必须紧随时代的车轮,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提高。要勇敢地摒弃旧事物,积极地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迫切地学习新技术,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要站在贯彻落实党的职业教育方针的高度,自觉地按照科学的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总结经验教训,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证。
  2.课程融入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对新技术的发展做出敏锐的反应;课程内容也不断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及时把专业相关的新工艺和新技术融入到课程中,保持了课程的先进性。教学内容要突出职业适应性、体现先进性、实用性。
  例如为了突出我院JAVA软件方向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特色,围绕以真实的JAVA企业级开发项目的实施过程这条主线,开发基于项目实训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将JAVA企业级开发使用的主流先进技术融入课程。课程体系见图1。
  
  3.校企合作融入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如果说,这种合作对于所有高等学校都十分需要,那么,对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则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这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属性使然。
  积极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引进企业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来支持学校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对接。
  4.职业技能竞赛融入
  技能大赛是一个风向标,大赛中出现的新工艺、新技术、新知识、新动向,正是行业、企业最大的需求点,只有及时跟踪研究,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才能更加面向技能和就业,这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方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0年,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参加了北京市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5个项目:“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嵌入式产品开发”、“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汽车维修与故障排除”、“ 复杂部件造型、多轴联动编程与加工”,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其中我院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取得了此赛项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
  例如“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项目竞赛的内容:对讲门禁与室内安防系统、消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DDC监控系统。根据图纸进行对讲门禁、安防、视频监控、消防、综合布线和DDC监控照明系统的设计、安装、接线、编程调试和监控。
  “嵌入式产品开发”项目竞赛的内容:制作“探月车”,在大赛提供的模拟“月球环境”中行进,并对模拟“月球环境”中的地形标志物等进行探测,同时通过无线通讯发回探测数据和地形标志物图像。
  “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项目竞赛在内容设计上充分考虑网络发展,结合三网融合(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的发展趋势,将构建语音网络、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的互联互通以及语音传输等作为考查内容。
  2011年由笔者负责我院代表北京市参加了“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获得此赛项的三等奖。
  这些职业技能大赛都包含行业的最新技术,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学校购买了新技术的竞赛设备,更新了学校的实训设备,教师通过指导职业技能竞赛,掌握了行业企业的先进技术;学生通过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技能和素质得到了很大得提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职教育正处于内涵发展的关键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应培养能适应现代企业的高技能和高素质人才,应从企业需求和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出发进行教学改革,并通过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将新知识、新技术融入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这是培养新时代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丁太魁.农业新技术发展给西部职业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中等职业教育,2008,(6):46-48.
  [2]施孔文,蒲晓湘.技能竞赛在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8):62-64.
  [3]胡伟,王晓敏,郑彩云.国外职业技能培训与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0,(2):118-121.
  [4]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张娜.以职业技能竞赛为载体,构建高职实训新平台——以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技能竞赛体系为个案[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11):
  64-65.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其他文献
摘要:创新全日制专业硕士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是我国当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课题,不同学校立足自身特点对其探索与实践也是尽快实现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转变的必要条件。对具体学校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为相关单位的工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地方高校  作者简介:王丽娟(1980-),女,河北唐山人,石家庄铁道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讲师;黄琳(1
期刊
摘要:变电站是电网的核心和枢纽,智能变电站技术是智能电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总结了智能变电站的技术特点,分析了智能变电站与数字化变电站的区别,探讨了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构建模式。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技术特点;智能电网  作者简介:刘辉(1969-),男,重庆人,重庆市电力公司,高级工程师。(重庆400010)蒋晔(1969-),男,重庆人,深圳市国电南思系统控制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广东深圳
期刊
摘要:具备较高综合素质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是实现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人才基础,也是教育改革和研究型高校发展的主要任务。以材料加工专业研究生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和教学实践,系统研究了工科研究生专业理论知识技能、科学研究能力和科技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提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理论支撑—科研实践—生产强化”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在材料加工专业研究生培养中效果显著,可供其他专业的工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工程应用型专业教育的现状和卓越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提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构想和卓越人才培养中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内容整合、教材的适应性、教学方法的适应性、教学保障等问题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实践教学;卓越人才培养;创新  作者简介:胡皓(1962-),男,陕西西安人,宝鸡文理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教授;任鸟飞(1980-),女,河南南阳人,宝鸡文理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讲师。(陕西宝鸡72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时代的要求,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以衡水学院为例,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教育观念  作者简介:卢艳敏(1977-),女,河北冀州人,衡水学院生命科学系,讲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13)。(河北衡水05300
期刊
摘要:软件人才培养是提高软件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为了培养符合技术及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软件人才,结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就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CDIO教育理念;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毋小省(1974-),女,河南沁阳人,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孙君顶(1975-),男,河南南阳人,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河南焦作454003)   基金项目:
期刊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的更新速度也逐渐加快。许多教师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已经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本国教师的培训采取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模式,英国的PGCE项目已经成为英国教师培训的主流模式,美国的PDS模式受到本国学者的日益关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负责本国大部分教师的培训工作,它设置的课程包含了所有教师岗位。通过分析这些新型大学和中小学合作培训教师的模式,
期刊
摘要:提出通过分析现场图片、收集分类资料并录入计算机系统中,通过模糊查询等计算机功能来实现对现场技术资料的分类,利用系统远程调用实现对现场工作的模拟运行和技术指导,从而确保检修现场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10kV;现场检修;图文分析  作者简介:赵晨旭(1975-),男,内蒙古临河人,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巴彦淖尔电业局巴彦供电分局,工程师;张海军(1972-),男,内蒙古临河人,内蒙古电力(集团
期刊
摘要:主要介绍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网络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意义及思路,并阐述了“网络信息化”平台的优越性和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利用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通过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综合性的学习模式以及便利的辅导条件,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辅助教学;传统教学  作者简介:李慧(1976-),女,湖北随州人,北京
期刊
摘要:研究生是将来要到一个未知领域去独立工作的人,是我国创新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因此,如何提高我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教育体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分析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环境因素出发,提出改变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的环境因素或者增加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环境因素的方案,希望能够为提高我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我国学界整体的创新实力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环境因素   作者简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