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名著列入高考考查范围已经十多年了,怎样让考生充满自信地迎接高考,教师怎样加以指导,需要文科教师共同探索,尽可能让学生少走弯路。
我们先要明白高考考查名著现状。
文学名著列入高考考查范围已经十多年了,一般考查十部名著,涉及短、中、长篇三类,其中篇目大多数不变,仅少部分微调,有些篇目一直存在,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皇皇巨著,研究学者穷其一生仅是走前人的老路,当已被课业负担压得喘不过气的高中生们面对它们时,要掌握到哪一步才能应对高考,学生内心是很恐慌的。再加上从分科开始,系统学习名著仅短短两年时间(有人认为名著学生从小学阶段就有所涉猎,但那只是一小部分人的一厢情愿),十部小说光想想就令人发憷,再加上有些名著考过多次,考查会越来越细。难怪不是物理化学实在学不下去,没几个学生愿意选择文科。
如果仅把各种资料上的题目都搜罗出来,发给学生背,通过大量背题目复习,事实证明这是一种低效劳动,因为很多资料上的题目大同小异,白白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而题目没有涉及的章节学生就很陌生,基本一考就被考倒。导致名著在学生大脑里是零碎的、彼此割裂的。知识不能形成体系,学生遗忘率较高,明显不能帮学生在高考中加分。
另外,让学生反复读原著也是不现实的,高中学生课业负担就重,没有许多时间可用,长篇名著读一两遍显然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到底怎样做才是有效的、高效的?
首先高考考纲需要认真解读:了解有关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
小说主要内容离不开小说三要素,即环境、人物、故事情节。其中“环境”是比较容易把握的,只需结合作品时代背景、作者生活环境,就比较明显了。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头绪错综复杂,是重头戏,怎样有效把握,掌握到哪一步,需要给学生一条路,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笔者担任文科教学多年,发现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才不容易遗忘,那么这个体系怎么建立呢?
首先要有一个“抓手”,即把握住小说的纲。中短篇抓住一条线索,如《边城》以“三次端午节”为线索把握小说情节,形成知识树。《边城》略写前年、去年的端午节,详写今年的端午节。针对三次端午节分别把握主人公翠翠、傩送、天保相关的情节。达到考纲对名著的要求,不需要在细枝末节上纠缠。《边城》这部名著备受命题人的青睐,已连续考了八年,虽说题型略有不同,但大方向一直没有偏。我们以近四年的高考题为例:
边城中老船夫说翠翠在梦中被一个人的歌声浮起来,上悬崖摘了一把虎耳草,这个唱歌的人其实就是二佬傩送。(2011年)
边城中的船总顺顺有两个儿子,其中的天保大佬美丽得很,茶峒人拙于赞美这种美丽,便为他起了个诨名叫岳云(2012年)
《边城》中二佬说:“爸爸,你以为这事为你,家中多座碾坊多个人,便可以快活,你就答应了。若果是为的我,我要好好想一下,过些日子再说它吧,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是应当得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只许我撑只渡船!”“得座碾坊”、“得只渡船”分别指什么?“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是应当得只渡船”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2013年)
《边城》由今年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写起,回溯之前的两个端午节,因而整部小说都洋溢着赛龙舟、抓鸭子的狂欢气氛。(2014年)
连续几年都是围绕主要人物“翠翠”、“傩送”、“天保”出题,考查了傩送唱歌、他的诨名、傩送的选择,2014年表面看不是考查的主要人物,但只要你把握了第三次端午节后傩送、天保的经历,错误一目了然。可见把握名著找到“抓手”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当然“抓手”不局限于一个,像小说比较详细的部分可以再找一些“抓手”,经线纬线交织,就形成一张大网。如《边城》详细写的第三次端午节,可以时间为线索分为端午节前主人公的活动,端午节是主要人物的表现,端午节后的余波来把握。长篇小说可以把它切成几块把握,总之灵活、机动地形成网络,学生真正掌握了这种方法可以建立适合的知识体系。
对于比较零碎的又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建立表格,例如:
人物信息采集表
表格能够一目了然,其实每部名著都可以建立这样的表格,让一些零碎的知识点更直观,如《老人与海》中老人与鲨鱼遭遇了五次,把每次情形建成一个表格,学生就不容易遗忘。
其次,现有资料不能偏废,别人的劳动成果为我所用,站在巨人肩上,能帮助我们对名著的把握更牢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很多资料对小说艺术特色分析有理有据,就可以拿来直接为我所用,比自己在那儿推敲更准确、深入。重要情节是需要反复巩固的,有时还需要返回原著中反复读。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全面、立体地把握名著,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明白了考纲的要求,找到了有效的“抓手”,建立了直观的表格,就没有什么能难倒我们了。
我们先要明白高考考查名著现状。
文学名著列入高考考查范围已经十多年了,一般考查十部名著,涉及短、中、长篇三类,其中篇目大多数不变,仅少部分微调,有些篇目一直存在,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皇皇巨著,研究学者穷其一生仅是走前人的老路,当已被课业负担压得喘不过气的高中生们面对它们时,要掌握到哪一步才能应对高考,学生内心是很恐慌的。再加上从分科开始,系统学习名著仅短短两年时间(有人认为名著学生从小学阶段就有所涉猎,但那只是一小部分人的一厢情愿),十部小说光想想就令人发憷,再加上有些名著考过多次,考查会越来越细。难怪不是物理化学实在学不下去,没几个学生愿意选择文科。
如果仅把各种资料上的题目都搜罗出来,发给学生背,通过大量背题目复习,事实证明这是一种低效劳动,因为很多资料上的题目大同小异,白白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而题目没有涉及的章节学生就很陌生,基本一考就被考倒。导致名著在学生大脑里是零碎的、彼此割裂的。知识不能形成体系,学生遗忘率较高,明显不能帮学生在高考中加分。
另外,让学生反复读原著也是不现实的,高中学生课业负担就重,没有许多时间可用,长篇名著读一两遍显然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到底怎样做才是有效的、高效的?
首先高考考纲需要认真解读:了解有关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
小说主要内容离不开小说三要素,即环境、人物、故事情节。其中“环境”是比较容易把握的,只需结合作品时代背景、作者生活环境,就比较明显了。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头绪错综复杂,是重头戏,怎样有效把握,掌握到哪一步,需要给学生一条路,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笔者担任文科教学多年,发现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才不容易遗忘,那么这个体系怎么建立呢?
首先要有一个“抓手”,即把握住小说的纲。中短篇抓住一条线索,如《边城》以“三次端午节”为线索把握小说情节,形成知识树。《边城》略写前年、去年的端午节,详写今年的端午节。针对三次端午节分别把握主人公翠翠、傩送、天保相关的情节。达到考纲对名著的要求,不需要在细枝末节上纠缠。《边城》这部名著备受命题人的青睐,已连续考了八年,虽说题型略有不同,但大方向一直没有偏。我们以近四年的高考题为例:
边城中老船夫说翠翠在梦中被一个人的歌声浮起来,上悬崖摘了一把虎耳草,这个唱歌的人其实就是二佬傩送。(2011年)
边城中的船总顺顺有两个儿子,其中的天保大佬美丽得很,茶峒人拙于赞美这种美丽,便为他起了个诨名叫岳云(2012年)
《边城》中二佬说:“爸爸,你以为这事为你,家中多座碾坊多个人,便可以快活,你就答应了。若果是为的我,我要好好想一下,过些日子再说它吧,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是应当得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只许我撑只渡船!”“得座碾坊”、“得只渡船”分别指什么?“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是应当得只渡船”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2013年)
《边城》由今年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写起,回溯之前的两个端午节,因而整部小说都洋溢着赛龙舟、抓鸭子的狂欢气氛。(2014年)
连续几年都是围绕主要人物“翠翠”、“傩送”、“天保”出题,考查了傩送唱歌、他的诨名、傩送的选择,2014年表面看不是考查的主要人物,但只要你把握了第三次端午节后傩送、天保的经历,错误一目了然。可见把握名著找到“抓手”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当然“抓手”不局限于一个,像小说比较详细的部分可以再找一些“抓手”,经线纬线交织,就形成一张大网。如《边城》详细写的第三次端午节,可以时间为线索分为端午节前主人公的活动,端午节是主要人物的表现,端午节后的余波来把握。长篇小说可以把它切成几块把握,总之灵活、机动地形成网络,学生真正掌握了这种方法可以建立适合的知识体系。
对于比较零碎的又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建立表格,例如:
人物信息采集表
表格能够一目了然,其实每部名著都可以建立这样的表格,让一些零碎的知识点更直观,如《老人与海》中老人与鲨鱼遭遇了五次,把每次情形建成一个表格,学生就不容易遗忘。
其次,现有资料不能偏废,别人的劳动成果为我所用,站在巨人肩上,能帮助我们对名著的把握更牢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很多资料对小说艺术特色分析有理有据,就可以拿来直接为我所用,比自己在那儿推敲更准确、深入。重要情节是需要反复巩固的,有时还需要返回原著中反复读。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全面、立体地把握名著,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明白了考纲的要求,找到了有效的“抓手”,建立了直观的表格,就没有什么能难倒我们了。